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所工作总结5篇(劳保所工作总结:五篇精华回顾)
本文将总结劳保所工作的五篇文章,旨在分享劳保所工作的经验和心得。通过这些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劳保所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探讨劳保所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促进劳动力市场稳定方面的作用。希望这些总结能够为劳保所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启发,进一步提升劳保所的工作效能。
劳保所工作总结篇1
一年来,我办事处劳动保障工作在办事处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劳动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制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
1、全力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为个人创业和企业融资提供贴息政策。为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我办事处全面完成市下达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我区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落实政策,为辖区内个人创业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统筹城乡就业,认真做好《劳动合同》的发放管理工作。为统筹城乡劳动者就业,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我办事处对辖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统计,并要求厂方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二)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1、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新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为了让广大群众尽早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并结合我办事处实际情况,从今年5月份,我办事处展开了全面的宣传攻势。设立专门的咨询台,散发大量的宣传彩页,召开各村委社区领导及负责人政策培训会,组织专门的人员到各村委社区召开群众会,建立通报评比平台,每日一公布各村委及社区的进度及名次,在各级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办事处已完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3828人,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3325人的目标任务。
2、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工作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落实好此项工作,我办事处根据市社保局的要求,早谋划、早实施,于9月12日召开了我辖区城镇居民医保专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xx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同时发放了大量的参保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要求以社区及村委为平台,广泛宣传,简化程序,方便百姓,使城镇居民应保尽保。今年,我辖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1716人,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1680的目标任务。
3、扩面工作保持良好的扩面态势。参保情况良好,参保人数都有一定增长,完成了市下达我办事处的.目标任务。
4、认真开展被征地农民领取养老补贴资格认证和调标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补贴待遇发放管理,堵塞虚报、冒领漏洞,防止基金流失,我办事处对全区领取基本养老补贴待遇的被征地农民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资格认证工作。为确保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区建立了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对年老体弱、患病及行动不便的人员,派人上门办理了认证。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确保不漏一人。对认证审核后合格的人员名单及时张榜公示,对死亡及其他情况进行了核减,确保了基金安全。对享受遗属补贴人员进行清理,对不符合政策人员进行核减。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调标工作,为今后被征地农民领取养老补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
1、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为使企业违法违规情况早发现、早处置,努力推进监察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作用,使简单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控,动态掌握企业的用工状态,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我们累计受理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多起,百余名劳动者挽回拖欠工资。
2、进一步拓展劳动争议处理调解机制,将劳动争议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把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强化基层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健全辖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劳动争议处理调解网络,各街道已全部建立社区(村)基层调解组织,将劳动关系矛盾和劳动争议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保所工作总结篇2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它放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首要位置。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劳动保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老百姓有了工作才会有收入,有了收入才能穿衣吃饭,才能求医上学,俗话说“乐业安居”嘛。百姓安定了,社会才能安定,社会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定,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大和谐,民族的'大觉醒,国家的大发展。
1、主要工作完成情景:今年,我站许多档案基本上都没有建立,为此,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在社区领导同志们积极配合下,加班加点建立健全各项档案。不断完善办公室文书档案材料立卷规档工作,配合人力资源库网络规范,建立网络档案,基本完善文本网络一体化管理,做到工作秩序井然。
2、就业再就业政策有效落实。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今年新办理《失业证》1086本,完成小额担保贷款上报审批手续17名。对12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进行就业登记,加大“4050”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力度,今年为786位灵活就业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办理社保补贴,并且进行了人力资源库管理。在完善文本档案和网络化管理的同时,我们还积极的对本社区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对所掌握的材料逐一排查,做到有错误信息时能够及时的改正,为广大居民的失业就业、医疗保险、退休管理等切身利益供给一个有效平台
3、开展创立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和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积极推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
4、医疗保险有了很大提高。今下半年以来,参保人数比以前扩大了许多。截止目前,我社区已参保登记1161人。其中成年人1118人,学生43人。
5、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这是一个十分人性化服务,我社区今年退休人员已经到达772人,在两季验证期间对于身体不便的退休老人,我们实行上门服务,并对企业退休后的在家情绪比较低落的老人进行疏导和安慰,把人性化管理做到更加有效地实施。
6、我坚信,只要永远坚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地领会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精神,不断地学习兄弟社区的特色长处,不断地总结历史教训的宝贵,做好,并从中吸引经验,就必须能把曙光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做得更好,让居民满意,让领导放心。
劳保所工作总结篇3
20xx年以来,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园区党委、管委会正确下、在市社保局的业务工作指导下,紧扣社会保障工作“保障民生”的主题,按照工作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措施,各项工作平稳推进,
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办理符合85号文件政策7人。
2、园区经办机构自收续费人员24人,收缴保费8500元;通知各农场邮储社保系统缴费代扣342人。
3、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收缴8人收缴保费3300元。
4、办理到龄领取待遇人员4人,死亡退保2人,发放丧葬费800元。
5、城乡居民保险已收缴保费完成目标任务61%。
6、通知参保人员发放社会保障卡。
7、通知各农场办理退休人员本地生存认证。
8、安排各农场办理社会保险网上业务经办工作。
1、以建立城乡居保扩面长效机制为中心,全面巩固社保扩面工作成果。
(1)是继续落实社保扩面目标责任管理,各农场召开会议分解目标,落实责任。
(2)是继续落实上两年行之有效的社保扩面工作措施。对城乡居保扩面难点实行领导包农场,农场干部包户到人。
(3)是全力抓好城乡居保欠费清理工作,每月对各农场农户欠费情况进行催缴,并安排催缴工作计划。
(4)是继续做好社保扩面政策宣传,营造城乡居保扩面工作推进氛围。
2、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制度为切入点,稳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1)是对园区城乡居民保险工作进行了宣传活动,利用集市日和服务大厅向农户分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达到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宣传效果。
