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7篇(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七篇优秀范文)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7篇关于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的范文。这些范文涵盖了工信局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规划。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工信局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篇1
20xx年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旗依法治旗工作部署,以依法行政、规范执法、铸造新型执法队伍,树立部门良好形象为目标,注重建立完善执法制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努力提升执法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水平。
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培训、研讨、交流等方法,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政治学习,明确依法行政工作目标,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坚持法律法规学习,平时自学、集中学习、考试相结合,每月力争学深学透一部法律;坚持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以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的满意度和信誉度。
二、坚持执法为民,维护群众利益。
我局以依法行政为平台,坚持执法为民,努力维护群众利益,着力构建和谐社会。20xx年,为解决企业转制遗留问题,经信局不断加大对信访问题的排查力度,对上访职工提出的问题从新调查、认真梳理,从大局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积极化解矛盾,基本形成了社会安定的局面。通过做职工工作,与企业协商,今年全面完成了原红岭矿待岗职工安置问题,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原林东制酒厂下岗职工信访问题,企业转制断档期间16个月的养老保险金一次性得到解决,现已经全部发放给个人,对于未领取置换身份补偿金的部分信访人给出了处理意见,进入三级信访复查程序,政府和部门所提出的处理意见正在逐步被认可和接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完成了旗委旗政府交给的维稳任务。
三、坚持规范执法,实行责任追究。
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我局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情况,从建立完善制度入手,推进执法规范化,监督经常化,管理制度化,全面提高执法质量。一是以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借助报纸电视等媒体,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依法行政承诺、服务承诺、办事程序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以责任追究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出台《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权力与责任相平衡、责任与惩戒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行政执法过错行为、过错责任以及追究形式,促进执法规范化,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有效地预防和及时纠正行政执法过错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一)继续做好运行监测。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水平,强化信息交流,畅通信息通道。二是落实好省重点直通车企业信息报送交流工作。三是正式启动pmi指标体系工作。
(二)继续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一是继续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分解目标任务,力争增长15-20%左右。二是对重点技改项目进行梳理,遴选一批项目重点跟进。三是做好服务,协调、解决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继续抓好工业招商。一是重点对接广州等珠三角区域的工业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产业链招商。二是夯实工业项目数据基础工作,对20xx年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摸查、预测,分别对筹建、在建、投产的工业项目进行梳理并收集汇总成册。三是做好工业项目服务保障工作。
(四)继续推动园区扩能增效。一是将20xx年度目标任务下达园区,定期督办。二是争取省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20xx年度园区扩能增效资金使用的绩效督导和自评工作。三是落实省对产业转移园区20xx年度目标考评工作。四是加强花都(清新)园,白云(英德)园的合作共建。
(五)继续优化企业服务。一是设立市级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二是引导和扶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其它县(市、区)、园区等建立服务窗口。鼓励和支持优秀中小微服务机构建立服务窗口网络。
(六)继续开展节能降耗。一是制定我市“十三五”节能规划并分解任务指标。二是落实1万千瓦低效落后电机的改造任务。三是完成20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及验收任务。四是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五是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六是开展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工作。
(七)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制定20xx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计划。二是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申报工作。三是扩大免费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四是制定20xx年xx市两化融合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五是完成市电子政务云平台顶层设计工作。六是推动农村信息化新技术应用试点工作。七是编制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八)继续加快大数据发展。一是印发xx市大数据“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提高企业数据采集质量,加强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三是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常态化检查工作机制。四是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项目,实现重要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共享。
