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石读后感800字6篇

写读后感要学会筛选自己的感受,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要写进去,挑重要的写,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明确书中的主题,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母亲石读后感800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母亲石读后感800字6篇

写读后感要学会筛选自己的感受,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要写进去,挑重要的写,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明确书中的主题,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母亲石读后感800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母亲石读后感800字篇1

周末的闲暇之余,读到了张晓风的《母亲的羽衣》疑问,本文写得非常优美,但却使我感到有些惭愧!

小时候的女儿曾经逼问着作者她是不是仙女变的,可作者几经犹豫后,还是否认了自己曾经是仙女。其实,如果我没有读到这篇文章,也许我永远都无法体味到母亲曾经的辉煌!原来,每一个母亲都是由仙女变来的。是的,天下的母亲都是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是那样柔顺地接纳了无数尖锐的割伤却默无一语的砧板!每一位母亲在从前都是披着羽衣的公主,在父母的宠爱下,爷爷奶奶的摇篮中成长!而直到有一天,她们成为一名母亲时,便藏起了那件羽衣,换上了人间的粗布,的确,她好像不能飞翔了,她把那件羽衣藏在了内心深处……而我,却怎么也无法想象,每天都在为我而忙碌的母亲,曾经披有一件多么华丽的羽衣,好像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为我和父亲忙碌,而在丰富的佳肴面前,她却永远不为之心动,总是把的,最有营养价值的东西留给我吃,她说吃了脑袋瓜会聪明,她会留给父亲吃,因为母亲说他在外面奔波太累了,要支撑起这个家……而她却从未想过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母亲的饭碗里,永远只留着上顿的剩饭,有时候烧成粥,曾经不懂事的我经常天真地问母亲,剩饭好吃吗,可她却总是笑脸以对。呵,她在家里永远是个吃剩饭的角色,嘿,这点与作者倒有点共鸣呢!我想,或许全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吧,可以为自己的孩子牺牲自己!

而我更无法想象,曾经那个披着让人羡慕的羽衣的公主,现在却可以为了孩子每天起早摸黑:一大早起来我还没睡醒就听到厨房传来炒蛋的声音,习惯告诉我,一定是母亲在为我准备早饭了,我躲在墙角仔细观察着母亲的一举一动,厨房的油烟很大,呛着母亲了,她时不时地咳嗽着,心里总有丝说不出的难过与深深的内疚……·无意间,看到了母亲的手背都裂开了皮,好像血随时都要流出来一样,哎,在这大冬天的清楚,又每天坚持着,手怎么不裂呢?想想真的是愧对于母亲,为我做了那么多,有时候却觉得她为我付出的是应该的,也许是习惯了吧。在冬天下雨时给我送伞,就这样一直风里来,雨里去,最后由于感冒病倒了;有时放学回家晚了,即便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都能在家门口看到一战为我点亮的灯和一个憔悴又步履蹒跚的身影熟悉地徘徊着,那便是母亲……

看完这篇文章,对天下每一位母亲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而生,而我们,却为母亲做的少之甚少,真是无地自容!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为母亲做一些事,多为母亲减去一些负担,帮助母亲重新找回那件羽衣吧!

母亲石读后感800字篇2

革命中的母爱 ——读《母亲》有感

或许是因为对母亲有种特殊的情感,对母爱有种深刻的感受,看到货架上那么多的书,我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高尔基的《母亲》。

在回家的路上,我曾不止一次的问:“大文豪高尔基会怎样描写母亲的形象?会怎样叙述母爱呢?”一个个问题更增加了我读这本书的欲望。回到家,急匆匆的放下东西,打开书,翻到正文第一页,仔细读起来。读着读着,便感到趣味盎然,原来并不是我认为的那种千篇一律的母爱,而是在革命道路中的母爱。

在那个动荡不安、苟且偷生的年代里,每个人都为争取那一点点可怜的面包而偷抢拐骗。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里,但我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怎样黑暗污浊的社会,令人厌恶、窒息。

