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美丽人生心得7篇(7篇美丽人生观感:生活之美)
在生活的喧嚣中,我们往往忽略了美丽的存在。《美丽人生》这部影片以温馨幽默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七篇观众的心得体会,让您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美丽之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探寻其中的感悟与启示。
观看美丽人生心得篇1
《美丽人生》,一如片名,这是一部给人以温暖的影片。可是,故事却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之下,残酷的战争背景,是一切都变得那么难能可贵。
故事的主人公基度,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美丽的女教师多拉,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基度父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聪明乐天的基度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使儿子快乐,天真地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
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基度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可是,就在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基度把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趁乱去找妻子多拉,却不料纳粹兵被发现,即使最后一刻,他仍然乐观走向死亡,直到两声枪响,这个历经磨难的男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了这部电影,我被基度的爱深深感动。
第一,是他与女教师多拉的爱情。上帝安排他们相遇,并拥有了彼此。虽然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做到什么门当户对,青梅足马,但是却让我懂得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勇敢的爱叫做生死相随,有一种至死不渝的爱叫做情比金坚,有一种珍贵的爱叫做今生注定。虽然最终他们未能白头偕老,但当多拉握住他的手,对他笑的那一刻,他是幸福的,无比的.幸福,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人不顾一切,就像多拉与基度那样。
第二,是基度对儿子约叔华伟大而深沉的父爱。基度为了让约叔华能有一个与别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他脆弱且敏感的童心不受到伤害,告诉他这只是一场游戏,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拿到头奖。既保护了儿子的童心,又使其不被纳粹兵,他把仅有的一点食物全给了儿子,宁愿自己挨饿。当纳粹兵押着他经过约叔华藏得那个铁柜子时,他还乐观地大步走向死亡,暗示约叔华不要出来。最终,约叔华活了下来,他的生存是他伟大的父亲基度用生命换来的。
当基度听到纳粹兵枪声想起的那一刻,我相信他的心里是微笑的,无憾的,因为爱可以使死亡变得从容。这样的爱,对妻子,对儿子,对整个世界,在磨难面前,在战争浩劫面前,是那样伟大,那样感人。
爱,可以突破所有极限,超越一切,这样的爱,基度做到了,我们也应该做到。
观看美丽人生心得篇2
《美丽人生》是一部由罗伯托贝尼尼做导演的一部意大利片子,该片由罗伯托贝尼尼,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乔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该片在1997年12月20日在意大利上映。
我想,很多人看片名应该像我一样以为这是个幸福美满的片子,并没有那么战争元素在其中,但,看完影片,我震惊了,流泪了,为之震撼了。当我看到男、女主角经历过坎坷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我就不太高兴了:那这就是一篇普普通通的片子嘛!哪有别人说的.那么好?后来,我看到圭多一家子都被抓走了,我就燃起了一点火星,期待着下面的剧情。
当我看到小小的、天真可爱的乔舒亚也被抓去牢狱中时,我有点儿心痛了:那么小的孩子从此在原本快乐、美好的童年里从此就会抹上一抹阴影,也许就会因为这样,乔舒亚也许就会变了一个人。