(九)继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是发展工业设计中心(园区),争取建设1个工业设计中心(园区)。二是推动成立xx市工业设计协会,促进工业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合作。
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篇3
根据上级有关加强消防工作的要求,现将经信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消防工作情况
我局始终将宣传贯彻消防法与今年以来开展夏季消防隐患排查整治,粉尘作业场所、长输油气管道、液氨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程三年行动等项工作结合进行,侧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层层落实责任目标
我局今年6月制定了《xx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方案》。首先明确了从局党、政领导、各股室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提升工作中,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公司(厂)的法人与车间主任(负责人),车间主任与班组,班组与车间安全生产责任人都签订了消防安全生产责任书或责任状,明确规定了安全检查次数,隐患整改措施。对职工安全培训教育、职业病的防护,加强控制各类事故发生都有明确规定。
(二)加强职工消防培训,确保责任目标的落实
20xx年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职工安全教育的通知,明确规定对职工安全教育的次数和主要内容,为了配合教育,我们专门印发了《xx区经贸局行业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手册》450本,分放到全区所属企业。教育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种设备操作规程,各种灭火器材的操作方法,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实地演习,今年来我们分别于5、6月期间在万安办事处、河市镇举办两期安全生产基础信息采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和安全生产诚信培训,参加人员共305人次,加上到基层企业辅导68家,参加人数共有690人次。目前,基础信息采集已完成105家,“五落实、五到位”完成166家,占99.40%。制作牌子140多块,张贴标语70张,签订安全生产诚信承诺书158份。“安全月”前后,组织应急预案和消防常识演习57场:其中现场演习27场,桌面演习30场,参加人数2575人次。7月2日在双阳办事处举办全区涉粉尘27家企业的防范粉尘爆炸培训班参加47人。9月26日分别在双阳办事处、经贸局、河市镇举办三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培训班,参加企业108家,参加人数125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和全体员工做好各自岗位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夯实消防工作基础
我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成了规上标准化提升企业达标升级66家,完成任务数的111%,小微企业达标升级已完成52家(截止11月3日),完成应达标数99家的52.53%。通过开展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企业,修改完善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人员,明确了责任,落实了防范消防安全事故措施。制定了各企业消防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以确保我区经济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生产大排查,扎实整改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企业各类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今年6月我局专题发文《关于深入开展经信系统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的通知》泉洛经信[20xx]2号,消防安全检查的重点始终围绕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区安委会关于开展劳动密集型、人员密集型企业、特种设备行业(电梯)、特种工持证上岗(电焊工、电梯工等)、粉尘防爆、有限空间、涉氨制冷、输油管道、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节假日两会期间的安全等工作进行的。
消防安全检查主要采取了:一是区领导亲自带领有关部门,进行消防工作检查,今年有苏区长、李副区长、王副区长等领导带队对经信系统进行检查;二是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啊,今年以来已联合消防、安监、质监等相关部门进行7次专项消防检查;三是正常的常规检查和督查整改落实,今年来各级组织的消防安全检查已查出消防安全隐患221条,已落实整改205条,整改率92.31%,我局组织的检查199家次,查出消防工作安全隐患530条,已整改485条,整改率91.51%,投入消防隐患整改费用27.6万元,五家规上企业因消防安全隐患整改不落实,我局配合消防对其共处罚45000元。通过落实对消防隐患的整改,有力降低了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了经信系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篇4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减负办20xx年全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办函〔20xx〕112号)文件精神要求,县认真开展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按照全市治乱减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针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营利空间日益缩小的严峻形势,结合我县实际,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治理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继续加大力度,标本兼治,注重源头,着力抓深化、抓重点、抓落实,努力开拓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新局面,推动了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回顾这一年,现将企业减负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分工,进一步落实企业减负责任制
为全面落实好我县20xx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我县成立了以分管经商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经商科技局局长任副组长,县监察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务中心、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公安局、各乡(镇)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减负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经商科技局,负责全县企业减负日常工作。年初,县减负办召xx县减负办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制定了《县20xx年推进环境xx县战略服务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江环兴办发〔20xx〕2号),做到了上报下发。明确了工作目标、总体要求、工作任务、保障措施。要求各部门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企业治乱减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多措并举,切实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一)切实解决企业“办事难”问题
