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5篇(1. 深入村寨,感悟无限:驻村第一书记心路历程 2. 农村岁月,治理之道:驻村第一书记见闻 3. 扶贫致富,责任使命:驻村第一书记心得 4. 村改路上,书记心声:驻村使命收获 5. 田野笔记,治理之道:驻村第一书记感悟)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5篇》是一系列关于基层扶贫工作的实践总结,旨在分享各地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五篇文章,我们将深入了解他们在扶贫一线的坚持与付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为全国脱贫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篇1
传递驻村“接力棒” 跑出振兴“加速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脱贫攻坚之战中,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打赢脱贫攻坚之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离不开这只懂农村、爱农村、亲农民的工作队伍。脱贫攻坚,需要驻村队伍的全力帮扶;乡村振兴,同样需要驻村队伍跑好“接力赛”。传递驻村“接力棒”,跑出振兴“加速度”,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把驻村队伍选派好、使用好、管理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选优配强,为乡村振兴“接力跑”添精兵。乡村振兴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既不能把驻村当作“新包袱”,把不愿干、不能干的干部选派出去应付了事,也不能把驻村当作“休闲岗”,把干不了、干不好的老同志选派出去休息养老。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干成事的角度、利长远的深度,聚焦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身体条件好等“硬杠杠”,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充分考虑年龄、专业、经历等因素,科学搭配、优化组合,确保选优派强,驻得下去、干得出彩,切实发挥出选派力量的最大效能。
人尽其用,为乡村振兴“接力跑”增活力。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其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2年时间说长不长,若不能静下心来驻村干事,整日浑浑噩噩混日子,时间飞逝,不仅乡村面貌“一切照旧”,而且会给村民留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厌恶印象;反之,2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乡村“旧貌”换“新颜”。“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珍惜驻村时间与荣誉,坚持“驻身”与“驻心”并举,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充分运用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主动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和技能特长,与村“两委”一道把驻村工作做到村民心里,用群众的口碑检验驻村的成效。
精细管考,为乡村振兴“接力跑”强后劲。驻村成效好坏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成果高低,而加强驻村工作的管理考核,是保障驻村成效的重要举措。严管就是厚爱,管理考核要突出“严”字,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定期听取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汇报,防止驻村工作沦为“断线风筝”,干好干坏无人管。厚爱需要保障,管理考核要突出“实”,打破驻村工作与本职工作的高低之分、优劣之别,保障好驻村队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依规给予生活补助、通信补贴、定期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福利,以实实在在的保障消除驻村队员的“后顾之忧”。“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管理考核要突出“奖”字,立足驻村“贴身”服务村民的重要性,全面考核驻村工作队现实表现,将其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对干出成绩、群众认可的优先重用,激励驻村工作队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选好驻村工作队,传递驻村“接力棒”,用初心和使命驻村,用责任和担当干事,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必将全面铺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收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硕果”。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篇2
“第一书记”搭起乡村振兴的彩虹桥
第一书记要能力强。驻村第一书记和队员们肩负党的重托,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要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态度投入工作中,做好与村两委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好支持和帮扶作用,着力推进强村富民,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帮助建立起一整套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社会有序稳定发展,为村民增收增产构建公平公正的环境。
第一书记要想法新。当前我们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衔接期,要立足新时代的新要求、党的新部署、群众的新需求,对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创新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方式,以强有力的举措,汇聚强大力量来推进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机遇期,等待着广大第一书记建功立业,实现民族复兴,希望广大第一书记不负组织重托,坚决完成使命,积极担当作为,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篇3
2021年度驻村工作力量考核工作由镇党委牵头,村“两委”具体负责,考核结果由镇党委讨论研究后,报县委组织部进行审定。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
为切实加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员2021年度履职情况考核,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案。
一、考核工作开展时间
2022年1月15日至2022年2月5日。
二、考核对象
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员。
三、考核内容
紧紧围绕年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群众评价等,全面考核、客观评价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年度工作实绩。注重区分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情况,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增强科学性、针对性,防止考核指标简单化,一刀切。
四、考核程序
2021年度驻村工作力量考核工作由镇党委牵头,村“两委”具体负责,考核结果由镇党委讨论研究后,报县委组织部进行审定。
(一)村上开展述职测评。一是召开会议。建立考核指导组,由考核指导组指导各村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召开述职测评大会,会上本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分别就2021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述职,并开展无记名测评,参加测评的党员群众代表应不少于20人。二是上报资料。考核指导组要联合村党支部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述职测评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述职报告和述职测评会议记录加盖公章后一并上报到镇党委进行审核。
(二)镇党委综合研判。镇党委要召开党委会议,结合述职报告、日常考核、年终述职测评结果等情况,研究提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考评意见和年度考核等次建议(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考核等次)。
五、考核要求
(二)严肃纪律。严格按照考核程序,有序组织各村开展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考核,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存档。要严肃考核纪律,坚持动真碰硬,杜绝一团和气、讲人情打招呼,确保考核工作群众公认、公平公正、风清气正。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篇4
驻村第一书记应做乡村振兴“谋划者”
抓创新发展机遇,做乡村振兴文章的“新”立意。“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改革创新的深度、发展的速度。只有用好创新发展这一“法宝”,我们才能在不同的乡村蹚出属于本地乡情特色的正确道路,才能探索出适合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才能针对性研究谋划好乡村振兴的突破点,才能在乡村振兴中更好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让本地农民更快更多更好地有获得感。
抓人才建设根本,做乡村振兴文章的“牢”框架。“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乡村存在严重人才外流问题。年轻人因追求更便利的城市生活,更高薪的工作,更有前景的行业而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如何留住本地人才,引入外来人才值得每一位第一书记思考。这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需求,因地制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奖励政策等一系列措施。
抓人民导向内涵,做乡村振兴文章的“纯”内容。“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乡村振兴需要做的事很多,但重点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纯粹的内容。过去,许多乡村大搞形式大于内容的村史馆、村文化长廊、脱贫攻坚纪念馆等,违背通过挖掘村史,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的初衷,最终陷入了形式主义泥淖。正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驻村第一书记需认识到为人民做实事,为人民做好事,让人民满意,把资金用于人民,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才是真正的政绩。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篇5
深学党史,勤钻业务,增拓技能,努力提高政治素养、理论功底和工作能力;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在农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言。
一要继续保持身份意识。充分发扬驻村帮扶期间的扎实工作作风,坚持“身份有变化,但责任不减,工作内容有变化,但工作标准不降”的要求,继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树牢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要继续加强学习实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充电宝和动力源,认真学党史、学业务、学技能,努力提高政治眼力、理论功力和工作能力,不断适应新时期XX发展的新要求。
三要继续发扬驻村精神。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XX事业中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践行XX人的“初心与使命”,为XX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