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作总结7篇(市政道路工作总结:七篇优秀文辑)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工作进行总结,共分为7篇。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市政道路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些总结将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市政道路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施工任务将更加艰巨,市政工程部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将紧紧围绕明年的目标保质量、保安全、抢进度、抓重点、全力组织项目实施。
1、重点推进重点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工。目前天湖路、天湖中路、天湖南路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状态中,市政工程部将再接再厉,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2、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市政工程部将认真总结20xx年完成情况,拿出确实可行的措施,紧扣目标,倒排工期,抓好节点,落实责任,加大人员力量投入,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充分调动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质量、抓工期、确保完成明年的工作目标。
3、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严把建设质量关口,加强现场检查,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制。
4、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坚持以查促改,及时消除事故苗头,坚决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万无一失。进一步加强文明施工管理,督促落实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建立健全文明施工保障机制,切实搞好工程现场清渣土、降尘、降噪、减扰民等各项工作。
5、积极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充分依靠相关职能部门,为工程创造有利条件。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让我们振奋精神,坚定诸信心,以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正视、克服、解决项目所面临的多困难和问题,理清工作思路,再接再厉,努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全面出色完成20xx年既定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市政道路工作总结篇2
20xx年,全系统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系统上下共同努力,工作有突破、有深化、有创新,在金质工程、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巡查信息化、网上行政审批、传统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受到国家局、省局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xx年,是全系统信息化工作再上台阶之年。现做如下总结和部署:
(一)“金质工程”(一期)项目顺利开展
今年完成了市财政拨付的180万专项资金招标工作,添加了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备份软件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顺利完成了市“金质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全系统还积极参与国家局“金质工程”(一期)建设,完成了上级拨付的12365设备安装设置并实现与国家12365系统联网。开展了国家局“金质工程”(一期)应用系统试点工作,组织全系统11个县区局、5个市级技术机构、10个县级技术机构业务骨干人员约130人参加了试点软件培训,并落实了试点意见反馈。“金质工程”(一期)的顺利开展,大大提高了市局机房的硬件建设水平,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局、省局的联系,信息化工作的再上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成功立项
从20xx年启动市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以下简称法人库)立项工作以来,法人库可行性研究及建设方案历经20余稿修改,于20xx年9月底通过了专家评审,11月获得市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设目标是整合分散在市属有关部门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建成一个以“一库一系统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完整、准确的法人库,批复建设资金566万元。法人库是xx市四大基础数据库第一个启动建设的,建设步伐走在全国前列。
(三)巡查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推进
配合市局科学监管、加强日常巡查重点工作的开展,在全系统启动建设巡查信息化工作平台,搭建了组织机构代码、特种设备数据交换服务器,确定了交换方式与频率,开发了监督稽查、巡查两个软件,组织了“企业信息”数据整合,导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近24万条、特种设备数据近12万条、监督抽查数据7550条。实现了巡查表数据输入、巡查管理和风险预警信息报送等功能,并初步整合了质监业务数据。
(四)硬件和基础网络设施投入增加
