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工作总结美篇6篇(镜头下的绚丽画卷:摄影工作总结美篇6篇)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6篇关于摄影工作总结的美篇。这些文章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摄影工作,包括婚礼摄影、风景摄影、人物摄影等。通过这些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摄影师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以及他们对于摄影艺术的独特见解。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还是从事摄影工作的专业人士,这些文章都会给你带来启发和灵感。
摄影工作总结篇1
不知不觉,大二上学期又快过去了,社团活动也告一段落。在本学期中,摄影社的活动安排更加的有序,虽然加入了大一新生,但是也没有乱了阵脚,老社员都很积极的与新社员交流经验,气氛十分融洽。
本学期的社团常规活动基本与大一学期的差不多,都是基本的外拍活动以及老师教学活动。但在这学期中,社员的参与度更加高,不仅仅是老社员,新社员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这与活动之前新老社员之间的积极交流分不开关系。本学期社团去了苍梧绿园和桃花涧,也请了连云港摄影协会的老师来教社员关于单反相机的一些入门知识。十分令人高兴的是,这几次活动,参与度都非常高。即使在老师教学那一天下着很大的雨,也来了很多人,让我十分感动。去桃花涧的时候,也经历了一些小波折,不过最后结果是好的,社员的坚持也让我看到摄影社的希望。
本学期中,各个社团都积极寻求与其他社团的外联,摄影社也一样。仅仅半学期,各个社团都举办或者协办了大量的活动,仅半年的时间,摄影社协办的活动量比大一整个学期的量还多。协办的活动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这样的做法,极大的增强了各个社团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让摄影社有更多的活动机会,让社员有更多的'练手机会。在这么多的协办中,最重要的还是学期刚开始的一次摄影展。是由学校摄影公会老师举办的,我们摄影社负责学生之间的相关工作。在我们与老师的通力合作之下,摄影展最终顺利结束。虽然不是我们摄影社主办,本来想自己主办的,但是有了老师,可以协办更大规模的,加上了老师也是对摄影社的一种好的锻炼机会,所以就协办了,并且最终让摄影社得到了更好的锻炼。 在这一学年中,社团成员举办了如此丰富的活动,不仅切切实实地提高了摄影技术,更是立足学校,为学校工作服务。将学校工作结合社团工作进行的理念证实了这条路子是对的,社团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活动,更是为学校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社团的老师因为热爱摄影而走到了一起,也因为热爱,社团才会一步一步发展越来越壮大。
但是回首这一学年的工作和活动,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社团往往在内部成员中间搞得很热闹,但却没有将这项爱好普及给广大同样拥有相机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的老师们,有关于摄影基础知识的讲座也只进行了一次。但是要将这项爱好普及给其他老师,光光凭一次摄影基础知识讲座还是远远不够的,摄影也是一门艺术,在其背后,不仅包了技术上的知识,更是包含了美学和人文上的知识。 希望在未来,摄影社团能够不仅在社团内部搞好活动,更是要把活动普及到其他老师,让他们也懂得如何正确使用手中的相机。社团未来还是会继续将社团工作和服务学校工作结合起来,立足学校,服务学校,提高技能。
摄影工作总结篇2
10月24日摄影协会举办摄影技术讲座活动圆满的落下了帷幕。这次针对摄影讲座能够顺利的举办,除了摄影协会会员的努力之外,也和老师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次活动喜爱摄影的同学不仅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使用相机及摄影技巧的知识,而且还促进了喜爱摄影的同学的交流。
这次讲座安排在汽车系一阶举行。所参加的喜爱摄影的同学人数达到200多人。讲座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相机品牌类型及功能介绍。针对相机进行讲解和试用。
第二部分,院摄影协会指导老师xxx老师对拍照摄影的心得和体会,展出林老师拍摄的作品并进行说明。
