垃圾分类中班教案优秀8篇
教案的详细撰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投入更多精力,教案的周密设计可以让课堂更加有条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参与,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垃圾分类中班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教案的详细撰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投入更多精力,教案的周密设计可以让课堂更加有条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参与,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垃圾分类中班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1
目标: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准备:
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江山"和"贺村",其中"贺村"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
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过程:
一、评选"卫生城市"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地方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贺村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贺村?如果你住在贺村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贺村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江山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贺村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孩子们都是积极的参与到活动来,一开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们生活中的垃圾袋,从里边出示一些常见的垃圾,将孩子带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戏法,请小朋友尝试根据u盘中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体验垃圾分类,作为导入环节,从本次课孩子们的表现看是比较好的。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及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在生活中学会垃圾分类,形成习惯。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引题:“为什么说垃圾是资源?”
2、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就连那种被成为微型杀手的废电池也是可以被化害为利的。垃圾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回用资源。市民丢弃的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是有机垃圾(厨余垃圾、果皮等),另外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据统计,目前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余垃圾、果皮等有机垃圾,20%为废纸、塑料类,约4%为玻璃,剩余的为金属、布类等。因此,其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被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合理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3、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元人民币。
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
4、各组讨论后,开始全班交流,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本组的讨论结果。针对学生提出的“白色污染”,“乱倒剩饭菜”,“大量的生活垃圾”,“乱扔废弃物”等身边的环境破坏问题。
对学生谈到自己在学校参与垃圾分类以及在家中减少生活垃圾,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的经过与体会,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6、应怎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在分类时,应将分为四类存放和弃置:
第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织物、橡胶、塑料、金属、玻璃等;
第二类是厨余垃圾:包括菜叶、菜根、果皮、骨头、花草等;
第三类是其他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
第四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等。
7、分类收集容器——颜色和标识
红色:用于投放有毒有害的垃圾。
蓝色:用于投放可回收的垃圾。
绿色:用于投放厨余垃圾。
灰色:用于投放其他垃圾。
8、我国有哪些城市正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为贯彻实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2000年建设部特选了8个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作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这8个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其中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始于1996年。
9、教师进行总结时。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诶分类垃圾箱的分类和功能。
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养珍惜资源的态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自制两个垃圾筐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搜集废纸,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
活动过程
1,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短片
师;你知道那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吗?(废纸、塑料瓶、金属)
你们家里有把垃圾也分类吗?
2,播放幼儿电子书师生讨论,图上有4个大的.垃圾箱,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们知道“可回收物”垃圾箱里分贝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吗?
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应该放什么养的垃圾?
3,出示两个一样的垃圾箱,上面贴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志,在桌子上摆放各类废纸、塑料瓶、饮料罐、食品垃圾袋、果皮,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请幼儿说说这些垃圾分别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中。
4,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都可以回收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
5,游戏,请幼儿上来逐一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垃圾筐或不可回收垃圾筐,并说说可回收那这样东西还可用来做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基本达到,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分类垃圾箱的用途,也能说出可回收用来做什么,如卫生纸筒可以用来做手工,广告宣传单可以带来幼儿园剪纸等,最后建议幼儿回家以后,家里也准备两个垃圾箱或袋子将废旧物品可以进行分类装,以便更好处理。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垃圾的标记。(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请保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了解人们处理垃圾的一些方法。
2、增强小朋友的环境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要求小朋友时时刻刻记住不能乱扔垃圾,要丢进垃圾箱里。
2、让小朋友去影响周围的人及家里的人,知道垃圾对人们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大篮子一个
2、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物品。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小朋友说出垃圾就是不要的东西或者没用的东西。
2、告诉小朋友不要的垃圾要扔进垃圾箱里,如果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就会对我闪闪的健康造成影响。
3、让小朋友知道人们把垃圾放进垃圾桶然后一环卫工人把它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
4、引导小朋友给垃圾分类:
(1)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如塑料袋等。
(2)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台果皮,烟头等。
(3)有害垃圾:如电池,应该放进专用垃圾箱,这样能防止污染环境。
5、教育小朋友平时要爱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毒有害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准备
课件,废旧垃圾等。
活动过程
一、讨论垃圾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地球妈妈图片。
师:今天,老师把地球妈妈请来了,你们看,她怎么了?
师:她为什么这么伤心?
2、了解垃圾及垃圾与我们生活的的关系。
师:你认识这些垃圾吗?是什么垃圾?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如果大家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怎么样?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减少垃圾或处理垃圾?
二、垃圾分类
师:刚刚,地球妈妈请小朋友把垃圾扔进了一个垃圾箱里,觉得太乱了,想请你们分分类,好吗?
