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三下乡感悟:五篇精彩分享)
三下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促进城乡融合与发展。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分享五篇优质文章,探讨参与者在农村实践中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乡村振兴,共同为构建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
三下乡的心得体会篇1
火热的七月,我们走进社会,深入群众,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奉献的七月,我们用我们的所学服务人民、回报社会;激情飞扬的七月,我们的队旗迎风飘扬!
7月2日,在聂鹏老师的带领下,伴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和队员们激昂的歌声,我们塌上了前往上饶县天墩镇的行程。即便铁轨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前方等待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对“三下乡”的憧憬和向往终究转换成了焦急的等待。我们带着“江中”的期待,肩头背负的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短短五个半小时的车程也在遐想中变成了漫长的煎熬。终于踏上了那片淳朴的土地,来不及去嗅田里的稻香,来不及去聆听涧溪的流水,既然来了,我们有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在未来的5天里,实践服务队一行人在天墩镇开始了“三下乡”之行:在中心敬老院开展“送健康、促温暖”活动;在集市中心现场义诊,赠送常备药品,服务当地百姓;在黄市中心小学义务支教等。最后一天还参观了上饶集中营,感受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敬老院里爷爷奶奶们幸福纯朴的笑容;小学孩子们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集市百姓风风火火忙碌的身影;田间地头农民伯伯朴实的言语……一切的一切都铭刻成了我们内心世界中最美好的记忆。
7月10日,旭日的朝阳跃过远方的'地平线,这个早晨我们道别了这片淳朴的土地。来时的行囊并没有因为回程而减轻,相反,队员们的行囊都沉重了许多,背包中装填的是我们“三下乡”的收获,是我们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宝贵财富。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与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因此而与众不同。“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服务队将会继续下去,不断的去需要我们的地方。通过这次实践,我也更加坚信:意气奋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年华,擦亮青春,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下乡”告诉年轻的我们要扬长避短,博采众长,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擦亮青春,纵然万分艰辛,但年轻的我们不怕栉风沐雨,不畏胼手趾足,不惧披星戴月;一路坎坷,一路荆棘,一路高歌。
三下乡的心得体会篇2
时间匆匆,转眼间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这是上大学这一年以来第一次参加时间这么长的集体志愿活动,又是一次新的感受,又有一次新的收获,又有一种新的生活经历,这些新的东西点缀了我的生活,给我的生活增加了色彩,同时,也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我喜欢这样的活动。
我们这次的活动,主要是在我们学校的附近的社区里做志愿活动,主要的对象是那些为我们学校奉献了大半辈子的退休了的爷爷奶奶们,用我们的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为他们带来快乐,驱散他们的孤独,和他们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在这次的活动中,和那些爷爷奶奶的相处下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很有智慧,他们很渴望能够像我们一样自由地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很关心我们这些小辈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奶奶,虽然这次不是我第一次去看望她,第一次听她的故事,但我仍然很乐意听她的故事。记得第一次见刘奶奶的时候,她是在她家附近扶着轮椅在哪儿散步,我当时脑海里反映的是她可能是有风湿病导致腿脚不方便,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几年前中风留下的症状。以前,在我的身边也有老人中风,但他们的命运是以后的生活都在轮椅和床上度过的,刘奶奶和他们比起来,刘奶奶是多么的幸运。这是我第一次对她评价,幸运!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进行,我们和刘奶奶的相处,我了解到刘奶奶幸运的.背后,是她对自由的渴望,渴望能够一双自由的双腿,渴望能够自由的活动!她反复地和我们讲,失去自由的人有多么的难过,多么地可怜!在她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中风后的她,很努力地进行复健,后来医生都说她能够恢复现在这样简直是奇迹,但是刘奶奶自己说,她希望自己能够像以前身体好的时候,能够去打打球,可是不能。为了锻炼手指,她打算每天早上坚持练字,同时也给自己找点事做。渴望自由的刘奶奶,让我不由自主地给刘奶奶贴上勇敢,努力,坚持,坚强,不服输的标签,这是她智慧的表现。刘奶奶的这些闪光点也是我们这些处在花一样的年纪的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所努力的目标!
