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5篇
我们从他人的成功和失败中都能够获得有益的心得体会,只有用诚恳的态度写体会,我们才会得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从他人的成功和失败中都能够获得有益的心得体会,只有用诚恳的态度写体会,我们才会得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篇1
学院:生物工程
班级:xxxx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
选体育课前就是想选乒乓球。当时听说名额有限,也有些害怕选不上,最后班里决定抽签,我却意外获得了乒乓球,那时说不出的兴奋。
自大二上选上乒乓球课后,自己的乒乓球技术和理论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系统的训练,原来许多不正确的打球方式逐渐的改掉了,这样打起来轻松而且增加接球的速度。
以前抽球老是抽不好,一点信心也没有,上了课才发现是自己抽球的姿势上点也不正确,在系统的练习下,原来的坏习惯被改掉了,学会了正确的抽球姿势,不再像螃蟹一样大开大合,也不再挂板影响拉球的效率和弧线。拉弧圈自然也会了,抽出的球还可以带旋,增加了进攻力。在乒乓球理论知识上,我发现自己之前很多动作都犯规,比如发球没有过对角线,有时候还扶桌子,发球没有抛起。
学习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矩意识和基础动作。想要成为好的乒乓球手首先要在基础上下苦功,这样学起技术才能又快又标准。在上课的后几周,我与伙伴练习反手推打,开始时一点状态也没有,打不了几个就掉球,并且球的位置不稳定,每次接球动作幅度都很大,打起来很慢。在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根本达不到及格的要求。但我们没有放弃,每一拍我们都刻意去打同一块区域,相互监督对方有没有做到位。
慢慢地我们动作有了连贯性,速度也快了起来。后来,我们就想到用加快速度来增加一分钟的击球次数,但这样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出现了一分钟内多次掉球的情况,这造成我们的击球次数不增反降。最后,我们决定将速度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减少失误。在考试的时候,我们还是掉了一次球,成绩不是训练时最好的成绩,但也不算差,还是值得庆祝的。
我觉得我们的乒乓课内容很丰富,不仅有技术课还有比赛。比赛很激烈,让我在过把瘾的同时也交到了更多球友。在那短短几十分钟,我遇到了五个对手,每一个我都认真对待,同时他们也格外的认真,他们每个人的球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个人的球打得很旋,有个人喜欢抽球,还有个人他的球速很快,让我来不及反应,结果被他打得很惨。
不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还是很佩服他的。体育课是即将告一段落,可是大学生活里的体育锻炼却还远没有结束。看看身边的`同学,能坚持锻炼的很少,而熬夜、抽烟、喝酒的大有人在。看着大学生的体质系数一年一年地往下掉,只能空悲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以后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我们以后怎么好好工作,为国奉献呢!因此,我们就好好地锻炼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不应仅仅是个口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行动,积极投身到锻炼身体的行列中来,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才是体育的真谛所在。
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篇2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
生胶由于自身的胶皮的性质(胶皮软,弹力大),发球不如正胶和反胶转,球脱板快,不易产生摩擦。但同时生胶发球也有两个优点:
1、发转与不转球差异大,使对手判断不清旋转,造成对方失误或本方的机会。
2、落点和弧线怪,落在对方球台时弧线长且发“飘”,对手判断失误。比赛时如果配合生胶发球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563胶皮比563-1胶皮的制造旋转的能力要好一些。
发转球时摩擦越薄,球旋转越强。发不转球时,本人建议加一点摩擦,球有一定旋转,能使对手在接发球时看不清球的商标,造成对手误判,来争取主动。生胶发长球时,速度要快,落点离球台底线近。对手不易后退,判断容易失误。
