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
为了让我们在写体会的时候有清晰的思路,就必须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在人生的航程中,心得体会是一盏照亮前路的智慧明灯,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为了让我们在写体会的时候有清晰的思路,就必须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在人生的航程中,心得体会是一盏照亮前路的智慧明灯,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
勿忘“长眠于异乡”的英雄
铭记历史,强化自身。铭记历史,过往的血泪就是如今我们前行的动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亘古不变道理,想受到应有的尊重,就要强大自身,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无论是头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的豪杰将相,还是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民公仆,还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任何人想要取得成就都需要通过奋斗,只有让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历史助推我们更好地向前。
勿忘国耻,同心合力。“合则强,孤则弱。”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辽西义勇军老梯子队齐蹈厉,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中国共产党以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华儿女迅速动员和武装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新时代青年要铭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让历史这个“前事”能真正成为“后事之师”,成为捍卫正义的进步力量。
勿忘英雄,牢筑信仰。抗战的胜利,从来不是一场战役的胜利,它是一个民族的自尊重新树立的宣告,欧兴田老人在一次演讲现场说到“仇恨可以暂放”,但“尊严要守住”,“九一八”事变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我们民族的脊梁。新时代的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不管是曾经、今天、还是将来对于新时代“我们”而言,被外敌侵略和侮辱的历史不能忘记,守住这一段历史,就是守住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勿忘国耻,才能催己奋进,“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新时代的青年更应从历史感悟真理,积蓄的能量才能不断迸发,才能在悲痛中奋力崛起。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2
为了那场不能忘却的历史
9月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以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惨痛代价,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硝烟散去,和平安宁,然而那段血泪写就的过去未曾忘记,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未曾忘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也不敢忘记。
铭记历史,传承“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的民主精神。中国之所以能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发动了群众、依靠了群众,发扬了民主精神。毛泽东曾经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党执政最牢靠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时代下,我们依然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共命运,保持天然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因为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依然是人民群众。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推动国家治理,只有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真正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铭记历史,弘扬“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的担当精神。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勇于担当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一直秉持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重要保障。目前,我们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这关键时刻,每一个共产党员务必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铁的肩膀担当起该担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带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勇于直面矛盾,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真正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传承千年,忆往昔,峥嵘岁月化为鼓点。看今朝,宏伟蓝图召唤前行。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铭记历史、赓续精神、锐意进取、共同圆梦,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3
烽火“灼”觉醒 以史鉴今朝
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75年前的今天,烽火遍布中华大地,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崇高的使命担当,唤起中华儿女的猛然觉醒,军民团结,浴血奋战,筑起了抵抗外敌的钢铁长城。
不能忘却,全民抗战的团结一致,筑牢守护家园钢铁长城
当面对民族存亡之际,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人都有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义务,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从惊醒国人的“九一八事变”,到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再到取得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14年的持续抗战,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从党派不同的国共合作,到不同民族的一致对外,谱写了爱国拥国的天下大义。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是要继续发扬抗战精神,56个民族团结紧密,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筑牢守护家园的钢铁长城。
不能忘却,人人担当的爱国力量,唤起无数国人前仆后继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纵观整个抗日战争,也是英雄辈出的时期,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军人们,他们暂时搁置党派不同、信仰相异,以保家卫国为先,伸张民族大义,促成国共合作;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等无一不是军民合作的典范;狼牙山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坚贞不屈的赵一曼等无数抗日英雄家喻户晓,凝聚起了人人担当、人人抗战的精神力量。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更是要崇尚英雄,不忘历史,让爱国力量融入血液、植入骨髓,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前仆后继。
不能忘却,百姓支持的猛然觉醒,彰显正义之道光芒万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从古至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驱除黑暗,进步逐步压制反动。从一部分百姓的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再到侵略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过程也是人民百姓觉醒的过程。整个抗日战争,从井冈山时期,到红军长征,再到一次次抵抗敌人的袭击,无一不是人民百姓的全力支持才换来一次次成功。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不管我们处在任何历史时期,人民都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本,就会一事无成。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4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76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迎来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
这是不能忘却的纪念。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是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特别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大好山河支离破碎,无数同胞惨遭杀戮,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民族危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四万万中华儿女以空前的民族觉醒共赴国难,千千万爱国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壮丽史诗。
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理解兴衰的荣辱;越是历经坎坷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每一次成长,无不伴随着艰难与曲折;每一次进步,无不面临着风险与挑战。但我们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前,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复杂。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未竟使命。我们回顾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讴歌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要从抗战胜利中获得有益启示。面向未来,限度凝聚起人民的力量,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动能,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5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_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_年抗日战争胜利_周年之际,出国留学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6
记忆里的那一片红
全国人大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回望历史,我辈当汲取共产党人不畏生死的抗战力量,将自豪写在脸上。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是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宁死不屈;还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的视死如归;无论是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创建人马本斋“把一切献给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凛然,还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的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些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汇聚成整个民族的共同呐喊,面对生死,他们无畏无惧,一往无前,只因为心中有人民,脚下是黄土地,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
展望未来,我辈当传承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火炬,让青春燃起希望。无论是75年前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还是当今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都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时代的炼金石。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也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导。好战必亡,忘战必危,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民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我辈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初心不变、忠贞不改,不沉沦于昨日的得失,定不负明日的韶华。未来是属于努力奋斗、创造时代精彩的我们,擎起中华民族希望的火炬,是我辈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前方的路固然荆棘丛生,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辈当自强、当磨炼、当作为、当奋进,为了燃起的熊熊火焰,为了华夏大地革命先烈鲜血换来的大地、身躯换来的明天,为了记忆里的那一片红。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7
让历史之灯照亮复兴路
记住屈辱,是为了更好地奋起;铭记历史,是为了光明的未来。今天是7月7日,是纪念“卢沟桥事变”83周年的日子,全体党员干部都应该在缅怀抗战英雄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充分汲取抗战的精神营养,牢记历史,接续奋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学习抗战勇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做复兴路上奉献的典范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表现得更广泛、更强烈、更持久,全体中华儿女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以“血浓于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理念砥砺前行,“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的理念根植于心,“爱国就是抗日,抗日就是爱国”的思想空前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集中体现和迸发,这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性因素。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汲取爱国情怀中蕴含的精神营养,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典范。
要学习抗战勇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做复兴路上团结的典范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通过这场战争,不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这种改变,来源于抗战勇士不分党派、不分老幼、不分南北的空前团结,来源于为国家和民族命运抗争的全民族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来源于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应该说,抗战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更是伟大的民族气节的胜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汲取全民团结、同仇敌忾的精神营养,做信念坚定、团结奋进的典范。
要学习抗战勇士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做复兴路上拼搏的典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和残暴杀戮,面对带血的刺刀,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迎着侵略者的洋枪洋炮和飞机大炮,冒着枪林弹雨去冲锋陷阵,表现出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英雄的血脉需要传承。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汲取抗战勇士不畏强敌敢于冲锋的精神营养,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做一往无前、拼搏进取的典范。
要学习抗战勇士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做复兴路上自强的典范
抗日战争是一场敌强我弱的战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体中国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条件下,在“小米加步枪”的供给条件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情况下,凭着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经过十四年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付出了伤亡军民3500万人的巨大代价,终于将彻底侵略者赶出中国,迎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汲取抗战勇士为了理想敢于斗争的精神营养,做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的典范。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盏明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以扎实的脚步追逐伟大梦想,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