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精选精选5篇(《三字经》:智慧启迪,品德塑造)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本脍炙人口的启蒙读物,被誉为“国学启蒙之宝”。它以简洁明了的三字一句,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道德观念。本文将为大家精选五篇《三字经》读后感,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内涵与价值。
《三字经》读后感精选篇1
《三字经》是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却的入门之书。据材料引见,《三字经》是中国近年来传布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全文结构严谨,文笔天然流利,深入浅出,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很是适合背诵识记,百读不厌。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舆,以及一些传说,普遍流传而又言简意赅。
如今的每个家庭都只要一个独生后代,许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呈现都是家庭作风不良或教育不严而形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权利和严格要求后代的重要性。此刻的独生后代有许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而《三字经》教育人们孝敬父母,友好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果我们的教育以身作则、从小学起,经常给孩子讲“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长辈,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那这个社会还会呈现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吗?
《三字经》作者具有不凡的归纳综合和言语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髓,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之意。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数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建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起头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硕的知识。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可是并非枯燥的说教,它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吊颈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事、求学、结交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儿女留下什么遗产。作者的立场是”人遗子,金满?;我教子,独一经。“他说世人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儿女,我呢?教育后代,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很附和现代观念。
解读《三字经》能让更多文化并不高的人也能理解文化,使文化通俗化。读完《三字经》,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弘扬正气。
《三字经》读后感精选篇2
《三字经》是小时候妈妈陪我读的第一本书,其中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三字经》三个字一句,特别朗朗上口,十分好记,我非常爱看,爱学。到一年级暑假时,我已经能背诵整本《三字经》了。在《三字经》的故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和“孙康映雪”这两个故事。
“香九龄,能温席”这个故事是说黄香九岁那年冬天,他在睡觉前用自己的体温来给父亲暖被子。黄香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我五岁那年冬天,我们全家从北京回长沙过年。长沙冬天很冷,屋子里没有暖气,我们睡觉的被子冷冰冰的。我每天都比妈妈早上床,总是睡在妈妈的被窝里。有一天妈妈问我:“阳阳,你为什么不睡在自己的被窝里啊?”我笑着说:“妈妈,阳五岁,能暖被!”妈妈楞了一下,然后紧紧的抱着我,摸着我的头说:“好宝宝,真懂事!”《三字经》让我不知不觉懂得了要从小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字经》不仅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还帮助我养成了很多好品质。“孙康映雪”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孙康家境贫寒,白天得干活,没有时间读书,晚上想学习却没有钱买灯油,于是他就用积雪的反光读书学习。妈妈说我在学习上从小就不怕吃苦,应该就是受《三字经》中孙康这些名人的影响。记得在我二年级的一个晚上,我感冒了,还把晚饭都吐了。爸爸妈妈十分心疼,让我早点上床休息。可我却想着作业还没做完,一定要坚持写完作业。爸爸妈妈拦不住我,只好陪着昏昏沉沉的我写完了作业。第三天,我病好了,上学后交上自己的作业,班主任刘老师表扬了我,我觉得很光荣。《三字经》让我渐渐养成了刻苦学习的好习惯。
《三字经》内容丰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很多给人启迪的道理,真是一本让我受益终生的好书啊!
《三字经》读后感精选篇3
家庭教育到现在已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即只养育孩子而不好好教育孩子,便是家长的错误。的确,家庭教育很重要,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关系到子女一辈子的事。
然而在今天,不少家庭的教育,似乎走进了怪圈,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有的家长先“溺爱”后失望;有的家长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孩子设计人生道路,强迫他们学这学那,一心希望他们成名成家,出人头地;而更多的则是一定要他们考高中,考大学,最好再考研究生,出国深造……然而结果怎样呢?许多是适得其反、落空的。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这些孩子厌学、怕学,甚至弃学,更别说有成才的可能性了。
每个孩子资质不一、情趣不同中,况且他们尚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阶段,好奇好玩,缺乏经历与磨炼。在这个“学步”阶段,家长应当培养孩子学会走路,让孩子自己去迈开步子朝自己喜欢的路走去,而不是先去为他们设计走哪条路。就是说家长与其一边为孩子指路,一边拉着他们走,不如让他们放开手脚,培养他们自己去探索去行走。当然他们有时会跌倒,甚至会遇到危险,但却能使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走他们喜欢走又值得走的路。即使走得辛苦,走得曲折,但这是孩子在实践中自己选择的路,会走得越来越稳当,越来越有信心,会走行无畏,无悔。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却对科技制作有无比浓厚的兴趣,他的母亲不仅不反对不指责,还鼓励他,为他创造条件,给他买了不少做做玩玩的材料。我认为爱迪生的母亲是最懂得家庭教育的,可以称得上是家庭教育的模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是在孩子有了进步时能夸夸他,做了错事能关心他,遇到困难时能启迪他,即使碰到一再的挫折、失败时出能信任他援助他。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应当是子女永远最尊敬的教师和朋友。可是在我们周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长——缺乏真爱,缺乏深情,或一味的宠,或担心怀疑——有点像封建时代的家长。有的只知道物质上施爱,有的总是着不放心不信任的目光看待子女。不少家长很少鼓励、表扬孩子,即使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也只是轻描淡写说几句:“还要努力,不要骄傲”的说。家长们,请你们也常常用“我为你感到骄傲”这样的话来夸夸你们的孩子吧。你们不知道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会多么感动,其效果是千万句苍白无力的“教育”大道理无法比拟的。
愿有更多的家长,能放开孩子的手脚,鼓励他们去走,去跑,去飞,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字经》读后感精选篇4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等等。
《三字经》里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的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再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求我们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三字经》读后感精选篇5
在我上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每天早晨诵读《三字经》。其中的语句,我从开始的不懂,到逐渐明白它的含义。在这众多的语句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出不了成绩,成不了人才。”中华民族是有着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大家知道,支撑文明发展的是科学、道德、艺术。科技的发展,道德的优化,艺术的进步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不学知识,国家就回落后;不学知识,人类就会愚昧,不学知识,个人就会落后。
学习当从小学起。《三字经》上说:“幼不学,老何为?”就是说从小不学习,老了能有什么作为呢?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北宋的祖莹,从小酷爱读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都会想办法读书学习,八岁时,就能咏诗成章;唐朝的李泌,从小好学,七岁的时候,就能以下棋作比喻说出一番道理,被人称为“神童”。这些名人自幼好学,日渐长进,便能少年成才,中年成名,身后流芳百世。
学习是不分时间地点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和他人在一起,必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要紧的是会学习的心眼。古人说:“一天不学手盲,二天不学眼盲,三天不学心盲。”天天学,时时学,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有。雷锋叔叔说:“学习需要三股劲,即挤劲、钻劲、韧劲。”挤,就是挤时间学;钻,就是专门挑难的思考;韧,就是坚持下去,天天进步。
学习是要用心思考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话是说,读书不用心想是学不到知识的,光空想不学习也是没有用的。爱因斯坦的脑子里有十万个为什么,有了“为什么”,他就千方百计地找到“怎么样’。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中,他成为了名垂青史的科学家。同学们,要思考”为什么”,“怎么样”,要思考“对不对”,“好不好”,还要思考“能不能”,“行不行”。
因此,我更要从小努力学习。永远记住这句话:“人不学,不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