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与辉煌读后感6篇
写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读后感的力量,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苦难与辉煌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读后感的力量,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苦难与辉煌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苦难与辉煌读后感篇1
苦难中的辉煌,和平中的英雄。
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英雄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英雄?一个个深邃的问题,在困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漫长的世纪后,成为了人们永恒的话题。
过去的事如幻灯片般闪过:毛泽东的第一篇政见:“五。四”运动中那些一个个熟悉的背影;长征中战士们的疲惫身影;张国焘的另立中央;再到1949年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飘扬;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推移,往事如夏的晨雾般被我们渐渐从脑海中抹去,只剩下了那一抹鲜红在黑白的图像中支撑着历史。
董存瑞、江姐、杨子荣、杨靖宇……他们消失了吗?不,没有。可我们为何再也不能在记忆中找到他们?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屑英雄,于是我们只能驻足,看着哪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背影走远,直到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在那些血与泪交织的岁月中,一个个不甘屈服的人站了起来,他们在这苦难的岁月里,在这金色的年华里,他们不畏牺牲,因为他肩负历史使命,创造着奇迹与辉煌。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他们肩并肩,走在苦难的小道上,一同走向辉煌。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那种真正的悲情人物,或许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并不存在这一名词,因为我们早已将他淡忘;英雄是什么?英雄是那种只参加播种,不参与收获的人。
他们历经苦难,我们收获辉煌。
这便是《苦难辉煌》给予我的启迪。
苦难与辉煌读后感篇2
最近几年,荧幕上多出了很多历史军事题材的电视电影,越来越能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我们刚刚经历过的近代史,力求还原出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那些非黑即白,以为只要是国民党都是坏到骨子里,共产党都是圣人的狭隘思想随着视野的开阔慢慢转变。可是,还是不禁问一句,当时远远比共产党强大,也为中华民族之解放作出卓越贡献的国民党最终为什么会失败呢?课堂里教科书里获得的一知半解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读完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终于可以释疑解惑了。
在历史洪流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苦难辉煌》里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赢得中国的未来,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历史给过国民党很多机会,苏俄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国民党获得的支持远远大于共产党。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和为数不多的经费,但共产党紧紧抓住了能抓住的机会,创造了武装割据、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吼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历史的错综复杂和一个个偶然、无奈、抉择、机遇、挫折、艰辛,终于让中国共产党从羸弱到强大,从无力维持到世界第一大党。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当然,这批真人不限于共产党的队伍,国民党里也有真人,否则他们不可能使北伐战争变得犹如摧枯拉朽。”
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已经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信仰,需要一种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信仰。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党的历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它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学习历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幸福起来的人们不能耽于幸福,不能忘记曾经深重的苦难,曾经成长的艰难,更不能让内心中那些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芜,被抽干,成为红色教育中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代之而起的是无数的责难和冷眼旁观。
苦难与辉煌读后感篇3
记得上周星期五下午,我把金一南将军的大作《苦难辉煌》终于看完了,禁不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情说不出是轻松了还是更加沉重。这两个月的时间,我有空就看,手不释卷,好几天下班后我却没有回家去,也没有去参加朋友的喝酒打牌这种应酬,而是一个人留在办公室静静地看书,一般要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才回家吃饭。我很享受这种独处的时光,没有人打扰,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自由自在的。朋友听说都笑话我,老婆也说我何必这样对待自己,单位的卫生员不知道我在办公室,常常打开门后想来搞卫生,却看见我一个人在认认真真的看书,一脸的错愕,她当然更不懂这些了。
?苦难辉煌》是我这么多年来关于党史国史看得最认真的一本书。我很喜欢它内容的丰富和作者思想的深度,也喜欢它对历史人物作的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具体环境中的具体的人,不带多数史传文学那样的政治成见,实事求是,善恶并存,功过分明,客观公正。我们国家这百年的近现代史,用苦难辉煌这么一个题目是再恰当不过了,在金将军看来,这段历史是悲壮残酷的,是血腥窒息的,同时,也是豪迈壮观的,是凤凰涅槃的。
灿若星河的伟人巨子,文臣武将,在这么一段千载难逢的特殊历史时期齐刷刷的登台亮相,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不管是精忠报国的,还是卖国求荣的,不管是战场上的鲜血淋漓,还是政治上的明争暗斗,历史在这一时刻仿佛特别垂青,给了他们一个天高地远般广阔的舞台,给出了一个个需要智慧甚至生命才可以作答的命题,安排了无数个性迥异但皆可以独当一面的主角和配角,这出戏的场面之巨人物之众故事之大,不仅仅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不仅仅几万万的我们国人,这是一出发生在那个时间段的世界大戏,真真是天旋地转,波涛汹涌,沉渣泛起,英雄辈出。
苦难与辉煌读后感篇4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懂那段历史,才能读懂当下与未来。今天我们翻开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重温革命岁月,领悟共产党员在“地火岩浆”中孕育的“东方之梦”,从苦难岁月中萃取“忠心”“公心”和“决心”,提升“政治三力”。
萃取“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的赤诚“忠心”,提升政治判断力。《苦难辉煌》中说道:“造就大英雄的时代,即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诚,就有多少寡廉鲜耻的背叛。”中国的革命不仅是战场上的对峙,更有思想上的交锋。游击队在高山丛林中与敌人不断周旋、战斗,队伍被打散,信仰更坚定,党心更纯正。赤胆为国忧、无悔血汗流、忠贞到白头的革命烈士,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抛洒热血、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烈火中锻造的赤诚忠心,彰显共产党员强大的政治判断力。当代党员干部以先辈先烈为镜,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葆党心,在大是大非上擦亮眼睛、清醒头脑、心中有数,将工作生活中的风险问题察于未发、止于未萌。