过去的两年,是我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最多的两年,超过历年投入的总和。各县市区局也充分利用当地政府拨款或新大楼改(扩)建,添置信息化办公设备与网络设施。到20xx年底,全市质监系统已基本实现每位工作人员1台办公电脑,总量已超过1000台。配合以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创新,全系统新采购了配有 3g上网卡的笔记本近100台。市局机房投入硬件设备总额已近380万元。在基础网络架构上,我局已连接xx市政府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国家质检总局主干网,并租用电信线路连接互联网。今年,在5个市直属事业单位新大楼建设中,投入679万元用于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五)应用系统开发效果显现
20xx年,我局结合管理与应用实际,开发了计量二期、“十小”二期软件,继续对行政执法、oa等软件进行完善,并利用市行政审批平台开发了质监审批服务,使管理更规范、监督更动态、决策更科学、应用更便捷、效率更提高。
一是规范了内部管理。在oa系统里新开发了档案管理,历年的文件通过档案管理来查询与查看,并在oa发文流程里增添了政府信息公开功能,规范了内部公共管理事项的网上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软件,简化了办案流程,增设了指令书,通过全过程网上流转以及设置应用自由裁量案件库,规范了执法办案行为,加强了权力制约。
二是促进了数据共享。计量管理软件开发了管理版与技术机构版,实现了管理层与技术机构的管理信息共享;通过关联库合并了各业务系统中的企业共有基础数据,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巡查信息平台。
三是提升了工作层次。我局在业务系统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信息数据应用的开发,使数据为综合分析所用,为领导决策所用。“十小”行业整规信息平台整合9个市级职能部门的信息,全市约7万多家“十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和行业质量安全状况一目了然,成为我市“十小”整规工作的典型事例之一,受到省里肯定;巡查信息平台可实现巡查风险预警管理。
四是深化了网上审批。20xx年,我们通过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积极沟通,站建立了一站式同步网上办事,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申报、办件查询、结果公示,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网站、市行政审批中心质监局审批软件达成了信息、流程、数据实时同步。
(六)继续保持传统优势
20xx年,我局在网站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市电子政务考核三个传统项目在市级各部门中继续保持优秀。站获得服务类第一,继20xx年之后再次荣获市“十五佳”网站荣誉称号;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截至20xx年12月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43条,信息公开量列部门第三,继续获得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先进个人;在20xx年底的市电子政务考核中,我局位列市级各部门三甲。
二、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需求复杂且难以统一
质监机构设置和业务一直不稳定,导致信息化需求十分复杂并且容易变动。一方面质监机构科室在市局xx县市局设置不一致,导致业务软件的角色设置和流程难以统一,如行政执法流程在市局稽查支队与县市区稽查大队中难以统一流程;另一方面质监职能的不稳定使业务软件开发需求变动较大,如因这几年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应用效果较好的食品监管软件几乎每年都有新开发需求。信息化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人力、精力和资源浪费。
(二)系统信息整合共享基础差
尽管20xx年以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在市局范围内获得了开放使用,但是系统信息整合共享基础仍然较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基本信息共享基础差,各个业务系统历史积累下来的'数据中有很大比例的企业基本信息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不一致,难以被互相关联共享;二是行政许可和认证认可数据共享基础差,自市局行政审批改革以来仍有许多行政许可数据分散在各个处室xx县市区局。同时,认证认可的信息被认监委所掌握,这些数据难以被巡查监管等综合业务所应用;三是技术机构数据共享基础差,质监业务系统需要直属技术机构的数据支撑,但他们财务独立且存在业务竞争关系,往往独立研制不同版本的技术版应用系统,难以和监管版的应用系统整合或进行数据交换。
(三)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信息化建设管理队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特别是“金质工程”应用系统的不断推进,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库管理和软硬件系统运行维护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系统11个县市区局全部是兼职网管员,其中只有4名是计算机类专业的,缺乏信息化管理与应用人才,储备力量也不够。直属单位虽然都有专职网管人员,但各单位间信息化投入、建设各自为政,管理水平、人才结构不均衡。另外,向市局有关处室报送数据的县市区局技术机构,信息化力量尤为缺乏。
市政道路工作总结篇3
