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人幼儿园教案6篇
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往往需要考虑时间的安排,以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案能够提升他们的情感理解与共情能力,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主人幼儿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我们在制定教案时,往往需要考虑时间的安排,以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案能够提升他们的情感理解与共情能力,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主人幼儿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主人幼儿园教案篇1
一、设计理念:
时间管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是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管理的基础。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制力还是比较弱,常沉溺于个人趣味,对时间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切身体会,表现出沉溺于电视、平板等,缺少“时间感”,没有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以致形成不良的习惯。本活动就针对小学生在学习上不重视时间,随意浪费时间的问题而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以强化其珍惜时间的意识和动机,并促使学生从自身价值出发初步规划时间,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时间,学会管理时间,也为学生日后养成高效学习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主动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主人的意识。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多种游戏,使学生体会时间的珍贵,亲身体验感受时间的宝贵。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体验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播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片《熊出没》一分钟。
3、让学生在焦急的心情下等待一分钟。
4、交流:你认为看动画片的时间长,还是等待的时间长。
(二)宝贵的一分钟。
活动一:感受一分钟。
1、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一下一分钟的长短,并说一说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用钟表演示一分钟的时间,学生感受)。
2、下面我来采访大家,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自由汇报)
3、是呀,一分钟特别短,转眼就过去了。那么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大家来交流交流。
活动二: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让学生再谈感受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能可生产1600枝铅笔飞机一分钟能飞1800米。
同学们,经过上面的交流,现在再谈谈你对一分钟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
(三)体验游戏,感受时间管理
活动三:大苹果与小枣
师:先请大家给我帮个忙。
教师演示:今天我想带一些苹果和枣来学校,于是我先把枣装进盒子里,结果你们看,还有三个苹果放进去盖子就盖不上了,有谁能帮帮我?
师:不要着急,我还有要求,ppt出示规则
请学生演示。解说词(现在他先放了几个苹果进去,然后发现苹果中间还
有一些空隙,虽然放不下苹果,但可以放几颗小枣进去,现在他把空隙塞满了,又在第二层放了剩下的苹果,把苹果之间的空隙继续用枣来填满)请你试试能盖上吗?
师:大家看他成功了吗?掌声送给他。他的方法比我好在哪里?
6、师:那我们安排时间与摆放物品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7、师小结:嗯!说得很好,你们很聪明。通过刚刚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一个固定的空间里,好的方法能装下更多的物品。同样的,在一段固定的时间里,好的方法也能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过得更快乐更充实。那么现在请你们来试试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画出自己的时间树。
小主人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名称:今天我做小主人
活动主持:大(2)班班主任、家委会成员
活动对象:大(2)班部分幼儿及家长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大(2)班潘瑞珺家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分享食物及玩具,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
2.能主动与长辈问好,有礼貌待人的意识,并尝试自己招呼客人。
3.通过与同伴一起游戏、运动、制作,具有较强的与人合作与交流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请孩子自己预设,想请哪些好朋友到家中做客,并协助孩子一起制作邀请卡。
2. 请班主任老师出面与其他受邀家长沟通,介绍本次活动。
3.和孩子讨论一些关于招待客人方面的常识,并让孩子积极参与购买食物、制定菜单等活动,并尝试制作一张购物计划书。
4.让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像幼儿园里那样归类摆放,便于同伴拿取与物还原样。
活动过程:
一、有客人来
1.今天你邀请的好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快要来了,你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孩子:把吃的东西放在茶几上,把饮料准备好,客人来了给他们倒。
2.客人来的时候你该对他们说什么?
孩子:我会跟小朋友问好,还要跟叔叔或阿姨问好。
3.当客人进屋以后,你该做些什么?
孩子:请叔叔阿姨坐下来,让他们喝茶,吃东西。
4.那小朋友呢,你会让他们做什么?
孩子:我先带他们参观我的房间,看看我的玩具房,然后让他们自己拿玩具玩。
二、和客人玩
1.和同伴一起画画:提供铅画纸、勾线笔、蜡笔等绘画材料
2.和同伴一起动脑筋:提供拼图、积木、飞行棋
3.和同伴一起做运动:提供跳绳、自行车、皮球、羽毛球、滑板车
4.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提供小医院(针管、盐水瓶等医用材料)娃娃家(娃娃、奶瓶、小推车等玩具)、
三、请客人吃
1.娃娃家的娃娃吃饱睡觉了,我们是不是该给自己做点吃的了?