小说的主人公尼洛夫那是工人巴维尔的母亲,一个逆来受顺,懦弱的妇女。丈夫生前,她受尽了丈夫残暴的殴打;丈夫死后,原来要过安稳日子的她,却得知自己的儿子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她不能理解儿子的做法,她几次反对,几次劝阻,都是徒劳无功,她觉得那些年轻人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但是,当她看到儿子与那些年轻人义无反顾的追求革命,追求民主自由时,她不由自主的被鼓舞,被感动,被真理所打动,最终也加入到这场伟大的而又神圣的革命战斗中。她那间简陋的小屋,成为革命者们商讨、研究计划,传递情报的中转站,尼洛夫那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者。在她被捕的那一刻,她高喊的那句:“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喊出了所有革命者的心声。

不管结局如何,在那个革命年代中,母爱的最大体现就是鼓励孩子、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肯定孩子的所作所为。或许,正是因为母爱的缘故,巴维尔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忠实的践行者。母亲的形象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就像那浩瀚的宇宙,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蕴藏着多少巨大的能量。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吧,现在的我们,无时无刻都被母爱包裹着,充盈着,我们整天都在学校中度过,但我们每一星期盼望的,不就是回家尝尝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听听妈妈那不厌其烦的唠叨,看看妈妈那慈爱的鼓励的目光吗?现在的母爱,虽然没有战争时期那么悲壮,但足够让我们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越过生活中的荆棘,度过每一次的心烦气躁,让我们在母爱中锻炼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每一位母亲都是天使,母爱是上帝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我曾读到这么一个寓言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小孩子将要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你会把我送到一个叫地球的地方,并送给我一个礼物,这是真的吗?”上帝解释说:“是的,这里有很多天使,我会选一个送给你,她会等你,会照顾你。你的天使会唱歌给你听,你会感到很快乐,很幸福。”小孩子又问:“那么我到地球上后,怎么听懂他们讲话,又怎么和他们沟通交流呢?”上帝说:“你的天使会告诉你许多很美好的单词句子,她会教你的。”

就在那时,有一个声音从很远很远的地球上传来,小孩子急急忙忙的问:“哦上帝!我将要走了,请你告诉我天使的名字?”

“这并不难记。”上帝不紧不慢的说:“你可以叫她‘妈妈’。”

妈妈是天底下最爱我们的人,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而母爱是所有爱中最无私的!让给我们感谢母亲,感恩母爱!

母亲石读后感800字篇3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厚厚的、颜色暗淡的、毫不起眼的书。拿出它,封面上只画着一个人,一个围着头巾,有着皱纹的年迈女人。

翻开一看,里面的字都是五号的。密密麻麻排成400多页。这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巴维尔”的年轻人。他有一个不务正业、不三不四的父亲。他的父亲每天都要喝酒,夜不归宿。还经常打骂他们母子俩。终于有一天,巴维尔和他的父亲闹了起来。从此他们俩就互相不理会。直到有一天他的父亲死了。巴维尔还是对他的父亲漠不关心。他父亲死时他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从此他“子承父业”,也开始每天不务正业。母亲很担心。经常开导自己的儿子。可是巴维尔不但不听。还开始动手打母亲。突然有一天,母亲发现。巴维尔不再不务正业了。虽然他还是早出晚归。但明显跟以往不同。每天吃完饭他就会坐在灯下看一些书。母亲认为这是好的,于是就不再过问什么。直到有一天,母亲在收拾家里的东西时。意外翻开儿子的书,没想到都是些禁止的书。母亲很紧张,也很意外。慌忙的把这些书摆好。几天过去,母亲一直提心吊胆。

直到一天晚上,母亲小心翼翼的问道儿子时,儿子才小声的告诉母亲。这些书都是偷偷打印的。写的都是工人们的真实写照。如果不小心会被政府抓走。母亲没有说话,她知道这有可能会危及到自己还有儿子的性命。但作为工人的角度来说,这是好事。从这以后,母亲吃不好睡不好。总觉得随时都会有人来家里抓走她。