第三部分。xxx老师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抽奖。现场留出了现场答疑的时间,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向xxx老师提出问题,这样互动的交流让同学对摄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请到了与时代图片的签约的著名商业摄影师xxx教授。与广大摄影师分享他多年来的经验。xxxx先生,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图片库摄影师,也是对国内外图片市场有着近10年深入研究的学者,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您分享他对图片市场的经验和观点。在演讲中,xxx老师,列举出了多年来拍摄的优秀图片。根据图片讲解该如何拍摄商业图片库需求的图片。
这次活动对于喜欢摄影的同学来说是很难得的,就摄影来说。一小部分同学拥有专业的相机但却没有专业的技术,还有一部分仅仅是爱好者,使用的器材不一定是专业的,有些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卡片机,而存在于两者中间的`一大部分,就是对摄影有着极大的热情,使用器材也是中高档的群体,他们希望自己拍摄出的作品能实现它们的价值。不过苦于很少专业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的学习,同学们对相机对摄影技术也有了些初步认识。
我们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相摄影的热爱和关注。使同学们更多了解摄影在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了摄影的拍摄要点,帮助更多同学们掌握摄影的拍摄技巧,也使得同学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摄影工作总结篇3
从对摄影事业的态度来看,我主张把摄影家分成基本不同的两类:技术 摄影家和主题摄影家。前一部分人迷恋于相机、镜头和复杂而又神秘的技术问题。他们的行动 使人觉得相机好象是一种可爱的玩物, 而不是拍照的工具。 他们拥有最好的器材, 并不断追求新型号。他们象一本摄影百科全书一样,引为自豪的是能把 35 毫米 的底片放大成 16X20 英寸的无颗粒照片,对各种相机系列的优点无所不知。但是 他们却难得拍出有价值的照片来, 因为他们把全部兴趣集中在拍照的手段 (器材) 上,而不在目的(照片)上。那些兴趣在于作品,更准确地说,兴趣在于拍摄主题的摄影家,态度恰 恰相反。他不象技术摄影家那样迷恋于零件和技巧,而是热衷于人物、街景、城 市、风光、自然题材、现代建筑、古罗马的遗迹、体育比赛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种 场景。他对自己的拍摄目标极感兴趣,因而想把它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 占有它,把这些照片带回家去,一遍又一遍地欣赏,并且和别人分享这种乐趣和 爱好。对他来说,摄影仅仅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相机对他的吸引力最多不过 象打字机对小说家的吸引力那么大。 他觉得摄影技术几乎可以说是存在于他和他 所喜爱的事物之间的一种“讨厌的必须品”。
因为他知道一个主题能用无数种不 同的方法去拍摄,有些影象能够处理得比其它的好,他才和那些摄影技术问题打交道,因而,尽管有些人对摄影工具抱着那样殷勤的态度,仍然是他,而不是那 些玩弄技术的人。创作了足以征服人心的,使人永志不忘的摄影作品。 主题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加深对它的印象,让我拿摄影和写作做一个比较。摄影和写作都是交 流思想的方式——有时候摄影被称做“图象的语言”,不是没有缘由的。一个精神正常的作家,只有他确信有了值得说的和读者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伸手去拿打 字机。然而从事摄影的人却往往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拿起了相机。他们所拍 的题材是没有意义的老一套,不可能引起任何人的兴趣,包括他们自己在内。全世界每天都有无数这样的照片问世,原因很简单,有人拍了这样的照片。并被某 些容易上当的图片编辑拿去在杂志上发表罢了。·这些照片的主题缺乏意味,只 不过是‘视觉上的废话”。现在该明白了,决定一张照片有趣还是无聊,决定一个摄影家成功还是 失败的主要因素就是主题。但这仍然不是全部,不论主题本身怎样有趣,如果不是满怀感情、充分 理解之后用形象的方法把它有效地再现在画面上。结果也会令人失望。这说明还 需要其他的东西,这就是摄影家本人对主题的热情和兴趣。对被摄事物发生热情和兴趣是促使我们拍照的原因。也是产生创造性的 活力。它能使作品面向生活,能使摄影家感情激动,打开情感创作的闸门;没有 这种热情的刺激,摄影就会陷入无动于衷的程式。摄影家只有处于高度自觉、兴 趣不断增长的状态下,才有希望创作出传情的好作品来。
