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除雪心得体会参考7篇
很多人在写心得体会时,容易将个人情感与客观分析混淆,很多人认为,心得体会是对学习成果的有效总结与反思,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学生除雪心得体会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很多人在写心得体会时,容易将个人情感与客观分析混淆,很多人认为,心得体会是对学习成果的有效总结与反思,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学生除雪心得体会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生除雪心得体会篇1
祖音老师曾在《观刈麦》中写道:“我感受到了夏日炎炎的斗志,我的背在燃烧,我不知道炎炎,但我珍惜漫长的夏日。”自古以来,大家都在抱怨夏炎。目前,我们已经抓住了热尾巴,也抱怨了炎热的夏天,并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早上八点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射进来,一切都格外的宁静。看着空气中的光晕一圈又一圈,真的很好看。业余时间,教官来到我们教室门口,带领大家到体育馆开动员大会。我们在柔和的阳光下走进了大体育馆。首先我们听了领导的介绍,然后学生代表做了发言,然后观看了教官的军训演示。总之,收获颇丰,但还是离不开“炎”字。
大概9点半,我们结束动员大会,向操场走去,正式进行军事训练。在炎热的夏天,似乎分毫之美与“炎”字息息相关。早上我们只学了一个动作,那就是军事姿势。教官给我们描述了军人的姿势,脚后跟连着,脚趾分开约60度,双手五指并拢,紧贴裤脚缝。最后,最基本的动作是抬头、下班后收腰、挺胸、收腹。学完之后,我们站了五分多钟,也就是这五分钟,我从来没有过的一点五分钟,最长的五分钟。还是离不开“贤”字。
下午的一场雨,伴随着响亮的雷声,仿佛是我们学生的救星,我从未对这场雨有过这样的期待和依恋。在教室里,我们学习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而我似乎不太擅长的艺术却显得很生硬。
三点钟左右,天气阴沉,似乎在和太阳赌气,太阳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太阳消失了,但仍然是“炎性”的。去操场后,我们目睹了如何灭火。现场非常宏观,第一次看消防员灭火。最让我震惊的是消防队员用高压水灭火
学生除雪心得体会篇2
上个月,老师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夏洛的网》给我们看,刚拿到书,我就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夏洛的网》中所描绘的故事是令人感动的,一只将要被宰杀的小猪在一只蜘蛛的帮助下,成为一只名猪,并且躲过了被腌成火腿的灾难,然而,这只名叫夏洛的蜘蛛却为它与小猪威尔伯天长地久的友情而死去……一个发生在农庄的.故事,被这位《精灵鼠小弟》的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完这本书,让我颇有感受,一只蜘蛛挽救了一头猪,这是多么不行思议,而这一切竟真的发生了。这是一张怎样的网啊!它可以抛开任何世俗的习惯,让生命的价值在蜘蛛网上扩散。生活中,敢问几个人能为友情付出那么多?一句“再见”,夏洛走了,集市又复原了原来的样貌,可没有一个人知道:一只蜘蛛曾经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记得文中最终几句话是:“威尔伯恒久忘不了夏洛。它虽然酷爱它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可是这些新蜘蛛没有一只能取代夏洛在它心中的位置。夏洛是无可比拟的。”读到这,我哭了,因为我被夏洛为威尔伯的付出而感动,为威尔伯记住夏洛而感动,被它们之间真挚的友情而感动。
是啊,挚友在心中的位置是无可取代,是无可比拟的。季节变了,容貌变了,一切都变了,可友情,却不会变。
学生除雪心得体会篇3
在这个炎热的九月,经过x天的军训,操场又恢复了过去的平静。短短几天,学生们就有了一定的成长。作为班主任,我也看到了这一切。看着他们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流汗,我的心里也有很多感觉。
这些学生是今年的新生,刚刚结束了小学生活,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我也感到充满活力,第一次见到他们,小脑袋,充满好奇心,他们的初中生活即将开始,所以等待他们的第一课是军事训练。
在军训的第一天,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非常困惑的状态,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中的第一次军训生活,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不知所措,所以老师也仔细指导每个人,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这真的出乎意料,认为每个人都很难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和
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看到大家仅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基本进入状态,我在心中也默默地为大家点了个赞,不过就算是大家真的出现什么问题,我作为班主任也会及时为大家解决的,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在进入军训生活的第三天,明显看出来有一些同学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一个上午的时间,先后有x名同学从队伍中出来,进行短暂的休息,看着他们一个个泛白的脸,我的内心也不免担心了起来,还好事先准备了一些物品,刚好给他们应急使用,但是在训练过后我也仔细地询问大家的相关情况,发现他们早上经常不吃早饭,就算到了食堂也只是喝一杯牛奶就走了,他们说是因为早上吃不下饭,当我了解到情况后,给大家紧急开了班会,因为这关系到大家身体健康,绝对不能忽视,那么为了能够让他们认真吃饭,我每天早上都去陪着孩子们,和他们一起,也是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大同学们。
对于新初一的.同学来说,第一次离开家,因此在日常的起居上我也多留意了些,同时,看到他们在训练场上一个个挺拔的身姿,听到他们一声声嘹亮的口号,也逐渐看到了大家的成长,即使是在炎热的天气中,他们也能够始终坚持,这是我作为班主任感到很欣慰的事情。同学们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这一刻大家不再是小学生,身份的转变,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适应。
最后想对我的同学们说,欢迎你们来到新的学校、新的班级,从这里开始你们新的学习生活吧!