爷爷奶奶们虽然老了,但他们仍然关心我们这些年轻的后辈,遇到疾病他们仍然坚强,勇敢,是我们的榜样。人终有一老,我们应该更加地关心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会教会我们很多,让我们这还年轻的人多多努力,多多去实现我们自己理想,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希望人们多多关心家里的老人。
三下乡的心得体会篇3
虽然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
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次,当我想起大伙在例会上激烈讨论的情景,当我想起在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当我想起学生天真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入到农村,体会到和大城市不一样的文化,在下乡的.日子里面,我的收获不仅仅是表面的东西,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
现在回想起,刚刚开始我和其他队员从原本的素不相识到如今亲如一家,只有短短的10天的相处,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奇妙的缘分。在这个集体里面,我学会合作,尊重,感激,分享。我们一起吃住行,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努力工作。
难以忘记每天早早起床,和队员们一起认真计划一天的任务和安排。难以忘记那群可爱的孩子,着实认真的跟着这些哥哥姐姐级的老师们学习着课外的一些有趣的知识。难以忘记那个趣味运动会,展现了孩子们的朝气蓬勃。
在支教活动中,我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心里有点紧张。然而,面对众多学生笑脸相迎,心里的紧张也云消雾散,脑中剩下的仅是教材内容。令我值得高兴的是,自己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授课流畅,言辞清晰。当然,有喜自然也有忧,所备教材难度果然高了些,讲课中只见前面一些同学点头应是,大部分同学基本一片漠然。事后和同学们交流中了解到授课内容果然难了些,很多同学只是小部分内容明白,甚至有些没学过。经过第一次课后总结经验,到第二次讲课时,效果明显了很多,所授内容同学们都能掌握,而且后面一部分授课内容是新知识,但同学们都能理解掌握。当时我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的欢乐悲愁,体会到就是做一位单纯的老师,要做到负责任、一丝不苟,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课后与学生是朋友,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友谊。学生们可爱、好学,同时支教队友们也会彼此交流学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相应作出改变,比如在文化课之外开展的兴趣课,做到德、智、体、美相结合,使同学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很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也愿意跟我们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建议,他们的合作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十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短的十天已让我和学生还有队友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我知道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沟通感情十分重要,这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是我发现由于老师的宽容和友好,有些学生会过于随便了,比如上课不听讲,捣乱课堂秩序,而他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不正确的,但是经过教育后,他们会听话很多。原本以为支教,当老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当一名老师一点也不容易。
每个活动都让我有所感悟,如文艺汇演,我当了主持人,在排练的过程中,感觉人生又多了一份精彩。虽然因为台风的原因,文艺汇演没有如愿举行。但是我们相信,队员和小学生都可以在生命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最后,我们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当作小礼品赠送给他们。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加坚信: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清楚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三下乡的心得体会篇4
清晨,叫醒我的不再是闹铃,车辆声,而是悦耳的鸟叫声。当第一抹阳光透进窗户时,我知道这又会是既充实而又愉悦的一天。
在为期十五天的“三下乡”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晒满了充实。从前,在家一睡就是一整天的日子,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每天的生活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充满了意义,不在像从前那般的颓废。每一天都有新的任务,每一次做任务,我们都是一个集体的出现。很显然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不用太辛苦,就可以完成一天的任务。初到之时,走在街上充满了陌生感。经过半个月的相处,走在路上街坊邻里都会和我们打招呼。从前的陌生感不再有了,多了份亲密。
这为期半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就这样悄然过去了。心里总有点不舍。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进行留守儿童走访时,我惊讶了。每一家都是一个老人带三四个孩子。每一个孩子脸的都花花的,当这些孩子第一眼看到我们时,我从眼里看到了害怕。是啊,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比较开朗。他们的害怕是理所当然。孩子们一开始虽然会有陌生,当我们走时会给我们微笑着说再见。
在此次“三下乡”中,我们学会了很多。比如到村委会进行学习时,让我们懂的了每一种工作都充满了艰辛,也让我们提早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忙完了一天,没有什么事能比得过,回到宿舍时,那一桌满满的丰盛的菜。此刻的幸福难以言喻,每一天都有三个小伙伴提前回来为我们准备饭菜,每一次我们都能一扫而空。边吃边聊还边哈哈大笑,这样的日子真的'会很让人怀念。可能这样的日子以后不再会有多少了,即使有,也没有如今这般味道。每一次出任务,都是我们更最快乐的时候。一群人说说笑笑、走走停停充满了韵味。每到一户农家,他们都很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及忙从屋里抬凳子出来给我们坐。即使我们连连拒绝也不能阻挡乡亲们的热情。有时给我随意的闹闹家常,有时,也会很正式的给我们讲述一下他们的诉求。还记得一位特别可爱的老奶奶,许是一个人住太久了,太久没有这么多人陪伴她说话,我们离开她家时她很不舍的跟着我们一起走到了另外一家继续的聊天。多么可爱的老奶奶啊。我们走时她才依依不舍的离去,看着她的背影总让人感觉到心酸。如果可以常回家看看吧,有人在等你。