业余摄影爱好者比起专业摄影家来,有着不可估计的优越性。你就是你 自己的老板。你喜欢怎么拍就怎么拍。你可以只选择你喜欢的东西,也就是只拍 那些吸引了你、感动了你、引起你兴趣的东西。恪守下面的格言必定能大大提高 照片的质量:除非主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否则就放过它,省下胶片去拍更好的东 西。显然不能编制一份“有趣”主题一览表,因为一个人觉得颇有趣味的东 西, 另一个人可不感兴趣。 兴趣是一种自我感觉。 不管你的兴趣多么特殊 (例如, 我对破碎的海贝感兴趣,在这些海贝当中我看到了一种迷人的雕塑般的形式美, 我拍了很多这种不寻常的东西),只要它是真诚的(并不是由于赶时髦而拍这样 的主题),你的路子就是正确的,不管别人的反映如何,也应该继续干下去。记住这一点后,我想请你进一步区分一下下面两类主要的主题和被摄 体:动态的和静态的非人工静态的和人工静态的然后再讨论一下其它几种被摄体和主题;上像的和不上像的摄影的和文学的摸得着的和摸不着的没意思的和摄影上老一套的不适宜拍照的你可能听说过“上像”这个词,也懂得上像的被摄体拍出的照片比不上 像的要好。可是,你是否也懂得,是什么因素使被摄物成为上像或不上像的呢? 在我列举最重要的上像与不上像被摄体的特性和技巧之前, 我必须向你提供一些 背景知识—一为什么某些因素能使一个被摄物在照片上具有感染力, 给人印象深 刻,而另外一些因素却能使照片令人失望。
简单地说,这是因为人的眼睛和相机在“观察”方式上存在着根本的不 同,例如,一枝红玫瑰可能以它鲜艳的色彩美使人感到愉快,可是用黑白胶片拍 出来以后,现实中使我们陶醉的色彩在照片上成了灰色影调,红花和绿叶的颜色 呈现相同的灰色,它们之间的反差没有了。照片中没有留下被摄物原有的精彩之 处,因而成了废品。原因在那里呢?因为眼睛和相机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不同,这 里当然指的是颜色。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到过长满红杉的地方,你被这种树的壮观所折服, 为了留作永久纪念, 你拍了许多胶片。 但当你放映这些幻灯片时, 你会大吃一惊: 现实中雄伟的大树看起来和普通树役有什么两样。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你的被 摄物缺乏比例感, 照片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表明这些树木的.巨大尺寸—一这本来 是它们的最大特点,你是为此而拍照的。没有比例,它们似乎很矮小,在幻灯投 影中它变小了,和其它树木—样了。这又是你和你的相机的观察方式不同的缘 故。
第三个例子:你参观了一场汽车大赛,兴奋极了,情不自禁地拍了许多 汽车以每小时 160 英里的速度从你面前呼啸而过的照片。为了使照片清晰,你用 了最高的快门速度。从某一点上说,你是成功了,照片确实很清晰,没有错。但 准确的说,它们是停止不动的。赛车的气氛、令人激动的场面以及“速度”这个 要素没有了,现在只剩下一堆无用的东西,那就是没有鉴别价值、没有感情的照 片。这仍然是因为你和你的相机对相同的比赛所作的反应不同。这里我想说明的是,你不能简单地把相机对准一个有趣的目标,按下快 门,就期望得到一张获奖照片。
实际上,一张美丽少女的照片不一定就是一张美 的照片。为什么呢?因为“美”不一定就是“上像”的特性,象前面提到的红玫瑰那样。拍出照片也不一定就有趣味,象赛车的例子就是证明。以上所举各个例 子,不论是美的还是有趣的东西,或者是既美又有趣的东西,拍出照片来却都令 人失望。 那么, 做为一个一心想拍出好的照片的摄影者应该从这里学到什么呢?从这可以学到的是,必须懂得有趣的主题和被摄物虽然是拍出好照片的 前提,但它本身并不能保证这张照片必然是成功的。形象生动是一张好照片必不 可少的。但是一个被摄体要在照片上表现的生动,,除了它本身能引起观众的兴 趣之外,还必须具有上像的特性。那么,使被摄体上像与不上像的那些神秘的特性是什么呢?很难用一个 公式来回答。因为一定程度上它是随着提问人的艺术观点而有所不同的。用传统 摄影家的眼光来看,金发碧眼、S 型曲线和惟形物体常被认为是上像的特征,但 较少保守和兴趣广泛的摄影家考虑的范围就更广一些了。
摄影工作总结篇4
时光如剑,一学期的光阴在摄影社成长中见证了一学期摄影的发展。本学年摄影社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及本社所有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结束。回首我们取得了一些算不上辉煌,但是足以让我们社每个成员都感到欣慰的成绩,锻炼了社员的能力。社员们的摄影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摄影社的影响力也在不段的提高,现在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回首
半年以来,摄影社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加大了摄影社的宣传力度,扩大了宣传的范围。摄影社的宗旨是带领同学发现美,为同学创造美,用摄影凝固美。因此摄影社为此展开了一些活动,如:外拍、影展等等许多有关摄影的活动,丰富了社员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摄影技术水平。