有一天晚上,儿子急匆匆的回来,对母亲说,晚上会有人来家里商讨事宜。麻烦母亲准备点茶水。当晚,有一些人到她家里来说些有关什么秘密行动的事。母亲站在一旁听,心里不断画十字。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的行动也在逐渐蔓延。原来儿子再发一些有关“革命”的传单。

母亲每天依旧做着自己的事,儿子也再继续着他的行动。直到有一天,一些刑警来家里抓走了巴维尔。母亲在这期间去看过儿子几次,然后儿子就一直在监狱里。母亲出去打过工,在牧场和大户人家干过活。

有一天,一个很多年前参加过那个小型会议的人把她叫了回去。说是有人指控巴维尔。最后参加会议的大部分人都被捕了,他们被政府流放了。母亲随手扔了一把那些传单,一群人哄抢。看着混乱的'人群母亲又振作起来。去和宪兵对峙。可被宪兵打了。那群人也开始去打宪兵。人群一阵混乱。母亲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疼得。

有一个人在把她往门外推,她挣脱那只手,抓住门框大喊:“真理是用血海也淹不灭的!”宪兵抓住她的喉咙,母亲感到窒息。母亲喊道:“你们这群不幸的家伙……”书的最后一段写的是“有谁对她报以嚎啕大哭。”具体什么意思没弄懂。这本书告诉我们坚持自己的立场,支持真理,即使被阻挠,也要勇敢下去。还从人物的命运侧面正面的反映出了当时俄国的腐败与工人阶级的困苦和艰辛。本书的作者高尔基是个文学大家。《母亲》这本书在俄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名人都对他和他的作品加以赞许。

记住一句话——“真理是用血海也淹不灭的……”

母亲石读后感800字篇4

我看完了《201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节目,他们那种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在十大人物中,姚厚芝的事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

谁会知晓一位草根母亲化为落花前的毅坚,谁又会知晓一位母亲融入残月前的永恒。而这位将至岁月尽头的母亲便是姚厚芝。

身患乳癌肿瘤的她,却用三年的时间编织出自己对儿女浓浓的爱。在看到她的时候,当我们的眼神交融的时候,我的灵魂脱离了身躯,抛弃了身份,抛弃了利益,抛弃了一切的一切,世界变得格外寂静。钟不再“嘀嗒”作响,河水不再奔流,枯叶不再随风飘落。我只看到了一位母亲,满身的荆刺吸取着她生命的鲜血,她却暮然回首,疲惫一笑。如此简单。

这一刻,我呆了,我忘记了惊讶,忘记了感动,忘记了麻木,就那样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那个身影模糊在视线里,直至消失。

你何止缝补的是绣画,更是将不可能补成可能,将孩子梦的碎片缝补起来,补成希望之桥,补成温暖的芬芳。

你不是衬红花的绿叶,不是支撑着整体的长茎,不是灿烂的阳光,不是柔和的春雨……你是像默默在地下的根,你是独一无二的母亲!万物无法替代你,无法解释你。

落花依旧无人问起,残叶终将只能融入泥土。而你也只能用爱编成的绣画,系在孩子由短稀变得长密的黑发上,一边用满脸的沧桑系着。

你让我们的心不再麻木,不再让我们因物欲膨胀而迷失,不再让金钱权力占据心灵,不再让人生坐标发生倾斜……,让我们开始发现,其实我们一直在苍老的皱鬓间站立。

为爱,你化为海堤,任凭风吹浪打也要守护梦想的春天。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呆呆地望着,你那渐渐隐去的背影,和那从未褪色的温馨……

从她的身上折射出天下默默无闻的坚守:她们把自己身心的所有能量,都化作一点一滴的关爱,传递给未来的希望。她们平凡而伟大,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她们。

母亲石读后感800字篇5

就在几天前,我到电影院看了一部催人泪下、感人致深的电影——《下辈子还做母子》。

剧中讲述了一个身患绝症却意志坚强的小孩小迪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在他短短11年的生命之旅中,与病魔顽强斗争,并在学习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小迪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与他的父母对他的深切关爱、悉心照顾分不开的。是他的父母,为他鼓起生活的风帆。

特别是小迪的母亲,为了有钱给小迪治病,她不惜劳苦,去送花、去做家教;为了给小迪留下一线生机,她不惜四处奔波,寻觅良方;为了小迪生命的安全,她不惜以身范险,为小迪试药。是她,给了小迪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是她,塑造了一个人残志坚的孩子。小迪的母亲是多么伟大!