生胶接发球用一个“难”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本人拜读n遍《乒乓世界》里,张晓蓬和李晓东两位老师的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我觉得在实际练习中不断体会,可驾御生胶还有难度。
主要有三个问题
1、借力。生胶在接发球时,处在失控的状态中。胶皮又软,摩擦差,“吃”不住球。如果没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点不佳,那就被对方“虐”了。
2、发力。接发球时不是什么球都可以发力。
条件有三
a、调整拍形。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强烈的下旋发球时,只能仰起拍子搓摆落点。对于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对于不转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b、发力方向。对于下旋球,发力以向前为主,少许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对于上旋球,应向前下方发力。对于不转球,最好加一点向前的摩擦。
c、发力大小。对于下旋球,发力小一点保证不失误。对于上旋球,越发力越好控制,但不要发死力,保证力量通过底板传递到球即可。对于不转球,控制为主,发6分力就行。
3、回球落点。生胶接发球后,回长球落点要尽量长,角度大,破坏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为自己进攻创造条件。
关于相持球
相持技术是生胶打法又一个障碍。反胶在相持时,可以制造旋转和弧线。生胶以击打为主,在手法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为避免自己的被动,利用生胶回球速度快,尽量把对手调动起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即使在相持时一般不要退台,保持与球抬0.6米左右。否则生胶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点。落点打长,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生胶回球旋转变化少,高手容易适应,所以要在落点上精益求精。
2、变换节奏、积极的相持。在相持时,要主动变线,低质量的来球一定要弹打,转换快,减少相持回合。
3、尽量用你正手要解决战斗。
关于防守
防守是生胶难点之三。直接原因是硬件——胶皮的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来克服不足。
1、防御弧圈球。现在几乎所有使反胶的球友都能拉一板弧圈球,防御弧圈越发重要。
a、防御加转弧圈。
遇强烈旋转的弧圈球时,压拍形,借力向前快带出。也可利用前臂和手腕“吸”一板,相当于直板的减力推或者压好拍形侧切一板类似推挤;遇旋转弱的弧圈球时,你就可以使用生胶的看家绝活——弹击,击球点在上升后期,用前臂向前下方发力弹击,回球特别沉,弧线又低又直,体现力量克服旋转的道理。对手只有望球兴叹了——命苦啊!!!
b、防御前冲弧圈。
注意拍形不要压得太大,保持80度左右,身体不能离台太近。因为前冲力大,速度快,回球应控制落点,以借力或减力回球为主,破坏对方连续拉冲。
c、防御侧拐弧圈球。
要点是提前做到落点的预判,拍形微微后仰,抵消来球的下沉力量,借力还击。防御弧圈球,不能畏手畏脚,要拿出“视死如归”的精神,出手果断,积极防御,防过去就让对方接不过来,即使防不过去,也让对方吓出汗来。在一局球中,你弹、打他2、3个弧圈,对手就要“慌”了。
本人觉得生胶对付弧圈球时还是有一定优势。
2、对攻球、突击球的防守。攻球和突击球速度快,旋转弱,落点长。防守时,要即使调整站位,注意退台,不要出现球撞拍的现象。
回击时,调整拍形不象防弧圈时前倾大,能加中等力量合力弹击,回球下沉,造成对手失误。总之,生胶防守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势。回防时的落点要尽量调动对手,破坏对手站位,让对手在运动中击球,降低对方连续进攻的质量或者失误,同时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
关于进攻
由于更换大球,对方的回球的旋转和速度有所下降,为生胶的打法扩大了生存空间。如果没有掌握弹击,就不能说你会使用生胶。
1、弹打技术——生胶的强项。因为生胶本身的特性,胶皮软,制造摩擦的能力差。如563-1胶皮颗粒又稀又长,有类似长胶的`反旋转作用,所以越发力弹打,回球的弧线越平直,而且沉象下旋球似的。弹打注意两点。
a、控制击球点。
除了象国家队李晓东教练所说的在一个半网高时击球外,我觉得应该在来球的上升后期击球,为什么呢?