孩子:恩,我的肚子是有点饿了。
2.今天我准备了饺子皮、肉馅,还有彩色的面粉,我们一起为爸爸妈妈做午饭,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用面塑的形式展示爸爸妈妈看,然后煮熟了请他们品尝好吗?
孩子自由讨论自己准备制作的食品。
3.今天做的东西是要吃到我们肚子里的,所以在做之前要做一件什么事?
孩子:把手洗干净。
4.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各种面点。
5.现在我们做好的点心放在锅里煮一下,想想看,吃好午饭以后还可以吃些什么?
孩子:吃些水果。
6.这个想法不错,那我们再一起来制作水果沙拉吧,等会儿吃好饭就可以吃水果沙拉了。
四、和客人交流
1.请爸爸妈妈相互品尝孩子们制作的面点,并以鼓励、表扬等形式肯定孩子的作品以及今天的表现。
2.请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谈谈对今天活动的想法或感受,或者通过今天的活动学到了什么新的内容。
3.建议其他家长再次组织类似的活动,为提高孩子们与人交往、合作交流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平台。
4.让孩子礼貌地与客人道别,互换礼物。(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优势:
1.活动得到了其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得以顺利开展,为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两位班主任老师无论从联系家长、发放邀请书等前期准备工作,还是在活动中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爱劳动、勤动脑的意识,以及活动后的点评,都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带头引领的作用。
3.活动内容健康向上,动静交替,既有技能知识的再现或提高(面塑自制点心),又有锻炼身体的器械,既有游戏活动如小医院、娃娃家,又有常识认知如:面粉是怎样变成面团的,吃好饭马上运动好不好等。
4.整个活动体现了计划性、过程性与完整性,做到活动前有方案,活动中有实录(照片与录象),活动后有反思,可以为今后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5.家长们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认知水平及与同伴交往方面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家长之间通过交流与互动就今后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表示愿意更好地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6.孩子们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到了到同伴家做客或做小主人,与同伴分享交流或互换礼物等交往方面的礼节,为今后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点心拿给爸爸、妈妈、老师吃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动手制作的快乐与成功分享的体验。
不足:
1.由于时间调整,孩子们是在兴趣班结束后来做客的,时间比较仓促,预设的部分内容未能按方案完全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效果。
2.活动中出现了男女分化的现象,表现出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性格差异或兴趣差异,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男孩子们在室外玩运动游戏,女孩则在室内玩区域游戏,出现了短暂的不团结现象,孩子没有自己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表现出交往能力的薄弱环节。
思考:
在组织孩子结伴游玩时,是该注重成人预期的效果还是该注重孩子的真实表现,给孩子实现自己的空间?
小主人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时间:
xx月xx日活动主持:
大班班主任、家委会成员活动对象:
大班部分幼儿及家长活动地点:
大班xx家设计背景:
我女儿已经读大班了,即将迈入小学,面临的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同时要结识新同伴,认识新老师,那么孩子在交往方面的能力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这是我关注的,在结识新同伴以前,我要先了解孩子与自己熟悉的同伴是如何交往的,于是我想到了邀请小朋友到家中做客;另外,我的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接送的,使我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家长接触、沟通,那么把家长一起请到家中,既能帮助我了解孩子的现状,又能使我和其他家长有沟通交流的机会,于是我想到了请家长们也到家中做客,为了孩子在社会性交往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想到了让孩子做小主人,我来协助她完成这次的家庭聚会,于是有了以下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分享食物及玩具,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
2、能主动与长辈问好,有礼貌待人的意识,并尝试自己招呼客人。
3、通过与同伴一起游戏、运动、制作,具有较强的与人合作与交流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请孩子自己预设,想请哪些好朋友到家中做客,并协助孩子一起制作邀请卡。
2、请班主任老师出面与其他受邀家长沟通,介绍本次活动。
3、和孩子讨论一些关于招待客人方面的常识,并让孩子积极参与购买食物、制定菜单等活动,并尝试制作一张购物计划书。
4、让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像幼儿园里那样归类摆放,便于同伴拿取与物还原样。
活动过程:
一、有客人来1、今天你邀请的好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快要来了,你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孩子:把吃的东西放在茶几上,把饮料准备好,客人来了给他们倒。
2、客人来的时候你该对他们说什么?
