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通用6篇(精妙6篇: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通用)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通用6篇》为您提供了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全面指南。在这六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应急情况的常见挑战,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处置方案,以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保护。无论您是企业管理者、公共机构或普通民众,这些文章都将成为您应急预案的宝贵参考。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通用6篇(精妙6篇: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通用)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篇1

一、总则

1、为加强对突发事故处置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求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重、特大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制订本应急处置预案。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3、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在突发事故来临时综合协调组织事故救援力量,迅速、及时开展救援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本乡辖区内及乡直属企业内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救援工作。

2、本预案中所称的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事故(国家有新规定从其规定):

⑴一次伤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

⑵一次死亡重伤合计10人及以上的事故;

⑶一次造成10人及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⑷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的事故。

3、本预案中特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事故报告

1、重、特大事故报告必须及进、准确、全面、不漏报。

报告内容为: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简要情况、抢救情况、事故死亡人数(含失踪)、受伤人数(含中毒)、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报告受理单位为:××乡人x政府

2、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责任单位、企业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责任单位及企业的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事故伤亡人员的补报

企业职工负伤后,在30天内死亡的.(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除外)均按死亡事故报告统计,超过30天死亡的,不再进行补报统计。

四、事故的应急救援

1、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快速组织、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自救为主,协调各方面救援工作,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事故救援工作的组织:重大事故设立现场指挥部,特大事故设立总指挥和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由乡政府主要领导干部担任,现场指挥部指挥由赶赴现场的乡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指挥部成员由乡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片办负责人、驻村干部组成,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下设办公室。

3、辖区内各责任单位及各直属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小分队,落实工作经费予以保障。

五、事故现场处置

根据事故类型,由指挥部确定相关人员负责指挥现场处置外,负责指挥现场处理工作的成员,应立即进入现场及时听取事故现场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对事故作出准确判断,研究抢救方案、布置任务、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投入抢救,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事故现场处置注意事项:

1、要想方设法抢救伤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努力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高度重视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工作,认真做好事故善后事宜,以确保社会稳定。

2、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责任单位、企业要负责现场保护,维护秩序和相关证据收集工作,积极保护附近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易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六、事故调查处理

根据事故类型及时组织调查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程序和要求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调查组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现场证人及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取证,索取有关资料,各有关单位人员应无条件的给予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七、救援工作纪律

1、各责任片办的领导和相关人员都必须遵守本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应立即奔赴现场,开展有效的救援工作。

2、凡违反本预案有关规定要求的依照《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给予处分。

⑴不按时或隐瞒报告重、特大事故;

⑵领导干部未按时到达现场组织救援;

⑶责任片办及相关人员未按职责开展救援或救援不力,导致事故扩大、伤亡增加。

附:××乡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陈××

副组长:毛×× 余××

成 员:梅×× 孙×× 章×× 严××

事故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余××兼任办公室主任。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篇2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中。为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地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订如下预案:

一、引发事故的原因:

1、对预防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认识不足。

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

3、运动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

4、运动量过大。

5、身体机能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

6、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组织方法有缺点。

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8、场地设备不安全等。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分,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室内球场注意通风、采光。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6、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卫生室保健老师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必须在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四、组织机制:

1、组织领导: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校长在由校长指挥,校长不在由分管校长指挥,以此类推。

2、人员分工:报警、调查、报告、协调、护送伤者等)。

总指挥

报警、报告小组xx

调查、协调小组xx

护送伤者小组xx

联络员xx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篇3

为快速、高效、妥善地处置本校学生体育活动事故,规范学校处置体育活动事故工作,努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切实将体育活动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受伤学生,维护社会稳定和学校安宁。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本校师生中出现的体育活动事故,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一、成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校 长

副组长:分管领导

组 员:处室负责人、四处三中心工作人员、体育教师、班主任

二、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在县政府、教育局应急办领导下,组织、指导、协调学校的体育活动事故处置工作。组织制订完善学校处置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对学校体育活动设备设施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贯彻执行应急小组的指挥命令。指导本校处置体育活动事故。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调查,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三、预防办法和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改善活动设施建设和加强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的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石块等,球架等体育器械要定期检修。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联系校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出现重大事故时学校总指挥应立即报告局安稳办。

