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5篇
通过细致入微的读后感,读者能够对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进行深刻的思考,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记住书中的重要细节和观点,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通过细致入微的读后感,读者能够对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进行深刻的思考,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记住书中的重要细节和观点,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篇1
今天读了《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后,我的眼睛湿润了。是因为南斯拉夫7000名被害人的无辜牺牲,是因为法西斯的残暴。法西斯的罪行让我们憎恨。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聂华苓在南斯拉夫参加了一次悼念活动,通过对残杀者心灵的再现,对历史的残酷和沉重,对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对塞尔维亚民族的历史感,控诉法西斯的罪行,呼唤人们,号召人们“热爱和平,永远不要再有战争了。
当读到第四部分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当读到那些被害者在临死前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他们所要表达的爱,所要表达的心愿,他们是多么希望世界和平,他们是多么希望没有战争,没有战争不仅是他们希望的,也是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因为战争的到来,不但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们无家可归,而且还会让所有的人失去亲人,失去家,从而也就失去了温暖和关爱。
让历史回到1937年的时候,日本军队攻进南京,屠杀了南京30万人民,正因为战争,让30万的南京人民无辜被杀害;正因为战争,让30万的南京人民没有了生的希望;也正因为战争,让日本人在我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第四部分一个六年级学生鲁比沙在临死前几分钟写给他父母的'话“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这句话就表达出了战争带给他们的伤害,让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所以在现在这个没有战争的年代里,我们要更加的努力读书,长大后为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不让这个世界再“硝烟滚滚‘。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维护世界的和平,让这个充满爱的世界不再有战争的声音,不再有炮火的声音,也不再有无家可归的孩子的哭声。希望全世界的人们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做出保证。
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亲爱的爸爸妈妈》,读后。是我受益匪浅。
文章讲述的是:德国法西斯对南斯拉夫残忍而有灭绝人性的战争。又结合了47年后的今天,各国人民对南斯拉夫这座小城所有受难人民深深的祈祷。而后各国作家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竟然出现了一幕为自己国家侵略它国而做出的狡辩。
这篇文章的感情生动形象,读完后是我匪夷所思。究竟世界为什麽会发生战争?难道战争一定要杀人吗?1945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300个孩子死在了枪声下,而在枪声前,300个孩子一起发出了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
读完整篇文章后,我的泪水不禁悄然落下,战争是多麽的残酷,我认为,侵略才是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我要质问:世界上的落后民与国家一定要被剥削吗?难道人世间的七情六欲也在战争爆发时丧失了吗?
我真的想问一问:德国法西斯,侵略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假如你们生活在落后民族与国家里,你们也希望别人来侵略你们吗?
这是一个硬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都不可以,为什麽还要强迫别人呢?
世界人民对于南斯拉夫的遭遇都持以同情的态度,那麽对于我们中国呢?1937年的大屠杀,日本人杀死了我们30多万人,30万啊,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它的单位是人呢!血泊溅在地上,头颅也掉在地上。一切的一切是那麽残忍。而47后的今天,在南斯拉夫,日本人硬要为自己国家所反下的错误而进行狡辩,而相反,德国作家则为自己国家所犯的错误而感到惭愧。两种不同的人,两种不同的说法,惭愧,狡辩,相信正义还会存在这个世界上。
不要在有战争,我们需要和平!
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篇3
我本无罪我的灵魂飘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南斯拉夫,飘到了那个死亡的日子——1941年10月21日。哦,我看见了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看见了那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表情,看见了脸上写满了疑惑不解。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几分钟了,但他们还是想不通:那些拿枪的叔叔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我们做错了什么?前面仍传来一阵阵枪声。对于孩子们来说,每一声枪响都是又失去了一个同胞,而对纳粹来说每一声枪响仅仅意味着青草间多几抹鲜红罢了。孩子们继续往前走,虽然他们清楚,每走一步就是向死亡靠近一步。他们木然地走。终于到了山坡上,他们一字排开,面无表情地等待一声枪响。此刻,他们也许什么都没想,他们已经麻木了,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他们或许也想了些什么,他们在想——我本无罪!枪响了,他们闭上眼,去迎接那粒子弹......
从穿越中回到现实,脑海里依然飘过那几张孩子的面影:空洞洞的'大眼睛、带着血的小小尸体、心底的呼唤“我们无罪!”......我们不要战争,请给我们和平!我们不想在枪声弹雨中长大,我们不要在血泊中认识世界的丑恶,我们要一个安宁的家!即使是战争了,请不要把枪口指向孩子,孩子是善良的,孩子无罪。
世界上为什么要有战争呢?就算是拥有了全世界又能怎样?人们是同类啊,同类何必要互相残杀呢?让一切硝烟停止吧,和平会使全世界幸福,因为:我们都无罪。
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篇4
当我国同胞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的座谈会上提到中国那次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时,日本人也要讲话了。他说:“……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南斯拉夫人民对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大屠杀的纪念以及被残杀者的野蛮残酷,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表现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大众呼声。
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震撼了,南斯拉夫克拉库耶整个小城只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也为南斯拉夫的人宁死不屈的英勇精神而崇敬,这篇课文有很多令我感动的:那位老师的宣言,在面临死亡还要用生命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节课;孩子们在面临死亡还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发出真心的呼唤,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多么情真意切的呼唤啊!
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真真正正地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战争是残酷啊、无情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要牢记历史,让悲剧不再重演,更好地把握现在,把握未来。
致亲爱的爸爸的读后感篇5
今天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眼睛湿润了。是因为南斯拉夫7000名被害人的无辜牺牲,是因为法西斯的残暴。法西斯的罪行让我们憎恨。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聂华苓在南斯拉夫参加了一次悼念活动,通过对残杀者心灵的再现,对历史的残酷和沉重,对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对塞尔维亚民族的历史感,控诉法西斯的罪行,呼唤人们,号召人们“热爱和平,永远不要再有战争了。
当读到第四部分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当读到那些被害者在临死前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他们所要表达的爱,所要表达的心愿,他们是多么希望世界和平,他们是多么希望没有战争,没有战争不仅是他们希望的,也是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因为战争的到来,不但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们无家可归,而且还会让所有的人失去亲人,失去家,从而也就失去了温暖和关爱。
让历史回到1937年的时候,日本军队攻进南京,屠杀了南京30万人民,正因为战争,让30万的南京人民无辜被杀害;正因为战争,让30万的南京人民没有了生的希望;也正因为战争,让日本人在我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第四部分一个六年级学生鲁比沙在临死前几分钟写给他父母的话“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这句话就表达出了战争带给他们的伤害,让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所以在现在这个没有战争的年代里,我们要更加的努力读书,长大后为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不让这个世界再“硝烟滚滚‘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维护世界的和平,让这个充满爱的世界不再有战争的声音,不再有炮火的声音,也不再有无家可归的孩子的哭声。希望全世界的人们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做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