因为来球的落台时的力量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其一是向前的冲力,其二是球变形产生的向上力——弹性势能,是它制造了来球落台后的弧线高度。来球落台时弹性势能最大,弹性势能转化为球的垂直势能,运行到弧线最高点时垂直势能最小。
在上升后期击球,来球垂直势能没有释放完,球拍可以借向上的力,使球附着在球拍上,有“吃球”的感觉,而且合上来球的向前冲力,此时借力比在高点期借力更大,回球更有威胁。
b、发力弹打时,手一定要握紧球拍,小臂向前发力,手腕固定。
2、生胶拉球。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来说,象国手一样用生胶冲球比较难。
对于一般的下旋或不转的球可以拉一板,改变回球节奏来得分或争取主动。控制拍形不要象反胶压得狠,要立起球拍,向前上发力拉。拉过去的球有几个特点,旋转弱,落台弧线比反胶拉出的上旋球高一些,对手判断容易失误或连续进攻。
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篇3
这学期很高兴能选上老师的乒乓球课,让我能够认真的重新认识乒乓球,在学习中再次体会打乒乓球的乐趣。
这学期我上的是乒乓球的初级班,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乒乓球的起源,乒乓球的发展以及乒乓球基本的正手攻球,反手退档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及正手发球,打旋转球的一些初级的知识。老师的讲解非常仔细,在课下的练习中也就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指导。
我在这次的乒乓球课的学习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深的体会:
1、我从中学时期就开始打乒乓球,球龄也有不少年头了,但是训练一直不系统,有时找教练陪练也是以娱乐为主,对自己的动作要求不严格,有很多动作不规范。这次乒乓球课我们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学起,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纠正了许多我原来错误的动作,也就许多关键的小细节进行了改进。经过这次学习,我感觉自己的基本功扎实了,再学习新的动作的时候也容易多了,打起球来也更有乐趣了。从这当中,我感到打球和学习甚至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的吧最基本的动作,最基本的要求经过不断的练习真正掌握了,才能在以后的提高中更加容易,才能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能够找到体系,找到根源,也就更能做的.好。这种扎实认真的作风和讲究细节、潜心研究的精神是我们想要不断进步所不可缺少的。
2、蒋老师在乒乓球课上对纪律严格的要求让我映像颇深。比如上课只要迟到十分钟就要补请假条,严格按照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来联系以及严格听从老师的指挥等。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一些不理解,认为乒乓球课作为一门不是很重要的选修课,老师如此严格的要求是没有必要的。在老师后来的解释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在这堂课上学习的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怎样做人,怎样尊重别人,怎样自重自爱。还是细节的问题,细节反应了一个人的品格,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忽略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3、在这次课上,我觉得自己可以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在了一起。这次乒乓球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对方,并且深入交流的一个机会和平台。我们在课上一起练习,课下也经常约出来在乒乓球馆一起晚球。不仅如此,我还结识了几个非常优秀的朋友。在学习和社会活动上给我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珍惜感谢这次乒乓球课,让我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拓展了自己的人脉,也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我想再一次感谢乒乓球课,感谢蒋老师,感谢乒乓球,让我学到了这么多,收获了这么多,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篇4
乒乓球,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那可是从小打到大的。小时候自认为乒乓球打得也不错,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难逢敌手,上了高中因为学习比较忙,就几乎没怎么打乒乓球了。没想到上了大学之后竟然专门有“乒乓球”一课,基于从小对乒乓球的热爱,加上自己有基础,就毫不犹豫的选了乒乓球这门课。
一学期的乒乓球课就这样结束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的东西,乒乓球的水平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对于乒乓球的规则打发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最初是学关于乒乓球的基本的规则。在接下的课中我们依次学习了发球,推挡球和正手攻球。