1.强化中介机构管理。一是全面清理。我县共有中介机构43户,较20xx年增加9户。其中有11户职业介绍机构、二手车交易中介机构7户、旅行社(含旅游业务及分支机构)4户、代理登记类5户,婚姻中介7户,房屋中介等其它中介机构9户。二是公开服务信息。按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等五部规章规定及时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企业信息,并对自公示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负责。三是严格监管。对中介机构未及时履行公示义务以及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规范行业协会、学会管理。我县共有23个行业协会、学会,自今年3月开始治理,要求行业协会、学会要做到人员、经费、办公场所与业务主管单位逐步分离脱钩,截至目前,已有部分行业协会、学会在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三分离”和整改工作,完成了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县果品协会人员、场地、经费三分离,注销了县疏菜协会、县人口学会,较20xx年减少2个。
3.优化政务环境。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级各部门在本部门网站公布本系统所有行政许可项目目录。二是按照“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要求,全部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三是进一步加强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缺席默认制及超时默许制五项制度。四是进一步规范服务体系。推行集中审批、并联审批为重点,办理涉及企业和社会法人的企业设立、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
(二)切实解决企业“负担重”问题
1.严格执行涉企常规检查备案制。一是县经商科技局、县监察局、县法制办联合印制《关于下达20xx年涉企检查计划的通知》(江经商科技〔20xx〕83号),对49项常规检查进行备案,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使企业能安心生产。
2.深化涉企收费整治。全面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我县涉企收费项目共计45项,较20xx年减少2项,针对小微企业免收28项,直接减轻企业经济负担100余万元。
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劳动监察执法有力,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检查100次,办理举报、投诉案件达180余件,为 800名职工追讨拖欠工资640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为564名职工办理社保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327.75万元,审查集体合同63份,覆盖企业286户,覆盖职工8597人,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71余份。
4.强化企业周边环境整治。一是保障了阳春工业园区的品质提升工程、盛豪三期、碱水剂厂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征地拆迁和入驻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成功妥善处置了今年初发生在园区海丰公司东大门处电石车藏民司机与当地村民的“1.1”涉藏群体性突发(案)事件,春节前夕发生在的园区天竹公司、渝企产业园的多起追讨拖欠民工工资、工程材料款的跳楼、堵厂门等过激行为和群体性闹事,有效地确保了全县企业总体持续稳定。二是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效率高。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70件,不予立案20件,调解13件,仲裁37件,结案率达100%。三是开展了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活动,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指导用工单位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建立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及现地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的职工名册,及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三)切实解决企业“寻求帮助难”问题
1.深入推进《工业企业问题清单制度》。共走访企业53户,形成会议纪要18份,收集企业存在困难和问题123个。截至目前,企业困难问题已办结105个(主要涉及土地、融资、两证办理、政策兑现等方面),办结率85.4%;正在加快办理14个(主要涉及交通、融资、土地证办理、政策兑现等方面);因政策因素暂时无法解决4个(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问题已采取了与企业沟通、列入部门关注事项等措施办法)。
2.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涉企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财政奖励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决定》、《关于印发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做强做大酒类产业的意见》、《县专利资助和奖励办法》、《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企业用于创新、研发和引进高端人才的投入,可按规定实行加计扣除。对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县政府配套奖励资金 10 万元和5 万元。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获国 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分别奖励 20万元、10 万元、5 万元。获得各项专利的按照县政府相关政策予以资助和奖励。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科技成果入股、技术咨询、创办实体、公益服务等形式,将其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等转化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配合程度差。有的主管部门认为企业工作是经商科技局的事,服务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工作与自己无关,配合程度差。
(二)行业协会、学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员还未与业务单位完全分开。二是经费还未完全与业务主管单位分开。三是协会办公场地,与主管单位含在一起,没有单独的活动场地,16个协会场地与业务主管单位在一起。
(三)优化政务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单位“两集中两到位”不够彻底。二是推行并联审批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是规范中介组织发展的任务艰巨。
