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总结6篇(农业工作总结:耕耘与收获)
本文将总结农业工作的六篇文章,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农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能够为农业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农业工作总结篇1
20xx年,根据国家和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区积极克服困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规划、迅速组织行动,圆满完成了20xx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规划造林把握创新模式
(一)义务植树
今年春季我区结合拆违建绿、农村环境整治和环城公路绿化等工程,共完成义务植树6万株,全面完成了市绿化委员会下达的义务植树任务。其中利用各小区内拆除违章建筑、清理被占公共绿地等栽植樱桃、五角枫、山杏、水蜡等5万余株。建设义务植树基地一处,位于工农乡苇塘村一组303国道旁,基地面积26.6亩。4月7日和4月17日,区直机关干部和市委办、市政研室、公安干警等部门先后两次在此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参加总人次3000多人次。共栽植五角枫、水曲柳7600株,推动了我区义务植树和各项造林绿化活动的全面开展。
(二)国省干道和环城公路绿化
按照上级要求,我区组织实施了国省干道和环城公路绿化工程,主要地点是我区域内303国道和环城公路两侧,总计41段,总里程5公里,总面积180亩,共栽植云杉、樟子松、山杏、红松等大苗22250株,总投资近90万元。在工程实施中,我们首先做了明确分工,由乡镇政府负责流转绿化用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造林苗木和造林施工,我们组织技术和施工人员去东丰县等地学习了先进经验,然后按照同样的.标准组织施工,从4月15日开始至5月10日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目前总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三)百万亩造林完成情况
最近两年市政府下达区百万亩造林工程任务分别为:20xx年500公顷,20xx年800公顷。截止目前,区共完成造林1300公顷,其中20xx年造林617公顷,20xx年造林685公顷,总体上已经全面完成最近两年任务。
20xx年区百万亩造林暨涵养林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当年流转土地造林404公顷;二是清收林地造林131公顷;三是东辽河干支流缓冲带造林148公顷。今年已经完成造林投资1200余万元。
(四)乡村公路绿化
绿化总里程47.7公里,栽植主要地点有工农乡至村后村,至村村路,镇至村村路等,栽植品种主要有金叶榆、果树、王族海棠等。
此外、我们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城市周边主要山体坟地整治等工作,还建设了多个绿化景点,植树总面积200余亩,2万余株。
(五)采伐迹地更新造林
完成20xx年度采伐迹地更新159亩,完成历年造林欠账11.4亩,同时完成最近三年迹地造林更新补植260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后续管理。要将已造林的后续管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适时进行抚育、树木的防虫防病管理,以确保春季造林成果。
2、明确造林计划。20xx年我区将进一步加大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力度,预计完成百万亩造林3490亩;完成域内高速公路绿化工作;实现乡村绿化全面覆盖。
农业工作总结篇2
根据《关于做好20xx年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工作总结暨编制20xx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xx〕566号)和《XX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我乡认真开展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
XX乡政府对改革工作相当重视,成立了以乡长陈军为组长,乡分管领导兰晰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乡干部为成员的“XX乡20xx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除此之外,各行政村也同时由各支部书记、主任、组长牵头成立工作小组,各级各科室各人员密切联系,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为改革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快工程配套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工程完好、配套设施齐全的灌排工程体系,鼓励和引导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劳筹资等方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同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
三、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一是确定农业用水总量指标。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落实到具体水源。二是明晰农业初始水权。全乡范围内的水利设施均取得用水权证。
四、用水管理及水价标准
由乡政府牵头加强用水管理,目前全乡农业用水实行全免费政策。
五、强化宣传引导
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布置宣传标语20余条,现场宣传6次,发放宣传资料近300册,多次走村入户推广农业节水措施,引导用水农户树立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保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稳顺利实施。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我县的实施方案,同时结合全乡实际,根据水利工程分布和各地水资源需求情况,对农业水价改革区域和相关要求作适当调整,通过点面结合,资金引导、工程配套等办法,确保县改革方案在我乡如期推进、顺利完成。
二是加强宣传,建立健全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等公示制度,加强宣传,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农业工作总结篇3
“十一五”是垦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垦区农机更新速度和新技术应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垦区农机更新投入合计60多亿元,农机总动力由期初的406万千瓦,增加到604万千瓦,增加了48.7%。农机化率由期初的92%,将增加至97%,增加了5个百分点。农机装备以国内外先进的农机装备为主,农机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适应农机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垦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对垦区农机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机队伍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机队伍素质,适应垦区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是摆在垦区农机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垦区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的“三级培训网络和体系”,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分级分层次组织农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农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为垦区农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取得主要成就