师:老师这里有3个垃圾桶,表示什么意思呢?
让幼儿自己探索各种垃圾的分类。
看视频,听清洁小博士进行介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质。然后进行检查刚刚幼儿分的垃圾。
师:根据刚刚学的小本领在分一次,这次可不能错喽。
再一次检查
三、结尾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还有有害物质的小本领,现在我们回去把教室的垃圾也进行一次分类吧!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垃圾桶的分类标志,增强幼儿将垃圾分类的意识。
2、给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并运用到一日生活中。
3、在设计垃圾桶标志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经验准备:
(1)幼儿有初步的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2)初步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的一日生活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组进行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
回忆去过的师大校园内的垃圾清理站,并说出师大院子里有哪些类型的垃圾桶。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幼儿:因为有的垃圾是可回收的,有的垃圾就直接埋了。如果不分类,可回收的也就不能用了。
教师:教室里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我们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
幼儿:三个,有放厨余垃圾的`,有放可回收垃圾的。
幼儿:还需要一个其他垃圾桶,放卫生纸、扫地时的渣子、灰尘。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利用墙饰中展示的分类垃圾桶图片引出问题: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共有三种类型的垃圾桶: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
教师: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呢?
幼儿: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绿色作厨余垃圾桶、红色作可回收垃圾桶、蓝色作其他垃圾桶。
教师:这样可以,可是我们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垃圾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我们怎样让他们一看就明白放什么垃圾?
幼儿1:画出来。
幼儿2:可以把垃圾的照片贴上去。
教师:贴照片也是一种办法,今天我们来试一试用画的方式。
(2)幼儿设计垃圾桶标志。
①介绍材料、合理分工。
教师:有三个垃圾桶标志要设计,小朋友有十二个,怎么来分工呢?
幼儿l:几个人设计可回收垃圾桶,几个人设计厨余垃圾桶
幼儿2:正好十二个小朋友,分三组,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幼儿是否又有分工?
教师:每组有四个小朋友,怎样分工来做呢?
幼儿:有的来剪字、有的来画画就行。(教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的方法)
②动手设计垃圾桶标志。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幼儿在设计标志过程中,有的剪字,有的绘画,一边做一边讨论着教室中经常会产生的不同种类垃圾的画法。
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小游戏。
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幼儿:可以,我来扔。
教师:你们舍得把它扔掉吗?
幼儿:咦,舍不得。我们还做美工呢!
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
幼儿:有毒的。
教师:铅笔外面一层是木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面的木头粘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铅。
幼儿:铅多了对身体不好,应该扔到有其他垃圾标志的桶里。
延伸活动。
给幼儿园的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鼓励幼儿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里,在生活中运用。
垃圾分类中班教案篇8
一、明确活动目的:
1、明确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师谈话: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高昂,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300元人民币。以北京为例,日产垃圾120xx吨,算一算每天该是多大的一笔支出,而且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变成填埋场,变成填埋场后的土地渗漏的有毒物质,侵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于是西方国家应用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即焚烧,虽然不会占用大量土地,但不仅投资惊人,而且焚烧后产生的所体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垃圾处理是不是就是就是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2、知道活动的目的。
出示大屏幕:通过本次活动,积极利用环境资源优势,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不断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即绿色的校园、绿色的课程、绿色的理念、绿色的行为。
二、活动过程设计
1、连线生活
(1)根据你对垃圾问题的认识,把下面有联系的两项用直线连接起来。
玻璃瓶扔在地上,有毒物质会污染土壤
废电池堆成肥料
铝罐回收,熔化制成新品
废报纸几十年不腐烂,污染环境
剩饭回收后可做成再生纸
枯树叶原料从矿产中提炼出来,无限开采会用尽
泡沫塑料回收利用比用原料制造新产品节省原材料
铁丝堆放在露天会寄生细菌,产生异味,污染环境
杀虫剂罐子瓶内残液有毒,不能倒入水中
(2)垃圾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原料",生活中所有的.垃圾都有再利用的价值,但回收利用的关键是分类。你能把下面垃圾公成三类吗?
易拉罐废报纸建筑垃圾铁罐盒子果皮果壳
2、思考现状
(1)你所生活的城市、社区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你实行过垃圾分类吗?试一试,并把过程记录下来。
我的感受:
(3)你认为实行垃圾分类可能吗?主要困难在哪儿?
3、行动起来
(1)设计一份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问卷。
(2)你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请填写在横线上)
4、付诸实践
(1)你是如何开展调查的?请熟人帮助还是直接到不同单位发放问卷,请求协助的?
(2)你如何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反映出来的?
(3)撰写调查报告,向有关方面递交报告。
(4)到社区作垃圾分类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