(2)无人员死亡,重伤1人以下的体育安全事故后,学校应当在半小时内口头向局安稳办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稳办。

(3)死亡1人及以上、伤多人的体育安全事故,学校应当在半小时内口头向局安稳办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稳办。

(4)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2、事件处置程序

(1)应急处置程序

①控制现场。发生体育活动事故后,立即将师生疏散,将未受伤的师生进行安置,并明确专人负责维持秩序。同时,了解受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止受伤人员因受到器械压迫、相互挤压等造成伤情加重。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等发生事故后现场教师要稳定学生情绪,立即派人通知学校领导和老师,了解受伤人员的基本情况。

②组织救护。现场人员在现场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应开展初步救治工作,并及时将伤者送到医院。根据事故情况,请求公安、医疗部门进行救援,并发动社会资源进行支援。

③关闭场所。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应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④现场取证。所有人员离开事故现场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配合局安稳办、公安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⑤现场维护。学校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及时抢修被损坏的体育设施。

⑥报告情况。学校应急工作小组及时将处置情况报有关部门。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告学生伤亡情况。

3、学校应急小组

(1)报警、报告小组:

工作职责:发生事故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发生严重事故迅速联系120。发生事故后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做好有关记录,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2)协调、接待小组:

工作职责:及时组织班主任通知家长,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抚工作。接待好家长,做好家长思想工作,避免家长与教师发生矛盾。联系保险机构,做好善后处理。

(3)救护小组:

工作职责: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及时处理。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随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情况。

(4)后勤保障小组:

工作职责:及时维修相关设施,加强学校体育设施日常检修。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保障后勤供应,供应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的餐饭。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

4、善后处置措施

(1)评估分析。体育活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学校总指挥立即责成有关人员对体育活动事故造成的危害结果,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并向局安稳办做好汇报。

(2)收集社情动态。学校做好当事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加强体育设施安全隐患排摸等工作。关注师生动态并加以引导。

(3)安抚慰问师生。学校成立善后领导小组,帮助死亡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家属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对师生及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快予以满足。

(4)事故责任处理。对事故中存在玩忽职守等过错或过失行为的当事人予以处理。

(5)其他善后工作。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学校要立即汇总情况上报教育局,并对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篇4

一、目的

施工现场人员多,饮食卫生关系众多人员和生命健康。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将会导致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直接的经济损失。为确保我项目部中毒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成立中毒事故应急响应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如下:

1、任务是了解掌握疫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2、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对中毒人员地呕吐物取样,保持与当地防疫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并及时通知项管部应急领导小组和当事人的亲人。

3、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并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4、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三、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措施

1.事故主出现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讲清中中毒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弓及咽后壁,用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

3.对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分析。

4.对于催吐无效或神态不清者可以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来洗胃,结合毒物而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

5.用硫酸镁15-30g加水200ml来给中毒者导泻。

6.项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即指令全体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疫情,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封存事故现场,获取中毒食品化验样品,供卫生防疫部门检验。

7.现场安全员应对中毒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认真填写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项管部及有关上级机关。

四、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五、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有关负责人电话:

项目负责人: 手机:

安 全 员: 手机:

技术负责人: 手机:

六、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时就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2.如果患者昏迷则需侧躺送医院救治,以免自然呕吐物吸入气管里面。

3.不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将毒乌得勒支吸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中毒。

4.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类)者或昏迷者,或抽筋者或中毒孕妇不可进行催吐。

5.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吃些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篇5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厉庄高级中学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加大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的宣传力度,增强预防各类食物中毒基本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最大程度上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3、协助校医务室做好后勤工作,充分准备,准确及时妥善处理食物中毒,避免范围扩大,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组织领导

1、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预防食物中毒工作的调查,保证人、财、物上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到位。同时及时纠正工作中不力、不足之处;对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予以处理。

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张建明

副组长:王颢

成员:李庆彦邱佃利董淑金李广成单建强董自厚李厥胜李涛

2、成立现场调查组,主要职责

(1)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卫生、教育部门报告;

(2)协助卫生结构抢救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总之,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现场协助调查组名单如下:

组长:张建明

副组长:王颢

成员:李庆彦邱佃利董淑金李广成王文辉王晓林志刚徐鑫王艳李涛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培训,食堂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要求责任到人。