世界上有种种情感,可有哪种情感能与比天高,比海阔的亲情相提并论,亲情是中国乃至世界历最伟大的感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人的诗句中体现出了深深的母爱;而朱自清的《背影》中则使我感到了父爱的伟大。

小主人公是不幸的,可恶的病魔夺走了他幼小的生命;他又是幸运的,他拥有爱他的父母,他的生命多姿多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父母的关怀。

父、母爱是伟大的,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能够的到父母的关心爱护而感到欣喜,也应该寻求着如何去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而有一部分人却不懂得去享受这份爱,更不用说回报了。他们和小迪比起来算什么呢?小迪只有区区11年的生命,却比那些活得比他更长却不懂得珍惜的人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在死前,他的愿望是什么?朋友,你想到了吗?活到60岁,这便是他——一个11岁少年的——遗愿。他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可以活的更久,而是为了回报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小迪,一个多么伟大的孩子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我们就接受着父母的关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是父母辛劳的汗水将我们抚育成人。谁是最可爱的人?除了我们的父母,还能有谁呢?

母亲石读后感800字篇6

这两个星期,我读了《感恩父母》这本书。书中刻画了97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我也是一个离开父母,长年在外的“大孩子”,所以每天下午的午读时间,我都是含泪度过。

这一个个故事让我感动,更让我惭愧。书中的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都像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母爱是温柔舒心的,父爱是宽大但不显而易见的,但这些爱都是发自内心的。而我也正像书中的许多作者一样,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忙,自己的孩子还小,回去看他们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殊不知等到自己“闲下来”的时候,父母是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恩父母》里讲述了许多种不同的父母的爱的表达方式和动作,也许只是那个拐弯处的回头,轻轻的一声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或者是一个响亮的巴掌……也许因为种种原因,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告诉你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能用心体会、感受,就会发现,父母的爱,只会愈来愈强,就像是你的保护伞,愈来愈大。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

父母为我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使我们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会着人生的冷暖,享受着生活的快乐。父母的爱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呢?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翻开历史的画卷,感恩的故事举不胜举:古有子路养亲远负米,陆绩念母怀丹橘……今有田世国为母捐肾脏,邹尊喜背父上大学……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谈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不愿在众人面前夸赞炫耀;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的就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可就是这样的双亲,在你跌倒的时候,扶你起来,教你站立,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朋友们,母爱是船,父爱是海。母亲的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父亲的爱,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让我们铭记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父母》是一本普通的书,但我觉得它又是一本特别的书,珍贵的书,值得我们每一个做儿女去读.

天下只有不是的父母,没有不是的孩子。母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她站在整个民族的最前端。

——题记

?发现母亲》是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用十年的时间写出的一部关于母亲与教育的书籍。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这两句话贯穿了全书的中心,是作者最有价值的发现。

这是一部能够引人共鸣共思共感共叹的书,阅读之后让人的心久难平静回味无穷的书,因为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强盛兴衰密不可分。的确是一部天下人都应该共读之的书。而不仅仅是母亲。

全书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阐述了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举足轻重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母亲的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在书中作者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旁征博引用许许多多的活生生的事例佐证了母亲的伟大和母教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阅读的过程就如同是在浏览一座关于女性关于教育的博物馆,作者像一名讲解员,深入细致的讲解女性作为母亲在教育方面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现代女性应该怎样肩负起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同时也分析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者经过认真考查发现在唐宋时期女性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甚至高于现代。比如唐宋八大家中,几手每个人都有一位识书达礼的母亲,他们的成名与母亲从小的教育不无关系,欧阳修之母更被称为千古名母,欧母画获的故事流传至今。

