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读后感6篇(《荷花淀:心灵的净化之地》)

“荷花淀读后感6篇”是一系列关于荷花淀的文章,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感悟,描绘了这片美丽湿地的独特魅力。每篇文章都深入探讨了荷花淀的历史、生态和文化,让读者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荷花淀读后感6篇(《荷花淀:心灵的净化之地》)

荷花淀读后感篇1

读罢孙犁的《荷花淀》,就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朴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

作品第三节,写水生嫂深夜编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通过周围的景物抒写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不仅如此,这幅画还隐寓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静优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却不平静。夜这么深了,丈夫还没回来,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见水生夫妇的笃深情意和恩爱,这与后面描写夫妻话别场面相照应,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了水生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坏了这美好的生活,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后决定参加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把写景、抒情、心理刻画融合在一起,象一曲随风飘来的乐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乐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尽而意无穷。

这夜景的描写作者抓住了“静”,文中对中午的描写却抓住了“动”。“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象无边跳荡的水银。”廖廖几笔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淀动态中的静美,衬托出荷花淀的明朗。景物描写的明快节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这群年轻妇女装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跃腾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这群妇女乐观的精神。

淀上风光的描写,词浅意深,意境优美。可以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淀,近景远景层次井然,线条分明。让这群妇女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同时从稻秧、芦苇、浪花的起伏跳跃,我们仿佛听到这幅画面外的风声、水声,那就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潮流。一处景物的描写,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内容,可见作家笔底的功力的深厚。

倘若我们对文中的几段景物描写对比嘴嚼一番,会从中获得无限美好的享受。它们的构图不同、意境不同,那诗一样生动而凝炼的语言,创造了画一般美的充满诗情的意境。孙犁“诗体小说”的风格,我们从中可见一斑。

荷花淀读后感篇2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读这本书让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人民生活和战斗的场景,以及人性的美好。这部小说的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

小说中的水生嫂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勤劳、善良,思想上追求进步,深明大义,支持丈夫的参军决定,即使内心非常的不舍。再比如说,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伙同大家伙一起去看望丈夫。“听说他们还没走呢,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服。”水生的女人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

还有水生走之前仔细叮嘱妻子“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流着眼泪答应了,这体现了她的忠贞。

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灿烂。

荷花淀读后感篇3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孙犁是一位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争而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在艺术上,独有一种清新、真挚、自然而又明丽的风格,其作品素有“诗体小说”的称誉。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写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的、乐观的、坚强的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了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荷花淀读后感篇4

孙犁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就是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充分体现了这一风格。

小说开头三段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整个画面的色调是洁净的、清新的。接下来,作者抓住明月、薄雾、清风、荷香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展现了荷花淀的地方风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试想:溶溶月光下,农家小院里,一位出水荷花般的少妇正在编着苇席等着丈夫,“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美,人更美。景物描写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美丽多情、温顺善良的形象。

几个女人探夫未遇,羞红着脸,不好意思从马庄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往家赶。“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凉风拂面,人的心情舒畅;湖面广阔,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此时此刻,此地此景,女人们忘记了未遇丈夫的不痛快,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又说笑起来了。在蓝天之下,碧水之上,一叶小舟在水面上轻轻飘荡,水声悦耳,笑声清脆,充溢天地间,流淌荷花淀。

她们轻轻划着船,继续往家赶,归途中她们遇到了敌人,把船驶进了荷花淀,接下来有一段景物描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作者在这里不是欣赏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而是透露出一种暗示,暗示出即将在这里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站。其中关键词语是“铜墙铁壁”“哨兵”,具有象征意义,表现了妇女们刚强的性格,还为下文写她们成立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埋下了伏笔。

由此看出,《荷花淀》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不只描绘出了一副副美丽的风景画,而是通过写景来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荷花淀》就是这样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说,有人评价它是“诗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语言富有特色:朴素、清新、柔美,像蓝天上的明月,如山涧里的清泉。所以,阅读《荷花淀》之后,感觉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镇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听了一首轻音乐。

荷花淀读后感篇5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荷花淀》这篇小说来说,却是文中有画,又文中有诗,这实在是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了的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有着无限开阔境界的荷花图。