啊,我不敢想了,所有人的童年都应该是快乐的。不是吗?我是多么希望乔舒亚不要在那牢狱中度过他的童年啊!谁能想到,圭多懂,他也懂得我们懂得的道理,他懂得甚至比我们还多,因为他是一个好爸爸,他是乔舒亚的好爸爸。圭多为了保护儿子那稚嫩的童心,他想儿子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一切只是游戏,累积到1000分的人可以赢得一台坦克回家。乔舒亚相信了。今后的日子,他们苦中作乐。
有一天,终于要解放了,圭多要去女牢中找妻子,临走前要儿子不要出来,后来被坏人发现了,要枪毙圭多,我认为会有一个人出来救圭多,可是没有。当他假装乐观的走过儿子的铁柜时,我哭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哭了!“砰”的一声,圭多没能等到和一家人团聚的时候。
第二天,母子团聚,可再也看不到那个至死保护儿子童心的好父亲了。
观看美丽人生心得篇3
影片《美丽人生》是由意大利艺坛所谓的“国宝级”人物罗贝尔托贝贝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美丽人生》———最初看到片名,我以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快乐、幸福、充实的一生,毕竟,这样的一生才算美丽。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确如此。影片主人公是一个风趣幽默且幸福的人,他用自己的幽默给他的妻子与儿子带来了快乐。然而,影片的后半部却是讲述他们一家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主人公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与伤害,用各种谎言善意地欺骗儿子,并告诉他:“一切只是个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便可以回家。”最后,主人公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送命,但他给儿子留下的并不是集中营灰暗的回忆,而是个美丽的“游戏”。
二战结束后,有许多在集中营存活下来的人回忆往事都痛苦不堪,还有更多的人出来后患上了忧郁症,原因就是集中营的非人生活实在太过痛苦。而主人公却用一个游戏的名义掩盖了这种痛苦,让其儿子的心灵免受伤害,尽管他自己为此付出了生命。
影片中,导演用了不少夸张的手法与一些巧合更加突出地表现这一家三口的感情深厚,也为剧情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美丽人生,片中主人公有一个美丽而幸福的家庭,他为他的家庭做出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美丽的。片中的儿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一个风趣的父亲,父亲带给他快乐,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他的人生也将是美丽的。片中的母亲有了一个快乐的丈夫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她的人生也因此而美丽。人生的美丽也不单指快乐,更强调人生的意义,人生便因意义而美丽。聪明、勇敢和善良的人们都能缔造出美丽的人生。
《美丽人生》的前半部,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纳粹或者战争的悲剧色彩以及暴力疑点。也就是说,《美丽人生》至此一半,还属完完全全意大利人喜剧的味道。有人说,意大利人喜剧的味道,与他们地处的天然环境有关。《美丽人生》故事背景是战争前的意大利某处一个小镇。逍遥乐天的犹太青年人基多有点混世味道,用了英雄救美女的一招,嘻嘻哈哈出现在银幕之上。基多特有女人缘,他在进大城市投靠开餐馆叔叔时,又有多次巧遇美丽女教师多拉的天作机会。《美丽人生》爱情场面有一些类同小学生誊印描红,动效拍得,实在象一些国产电影中的乏味爱情故事一样,平淡收敛,死水微谰。电影正如观众所料那般,热烈追求,花言巧语,弃富奔贫,情人们随天从愿,而且不久,基多夫妇生活里面,发生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约书亚。
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这时候才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美丽人生》由喜渐悲。纳粹来了,生活不在喜剧。美丽的人生,加上了血腥。我们看到,电影故事进展五年之后,第二次大战爆发了,基多被迫带上小男孩约书亚,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开往集中营的闷罐火车。妻子朵拉舍去求生之望,尾随家人一起,主动跟上基多和约书亚,来到残忍强*,不堪血腥的犹太人集中营。这时候我发现,男主人公曾经一向开怀的那种大笑,不再显得由衷。这时候的基多,他挂在脸上的,是苦苦的笑。隐痛的苦笑。基多开始心事重重。基多为了保护自已可爱的孩子,不让他的小约书亚心受创伤,于是父亲仍然貌似开怀。基多总是骗自已的孩子说,我们在这个集中营的生活,只是暂时的,这只是玩一个挣分的游戏。这是一个挣够了一千分之后,我们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车,并且获得人身自由的游戏。小孩子约书亚喜欢玩具坦克车,那是每一个孩子纯真深中的自觉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生活一角。