在唐代上至妃嫔下至百姓之女多能读书识字,能诗善文,就连当时的名妓也都是以才情出众而不是以色情。作者认为那时的国富民强与重视女性教育有直接关系,因为母亲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对孩子的教养。但中国毕竟是个男尊女卑极其严重的国家,唐宋之后女性教育与日俱下,女性所受到的教育多是为了男性的利益,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得大行其道,禁固女性智识发展,用束胸束腰缠足束傅女性身体的发展,女性不能受到良好教育整体素质不断下降,导致整个民族素质的衰退,其实“东亚病夫”的历史就是“东亚病母”的历史,没有聪慧健康的母亲就没有智识超群身体强壮的孩子,一个民族的未来就是暗淡的。

作为新中国的女性应该是极其幸运的,现在的女性普遍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的程度却并不是普遍的。许多女性在社会所承担的诸多角色中恰恰忽视了母亲的角色,接受过教育的母亲只是为了自身能在社会上和男性一拚高低,并不是为了教育孩子。

在《发现母亲》中,作者提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作用要在90%以上。”“女人的名子叫母亲,母亲能顶半边天。”母亲最重要的责任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教育家教育好孩子,如果每一位母亲都能做到不但把孩子养大,而且还能教育成材,那将是对社会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如果母亲送给社会的是一个不合格的人那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面对这样的结果做为母亲就不仅仅是对不起孩子了。

有那位女性能比她的工作更忙,以至于不能照顾孩子。如果因为工作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是最错误的选择,你的工作可以由更多的人去做,但孩子因此被毁掉的一生却是永远没有人能弥补的,对于母亲工作孩子应该兼顾,如果不行,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孩子。即然生下孩子就要为孩子负责,也是为国家负责,把一个合格的人送进社会是比自己工作更重要的事。

做一个好母亲并不只是生下孩子给孩子喂饱这么简单,母亲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来。母亲喂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奶水更应该用自己的精神素养喂养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母亲要有足够的自我认识,知道自己肩负的是怎样重要的便命。小树苗只有扎根土地才能长大,树苗是孩子,土地是母亲,小树苗能长多大多高取决于土地是否有是够的营养,沙漠里长不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缺乏智慧心灵贫乏的母亲是不能教育出一个聪明而具丰富精神素养的孩子的。今天的母亲在现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如果还不能为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那就是不能原谅的错误。

另外,现在社会女性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平等竞争,让女性忽视了自己最重要的职责,绝大多成为了工作当中的女强人、女汉子,却严重疏忽了孩子的教育。

这是严重的错位,女性可以工作但绝不可以忘记自己是母亲。母亲不论事业多么辉煌都不应放弃母亲的责任,许多成功女性以孩子的不成才为代价而倍受人尊敬,其实这正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女人好累啊)

现在人们没有意识到母亲的重要性,更没想过如何去训练母亲。很多人都是应用着最原始的方法,摸索着教养方式。同样也是错误的资源浪费。孩子是一件精细的艺术品,需要我们组装,可是没有附带说明书!

发现母亲读后感

★其他类似内容

1800字《西游记》读后感精选6篇

800字《西游记》读后感精选6篇

通过读后感,我对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通过认真阅读书籍,我们才能对其中的内容和意义有全面的掌握,才能...

查看剩余 76% 800字《西游记》读后感精选6篇

2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参考6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参考6篇

通过记录读后感,我们能够将瞬间的感动永恒化,让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读后感是对阅读体验的升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九八...

查看剩余 85%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00字参考6篇

3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优质6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优质6篇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老舍所著。这部小说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线索,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查看剩余 71%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优质6篇

4地心游记读后感800字最新6篇

地心游记读后感800字最新6篇

地心游记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之一,讲述了一群勇敢的探险家穿越地球核心,探索神秘的地底世界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其...

查看剩余 70% 地心游记读后感800字最新6篇

5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800字推荐6篇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800字推荐6篇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菲利亚斯·福格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的冒险故事。这部小说以其...

查看剩余 75%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800字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