(一)利用院校资源优势,培训农机人才队伍。垦区积极利用本系统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红兴隆农技校)、宝泉岭工业技术学校(原宝泉岭农机校)、赵光农机校等大中专院校培训农机技术管理干部和农机后备人才,这些院校离垦区近,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具有培训垦区农机人员的经验。20xx年以来,北安农垦分局在赵光农机校举办了2年期的“农机师傅”培训班,培训农机骨干。20xx年,齐齐哈尔农垦分局举办学期4个月的“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机后备力量。据统计20xx年以来,共培训农机在职干部800余人次。培训农机技能工人2500人次。重点学习农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农机管理人员和驾驶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建立垦区培训中心,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为贯彻《道交法》,垦区成立了专门的农机驾驶员培训中心9个,每个分局1个,并在各农场设立了培训基地。农机培训中心和基地专门负责对新申领农机驾驶证的人员进行农机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农机驾驶员复训工作。经培训中心培训合格者方可参加监理部门的考验。采取“中心加基地”的新教学方式,即保证了教育质量,也方便了有机户。自20xx年以来,共培训申领驾驶证人员1。9万人,复训农机驾驶员9.2万人次。有效的保证了农机安全生产。20xx年至20xx年垦区连续2年无农机死亡事故发生,受到总局和省监理总站的表彰。
(三)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开展农机岗位培训。
多年来,农垦系统始终坚持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培训工作。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有计划、分层次对在岗的农机管理干部和驾驶人员培训,学习农机管理知识和农机新技术应用知识。邀请国内外和垦区农机专家讲座,曾多次举办过“精准农业技术培训班”、“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农机管理干部培训班”、“农机新技术应用培训班”等。尤其是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以来,总局农机局会同迪尔、凯斯等国外农机公司开展培训。在机具引进前和到货后分别举办进口农业机械驾驶人员培训班,学习新型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20xx年以来,垦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办班培训的管理干部达8800人次,培训的拖拉机、收割机以及农机具驾驶操作人员29万人次。
(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培训现代农机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
垦区实施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工程项目以来,为提高垦区农机管理技术人员技术管理水平,适应现代农机管理需要,农垦总局多次选送农机管理干部赴美国迪尔公司、凯斯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国外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和管理知识。20xx年以来垦区赴国外培训的农机管理技术人员达30多人次。同时,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的农机专家到垦区讲座,培训农机管理干部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垦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还经常与工会等部门配合,开展职工劳动竞赛活动、田间比武等活动,提高农机户的驾驶操作技能。
电视教学、知识竞赛、田间比武、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农机培训工作,也收到良好效果。
(五)利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20xx年以来,国家将农机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中,对农机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xx年垦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20xx人,实际完成2426人,完成计划的121.3%。其中总局农机局培训农机维修技术人员265人,各分局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2161人。总局农机局采取了聘请农机专家集中教学,理论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培训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掌握了迪尔、凯斯等现代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指导基层开展维修服务。各分局、农场农机部门,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的要求,对新引进的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配套农机具以及插秧机等水稻机械的驾驶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专职农机培训机构不健全。目前垦区现有的农机驾驶员培训中心只适合申请领证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不具备系统培训条件。而与各公司合作开展的培训只适合现岗位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垦区各级急需成立专职的农机培训机构,培训农机后备人才和驾驶操作人员。
二是农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垦区目前农机装备主要以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为主,对农机培训师资水平要求较高,目前多数靠进口机械厂家(公司)开展售后技术培训,但随着现代装备数量增加,新增驾驶操作人员增加,依托厂家培训难以满足需要。垦区急需培训自己的师资力量,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是培训经费严重短缺。国家开展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垦区培训经费紧张问题。但由于垦区每年培训需求量较大,每年20xx人的培训指标远远满足了目前农机化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国家及垦区加大农机培训投资的力度,解决培训经费不足问题。
三、培训工作建议
垦区是国家现代化农业的窗口,是国家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生产基地,是“国家队”。垦区的农机化发展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此,建议国家对农垦的农机培训工作给予倾斜政策,加大对垦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机构,培训农垦农机后备人才,促进垦区农机化健康发展。同时,增加垦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名额,加快垦区农机驾驶操作及维修人员岗位培训工作进程。
农业工作总结篇4
20xx年度我重点负责金凤街道办望洲社区朝鲜蓟种养能手庄大付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同时还与10个科技示范户对接,帮助他们带动辐射周边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一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使广大农户取得了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遴选示范户,签定协议书
在区农业局指导下,对接相关村委遴选培育了10个具有较高化程度,较高养殖水平,乐于助人,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以礼诚信,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营较好的农户为科技示户,每个科技示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我根据每个科技示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示户手册》并与示户签定了农业技术服务协议,与区农业局签订了技术指导员岗位责任书明确了技术指导员与示户的'责任和权利,有效地为科技示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二、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基层农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一年参加本区和市级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学习4次,学习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示户,构建了技术指导员—技术示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