《美丽人生》中,游戏对于父亲,一方面是为了迎合亲儿子。另一上方面又是老爸的童心未泯。这是一个真实而又美丽的谎言。一个让人笑看又心痛的动情故事。这是父与子的生死游戏。《美丽人生》这种艺术情境的手法,显示了意大利民生开朗乐观的一面,并且影片随时随地用逗乐搞笑效果,神奇的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童活般故事搬上银幕,《美丽人生》是借用了喜剧的基本原素,进行悲剧演生与铺排。喜剧只是《美丽人生》的一个善良外套。《美丽人生》的真正核心,应当是悲情的。是一种天哭的恸情。她还是大悲之中的人情呼唤。
影片《美丽人生》中间,父亲基多一点一滴都不愿意,让自已儿子幼小的心灵因战争苦难而异暗。基多害怕小约书亚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阴影。于是导演尽量渴望,把《美丽人生》拍得童真再显,拍得实如温暖。在影片《美丽人生》当中,有这样两处场景,镜头表达的寓意非常。第一处场景,书店前的父子对话:小约书亚问父亲:为什么商店门上挂着犹太人与狗不准进入牌子?父亲回答说:我们开的书店就不挂这种牌子。小约书亚说:我们也挂一个。父亲说好,牌子写什么?小约书亚想了一下,拿格外的孩子气说:野蛮人和蜘蛛不许进书店。第二处场景敌寇关押犹太人集中营里,放送的广播歌剧:在敌寇惨无人道的血腥集中营里,基多一面求生心切,另一方千方百计想和隔壁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他渴望向多拉报一个信息,告诉多拉,这一边父子平安。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基多利用敌军广播喇叭,播放了多拉从前喜欢听的奥芬巴赫的歌剧。听见这动人乐声,多拉心里,明镜一样明白了,那边的父与子还活着。艰苦却乐观的.活着。父与子,还有母亲,一家人,一边游戏着暗炎人生,一边艰难渡过每一天。
影片里,世界民族大解放来临前夜,纳粹准备逃走的时候,基多一反笑容,严肃冷静地将儿子藏在牢狱角落的一个铁柜里,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让约舒亚发出任何动静,也不要探头出来。接下来,忠诚的基多化妆女犯,又趁乱跑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不幸的是,可怜的基多被核枪实弹的纳粹发现。纳粹押送枪毙基多,经过的舒亚密藏的的小铁柜时,基多仍然还是装出一副乐观开朗的模样,甩开正步,显出惯常喜气,巴望着儿子走过去,同时暗暗示意儿子千万不要出来。再接下来,监牢大墙角落深处一声枪响,基多惨死在纳粹枪口之下。天终于放亮了,小约书亚小心从铁柜里爬出来,他站在空荡荡的牢狱大院子里,杳无一影。这个时候,一辆标记五角星的真坦克车出现在约书亚面前。小约书亚爬了上去,红军坦克隆隆地开去。直到重逢母亲。小约舒亚和父亲母亲一起,肩并肩挨过饥饿,熬度恐惧,忍爱寂寞,并且战胜了黑暗,赢得了一千分,收到了爸爸许诺给他的礼物。那是一辆真正的坦克车。
这是献给孩子的礼物。是父与子的生死游戏的礼物。直到影片《美丽人生》一片终了时刻,我看着小约书亚乘着红军坦克远远开去,路上孩子找到了他的妈妈,当小约书亚拥入爱母怀抱时候,我不禁站起身来,为了这个小男孩约书亚重见母亲,为了孩子收获到了这样一份人生大礼物,深深的致示敬意。同时,也为了小约书亚的爸爸和妈妈们表示由衷敬意。向他们祝福。我为他们的美丽的人生用心鼓掌。用心泪流。我真的,为了他们在那一段暗黑生活中,苦苦挣扎中的惨痛每一天,安静地流下来眼泪。掌声和眼泪,为了这一场电影里的纯真游戏。一场父与子的生死游戏。笑容与欣慰,为了电影里面这个美丽的人生。父与子的生死游戏。美丽的人生。
观看美丽人生心得篇4
尽管去年11月首次在国内上映的4K修复版《海上钢琴师》取得了1.4亿元的惊人票房,但今年1月重映的又一部意大利影史经典《美丽人生》恐怕就很难再现前者的佳绩了。因为不仅《美丽人生》全程基本讲的都是意大利语,不同于对白主要是英语、更倾向于好莱坞风格的《海上钢琴师》,而且在春节前的尴尬档期里,似乎只有具备追车和爆炸场面的娱乐电影才能唤起观众的兴趣,《美丽人生》恰恰缺乏这些让人兴奋的刺激元素。但是,你只要看了这部电影就会知道,《美丽人生》的宣传口号“2020年要看的第一部电影”绝不是一句圈钱唬人的炒作噱头。
《美丽人生》的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主角是一个意大利犹太人(罗伯托·贝尼尼饰),他荒诞度日,总会做出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但他也总能灵机一动,为自己解围。虽然他看似像个傻瓜一样虚度光阴,但他绝不是傻瓜。在遇到一位女老师(尼可莱塔·布拉斯基饰),并为之神魂颠倒后,他用对方无法抗拒的幽默、智慧和勇气赢得了她的芳心。