(三)应与生产经营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厨房内地面应用耐磨、防滑、不渗水、易清洗材料铺设,并要求有一定的坡度,墙壁采用浅色无毒不渗水材料覆涂,天花板使用无毒防霉材料,不得使用石棉材料。

(四)食品采购特别是定性包装食品(如酱油、醋)应索取合格证或化验单;原料的采购应保证其新鲜度,食堂内必须有验收制度和验收责任人。

(五)食品仓库内的食品存放必须隔墙离地,与外界相同处应有纱门窗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

(六)食品加工场所的工艺流程应按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顺序,粗加工间与烹调间应严格分开,生熟案板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冰箱内的食品业应生熟分开存放。加工肉类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个场所应设置密闭的废弃物盛放容器。

(七)餐具洗刷与保洁必须符合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流程并有明显标志。保洁橱必须有沙门纱窗等防蝇防尘设施。

(八)必须有从业人员更衣场所,每人配备两套工作衣帽,从业人员穿戴整洁工作衣帽方可上岗。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篇6

发生危险化学废物污染事故时,事故实验室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对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并报告设备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协助处置,由学校按相关规定和程序报告政府主管部门。

事故处理完毕后,相关单位应及时查清原因,总结教训,及时整改和消除隐患,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结果应公开通报。

每个实验室必须储备有急救药箱,定期检查是否过期,及时更改。药箱内需包括:

(1)绷带、纱布、脱脂棉花、橡皮膏、医用镊子、剪刀等。

(2)凡士林、创可贴、玉树油或鞣酸软膏、烫伤油膏及消毒剂等。

(3)醋酸溶液(2%)、硼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1%及饱和)、医用酒精、甘油、红汞、龙胆紫等。使用HF的实验室要有葡萄糖酸钙软膏。

火灾事故的处理

(1)首先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

(2)在可燃液体燃着时,应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器,防止扩大燃烧。

(3)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4)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干砂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5)金属钾、钠或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干砂、石墨粉扑灭。

(6)注意电器设备导线等着火时,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7)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应立即用石棉布或厚外衣盖熄,或者迅速脱下衣服,火势较大时,应卧地打滚以扑灭火焰。

(8)发现烘箱有异味或冒烟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使其慢慢降温,并准备好灭火器备用。千万不要急于打开烘箱门,以免突然供入空气助燃(爆),引起火灾。

(9)发生火灾时应注意保护现场。较大的着火事故应立即报警。若有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熟悉实验室内灭火器材的位置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①先撕掉小铅块,拔出保险销,②再用一手压下压把后提起灭火器;③另一手握住喷嘴,将干粉射流喷向燃烧区火焰根部即可。

中毒事故的处理

(1)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误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2)吸入气体或蒸气中毒者:立即转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和钮扣,呼吸新鲜空气。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立即送医院急救。

发生触电的急救方法

(1)关闭电源。

(2)用干木棍使导线与被害者分开。

(3)使被害者和土地分离,急救时急救者必须做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手或脚必须绝缘。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救治。

7、电击事故的处理

不要直接触碰伤者。拉下电闸或用绝缘物(木头、塑料、玻璃、橡胶)移开伤者或电线。如果有心肺复苏术资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立即寻求医学援助。

8、玻璃割伤的处理

一般轻伤应及时挤出污血,并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馏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再用创可贴或绷带包扎;大伤口应立即用绷带扎紧伤口上部,使伤口停止流血,急送医院就诊。

9、烫伤事故的处理

被火焰、蒸气、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应立即将伤口处用大量水冲洗或浸泡,从而迅速降温避免温度烧伤。若起水泡则不宜挑破,应用纱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若皮肤起泡(二级灼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三级灼伤),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急送医院治疗。

10、被酸、碱或溴液灼伤事故的处理

(1)皮肤被酸灼伤要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进行中和,最后用水冲洗,涂上药品凡士林。

(2)碱液灼伤要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醋酸洗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最后用水冲洗,再涂上药品凡士林。

(3)酚灼伤时立即用30%酒精揩洗数遍,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而后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湿敷4~6小时,由于酚用水冲淡1:1或2:1浓度时,瞬间可使皮肤损伤加重而增加酚吸收,故不可先用水冲洗污染面。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重伤者经初步处理后,急送医院。