三、创新工作举措,实现生产效益
一是引导科技示范户先后进行了六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以朝鲜蓟的栽培、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培训内容。
二是在朝鲜蓟育苗的关键时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科学指导。
三是采取集中培训与田间分户现场指导科技示户相结合,利用进村入户把有关技术资料发放到示户手中,解答农民的种植技术难题,并及时向示户发放物化补贴。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指导的重点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xx,今年朝鲜蓟成苗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为高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对接的十个科技示范户,每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户以上,同时自身农业生产收入较上年度提升了10%。
四、下一步的工作
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业吸引力,增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发展现化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吸引更多有知识的年青人投入农业。
2、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自已的知识水平和指导能力,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农业工作总结篇5
一年来,我站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水利工作为重点,着重围绕防汛防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政水资源管理和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一、坚持以防洪保安为中心,切实做好各项备汛工作。
汛前检查及早布置,防汛物资储备进一步排查,防汛预案进一步细化完善。编制好全镇各类工程预案及有关责任制图表、防汛器材物资筹备、防汛办日常值班、洪旱灾情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定期拟写抗灾信息与上报等工作。
抓好水库、电站安全运行和重点工程的抗汛安全检查。汛前、汛中先后3次对病险水库、电站、地质灾害的险工险段等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万无一失。
二、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1、初步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至目前止,完成了金潭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水厂净化消毒设备调试运行,完成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完成了镇第一水厂扩改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的'901万元;全面启动了xx、xx、xx三个单村饮水工程,完成总投资50万元,全镇共解决饮水困难人口8800人。
全面启动了xx一二级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已完成厂家机械设备制造、电站土建工程的砼破除及一期砼现浇,预计12月底全部竣工验收,完成项目总投资103万元,新增装机400千瓦。
四、加强水法宣传,切实做好水行政执法和水资源管理工作。
结合3月22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标语、水法宣传车等各种工具广泛宣传,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全社会水法制意识。规范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贯彻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和取水计量的安装和监督,共查处4起水事违法案件。
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采砂办指示精神,结合我镇非法洗山砂、一都河乱采乱挖现象积极配合政府进行了发动宣传和执法查处集中整治行动,出动宣传、执法车15车次,出动人员180余人,对非法采砂进行了全程监控和打击,查处非法河道采砂与非法洗山砂案例5起。全面扭转了我镇采砂秩序混乱现象。
三、着重项目规划与申报工作
完成全镇水利“十三.五”专项规划申报、全镇“十三.五”综合规划。为争取下年各类项目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1、以“十三五”水利建设规划为契机,积极申报、跟踪和实施我镇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为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化服务。
2、落实责任,确保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保障有力。紧扣“防洪保安”这一中心,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建设和发展大局,当好政府参谋。
农业工作总结篇6
上街区地处河南省北部、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的相交地带。土地总面积61.6857平方千米,上街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38千米,上街区域辖1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上街城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17.855平方公里。共23个行政村,9475农户,总人口140500人,城镇人口128628人,农业人口11872人,城镇化率91.55%。上街区耕地面积约1129.1公顷。
近年来,上街区重点依托南部五云山,规划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街区南部山区五云山是郑州城区最近的一座浅山,最高海拔588米,植被茂密,空气宜人。
一是加快方顶驿文化旅游片区建设,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度假区,目前样板区景观完成80%,西街外立面完成75%,东沟主体完成90%,西沟主体完成65%,方顶塔基础完成,截止xxxxx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额3500万元。
二是优化五云山康养片区发展模式,规划建成郑州西部特色休闲康养小镇。五云山小镇着力于发展养生养老、生态农业、亲子教育以及民宿酒店四大产业,尤其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群养老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致力于打造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xxxxx年,五云山小镇处于转型阶段,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对现有农业进行专业化鼓励与提升。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打造逐步完善,在确保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的基础上,增设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户外自然课堂,山居民宿体验,农耕教学课堂,农事采摘等配套。利用山上农业特色与上街区红色登山步道旅游路线相结合,形成红色旅游,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的一条特色线路。同时小小亲子园增设了户外农耕课堂、亲子农耕、亲子手工课堂等,在逐步完善园区体验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商家招商共创,为科普教育研学基地申请做准备。
明年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方顶驿文化旅游片区建设。
二是五云山小镇明年会打造小小亲子园为科普教育研学基地,主要对象以幼儿园及中小学。结合亲子园现有的基础场地,生态农业,围绕亲子IP,推广研学经营项目,改变现有户外研学、农耕科普课堂运营体验模式。根据区域规划,与专业的旅游、教育、游乐企事业单位合作,联合进行开发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