(2)是提升了城乡居保业务经办水平,先后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
(3)是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保待遇审核支付程序,建立园区、农场到龄人员待遇公示制度。
(4)是到龄人员发放养老金从事实上体现了城乡居保的惠民优势。
1、因邮储代扣收取手续费,造成存款余额不足,导致代扣不成功,给社保工作带来重复工作,给参保人员带来不必要麻烦,影响参保率。
2、因相距受益时间较长,到期领取金额较低,造成年轻人的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较低,
1、继续大力宣传社保政策,进一步转变城乡劳动力就业观念,能够熟悉和了解政策,推进就业工作开展。
2、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续保、参保、征缴、发放工作。
3、继续做好劳动保障事务及城乡居保的日常结付工作。
4、完成园区、市社保局安排其他工作。
劳保所工作总结篇4
罗起村位于张江镇西侧,村域面积9.88平方公里,现有12个自然村,一个中心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67户,村民3031人。罗起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溧水县较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示范村,20XX年被评为“溧水家园”首批“特色村”。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罗起村的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现将一年来村级劳动保障站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保障
村班子思想统一,把劳动保障工作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基本工作来抓。20XX年经村两委会议讨论,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村支书张天牛任工作站站长,村主任胡李民担任副站长,村两委其他人员任组员,设立村劳动保障平台,配备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做好村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设施完善
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是最基层的服务窗口,开展劳动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尤为重要。20XX年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导和帮助下,以创建“美丽家园”为契机,罗起村在全镇率先设立电子显示器,提供用工信息,为企业和就业人员及时提供最快最新信息,起到桥梁作用。并配备了兼职的劳动保障协理员,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上岗培训。同时在村办公场所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通过整合,为劳动保障工作站专门设立服务大厅,配备办公桌椅、电话和计算机等一些办公设施。为村劳动保障站提供了设施保障。三、抓好落实
罗起村在设立服务平台的'同时,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制定工作人员守则和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把服务工作和服务项目上墙公示;在完善基础设施后,对全村区域范围内,派专人进行劳动力资源普查,输入电脑管理;对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随时掌握村就业人员的培训意愿、就业意向;对失地农民、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低收入人群享受政策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加大宣传各项劳动保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劳动保障宣传折页、手册和各种途径,使各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知法懂法。回顾20XX年的工作,我村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在20XX年的工作中,罗起村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做好政策宣传、咨询和各项服务工作,力争把罗起村建设成一个优秀的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
劳保所工作总结篇5
20xx年是劳动保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劳动保障事业经受住了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峻挑战。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民生为主线,以统筹城乡为重点,以“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在劳动争议仲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效能建设、纠风、就业、灾后重建、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等11项工作先后在全市、全省、全国交流经验。劳动保障工作实现由全面推进向全面提升的历史性跨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加快、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一是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统筹城乡就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先后得到市政府审定和省厅批复。二是在*县的试点取得圆满成功。通过前期准备、面上推进、常规办理、总结提高等阶段,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劳动者新增就业3656人,12.58万人参加新农保,73.9万城乡居民按新制度参加了医疗保险,劳动保障“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就业促进工作卓有成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xx人,完成目标任务28000人的114;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xx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就业3500人,完成目标任务2600人的135;新增257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9,有效控制在年度目标任务范围之内;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16000人,培训后就业率77,完成目标任务11000人的145.5,创业培训4000人,创业成功率53.5。培训农民工12.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2万人的107.5;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78.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77万人的102.3;劳务收入47.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45亿元的104.9;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2万元(其中个人贷款4567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1095万元),完成个人贷款目标任务1800万元的254。发放岗位、社保、培训、职介等再就业补贴资金14247万元。
(三)社会保险征缴再创新高。征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17.2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23.1万人,征缴基金9.3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8.01万人,征缴基金4.15亿元;失业保险覆盖12万人,征缴基金410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28.1万人,征缴基金2.97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66.1万人;工伤保险覆盖13.9万人,征缴基金0.32亿元;生育保险覆盖6.6万人,征缴基金0.41亿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2.58万人,征缴基金费3.69亿元。
(四)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是“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确定在xx县和利州区分别创建一个和谐工业园区,在剑阁县创建一个和谐乡镇,并按要求指导县区做好创建工作。二是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有序推进。集体合同覆盖企业已达795户,完成目标任务792户的100;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160户。三是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成劳动保障监察标准化任务,积极调处劳动纠纷,前置仲裁调解程序,建立全覆盖的调解工作网络。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876户,补签劳动合同2.4万人,为5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押金1321.1万元,督促57户用人单位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补缴社会保险费476万元;全年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862件,其中调解处理1177件,结案率95%以上。
(五)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推进。调整后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共有680个,规划投资82308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工程共实现开工485个项目,完工215个项目,完成投资1.27亿元。其中:县区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7个项目,完成投资6587万元;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开工286个项目,完工189个项目,完成投资5812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开工189个项目,完工26个项目,完成投资3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