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心得5篇(《世说新语》:智慧之光闪耀,人生启迪不止!)
《世说新语》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作,记录了东晋末年至南朝梁时期的历史典故和人物轶事。读后感心得是读者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感悟,通过阅读《世说新语》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品性。本文将分享五篇读后感心得,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世说新语读后感心得篇1
提起记载遗文轶事的笔记小说,你想到了什么?提起志人小说的代表,你想到了什么?提起中国最早历史价值最高的小说,你又会想到什么?告诉你,它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传奇——《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分为政治、德行、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全书共有一千多则记载了许许多多富有哲理、趣味十足的文言小故事。
读《世说新语》,感觉就像听古人讲故事。寥寥数语便能将一个时期的思想风貌娓娓道来。怪不得鲁迅先生称它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魂奇。”
不仅这些。《世说新语》还是“无数”成语的“发源地”呢!我们熟知的“拾人牙慧”、“一往情深”、“咄咄怪事”、“一览无馀”、“望梅止渴”等等,都出自《世说新语》里的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吧!
我最喜欢的一则是《道旁苦李》一文。它讲的是七岁的王戒在和小朋友们玩的时候,看见路旁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多的都快把树枝压断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去摘李子,而王戒一动不动。有人问他原因,他说:“长在路边树上还会有那么多李子,定是苦李。”摘到李子的孩子尝李子,果然苦。
这个故事暗藏玄机,不但夸奖了王戒小小年纪便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还侧面指出“路边苦李,没人青睐”。借苦李传达出无用的事物活人就会被人所弃的道理。而故事中的王戒从小就脱颖而出,终后为竹林七贤之一,成为西晋大臣。
读完这本书,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在生活中,要细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进行推理判断才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世说新语读后感心得篇2
《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伶,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留下的诗篇流传了千古,为人生性放达任情,与阮籍关系颇密,是为挚友。身为刘伶挚友的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之一,想必拥有着世人都知晓的高尚品行和节操。但恰恰相反,他有着与刘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为西汉时期豪放不羁的代表人物,与他一同出现的往往是不行于礼,品行不端。这种性格除了表现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现在了他的为人处事中。
按照古人的习俗,亲近之人去世之后是需要进行服丧,以表达自己作为子女的孝心和悲伤,通常服丧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间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则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亲去世后,阮籍并没有按照这个规矩进行,仍然参加宴席,并喝酒吃肉。有一次在晋文王宴请众宾客时,阮籍一如往常的参与,何曾觉得这样不得体,是不孝,并告知晋文王让其罢免阮籍的官职。晋文王没有这么做,反而维护了阮籍。阮籍是真的不怀念母亲吗,并不是,他只是不善于表达,没有把自己的悲伤表现出来,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是写阮籍知道母亲去时候的表现,“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哀嚎一声,并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长时间,这种悲伤并不假,是当时大多数人都无法比及的,那种流于形式的孝子行为,真的要大力推崇吗?那种悲伤可能就不会是悲伤了,只是向世人证明的一种形式,形式上的悲伤远比实际的悲伤更为不耻。
阮籍的内心是悲伤的,却也是庆幸的,他可以在母亲在世的时候尽孝,而不需要再母亲去世的时候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悲伤,他无疑是豪放的,更是洒脱的。只是他的行为在当时并不被认可,只能在后世被我们称赞,着实可悲可叹!
