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人物和事迹5篇
通过撰写事迹材料我们能对自己阶段性的收获有更深刻的了解,认真写好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先进人物和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通过撰写事迹材料我们能对自己阶段性的收获有更深刻的了解,认真写好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先进人物和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先进人物和事迹篇1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轨迹。面对疫情,祁阳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__主动请战,义无反顾投身到一线,在抗“疫”中绽放最美的芳华。
__是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平时主要负责护理科室病人,评估分管病人等工作。疫情防控阻击战冲锋号吹响之后,她也想通过自己的所学,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2020年2月中旬,支援湖北医疗队召集令发出后,赴鄂抗击疫情的想法,就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虽然时刻准备出征湖北战“疫”,但由于祁阳卫健局只在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遴选医护人员随队出征。最终,__没能如愿。随着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疫情和国外风险地区回祁人员增加,她第一时间请缨去龙山救治点隔离病区工作。
“当时进入隔离病区工作时,家人比较担心,因为当时隔离的人员都是国外高风险地区返祁人员,但想到作为一名临床医护人员,能够到一线工作抗击疫情,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感到十分荣幸。”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__对记者说。
作为护士长,__主动扛起了隔离病区护理工作职责,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医学观察工作,安抚在院观察人员情绪,保障他们的生活需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工作,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为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__表示,“在隔离区工作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成长,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带领护理团队树榜样、创佳绩,充分展示我们龙山社区医护人员的精神风貌。”
平凡的岗位,做着普通的事情,__一直秉持着为医的初心,默默工作在护理一线。虽然没能像最前沿的医护人员一样直面重症确诊病人,但__在防疫站点、在岗位上努力服务群众和病人的医者仁心,让她收获了同事、家人的肯定,更收获了市民群众的赞许。
先进人物和事迹篇2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这些年,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先进人物和事迹篇3
疫情面前,她是勇敢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医护工作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从1月23日开始,她就与单位同事在高速出口设岗值班,对返乡人员进行疫情监测。白班从上午八点至晚上八点,晚班从晚上八点到次日上午八点,查房、打针、配药、消毒、宣教、排查,严守死守。十二个小时的值班,全程不得离岗,有时车辆人员过多,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她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疫情面前,她是敢于担当的“冲锋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疫情监测,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甚至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工作中,她主要请缨,承担对返乡人员体温测量,健康状况询问,并进行登记,需要直接接触过往人员,这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工作十分危险,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面前,她是公而忘私的“奉献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连续七天没有回家,换班后就在医院休息室躺一会。丈夫带着女儿来看望她,都要站在医院隔离病区外等待。女儿带着口罩,远远看着妈妈,哭着说:“妈妈,我真的好想你!”她也流着泪说道:“妈妈在这打怪兽呢,宝贝乖!把病毒战胜了之后,妈妈就回去了。”她伸开双臂,示意给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女儿也不由自主地伸开双臂,隔空与拥抱妈妈!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直好评。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坚守仍在继续,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先进人物和事迹篇4
英雄王锋的故事,要从20__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灾事故说起。
那天夜里,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预见,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点多,因一楼电动车短路失火,继而引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锋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折回头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儿子。
“你打电话报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楼里还有很多人。”王锋安顿好妻子潘品后,便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的生命。
此时,楼内已火光冲天,还不时响起爆炸声。“里面还有人,我还要去救人。”说完这句话,他第三次冲入火海。
这一次,他挨门挨户敲门示警。邻居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赶忙起床逃生。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个逃出去的王锋,第三次从火海中出来时,已被烧成了“炭人”,全身乌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边跑边喊,奔走呼号。住处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
整栋楼的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全身的烧伤总面积达到98%,命悬一线。
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20__年10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英雄王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对他英勇事迹的高度认可。
如今,王锋事迹已在全国发酵,关于他事迹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写的一样,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盘,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先进人物和事迹篇5
翁__老家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大地村三组,村里有大水池和大水库,小学四年级时,他就背着父母偷偷学会了游泳,为此没少挨爸妈的打。
14岁那年,翁__在水池游泳时,有个年轻人因不会游泳而被同伴嘲笑。年轻人负气下水,但不熟水性,拍打了一会儿便沉到水中。见此情形,翁__马上游到年轻人溺水的地方,看到他的头发在水中若隐若现,眼疾手快地一把抓起年轻人的头发,将他拽到岸上。
第一次救人后没多久,翁__又救了一名落水者。“那次是在家附近的德乌水库,一个10来岁的男孩和父母在水库游泳。男孩的父亲套起游泳圈慢慢游到了水中央。小男孩学着父亲,也套起游泳圈下水游泳。不料游泳圈过大,小男孩从游泳圈滑落下来掉到水里。”翁__说,他听到男孩的父母大呼救命后,和同伴马上游到小男孩溺水地帮忙救人。幸运的是,翁__很快将溺水的男孩抱起,拖到了岸上。
20__年6月10日,一名大二女学生因感情受挫在筑城广场附近跳入南明河中轻生,刚好路过这里的翁__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由于前两天贵阳下了大雨,南明河水涨势很猛,女孩跳河的地方也没有下河梯,救到人的他却无法上岸,他在水中努力抓住轻生女孩,支撑等到陆续赶到的特警、消防员丢下来救生绳、救生圈,足足花了20多分钟,才将女孩救上来。
上岸后,看到女孩无大碍,翁__提着鞋子赤着脚悄悄离开了。因为救人心切,他没来得及从裤兜里掏出手机就下河了,所以手机也坏了。
轻生女孩被无名小伙相救的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后,人们都希望能及时找到救人的“小英雄”,经南明公安分局民警多方联系,最后才在贵阳市鸿通城找到了在7号餐馆当切菜工的翁__。
据了解,翁__为了给贫困的家庭减轻负担,帮助务农的父母减轻抚养弟弟妹妹的压力,今年3月,翁__选择了到贵阳打工挣钱,目前在餐馆里做切菜工。在老家,看到村里的老人背着重物从家门口路过,他总是帮老人把重物送回家。村里人都夸奖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父母也为此很自豪。在他勇救轻生女孩事迹被媒体报道后,一位老人专程找到他上班的地方,不住夸奖他:“小伙子,你太棒了。”餐馆的同事也说“翁__平时话不多,但是干事带劲,很踏实。”
贵阳市委政法委、南明区委政法委日前举行表彰大会,贵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南明区见义勇为工作协会先后授予翁__为贵阳市(南明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南明区总工会还专程到餐馆看望慰问在此打工的翁__,感谢他奋不顾身施救轻生落水者的义举,为全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