(一)理顺关系。企业减负工作是涉企部门共同任务,要营造齐抓共管,共同服务的良好格局。
(二)抓好优惠扶持企业政策的落实。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三)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向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经济运行情况,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四 )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联系帮扶。重点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煤、电、油、运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篇5
今年,我社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省、市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部署,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荣获20**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县级社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市供销系统先进单位为动力,立足本职,认真谋划,勇于探索,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县级社综合业绩考核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一、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
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36283.55万元,商品销售总额47797.7万元,同比去年增6%;农副产品销售额14822万元,同比去年增23%;实现助农增收2920.9万元,同比增长23%;新发展农超对接专业合作社5家,累计17家;新建设平价商店3家,累计16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累计110家;新组建中心社1个,完成企业产权改革1个,预计全年实现利润15.2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6.9%。
二、“新网工程”建设有新的成效
我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努力把供销社的产业链打造成农民需要的服务链,努力提升服务,取得了实效。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功能,利用配送中心和22个加盟店和67个农家店的作用,以“一站式、零距离”的服务,送肥送药到田间地头,据统计,今年该公司共销售化肥农药计8348.74吨,金额达2156.12万元。确保了我区农民群众农业生产所需,助力农业生产。二是创新农产品经营流通模式,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强强联合,信息资源共享,资金优势互补,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全力推动我区金柚销售。“xx县利民水果专业合作社”、“xx县丙村大雅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桃尧镇福又来水果专业合作社”、“xx县三乡情青梅专业合作社”联合25个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批发销售公司合作,组建农产品销售队伍,全面进驻桃尧、白渡、雁洋、松口、丙村等金柚主产区收购金柚产品,把金柚产品销到省内、外市场,扩展销售网点150多个,销售金柚达1.1亿斤,解决了农民的金柚卖难问题,搞活了金柚产品流通,推动了助农增收效果。三是扎实推进日用百货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通过与“xx县华百百货商行”合作,建立日用百货消费品流通配送中心,形成“城市配送中心+乡镇超市+行政村加盟店”的三级联动双向的现代经营流通网络,现已扩展网点达280多家,日用消费品销售额达7015.3万元,比增25%,有效地改善了城乡消费环境,提升了服务功能。四是发挥物资回收公司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绿色回收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重点打造完善在全区各乡镇建设的50个加盟店和200多个经营网点的功能,并将该项目上报区政府,列入明年供销社制订实施民心工程项目,大力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登记制度和监督管理,挖掘潜力,开拓业务,加快发展。据统计,今年废旧物资销售额达4513万元。
三、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新的模式
我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供销社工作会议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暨耕山致富大会战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区域实际,创新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一)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计划筹资200万元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用3至5年的时间,在全区实现专业合作社镇村全覆盖,达到每个行政村有供销社扶持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全面带动农民耕山致富。我社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全力推动、全面发展的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社,今年新发展专业合作社60家,超过以前发展的总数,累计发展达110家。入社农户1794家,可带动农户9140户,今年打造省级示范社5家,累计达23家。一是以供销社+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社,由公司筹资与专业合作社合作,扶持农民大力发展梅片树种植并组建梅片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组建梅片树种植专业合作社20个,种植梅片树2万亩,现已组建梅片树种植专业合作社3个,已种植梅片树达5000亩。二是多元化联合发展专业合作社。我社与区委组织部、桃尧镇政府、桃尧供销社与农户联合组建桃尧镇福又来水果专业合作社千亩金柚示范基地,该社有入社农户158户、可带动农户500户、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既可推动桃尧片的经济发展,又可促进基层社的建设。三是“扶贫双到”工作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相结合。按照区委的安排,我社新一轮的扶贫挂点安排在南口镇瑶美村,为尽快帮助15户贫困户脱贫,我社派出联络员对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认真研究,制订帮扶措施,今年投入帮扶资金20000多元,并充分利用由我社组建的瑶上美嘉水果专业合作社,在种养技术、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对贫困户进行帮助,取得了良好效果,既推动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又建立了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四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扶大铁炉桥村组建900亩的超顺集蔬菜种植及销售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在程江浒洲村建设540亩的绿美洲集蔬菜种植及农产品加工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着力把他们打造成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多元化蔬菜示范基地,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推动农超对接和平价商店建设,稳定和平抑市场物价,满足城区市民的需求,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