两人结婚,成家立业,并有了一个孩子,但没过多久,纳粹向他们展开魔爪,因为是犹太人,他们的幸福生活一朝化为乌有。
虽然电影前一个小时几乎完全是喜剧,但后半部分却是战时生活的现实写照。罗伯托·贝尼尼令人叫绝地用戏谑和玩笑传递了反战的主题。他非常肢体化的表演方式和喜剧风格会让人想起许多20世纪初的默片喜剧演员,他的角色和表现不仅让人捧腹不止,同时仍然能够传达反战的信息。而且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具有道德上的争议,《美丽人生》单纯引人入胜地讲述了两个相爱的人用智慧战胜困境,奋力求生的感人故事。
这既是一部关于大屠杀的电影,又是一部喜剧。独辟蹊径将两者相结合,以喜剧化的风格处理大屠杀题材,既能让观众欣然接受,同时又不失主题的.沉重性。当然,这部电影也是对种族主义和种族主义者肆无忌惮的嘲讽和批判。还让人联想到两部好莱坞战时喜剧《陆军野战医院》、《第二十二条军规》,其中的主角同样受到了他们无法控制的军队的迫害。
身兼导演、编剧和主演,罗伯托·贝尼尼再怎么被赞誉也不为过。这部电影不仅轻松有趣、引人入胜、甚至讨人喜欢,而且足够戏剧化,足以让你在电影结束时眼眶湿润。人物令人信服,情境真实可信,对话滑稽搞笑,摄影也很出色。夫复何求?
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罗伯托·贝尼尼凭借《美丽人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并使他迅速进入公众的视线,但在此之后,无论作为导演还是演员,他都鲜有佳作。在获奖两年之后,才出演了《美丽新世界》,再然后就是臭名昭著的为他赢得金酸梅最差男演员奖的《木偶奇遇记》。
从那以后,他只拍了5部电影,或许是他并不想超越自己最辉煌的时刻,但现在他有机会重温自己最糟糕的时刻,他的最新演员作品就是在新版《匹诺曹》中饰演老木偶匠盖比特。
观看美丽人生心得篇5
今天周末,闲坐家中,静享下午时光,吃过午饭打开电视,电影频道正在播放佳片有约栏目电影《美丽人生》。便被深深吸引,以至于我没来得及洗碗。
美丽人生以美丽开始,美丽结束,结束的时候是凄婉之美,因为乔舒亚的父亲,他亲爱的父亲多圭离开了他们,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在电影中,我首先是看到了对爱情的坚韧和爱情的美好,年轻美丽的多拉本来可以过很好的高层贵族生活,但是她遵从自己的内心,喜欢上了幽默诙谐甚至是滑稽的犹太青年多圭,多圭没有英俊高大的外表,但是热情坦诚,善良,聪明机灵。都说犹太人聪明,从这部电影里的确表现出来了,多圭和他儿子乔舒亚都表现出来他们的机智聪敏。他们顺利的结婚,有了自己的书店有了可爱的孩子,当厄运来临的时候,多拉毅然决定要跟着多圭去纳碎集中营,本来她可以不去,她也不用去的,她跟军官说让她跟着他走,她去了,他没让她失望。“哦,我亲爱的公主”这是多圭对多拉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在电影中体现真真切切的童真。一个懂事的孩子与一个伟大的父亲,虽然父亲总是在说善意的谎言,但是儿子始终相信父亲的.话,不管自己如何艰辛与辛苦,他总是不让儿子打破自己的梦想,在集中营所有的一切都是个游戏,奖品是一辆真坦克,而且他们父子是第一名。最后儿子躲在小铁柜子里,多圭却再也没有回来,盟军开着坦克出现在孩子面前,那是他们的“大奖”。也算是为父亲圆了谎言。乔舒亚坐上坦克与母亲多拉团聚。
深刻体会到人类应该是平等的,不论种族不论肤色,只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种族主义,民族主义都不应该成为迫害、残害任何一个民族,种族的借口,或许种族主意者欠犹太人的是无法偿还弥补的,尊重每个民族的每个人善良的人,是我们应该做的。
观看美丽人生心得篇6
夜晚,牢房里静得很,乌鸦的叫声和一闪一闪灯光使得这个地方十分阴森,恐怖。这时,一个德国士兵拿着一把枪对着一个叫圭多的犹太犯人,而圭多面对这个可怕的枪口却丝毫不畏惧,迈着滑稽的步伐,和士兵一直朝阴暗的角落走去,直到响起枪声这是电影《美丽人生》的一个场景。
《美丽人生》讲了一个叫圭多的人,他喜欢一个叫朵娜的女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和她喜欢的女人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乔舒亚。不过,好景不长,二战爆发,而圭多一家因为是犹太人所以被德国士兵抓走。最后,圭多为了保护乔舒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让朵娜和乔舒亚安全回家的故事。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圭多他很穷,而且遭遇了许多的挫折,有些还让他有生命危险。而我,有着十分好的生活条件,虽然也遭遇了许多挫折,但也不至于像圭多一样严重,而且,圭多面对这些困难时,没有低头,没有悲观消沉,而是乐观地面对,没有依靠别人。我却相反,一遇到困难就向家人依草附木,没有自己面对,而且,自己条件比圭多好很多,还天天抱怨真苦真累所以,我跟圭多比起来就是飞机上钓鱼差的远了。