最难忘的,莫过于,我们去到了养老院。当站在养老院门口,我们四处张望,发现门是紧闭的,也不见人。当我们要走时,一位十分年迈的老爷爷,用着他一步步蹒跚的步伐,走过来向我们开了门。临近一看,我们才发现这些老爷爷失去一只手。生活真的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的不公。我们不知道他的家人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来到这里。住在这里的一共有七个老人,他们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看着这一暮暮,让我想起了老有所依这个词语。面对他们,我们却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只能做些微薄之力的事。我们只能打扫一下屋子。最后,陪着这群爷爷说了会话,照相留念之后,我们就离去了。出来时,感觉自己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三下乡”是一个既艰辛而又逾越的日子,在十三个人,十五天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很多,也懂的很多。无论哪一方面,也让我们及早的感受到了学校里所没有的东西。感谢此次“三下乡”,让我有机会懂的很多道理,也教会了我成长。
三下乡的心得体会篇5
这个暑假我们到吴家村进行三下乡活动,在短短的七天里我们获益匪浅,同时我们的努力也给当地的村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得知我们这个暑假要进行三下乡活动时,我们都非常激动但同时又有点担心。激动是因为我们从没接触过三下乡,对此感到很好奇。担心也是同一原因,只是在好奇的同时我们不失理性,我们不知道要做什么,更不知道前路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但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的,我们的背后还有一个团队,在我们迷惘时,它指给我们前进的方向。在一切都准备好的情况下,我们开展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三下乡活动。
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我们刚到基地时,由于锅还没搭好,当天的晚餐要求自备。在我们安顿好后,大家都拿出自备的干粮迫不及待地啃起来。而我也吃了不少,可是就是感觉没有米饭下肚子怪怪的。所以我一直处于忧郁、低沉状态,就连开会的时候也显得无精打采。那时的我真的很绝望,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些不好的方面。如:这里地方那么烂、那么多甲虫、连饭都没有得吃、地方又那么脏等等。可是那时候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意识到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绝不能被环境打败。所以我决定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我主动找别的`同学聊天,甚至还跟一些同学玩游戏。一个晚上下来,发现自己很累,可是原先的那种郁闷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换来的是心旷神怡。这给我的感触很大,因为平时会看到类是“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太阳依然灿烂”这样的名言。可是总是会觉得有点远有点假,可是经过这件事,我也亲身验证了这句话,这给我接下来的7天开了一个好头。
在后来的7天中通过与小学生们的相处,我明白了三个很重要的道理。
一、要善于表达自己,让别人记住你。我在这次三下乡的活动中,担任了六年级的班主任。原来我们准备的六年级是指五年级升上来的,但由于毕业了的六年级坚决要参与这次的活动,所以我们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动。即使有毕业了的要参加,可是我们相信也不会很多人,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除了参加其他补课的同学,其余的都来了,一共38个,为了不辜负他们,我下定决心要记住他们的名字。所以从我走进六年级的课室时,我的眼珠子就不停地转,观察他们的特征记住他们的名字。但说实话,在一时间要记那么多人的名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了这个又忘了那个。让他们自我介绍,全部站起来说了个名字就坐下。每个班都少不了那么几个调皮的学生,本来一堂课的时间就不足我记住那么多人的名字,被他们一搞,还更没办法了。可是奇怪的是,那几个调皮的我全记住了。所以说,如果你想要让别人认识你,那么你必需然把握主动权。
二、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有很多学生都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坏,只是他们缺少了聆听他们的对象,他们想通过某种途径去让别人关注他们。在这次三下乡结束后,依然有很多学生给我打电话,可看我的人气也不低。抚心自问,我并没教到他们什么知识,可是我却愿意去聆听他们的心事。但你用心去和他们交朋友,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并不像外表的那么强悍,他们比谁都脆弱,比谁都需要人来关怀。即使他们平时会使坏,但他们的心灵却无比纯洁。
三、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在这次的三下乡中,我对教书这门职业有了新的看法。曾经的我只想着教书能带给我的利益,但经过也小学生们的相处,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重要性,老师并不是单单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们分享,在他们的身边默默支持他们。但蓦然回首,我又不能保证自己以后做了老师后,能不能这样对他们。因为当我成为老师后,我就会遇到他们成绩上的压力,若然他们的成绩不上去,我也呆不下去,那时的我又真的能保持自己最初的宗旨吗?我不敢做出任何保证。
我们班的都是师范类,未来的老师,可是十个当中九个都是以前没想过要当老师的。但经过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很多人都有一些心动,我也不例外,都觉得似乎要从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即使是确定了要做老师,那是一分数为重呢还是一学生为重?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它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快乐与思考,它的意义会一直延伸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