萃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为民“公心”,提升政治领悟力。金一南在《苦难辉煌》结尾之处问道:“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努力、牺牲和奋斗,为了什么?”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答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奋斗目标,是我们的初心使命。”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解放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革命铁军以为民而战的“公心”,诠释政治领悟力的深刻内涵。“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支队伍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番号”,当代已壮大为九千多万的“铁军”。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迎战出击的抗洪官兵、勇于担当的扶贫干部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以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滋养着政治领悟力。党员干部提升政治领悟力,多从群众角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
萃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干“决心”,提升政治执行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来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中间铺上红毯的道路。”革命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以奋勇向前的实干“决心”,夺取胜利果实。机缘、时运、窍门并非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金钥匙”,不屈不挠的实干、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前赴后继的牺牲才是革命的“传家宝”。一个行动胜过一个纲领,政治执行力是实践的关键环节,过去的革命如此,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是如此。党员干部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直面问题不退缩,解决问题不畏难。继续发扬“高效执行、马上执行、办就办好”的务实作风,以起步即冲刺的勇气,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决心”,一往无前,续写当代辉煌。
苦难与辉煌读后感篇5
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在他的新著《苦难辉煌》中感言,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样能获得腾飞的翅膀?近期我仔细研读了这本书,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中国革命史是一幅立体画,凝视其中的一部分都无法洞悉其原貌。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期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
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状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我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我们有没有忘掉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我们怎样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和完成我们的职责,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向在追赶时代发展潮流。这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正因为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这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此刻是历史,此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之后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务必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我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苦难与辉煌读后感篇6
近日读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回顾历史,是为了心灵更好的共响。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是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更要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去面对任何险阻艰难,去铸造新的辉煌。
?苦难辉煌》最根本特色就是进一步还原历史,让史实说话,让真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史展现在人们面前,丝毫没有掩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幼稚与单纯,也没有遮掩早期共产党人的大量背叛与退缩,但一切都是成长的必然阶段,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苦难的历程换来了革命的真谛和最后的成功。作者不想让革命中的那些高大全、那些造神式的描述再次重复出现,以“重新思考”的姿态,不断发现历史的价值,这恐怕是本书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性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比较好,提炼的思想也很深刻,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大力提倡的治学态度,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给自己提问题,给别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才能激活我们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培养一流人才。
?苦难辉煌》这本输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从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三、蒋介石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任默默无闻的英雄,这让我更加敬重历史的伟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以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艰苦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所以,不要为自己籍籍无名而忧伤,却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极其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恒的人民的事业中去。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人的一生中,一个人虽然不能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通过扬起目标的风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让生命的航船成功远航,从而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待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会说:我奋斗过,我拼搏过,我不后悔。
我们是自然人,但是首先是社会人。我们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个人的命运不可能不和国家的崛起紧密相连。一个人一生不仅在为自己,更是在为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强盛拼搏奋斗,这样的人生会更充实、更有意义,也定会更加绚丽多彩。今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需要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不论我们前进的道路如何艰难,都要永远记住国际歌中的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