1. 纳新后社员人数达到了80人,使社团达到了一个空前壮大的规模。当然,随着人数的增多,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数的增加,同时增加了社团管理的难度。这问题主要体现在社团点到阶段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上。当然,在社员和社团理事的努力下,大家商讨出了解决的方案,并很好的完成了工作。
2. 学会继续并承发展了摄影社以往继来的活动,并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这些活动。如组织
外拍,通过外拍不仅能够让会员们亲身体验摄影,也增进了社员们之间的感情,更能体现摄影社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3. 活动不断创新,如:摄影讲座、外拍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
4. 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只是对社团内部成员,更是面向全校全体同学们。通过活动范围的扩大,来丰富活动的内容,通过活动的新颖性来扩大摄影社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摄影活动。
二、不足
当然,摄影社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点,需要我们去完善、改进,做得更好。
1.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
2.活动的规模不大。
3. 与其他社团交流较少。我们会加强与其他社团沟通与联系,提高社团各方面的能力。
三、展望
在新的一学期,摄影社将会以以往的不足为教训,积极开展切合本社宗旨的活动,相信在新的一学期,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和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摄影社会成长得更好。
摄影工作总结篇5
本次摄影讲座是本届记者训练营子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讲座和作品让华师的莘莘学子更加了解摄影,懂得摄影的技巧,懂得摄影的乐趣,懂得去领略摄影将一瞬间的美丽变成永恒的奇妙。同时,加强《师大青年》品牌效应,加深同学们对《师大青年》的内涵与文化的了解。
根据陈焕庭师兄的要求,整个讲座都要体现出师大青年那种低调简单但又很素雅的气质。因此,我们工作人员都遵循这个原则,包括路标设计、宣传和布场。路标设计选择最传统的箭头,上面标明讲座的时间地点和主讲人,简单明了。至于宣传,根据师兄的要求,只在校内宣传,所以,这次讲座并没有邀请到校外的校媒,有一点点的遗憾。所以希望以后,能邀请到校外的校媒,让他们也领略一下我们师大青年特有的风采。但是,宣传的力度还是不够,远远不够,希望以后注意。还有布场,也是为了尊重师兄的个人要求特点,也很简单,但也太简单了,有点寒碜的感觉,希望以后布场,如果被要求要简单一点的话,能够协调好简单的程度。还有,我们在布场时,因工作人员有点迟到了,所以,当陈焕庭师兄来到主讲现场时,我们还在布场中,这是很不礼貌的,希望以后注意这点,尽量在主讲人来之前布好场。最后就是,教室的设备借的有点晚,希望以后负责借教室的人员要注意,尽量早一点。讲座进行时:
应师兄的要求,只对校内宣传,但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所以前来听讲座的人并不多,但是师大青年内部的'人员还是非常捧场的,来了很多人,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介于师兄个人讲座的魅力,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负责灯光的工作人员也很配合,这点希望以后继续发扬。讲座进行到尾声时,沿袭传统,由观众向主讲人提问题,气氛也非常活跃。工作人员也很给力,跑上跑下,传递话筒。如果有多一个话筒的话,会更好。讲座进行后:
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也很负责地留下来收拾会场。其中,也不缺有人偷跑,这是不好的,值得批判。同时,也很愉快地和陈焕庭师兄合照留念。
总的来说,这场摄影讲座开展得还算成功,虽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希望以后能越办越好。
摄影工作总结篇6