一年来,市政股根据局领导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年初和局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开展工作,积极为今年的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服务和管理,在局长和分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局相关股室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局年初既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上牢记市政股的工作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局领导尤其是李局长多次给市政股强调工作宗旨,即“市政工程属于公益事业建设,牵扯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和利益,属于民心工程,我们的工作要顺民心、合民意、随民情。市政工程既然是为老百姓办事,就要最大限度地让老百姓满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股工作,坚决贯彻和执行这一工作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工作重点和精力大部分投入在协调工程外部环境,即组织和协调财政评审、质监、监理、绿化队、路灯所、自来水公司、供热办、电力公司、弱电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施工对接,使各个单位有序地开展各项施工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而现在的电力、电信、移动等条管部门及城区居民片面地强调本部门和个人利益,完全以我为中心,缺乏服从大局的意识,缺乏城市主人翁思想,不听从、不配合政府和市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有的'甚至故意无理取闹,处处设障,阻挡妨碍工程顺利进展,虽然困难重重、障碍处处,我们市政股全体工作人员牢记市政工作宗旨和指导思想,总是耐心地给各部门及群众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来一次…,直至问题解决,矛盾化解,真正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心系重点工程,不忘群众利益,维护好政府和住建局的形象。
二、市政重点工程有序推进,确保年底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1、北环路道路改造工程
北环路道路改造工程西起五一路,东至东城路,全长1165m,红线控制40m,目前已完成排水工程2330m,沥青混凝土铺装24565.8m2路灯66座,绿化3277.48m2,人行道铺装已完成6000m2,剩余3000m2计划元旦前完成,共完成投资1022万元,工程全部竣工后将使县城北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2、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
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南起自来水公司,北至北环路,道路全长700m,红线控制35m,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3200m3,道路基层5600m2,水泥混凝土铺装1200m2,目前阻挡工程进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征地、拆迁问题全部解决到位,施工企业采取分段施工的办法,正在抢抓时间,昼夜加班,现非机动车道铺装已完成1200m2,投资69.8万元,该工程计划在一个月内全面竣工。
3、合欢街道路排水工程
合欢街道路排水工程西起双塔南路,东至东城路,道路全长612m,红线控制35m,目前排水工程已完成,共铺设500钢筋混凝土管道1200m,完成投资58万元,现正在进行路基土方施工,年底将完成全部路基土方工程。
4、县委北巷硬化工程
县委北巷硬化工程位于县委大楼北端,是我局今年临时追加的一项市政工程,该工程总投资41.56万元,道路全长230.9m,目前已全部完工,共铺设400钢筋混凝土管道230.9m,水泥混凝土铺装949.81m2,人行道铺装368.42m2。
5、其它市政工程
今年我股还组织完成了嶷山路和双塔路北延的人行道铺装,共计11275.13m2,完成投资84.35万元,完成了峨嵋大道塌方路段的修复和临时排水沟的垃圾清除及开挖,共投资30万元。
三、污水处理厂管理方面
1、1月上旬和8月下旬,牵头迎接国家审计署和国家财政部对项目国债资金的审计和检查,并针对提出的问题收集整理资料进行答复解释,检查组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给予了评价和肯定。
2、积极配合国家环保部、省建设厅、省环保厅、市政府督察办、市环境监测站等上级部门到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在线监测的数据有效性,检查反馈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再次全部给予了肯定。
市政道路工作总结篇4
一是组织编制《城市黄线规划》、《黄线规划管理办法》,进一步巩固市政管理基础工作;
二是建立市政道路、排水设施巡查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库系统;利用GIS技术与信息化管理手段,改进巡查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继续做好排水井盖管养的提升工作,消除窨井盖高低不平、松动、响声等问题,同时利用管养经费对部分积水路段进行改造,以缓解道路积水问题;
四是组织桥梁管理方面的专家团队,对市桥管公司的管理行为、工作状况、管理水平、管理台帐和管理成果等方面做一次全面评估;
五是继续开展城市路灯节能改造工作,至2014年底,完成市管道路路灯节能改造的50%;
六是筹集经费,选择一条主干道路做为示范精品路段,进行更新改造或品质提升;
七是对我市完工3年以上未办理竣工验收及移交手续的32条道路,协调督促相关建设单位,提出分门别类解决的意见,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项目验收、移交手续,解决道路长期未移交的问题,避免市政道路存在管养空档;
八是认真贯彻执行《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和新修订的《燃气管理条例》,进一步深化、规范燃气行业监管操作程式,促进燃气行业安全监管行为迈上更加规范的道路。
九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基地建设完善问题;
十是继续推进南大立交桥加固维修、市区机非隔离带路缘石降坡、四个区专项维修项目的代建工作。
十一是做好四个区市政设施专项维修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二是积极在系统内开展“城市管理年”专项活动,主动配合市级各类创建活动和交通、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按质、按量完成我局担负的任务。
市政道路工作总结篇5