孩子:我会跟小朋友问好,还要跟叔叔或阿姨问好。
3、当客人进屋以后,你该做些什么?
孩子:请叔叔阿姨坐下来,让他们喝茶,吃东西。
4、那小朋友呢,你会让他们做什么?
孩子:我先带他们参观我的房间,看看我的玩具房,然后让他们自己拿玩具玩。
二、和客人玩1、和同伴一起画画:提供铅画纸、勾线笔、蜡笔等绘画材料2、和同伴一起动脑筋:提供拼图、积木、飞行棋3、和同伴一起做运动:提供跳绳、自行车、皮球、羽毛球、滑板车4、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提供小医院(针管、盐水瓶等医用材料)娃娃家(娃娃、奶瓶、小推车等玩具)、三、请客人吃1、娃娃家的娃娃吃饱睡觉了,我们是不是该给自己做点吃的了?
孩子:恩,我的肚子是有点饿了。
2、今天我准备了饺子皮、肉馅,还有彩色的面粉,我们一起为爸爸妈妈做午饭,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用面塑的形式展示爸爸妈妈看,然后煮熟了请他们品尝好吗?
孩子自由讨论自己准备制作的食品。
3、今天做的东西是要吃到我们肚子里的,所以在做之前要做一件什么事?
孩子:把手洗干净。
4、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各种面点。
5、现在我们做好的点心放在锅里煮一下,想想看,吃好午饭以后还可以吃些什么?
孩子:吃些水果。
6、这个想法不错,那我们再一起来制作水果沙拉吧,等会儿吃好饭就可以吃水果沙拉了。
四、和客人交流1、请爸爸妈妈相互品尝孩子们制作的面点,并以鼓励、表扬等形式肯定孩子的作品以及今天的表现。
2、请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谈谈对今天活动的想法或感受,或者通过今天的活动学到了什么新的内容。
3、建议其他家长再次组织类似的活动,为提高孩子们与人交往、合作交流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平台。
4、让孩子礼貌地与客人道别,互换礼物。(活动结束)活动反思:
优势:
1、活动得到了其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得以顺利开展,为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两位班主任老师无论从联系家长、发放邀请书等前期准备工作,还是在活动中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爱劳动、勤动脑的意识,以及活动后的点评,都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带头引领的作用。
3、活动内容健康向上,动静交替,既有技能知识的再现或提高(面塑自制点心),又有锻炼身体的器械,既有游戏活动如小医院、娃娃家,又有常识认知如:面粉是怎样变成面团的`,吃好饭马上运动好不好等。
4、整个活动体现了计划性、过程性与完整性,做到活动前有方案,活动中有实录(照片与录象),活动后有反思,可以为今后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5、家长们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认知水平及与同伴交往方面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家长之间通过交流与互动就今后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表示愿意更好地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6、孩子们通过本次活动体验到了到同伴家做客或做小主人,与同伴分享交流或互换礼物等交往方面的礼节,为今后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点心拿给爸爸、妈妈、老师吃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动手制作的快乐与成功分享的体验。
不足:
1、由于时间调整,孩子们是在兴趣班结束后来做客的,时间比较仓促,预设的部分内容未能按方案完全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效果。
2、活动中出现了男女分化的现象,表现出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性格差异或兴趣差异,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男孩子们在室外玩运动游戏,女孩则在室内玩区域游戏,出现了短暂的不团结现象,孩子没有自己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表现出交往能力的薄弱环节。
小主人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主动和同伴交流发现的安全隐患,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2、学做小主人,增强关心他人和集体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和同伴一起分组寻找园中的“安全隐患”,并记录。
活动重点:
能向同伴交流自己一组发现的安全隐患。
活动难点: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能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流程:
一、引出话题:
谈谈最近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喜事,结合幼儿实际,作为园西幼儿园的“小主人”,自己心里有什么感觉?鼓励
幼儿谈谈最近和同伴一起找到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大胆交流:
1、幼儿分组交流自己一组的发现。(幼儿可结合自己的照片、图画来进行讲述。)
如:秋千问题、滑梯上的隐形杆、坏了的篮球架、墙角等。
期间,教师可结合幼儿所讲,自然地加以引导,如:弟弟妹妹不知道这些,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来玩的小朋友都注意到它呢等。
2、教师适当小结,表扬幼儿不仅找到了这么多的安全隐患,而且还想出了很多的好办法?鼓励幼儿分组继续商量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一组发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看看哪种方法最有效。
三、激发情感:
颁发“小主人奖章”,鼓励幼儿继续思考,作为幼儿园的“小主人”,还可以为大家做什么事?