这正是作品的真正的魅力所在。不能清晰地从作品的描述中还原出几个面目真切的水乡人物,更不会对其中的战斗场面有什么深刻印象,甚至作品所讲述的一部故事都显得那么朦朦胧胧,似有若无;但你却绝不会忘记那无边无际的生长着茂密芦苇的白洋淀,尤其是那飘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的荷花淀。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又哪里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作者正是要经过这种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

淀上风光的描述,词浅意深,意境优美。能够想象:一群妇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荷花淀,近景远景层次井然,线条分明。

让这群妇女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从她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同时从稻秧、芦苇、浪花的起伏跳跃,我们仿佛听到这幅画面外的风声、水声,那就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抗日的时代潮流。一处景物的描述,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资料,可见作家笔底的功力的深厚。《荷花淀》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不只描绘出了一副副美丽的风景画,而是经过写景来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

《荷花淀》就是这样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说,有人评价它是“诗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语言富有特色:

朴素、清新、柔美,像蓝天上的明月,如山涧里的清泉。所以,阅读《荷花淀》之后,感觉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镇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听了一首轻音乐。

荷花淀读后感篇6

《荷花淀》是孙犁在抗日时期写的小说诗化的文章。孙犁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都是极具鲜明个性的存在。明明描写抗日战争,却甚少描述战势的硝烟,而多在描绘冀中白洋淀一带水乡农民的斗争生活。这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令我尤为喜欢。

《荷花淀》突出描写了一个女性人物——水生嫂。

开篇描绘了夏夜里水生嫂在院中编白洋淀席的静谧场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的静,更突出了水生嫂的心灵手巧、勤劳等特征。“她像坐在一片洁白地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句话,运用了两处比喻,表现了水生嫂能干,也表现了水生嫂是一位普通的心灵纯洁的农村勤劳的妇女。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说明了水生嫂每天都会给水生留门,表现了水生夫妻关系的亲密。同时也为下文水生说明天去大部队埋下伏笔。在水生回来后,没有苛责,而是站起来要去端饭,也说明了夫妻俩的信任和恩爱。在后来听到水生要去大部队。“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侧面描写了水生嫂听到消息后,又惊又喜的心理。惊在水生明天就要去出生入死了,时间那么急,任务又那么重,水生嫂对水生的担心和心疼,喜在水生要为国家、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作为妻子也为他感到自豪。“你总是很积极的”同样也是这个意思。

在水生等青年人走后没几天,几个妇人便偷坐一只小船上,去找自己的丈夫。快到晌午,“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句话写了凉风和水,用一阵风使周围的景都动了起来,生动形象地为下文女人们朝着愉快地事情想,变得快乐起来埋下伏笔。又“水面没有一只船”,说明有大事即将来临,之后,日本船只发现了她们,女人们想: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进水里去死吧!表现了这群农村妇女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段话,把荷花淀中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粉色荷花箭比作哨兵,哨兵是正义的象征,在这儿为下文遇到战士们及水生等人作了铺垫。

女人们在那儿之后,学会射击,学会配合子弟兵作战,与日寇作斗争,表现出她们是中华好儿女。《荷花淀》塑造了一群勤劳淳朴,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勇敢机智的农村妇女形象,令我深深敬佩!

★其他类似内容

1诗经的读后感6篇

诗经的读后感6篇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6篇关于《诗经》的读后感。《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记录了先民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通过阅读《诗经》...

查看剩余 78% 诗经的读后感6篇

2杏林子散文《生命,生命》读后感6篇

杏林子散文《生命,生命》读后感6篇

《生命,生命》是杏林子散文的一篇作品,通过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感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思考。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

查看剩余 82% 杏林子散文《生命,生命》读后感6篇

3《球球老老鼠》读后感6篇

《球球老老鼠》读后感6篇

《球球老老鼠》是一本寓教于乐的儿童读物,故事情节紧凑,富有趣味性。本文将为大家推荐6篇读后感,通过这些读后感,读者可以更好...

查看剩余 73% 《球球老老鼠》读后感6篇

4《古文观止》读后感6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6篇

《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古代文学选集,收录了许多优秀的古文作品。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读...

查看剩余 87% 《古文观止》读后感6篇

5励志书籍读后感600字6篇

励志书籍读后感600字6篇

励志书籍是一种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梦想的读物。它们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分享人生智慧和经验,帮助读者克服困难、提...

查看剩余 89% 励志书籍读后感600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