20xx年上半年,市市政公用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提高群众宜居幸福指数,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20xx年,建设市政公用工程21项,其中,续建项目3项,新建项目18项,目前已完工3项,城市承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日的开发区泥布湾再生水厂、3万立方米/日李村河再生水厂建设,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下一步将进行公开招标,年内开工建设。
2.供热工程建设:计划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已累计开工430万平方米,占年计划86%,其中已完工270万平方米,占年计划54%。
3.供气工程建设:完成天然气中低压管道工程40公里,发展用户2.8万户,分别占年计划57%和54%。完成灰口铸铁管改造90.2公里,建成天然气汽车加气站3座,在建2座。
4.排水工程建设:完成市内三区排水管网立项、环评批复,其他区市累计完成排水管网建设112.5公里;完成李村河、娄山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评、能评等前期工作;启动麦岛和沙子口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任务。
5.环卫工程建设:完成新建公厕16座,开工新建29座,对150余座公厕设施进行了改造。
(二)行业监管水平不断加强
1.供水行业。落实饮用水水质三年提升计划,目前,我市大部分水厂已具备10项日常指标检测能力,出厂水浊度、ph、余氯基本实现在线监测;完成对城阳、崂山、黄岛等6家供水企业检测中心评级;上半年,我市水质综合合格率保持100%。
2.燃气行业。开展《青岛市燃气管理条例》修订调研工作,起草《青岛市燃气行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青岛市居民用户燃气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完善行业法规政策体系,促进行业安全规范发展。完成推进“气化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协调上游企业落实气源供应,与中石化签订了《天然气供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进“气化市”建设工作。
3.供热行业。完成《青岛市供热条例》(修订草案)和《供热企业考核标准》(初稿),增加对清洁能源的考核比重;完成在线监测系统三期改造计划方案编制,将市内三区热源及尚未纳入系统的换热站全部接入在线监测平台。规范计量装置验收及资金拨付流程,目前,已启动10批次热计量装置招标工作,完成招标4批次。完成市内三区计划实施供热老旧管网改造15公里改造计划制定工作,部分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
4.排水行业。积极推进排水防涝治理,完成《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大纲》编写工作;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全行业共组成451个检查组对950余处场所进行了检查,发现409个一般隐患,均已整改或落实整改措施。
5.环卫行业。加强餐厨垃圾收运管理,目前,共有1884家单位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收运量达71.4吨/日。加大机械化保洁力度,市区道路保洁实行“高压冲洗—机械化清扫—洒水降尘”的一体化作业模式,市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次干道达到75%;市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洒水和高压冲洗面积达到1918.1万平方米。
(三)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突出
1.清洁能源利用实现重大突破。编制完成《清洁能源供热专项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明确“四改造、三开发、二替代、一建立”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广清洁能源供热工作。
一是实施“四改造”。对原有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清洁排放;对具备条件的锅炉,实施“煤改气”或洁净煤燃烧改造,对非节能建筑进行墙体保温改造,降低能耗;实施热计量改造,鼓励用户节能行为。
二是推进“三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海水源、污水源、土壤源、太阳能、空气源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通过移动蓄能、热泵技术等,开发利用工业生产余热实施供热;探索尝试通过大温差运行方式,开发利用低品位热能。
三是实行“二替代”。对具备条件的单位用户,采用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技术或冷热联供技术替代集中供热;对新建居住建筑实现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对替代集中供热。
四是实现“一建立”。综合利用多种清洁能源技术,实现对现有供热系统的`补充和替代,满足不同用户对于冷、热、电的差异化需求,最终建立智慧能源网,提高系统能效,降低煤炭消耗,减少大气污染。
2.再生水利用率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再生水综合利用水平,不断加大绿化、河道景观再生水用量,目前,已取用再生水5万立方米。再生水源热泵建设较快发展,今年,计划在市区建设6个再生水源热泵项目。
3.污泥处置工作不断规范。强化污泥生产、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监管,积极推动、强化小涧西、中恒能等污泥处置项目的建设、监管,积极筹备污泥招标等相关工作,确保污泥处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小涧西市政污泥综合处置工程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中恒能、绿利源污泥应急处置项目日均污泥处理量达到350吨/日,有效地缓解了我市污泥处置压力。
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顺利推进。按照我市实际,提出“干湿分类”重点,指导除市南区以外的其他区域重点对“餐饮饭店垃圾、单位食堂垃圾、家庭厨房垃圾、农贸市场垃圾、废弃食物油脂”等湿垃圾进行分类收运处理。构建覆盖全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有毒有害垃圾单独处理系统、大件(装修)垃圾单独收运体系“三大”处置体系,实现了纸类和废金属等可回收物资、有毒有害垃圾、居民大件(装修)垃圾分类收运、资源化处理。