11、酸液、碱液或其他异物溅入眼中:

(1)酸液溅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若为碱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溶液冲洗。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重伤者经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3)若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若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让别人翻眼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立即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12、水银容易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以经皮肤直接吸收而引起积累性中毒。严重中毒的征象是口中有金属气味,呼出气体也有气味;流唾液,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液腺肿大。若不慎中毒时,应送医院急救。急性中毒时,通常用碳粉或呕吐剂彻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3个鸡蛋清)或蓖麻油解毒并使之呕吐。

13、化学试剂洒出、泄露的处理

(1)尽量找出实验室内所有可能发生化学试剂洒出事故的类型,并准备必要的装备(处理装备及个人保护设备)以应对小规模的洒出,学会怎样安全清理小规模洒出。

(2)MSDS上会包含专门的洒出后清理信息。化学试剂洒出事故的清理只能由经过训练的、具有一定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完成。

(3)如果洒出事故规模过大,超出掌控范围,必须做好呼吸系统防护,如果对实验者甚至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如高毒性或高反应性化学试剂)洒出,请立即报警寻求援助。

(4)小规模洒出事故的处理办法:自行清理小规模的洒出事故,必须确保自己清楚地了解洒出的化合物的危险性,实验室通风足够(开窗,通风橱正常运行),并且有合适的个人保护装置(至少有手套、护目镜和实验服)。具体操作规程如下:首先应通知该区域的所有人有化学试剂洒出。增强该区域的通风(开窗,开通风橱)。穿戴防护装置,包括护目镜,手套,长袖实验服,不露脚趾的鞋。避免吸入洒出物的蒸气。使用合适的工具中和并吸附无机酸或碱。收集所有残留物,装入容器,作为化学垃圾废弃处理。最后用水清理洒出区域。处理完毕后,将所有洒出的化学试剂和清理时用到的用具(吸附剂、手套等)作为化学垃圾处理。

(5)大规模洒出事故的处理办法:如果有大量化学试剂洒出,则应照顾伤员或被化学试剂沾染人员,将其从受污染区域移开。通知实验室内的无关人员撤离。如果洒出的试剂可燃,切断点火装置和热源。将清理材料铺洒在洒出物上以防其挥发。寻求专业应急人员帮助,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关门。让实验室内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回答应急人员的问题。如果洒出物有燃烧或爆炸的风险(如大量乙醚、碱金属、白磷洒出),要在初步处理后立即撤离。

(6)汞洒出:不要使用市售的吸尘器清理。使用一次性吸管收集汞液滴。将硫磺粉或锌粉洒在难以收集的小液滴上。将洒出物装入标识好的容器,作为危险化学垃圾处理。

(7)碱金属洒出:用粉末的石墨、碳酸钾、碳酸钠或“Met-L-X”盖住洒出物,并报警求助。

(8)白磷洒出:用湿沙子或湿的不可燃吸收剂盖住洒出物,并报警求助。

(9)辐射安全事故处理:一旦发生放射源被盗、丢失、严重污染、超剂量照射或射线伤害等辐射安全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启动本单位相应等级的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危害和影响,同时向设备处报告,由设备处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情况并存档备查。

★其他类似内容

1应急处置方案7篇

应急处置方案7篇

本文将为您介绍七篇关于应急处置方案的重要文章。这些方案覆盖了各种紧急情况,从自然灾害到卫生危机,为读者提供了关键的指导...

查看剩余 82% 应急处置方案7篇

2应急处置方案美篇7篇

应急处置方案美篇7篇

本篇文章将为您带来应急处置方案的七篇精彩美篇。应急处置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临危受命时,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通过这...

查看剩余 70% 应急处置方案美篇7篇

3应急处置方案推荐5篇

应急处置方案推荐5篇

应急处置方案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关键环节。在面临各种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方案能有效减轻风险和损失。本文将推荐5篇优秀的...

查看剩余 72% 应急处置方案推荐5篇

4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优秀5篇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优秀5篇

在电力领域,触电事故应急处置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五篇优秀的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为读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以确保在危险...

查看剩余 72%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优秀5篇

5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8篇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8篇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是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话题。本文将为您呈现8篇关于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旨在提供全面、可操作的指...

查看剩余 88%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