下面谈谈我对乒乓球的感想:首先,要想打好乒乓球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在打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比如说水平突然的下降或者停止不前,如果行政放弃的话就是前功尽弃了,必须咬咬牙齿矜持训练下去,到达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自己的水平会不知不觉的有所上升。
其次,在一开始打乒乓球的时候必须保证姿势动作标准,如果一开始打乒乓球时的姿势不标准甚至是不正确的,那样会限制你以后的发展,只有姿势正确了才能使进退从容,攻防协调。
另外,一个很容易被忽视也很重要的技术是步法,脚步的移动对于打乒乓球来说相当于地基,只有步法到位了,才能从分发挥上身以及手臂的技术,如果步法不到位,其他技术再熟练那也是徒劳的,因为你不可能将其他动作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导致该打好的球结果没打好。
乒乓球运动讲究动作的协调,他需要全身各部位的结合,从脚步到腿部再到腰部最后经肩到胳膊再到手腕,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才能完成,要在短暂的时间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必须得多加练习,最好是找一些技术较好的同学相互比赛,在与他切磋训练的时候将会的到意想不到的进步。有时候他们轻描淡写的指点就有可能让你豁然开朗,尤其是关键的动作和技术要领。因此在单独训练的时候,尽可能的去找技术较好的人训练。
想成为一名乒乓球的高手需要恒心、毅力,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有人说,如果你没有上百万次的触球机会,就很难成为一名佼佼者。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没有不懈的坚持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打乒乓球的心得体会篇5
虽然兵乓球作为我们国球,但我是在上大学之后才正式打球的。在高中的时候,脑子里全是学习,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打乒乓球。刚来师大的时候好奇心重,就和同学兴致勃勃的去买了球拍,大一的日子里经常会去打球。
从大二起,我曾选过的体育课全为乒乓球课,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能够选上自己喜欢的乒乓球课。然而转眼间,我的第二个乒乓球选修课结束了,有点伤感,不过也收获了很多。
经过一学期的选修,我收获颇多。
首先,在上课前,让同学领着我们做一些简短的适合场地的准备活动,是我们能很快的进入训练状态,提高我们的上课效率。其次,李老师从最基本的动作教起,每个基本动作都得到不断的加强联系,其中包括徒手练习和两个同学相互合作来练习动作,这就为后来练难度大的动作打下基础。这种训练模式不仅对那些初学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些打得较好的同学老说也很有作用。再次,李老师的课有独特的地方那就是理论课学习的比较多,与其他老师相比李老师的理论学习比较系统、详尽,使我们对乒乓球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比赛规则有了深刻的认识。
下面谈谈我对打乒乓球的感想。首先,要想打好乒乓球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在打球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水平突然下降或者停止不前。如果现在放弃的活那就前功尽弃了,但如果我们咬咬牙坚持训练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水平会有很大的突破。
其次,在一开始打球时,必须要保证姿势动作标准。如果一开始打乒乓球时姿势不标准甚至不正确,那会很限制以后的发展。只有姿势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使进退从容,攻防协调。
另外,一个很容易被忽视但很重要的技术是步法。脚步的移动对于大乒乓球来说相当于地基,只有步法到位了,才能充分发挥上身以及手臂的技术。如果步法不到位,其他技术在熟练那也是徒劳的,因为你根本不能将其他动作发挥的充分,从而导致了该打好的球没有打好的结果。
还有,乒乓球运动讲究动作协调,它需要全身各部位的结合,从脚部到腿部,再到腰部,最后经肩到胳膊再到手腕,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才能完成,如何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呢?我认为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多加练习。我每天早上都会去打球,在宿舍没事时也会拿着拍子比划几下,我觉得这样很有效。
最后,我们可以去找高手或者是较专业的人练习。与高手切磋。训练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高手的陪练,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进步。有时候,高手的轻描淡写的指点,就有可能“点醒梦中人”,让你豁然开朗,尤其是关键的动作和技术要领。因此,在单独训练的时候,尽可能的找高手过招。我们应该学会不耻下问,千万不要闭门造车。
最后,给老师提一个建议,因为有不少学生已经学过乒乓球或者打得已经相当好了,如果再从发球开始学起,那作用就不会很大了,我的建议是:可以将课上的学生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的学生从发球开始学起,高级班的同学可以从攻球开始学起,这样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已经学过乒乓球的同学在课上都会有收获。
最后,感谢李老师的悉心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