(四)城市平稳运行保障有力
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与相关单位、企业签订20xx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生产承诺书,制定了20xx年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应急演练7次,并进一步完善了专家库和抢修资源库,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局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落实了一把手主管安全、分管领导对行业领域直接监管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好数化城管信息采集,在全市数化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
2.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落实。编制供水、供气等5个世园会专项保障方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建立10分钟应急保障圈;apec会议期间,编制环境卫生、供水、排水、供气、供热、水质监测6个专项保障方案,对供气、供水管线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监控,确保管线设施安全运行和稳定优质供应。被评为“xx年青岛市重大活动组织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3.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市政公用管网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市政公用设施、管网等进行了清单式、拉网式大检查,共排查管线1.5万余公里、整改隐患710处。开展了水质安全等5个行业性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共检查单位700余个,场所1511余处,整改隐患200余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市市政公用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建设宜居幸福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
1.积极推进唐山路天然气输配保障基地项目、大唐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和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项目,完成新建、改造燃气管道90公里、开工建设10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新增管道燃气用户7万户的年度目标。同时,积极推广大型公共建筑天然气“三联供”试点,大大提高天然气一次能源利用率。
2.加大楼院排水设施整治力度,全年完成100处楼院排水设施改造的目标;继续推进李村河和娄山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麦岛和沙子口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进度,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对尚未启动升级改造的灵山卫和胶南污水处理厂,尽快启动建设任务,确保20xx年前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3.全力加快热源新建、改扩建和换热站建设,全力完成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市办实事目标。推进供热设施向农村延伸工作。完成供热管网“汽改水”和陈旧老化管网改造15公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证供热安全运行。
4.加快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协调指导即墨市、平度市完成焚烧发电项目的招投标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小涧西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前期工作。
(二)着力加强行业监管
一是做好行业监管工作,完善城市供水行业监管考核办法,充实水质公示内容,完善供水水质公报制度;研究制定排水行业监管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水质在线监控系统、水质预警、应急处置、调度调配系统;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和水质监测试验室、污泥处置项目等建设。
二是续抓好“星级工地”建设和“改进百个服务细节大行动”活动,不断提升监管水平。严格按照星级工地评选条件,加大工程建设网格化监管的力度,对各项工程建设实施无缝隙、全过程监管,确保每一个在建工程项目都能出精品、创一流,打造市政公用精品工程。
三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安全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等工作,提升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应急、防汛安全、保卫与重大活动保障、科技研究与技术推广、职业安全健康、节能减排、数化城管工作。
四是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做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好执法监督与协调工作,继续规范三步式处罚、涉企检查等;做好法规政策的调研及制定、备案,做好执法证件管理、执法案件移送及合同审查等工作。
(三)进一步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项目