(二)全力打造专业合作社品牌,整体提升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充分利用我社下属公司转制后清盘的剩余资金,投资36.2%进行入股,建设xx县利民水果专业合作社800亩高标准金柚种植示范基地。全力将该专业社建设成入社农户达150户,带动农户2000户,产值达3000万元的专业社。成为集金柚种植与销售、农资供应、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将园区打造成为书画收藏展览、钓鱼娱乐、旅游休闲一体的品牌农业,该社今年获得了国家、省扶持资金162万元,目前园区路道工程建设已将完成。二是筹资500万元建设丙村大雅1000亩红肉蜜柚示范专业合作社,该专业社已向省申报明年创新型示范专业社项目,力将该社建设成入社农户200户、带动农户1800户,产值7000万元的集农家乐、休闲、旅游一体的精致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三是筹资300万元组建“三乡情”青梅种植专业合作社,力将该专业社打造成入社农户50户、带动农户300户、产值1500万元的集赏梅、品梅、酿酒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并与丙村大雅、白渡利民水果专业合作社串珠成链,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品牌、生态产业发展、高效精致的专业合作社。
四、基层中心社的建设有新的亮点
我社按照省社《今年加快我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粤供合函[20xx]44号)文件精神及市社下达的工作任务,全力做好基层中心社的组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今年七月完成了畲江中心社的组建工作,7月18日全市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暨供销社系统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肯定了我社的做法,推动了中心社的建设工作。目前梅西中心供销社的建设也已完成了工商注册及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各项工作正在完善。一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决定我区中心社建设,按行政区域划分统一谋划,分别组建畲江、丙雁、梅西、松源四个片中心社,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广运用,分步实施。二是通过对实力较强的基层社、跨区域兼并较弱的基层社,并组建中心社,实现多元化发展,打破供销社系统界限,做大做强、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基层社服务“三农”的功能,推动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三是在中心社组建中我们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融资多元化,用人社会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科学化的形式,实行独立核算,自筹资金,自办执照,依法纳税,自主经营,自主分配,自负盈亏,做到民主决策、自我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四是明确业务发展方向。中心社受联社委托管理分社的业务,重点做好 “新网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和平价粮油进区入镇等工作。目前,中心社各项工作运行良好,预计销售额达791.3多万元。
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篇6
20xx年,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工业和商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期。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25户,与20xx年持平。预计完成产值101.3亿元,同比增长7.9%。完成增加值45.6亿元,同比增长10.3%。
2.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xx年,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5.9亿元,同比增长29.5%,比20xx年减少18.7%。“十二五”时期,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平均每年完成24亿元。
3.第三产业。20xx年,预计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7.7%,比20xx年增长8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6.8%,比20xx年增长82.9%。
二、工业和商务工作开展情况
1.多数行业实现平稳增长。加强与发改、统计、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形成工业经济调度合力。以稳定工业运行为重点,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地保障、资金短缺、油料供应、产品运输、用工需求等方面的问题。1-10月份,铁矿采选、萤石矿采选、建材行业实现正增长,完成产值56.27亿元,同比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2%。
2.下半年煤化工运行较稳。为更好地掌握煤化工生产运行情况,建立了多伦煤化工生产运行情况专报制度,每周两次跟踪调度煤化工生产运行情况,该企业自6月份恢复生产以来,生产运行总体较稳,特别是10月份,当月生产聚丙烯30189吨,多次日产量突破1000吨,这是投产以来日产量最好成绩,也创造了高产量运行持续时间最长纪录。
3.强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认真落实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跟踪服务,每月了解和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尽早完工投产。1-10月份,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86亿元。其中,盟级重点项目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完成投资6.7亿元。
4.抓好商贸流通服务工作。做好商贸流通与服务业的跟踪服务和安全监管工作,加强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行业的统计工作。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23人次,对全县加油站、大型商场、宾馆、超市等16户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14个便民联锁超市已全部落实到村,其中,10个便民联锁超市已完成,4个正在建设中。
5.全县售电量保持正增长。今年以来,各行业各支柱产业平稳运行,全县售电量保持正增长,1-10月份,电力公司售电2.75亿度,同比增长0.8%。其中,煤化工购电1.4亿度,同比增长49.6%,占总售电量的50.97%。
工信局年度经济工作总结范文篇7