这次新闻摄影实习,我们主要是拍摄一组专题新闻图片。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用多幅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的一种新闻摄影题材,在报纸、杂志上均可采用,尤其以在摄影画报上的运用更多更广泛。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纸推出以专题摄影为主的版面,贯之以“视觉新闻”、“读图时代”等名称,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报纸的可视性,增强媒体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些专题摄影也成为报纸风格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次我们的新闻摄影实习,是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走在校园里的大街小巷上,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毕业的气息变得浓重起来,空气里到处充斥着离别的伤感。于是,就像借着这次新闻摄影的机会,把这些感动的瞬间记录下来。做这个专题,也是希望现在还没有毕业的兄弟姐妹们能够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声的告诉他们“你对我是多么重要”,不要在离别之时才发现,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事儿没有做,那么多的话没有说。
在拍摄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周密的拍摄计划的制定。首先是拍摄主题的确定,主题要积极向上,能够用较为可观的视角去诠释我要表达的内容。其次是拍摄内容的策划。我想从毕业生面对毕业的两种态度和情感去表达,一方面是毕业生终于可以顺利毕业,拿到期待已久的毕业证书,成功的过完了美好的大学生活,是兴奋,是喜悦,是激动??同时即他们将步入社会,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与梦想;另一方面,毕业就意味着离别,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大家可能不会相聚,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能就此话别,各自奔天涯,不知道下一次的相聚会在何时,一年?两年?也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离别的伤感和无尽的想念,在此刻都化成无言的泪水,肆意奔腾。
再次就是拍摄中要进行提问的一些具体问题。预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面对毕业,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2、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想法和规划?
3、毕业以后想如何发展?
4、对以后有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5、打算以后在什么方向发展?
6、同学间的感情如何?
7、以后如何保持联系?
8、最想和朋友们说什么?
9、此刻,最想对自己说什么?
10、觉得大学生活的四年中最留恋的是什么?
11、大学中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12、现在回想大学的四年,感触最多的是什么?
刚开始进行采访和拍摄的时候,好多同学很不配合,拒绝拍照和采访,后来,我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不去采访,不去拍摄。当时他们有许多同学在合影拍照,有时候可能人手不够,我便去帮他们拍一些照片。后来大家慢慢有些熟了,以闲谈的方式去提问我的`问题就容易多了,偶尔也愿意进行一些主动的沟通。
整个拍摄的过程是比较顺利的,在拍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上课时我们学到的东西都很重要,在拍摄之前,我把书本大体翻看了一遍,对老师总结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梳理,以便这次拍摄能在比较有计划,有纲领的情况下进行。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事前充分准备的好处,只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条不紊。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似乎是在和几位主人公一起感受着毕业,感受着离别,感受着淡淡的伤感。以前老师分配作业,我出去拍摄东西的时候大多时候是很被动的,是为了交作业才去拍摄。但是这次不同,我始终觉得我是和他们在一起,真正的融入到拍摄中,甚至在拍摄结束后,心里还是酸酸的,我想我这次是真的用心在拍摄。
新闻摄影实习结束了,我通过这次实习深刻的体会到了新闻摄影注重的是理论和实践,理论是指南针是依据,只有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正确地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