近三年,我市将实施52项清洁能源供热项目,优先发展“一谷两区”、前海一线等重点区域,这些项目建设后,预计可形成清洁能源供能能力2323万平方米,每年将减少生产用原煤7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436吨、氮氧化合物1130吨、烟尘359吨,为我市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建设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一是将蓝色硅谷新建区域打造成全清洁能源使用区,启动红岛经济区“非煤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供热。
二是划定黄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含中德生态园)、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唐岛湾cbd片区、中央文化区、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大学城周边等六大片区,作为第一批“清洁能源供热试点区域”。
三是开展多种可再生能源试点。计划在八大关、太平角区域试点海水源、空气源和移动储热车联合供热,在即墨、城阳、莱西和李村河口等地建设污水源热泵。
四是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目前青岛北客站动车所等9个天然气冷热联供、天然气采暖项目已建成运行。
五是实施燃气替代燃煤。目前已完成市区北部海琴广场等15家工商蒸汽用户的天然气替代改造,今年将对台东、辽宁路、清江路以及香港路的25家用户实施置换天然气改造,彻底停止夏季燃煤蒸汽供应。
市政道路工作总结篇6
规划建设局市政科在管委会、党工委、规划建设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各村各部门配合下,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做出了一定成绩,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两纵两横及仙河苑四期路网是去年转结工程,由于拆迁青苗等原因,进展缓慢,对此,市政科为了加快推进进,和村、拆迁办相关部门主动积极联系协调,解决了葛埭路、安南路、锡南路苗圃的迁移,但还存在厂房未拆迁到位的情况。
1、葛埭路施工情况
道路总长1814m,宽20m,20xx年完成了1200米的路基、桥梁及管线。20xx年初,葛埭路无施工段面,几乎是处于待工状态,对葛埭村的苗圃,市政科积极主动和拆迁办、村联系,经过一个多月的协调,完成了360米道路范围内的苗圃迁移,目前该360米段面的'雨、污水、电力管线全部完成,路基施工了6%灰土。
两纵两横的污水是由市排水管理处投资建设,为在以后的工程中,排水管理处能顺利接手,市政科也积极为污水管线的施工提供有利条件,考虑到横达设备厂暂时无法拆迁,排水管理处提出要求污水管线作为单项工程待工不划算,市政科出面和横达设备厂联系协调,横达设备厂同意污水顶管可以在厂区施工,现污水已完工。
南湖北路因拆迁不到位及苗圃未迁移,至今无法动工。
2、安南路道路总长1500m,宽28m。年前完成:670m路基、桥梁及管线。安南路的情况和葛埭路相同,在5月份解决了青苗迁移,有400米段面可以施工,目前该段正在施工雨水、电力管线及6%灰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缘溪道路口的变电所及南湖中路边的厂房。
3、锡南路
锡南路全长1184米,今年4月份才解决好相关问题,在完成两侧绿化迁移及自来水管的翻管后,进入施工阶段,目前完成雨水管460米,雨水检查井30座,电力管272米,电力井7座,PE牵引管164米,箱涵基坑开挖、浇筑垫层砼。
4、仙河苑四期路网
①敦睦路总长800米,红线宽24米。20xx年完成500m至沥青粗料及桥梁一座,今年3月份敦睦路道路范围内的拆迁完成,由于具区路道口开口事宜还未解决,暂时施工至具区路绿化边,目前路基完成6%灰土顶层,雨、污水、电力、燃气、电信、自来水等相关管线全部完成。具区路开口手续交警审批意见已经下来,下一步准备和市公路管理处衔接。
②尚德路总长316米,上半年只有140米的施工段面,目前已完成至12%灰土,相关管线全部完成。
③规划路总长760米,红线宽22米。20xx完成300米至沥青粗料。规划路五湖大道以东由于土建的影响,进展缓慢,无工作段面,只施工了120米右半幅的雨水、电力管线,五湖大道以东完成至水稳。
5、仙河苑西地块河道挡墙河道长475m,年前施工了有120m的南侧挡墙。年后完成了敦睦桥以西120米左右(邻里中心段南北完成两侧挡墙)。
6、状元路
20xx年只实施了箱涵的施工,20xx年在部分厂房拆迁完成后,施工了300米左右的路基,由于茂盛轧辊厂拆迁不到位,暂时处于停工状态。
市政道路工作总结篇7
20xx年市政执法中队在市政处、养护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市政处、养护所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市政设施管护工作,强化管理,文明执法,为城市管理工作做出了了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市政设施的巡查管理
市政中队对城区各个区域的市政设施实行无缝隙巡查,对破坏损坏排水管网、井盖、路灯照明、城区桥梁、城市道路等市政设施的违法行为,积极向领导汇报情况并配合责任公司进行处理,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认真巡查市政设施,确保安全运行。
对无证乱刨或无证私开路口的违法行为,我中队对此先是讲明有关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向当时人或单位下达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督促其补办相关手续。对有证施工的进行验证,发现与证不符的,责令限期改正。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市政设施安全运行。
三、做好城区道路铺设各类管线检查井的'监督管理工作
我中队每名队员都能熟悉并掌握各类井盖的外观形状,做到第一时间通知丢失井盖产权单位,并现场留有一名队员做好警示标记,督促修复完好后撤离现场,确保行人安全。一年来共发现各类井盖丢失及损坏308个,其中移动公司85个、联通公司56个、自来水公司78个、电信公司53个、铁通公司15个、天童公司21个。
四、积极完成城区防汛工作任务
我中队全体队员在城区防汛工作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白天完成抢排工作,夜晚做好看护排水设备,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防汛任务。
五、存在的问题
20xx年市政执法中队虽然在市政设施管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领导的要求还有距离,力争在20xx年做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使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