今年,县经商科技局根据中共xx县委全面深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全面深化改革20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结合xx县科学技术工作现状,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了科技创新工作动力。一是从体制上进一步理顺了科技管理体制。原县科技局与经商局整合为经商科技局,并明确一名副局长专门主抓全县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工作,内设了科学技术股、知识产权股、生产力促进中心,并进行了定编、定员、定岗;通过这一改革,使县级层面的科技管理工作,做到了人员精干、高效,且专一。二是从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工作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在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专利申请资助奖励、农村科技特派员补助等方面,财政都作了预算,逐年递增,今年,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落实了95万元;在激励机制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了《xx县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xx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xx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方案》、《xx县专利申请资助奖励办法》等,最近,即将出台《xx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新和发展众创空间的意见》。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选拔、考核、补助办法,市科技局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了4名专家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到我县指导企业生产发展、科研工作,县级科技特派员20人,拓展了科技特派员的覆盖面,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和创新工作注入了活力。
(二)以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为抓手,促进创新工作上档升位和科技经费的有效使用。一是对过去已实施的县级科技项目进行了清理,并组织专家、财政、监察部门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签定,还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使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对正在实施的市、县科技项目进行了期中绩效评估检查,促进了各项目的如期完成,取得较好的科技成果,现在市政府通报的20xx年科学技术进步奖我县又有二项成果获三等奖,例如: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一抓一”重点科技项目(市级100万元),直技带动生猪养殖大户104户(年出栏1000头),户平年均纯收入15.75万元,间接带动农户274户,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获得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该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对拟申报20xx年省、市、县科技项目进行了调研、指导,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全县组织申报了省级科技项目2项、市级科技项目7项,征集县级科技项目16项;其中,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申报的成果转化项目(富民强县专项)又获省科技厅100万元的扶持引导资金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将助推企业更好的发展,带动全县更多的农户增加收入。
(三)以强化科技与金融、文化相结合,构筑了创新工作新生态。一是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科普宣传日”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惠民活动;二是组织农口部门的技术人员、专家到贫困村、农户和社区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活动;三是组织召开了县内企业融资暨“新三板”上市知识培训会,全县共培训企业人员116人,推荐企业融资工作向资本市场进发;四是指导夕佳山民俗博物馆拟建设成为省级科普基地,强化科技与文化结合。
(四)加大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在企业主体培育方面,继续做好对我县现有2家(北方川安化工和海丰和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1-9月县内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达 35.19 亿元;同时新培育宜宾运通塑料助剂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企业不断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
(五)加大产学研用合作联盟工作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我县对建立了产学联盟的企业都给予了科技项目扶持,有效促进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工作。我县原有产学研联盟15家,今年又新增3家,一是江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二是宜宾鑫宇食品有限公司与宜宾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三是宜宾运通塑料助剂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这些联盟合作形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六)以“知识产权强县战略”为指导,建立了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激励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专利工作。今年,我县继续执行《xx县专利资助和奖励办法》政策,对创新工作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市知识产权局下达给我县的专利申请量任务是60件,现已完成6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件),是任务数的115%;同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510万元。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县深改领导组的领导下,继续推进我县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我县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和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二是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改进管理办法;
三是加大技术交流合作,聚集创新发展元素;
四增强专利强县战略观念,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五是加强自身科技队伍建设,增强创新工作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