看到圭多为了保护乔舒亚不懈努力时,我想起了我的父母。真的.,圭多爱乔舒亚就如同父母爱我一样,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而当看到圭多为了孩子付出许多时,我才知道,原来父母十分爱我,他们为我做了这么多,我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乔舒亚却会报答圭多,当圭多不在时,他便帮圭多管理书店,而且在他认为,能有一块面包和一辆玩具坦克就心满意足了。我呢,却天天抱怨不幸福,而父母给我买的书比他们书店还多,玩具比乔舒亚还好,我却还是一点也不满足。想到这,我十分惭愧。
过了很久,这部电影的画面仍然回放在我的脑海里,谢谢你,圭多;谢谢你,朵娜;谢谢你,乔舒亚;谢谢你,《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谢谢你们让我明白了许多,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部电影和这部电影带来的反思。
观看美丽人生心得篇7
电脑中一直保存着这么一部电影,可是却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如今翻出来,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看完,感受到了很多,怪不得母亲在若干年前就推荐我看这部电影。
从大体上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电影,剧中的父亲圭多是一个很幽默的犹太男子,无论是与多拉结婚之前还是之后他都保持着这一在现在看来有点玩世不恭的性格。我想如果不是因为二战他们一家人一定能活的很幸福,圭多也会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和他一样有着幽默乐观心态的年轻人。可是,有了二战,一切都改变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难以想象在集中营里还能有这样富有喜剧的情形上演,为了不给孩子幼小的心理留下阴影,圭多做出了太多违反常理的事情,好在他是一个幽默的人,这种幽默再加上乐观和坚强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完全能把孩子包裹在其中不让其受到一丁点的伤害。集中营的劳役和死亡的威胁变成了一个一千积分赢坦克的游戏,圭多把自己生命的最后岁月变成了一场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这应该算是最高境界的人生游戏吧。
虽然剧中只有几处提到了圭多对死亡的恐怖和对现状的担忧,其他全是他那种幽默搞笑式的神情和话语,但我们应该不难推测圭多的心理,那肯定是一种极度煎熬的矛盾和对立,即使是在临死前他还表现的手舞足蹈让孩子觉得有趣。同时他也很大胆,毕竟之前他一直是敢想敢做的人,无论是在他叔叔家的小镇还是在集中营,环境无法改变他心中的这一点。
坦克开来了,孩子相信了父亲,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不知道父亲为他牺牲了多少,这只有随着他渐渐懂事才能明白。一个喜剧却又悲剧式的结尾,孩子和母亲团聚,父亲走了。
电影名称叫《美丽人生》,也许很难说圭多这位父亲的人生是美丽的,但我想至少孩子的人生是美丽的,尽管他年少丧父,但父亲却给他留下了一笔无价之宝,在他的心中,他会慢慢知道的。不过我还是觉得圭多的人生也是美丽的,这种美丽不在于他自生,而在于他带给别人,把他最美好的品格展现给周围的人,让每一个人的心随之震动,感慨,变得美丽。
很多人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是父亲如何对孩子,确实这应该算是一个点,也是最容易看到的点。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每个父亲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剧中的圭多也许看法不一。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父亲不应该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孩子,无论再苦再累,在孩子面前都要坚强,尤其是还未懂事的孩子。我想每个父亲都应该且值得做到这一点,乐观,坚强,这才是孩子需要的,而不是抱怨,抑郁,愤怒。我相信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会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会知道的一定。虽然我还没有成为一个父亲,但既然已经成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要开始摸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