小主人幼儿园教案篇5
在围绕主题活动“幼儿园是我家”的实施过程中,一次和孩子们在园内观察散步时发现在幼儿园的草地边上、小池塘旁、大型玩具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糖纸、吃剩下的包装袋、香烟头等,孩子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里垃圾怎么会这么多?”“这些垃圾都是哪里来的?”于是,我结合主题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初步激发“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整洁的操场、教室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喜欢吗?为什么?(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幼儿讨论图片内容。
师小结:这些地方都很干净,看了以后心里很舒服,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2、出示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
提问:这里都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
你看了,觉得怎么样?(看见了难受、玩得不开心…...)
师小结:这些地方都堆满了垃圾,太脏了,看见了很难受,玩游戏也玩的不开心,不喜欢这里。
3、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 做不乱扔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 看见乱扔垃圾的`行为及时提醒、劝止——)
师:我们这些小主人真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使我们的幼儿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小主人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主题:sos小超人(第二周)
活动名称:大家一样棒重点领域:健康
执教者:蔡云备课人:蔡云
活动目标
1、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己保护意识。
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
活动准备
1、有关社会福利院中残疾人生活的视频。
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
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为他们做手势。
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
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
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观看视频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哥哥、姐姐和小弟弟怎么了?
他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他们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哥哥小时候玩炮仗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真后悔。
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小姐姐说,前几年他们家里发生火灾,身体烧坏了,眼睛也烧瞎了。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危险。你们一定要记住爸
(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你们知道哪些事儿是危险的吗?
不能玩火,要烧起来的,人会烧伤,房子也要烧掉的。
发生火灾的时候马上打110救火,人要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我们不能一个人玩炮仗、会发生危险的。
不能从高的地方往下跳,会摔坏的。等等)
3、观看视频3,继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明明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拄着拐杖?
(明明说,有一次,爸爸骑摩托车带明明和妈妈出去玩,遇上了车祸,
爸爸、妈妈都去世了,明明的腿也断了,再也站不起来了。)
师:明明告诉我们什么?
视频:小朋友,我本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然而现在我却变成了孤儿,我现在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双腿,而是没有了父母的关爱,没有了家的温暖。你们提醒爸爸、妈妈外出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师:听了明明哥哥讲的话,你们会怎么做呢?
师:马路上车辆很多,一不当心就会发生危险,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要
注意安全。
4、看视频4,
(1)张海迪阿姨人残志坚,坐在轮椅上看书、读报、写文章,自学成材。
(2)歌手郑智化自强不息,成为家喻户晓、大家喜欢的歌唱家。
(3)残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勇夺冠军,走上领奖台。
师:小朋友,看了这三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身边的事。
5、看录像片5,社会各界关心帮助残疾人。
警察叔叔搀扶盲人阿姨过马路。
几位小学生为手拿地图的聋哑人夫妇指路。
师:现在社会上都很关心、帮助残疾人。
6、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来听听大家喜欢的歌曲《爱的奉献》,互相说说今后怎样对待残疾人。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不足的是课前应该发动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访残疾人家庭,让幼儿有机会与残疾人一起接触与交流,有一定的感受时间,幼儿积累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效果也会更佳。培养幼儿正确的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应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所以我想接下来应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进行一次《爱心行动》,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变为幼儿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