世说新语读后感心得篇3
刘墉的《世说新语2》之教育秘笈,在我的空闲空余总算读完了,但久久地让我回味其间。书中对“新新人类”的了解,我亦颇有慨叹。“他们或许动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他们的观念灵敏、转变得快、适应得快。”一点没错,就拿我女儿来说,看似动作很慢,起床时叫来喊去的,但是对社会的前进事物说起来让人又另一种看她的眼光。她学了法语后,了解了一些法国风情,就餐时,便侃侃道来;去了趟日本,就会告知你日本人的日子办法,没有一点点的不适应;有时还时不时地议论一下某些社会现象。这便是“新新人类”。当然,书中谈到的许多的观念,我都很附和。我自己也是教师,但随着孩子的生长,社会的前进,如同自己的教育办法越来越限制了,办法越来越单一了,因而,和孩子的间隔越来越远了。我常常考虑自己的教育胜败,所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来寻求适宜我孩子的教育办法。读了这本书,对我颇有启示,我国的家长对孩子太多的幻想和规则,所以捆绑了孩子幻想的空间和开展的渠道,当然或许是某个衡量的标准,使家长没有办法挑选,只需听之任之。想想现在的青少年违法,青春期孩子的背叛,网络问题少年,咱们做家长的真应该从头审视自己的教育思维和办法,在孩子生长进程中,是十分需求咱们家庭的协助和协调,是十分需求与校园教师常常的交流。有的家长常常认为校园教师怎么怎么,却没有问问自己的责任尽到了没有,总是认为,孩子到校园就应该遭到出色的教育,却疏忽了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个别生长的空间是极端重要的,能够暴漏出他内心深处最底层的东西。
现在我教育的观念在逐步改动,教育的办法在逐步改动,我发现孩子又乐意与我走近了,常常把她的喜怒哀乐告知我,我欣喜万分,这是对家长的信赖。
书中谈到的“年青人要有探究的权力”“子弹准备好”,我极端欣赏。孩子在生长进程中,实践上便是累积的进程,为自己贮存一种能量,为自己沉淀一些常识,为自己储藏必定的才能,到时机降暂时,你便会挑选适宜自己的渠道大显神通,而非有了适宜的时机,只能望此兴叹。文中又谈到来太原产生的事,让我这个太原人引以自豪,尽自己的才能为他人做一点点事,便是储藏生命的价值,也是谋福子孙后代。我想到了本来的一位年青的搭档,曾协助那些特困家庭的孩子读书,几回辗转去山区看望那些孩子,那么,她的这份爱心,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孩子,也会成为有爱心的人。教育真是一个永久的论题,一起也充满了魅力。
掩书深思,咱们的家庭要太多地重视孩子的健康生长(生理和心思),要为他们发明一种宽松,一种调和,要启示他们把常识变成技术,把思维变成视界,体会与爱惜生长中的困难,清晰自己的前行方针,无论怎么,只需不断坚持,总有完成自己的一天!
世说新语读后感心得篇4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时刘义庆编攥,记载了后汉至南朝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堪称一部记录当时社会、政治、文学的杂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全书依资料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透过人物的品评和玄远的清谈,生动的再现了魏晋时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谈和奇特行事,也可谓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中国礼貌历史悠久而我这个深爱祖国的人却只晓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可知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和祖国一齐成长,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和我的祖国是分不开的,因为我爱这个美丽的国度——中国。许多人都会觉得我爱得不够深,但是这三个字是最简单,也是最能表达出自己对某种事物热爱之情。让每个中国人甚至地球人都深深地记着、爱着这个国度——中国让爱传达千万里,一向永恒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我爱你我的祖国。
世说新语读后感心得篇5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它内容包罗万象,举凡政治、思想、道德、文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皆有涉及,由长短不一的一千多则小故事组成,注重描写人物的形貌、才学、心理,善于表现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其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往往只言片语就可以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鲁迅曾经评论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主要有清谈、饮酒、服药和隐逸等几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世说新语》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这种名士风度,难怪鲁迅会将之戏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初中学生阅读这部小说,不仅可以积累一些文言语感,同时,那一则则生动形象而又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可以给他们很多思考和启迪。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阅读感想,也尝试着以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全新的解读与演绎:徐兆豪同学继上回以围棋的形式成功解读龙应台的《目送》之后,更加成熟地进一步以此形式演绎《世说新语》德行篇中的几个小故事;司源同学、郁雨晨同学尝试以漫画、编程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戴雍涵、李茗宇同学更是以魔方和溜溜球来表现自己的体悟——这些独特的阅读感受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将这些精彩而别样的《世说新语》阅读感受分三期推出,此为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