学生除雪心得体会篇4
窗外的一切似乎都与我无关。我静静地倒在窗前,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波澜。在过去的8天里,我们接受了酷暑,养成了规律的作息,练就了军人般的意志,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
的纪律。毫不夸张的说,此次军训让我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改变。
一个空杯子在狂风中会倾倒,但如果装满了水就会稳定的竖立在风中。倘若我不能改变世界,那么我只能改变自己。
比如说——军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手忙脚乱的整理自己的衣服和床铺,以及那些琐碎的生活物品,完全没有听到熄灯的哨声,在被女教官全部拉出去站军姿之后,我们暗暗下定决心要互相提醒时间。
比如说——第二天的寝室评分,零分,原因是“水未关”,我们震惊的无言以对,第一天可以说是不习惯这里的作息得了一个不尴不尬的七分。那么这已经第二天了却因为水龙头没有关而得了零分。要说原因也有,晚上四楼水压低,经常没有水,我们就打开水龙头用盆接水。如果来水了就会有声音提醒,而如果到了早上时间紧迫又恰巧没有来水,水龙头就没有关。
可是我们不愿意被批评,被轻视,于是在深夜熄灯后打亮手电筒整理寝室,设定好时间提前起床充裕分配,互相提醒注意物品摆放位置,那是我们,那都是我们学着适应,争求改变的身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地球上千百万年前数以亿计的生物经过漫长时光的淘洗与沉淀只留下了秀的种族。也就是说,弱者只有被淘汰的地位。不是强者胜,而是胜者强。
军训的生活只有八天,在这期间它的管理与作息足以对我今后的高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忍耐着汗水流进眼睛的痛苦,习惯着大食堂里的饭菜,改变着习以为常的懒散作息,学习着规范划一的动作,我们改变自己只为适应那军事化的管理标准。我们做到了,其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繁重的作业,快节奏的课堂,起早贪黑的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二十四小时。优秀的人学会适应,努力改变,懒惰的人我行我素,拒绝改变。于是两级分化开始,优秀的人更加优秀,懒惰的人更加懒惰。我所要做的就是去适应那些我能习惯的,改变我不能适应的。
扎起清爽的马尾辫,穿上干净的校服,白色的帆布鞋站在校园内,我知道,高中三年的青春乐章奏响了。以上所述,愿与青春共勉,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学生除雪心得体会篇5
踏入绚丽多彩的初中校园,迎来的全是崭新的一切。现在还余留着美好的回忆——军训!
我从来没有体验过军训,有一些同学还叫苦。我天真的想:军训有什么可怕的。但这一想法却随着训练的进行真的改变了我对军训的看法。军训的第一天就是站军姿,教官可非常严格。我们站姿端正,五指并拢贴紧裤缝线,站的笔直;身体还要往前倾,这样才不会感觉头晕眼花。双脚还要60°分开,后脚跟紧靠,要一直保持这个姿势。要站30分钟,刚开始我不觉得时间很长,慢慢的,站久了、双脚已经快没有力气了,身体轻飘飘的',好想倒下。这时,我的`几根发丝飘到脸颊边——痒痒的,真想用手把发丝弄到耳后。因为我们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不能动。
第二天早上刚到学校,才几分钟而已,立马集合,所有同学到操场。唉!又是站军姿,这可是最耗费体力了,全身紧绷着站在操场上。邻班的几个同学有的晕倒,有的虚弱。其实我也快扛不住了,但我想起,这次军训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强身健体,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吗!。难道这点小事就坚持不住?不会的。我一定要坚持下来。
30分钟过去了休息时间到了,大家腰酸背痛的,好像就要散架了似的。全身都动弹不得,动一下,骨头“咯吱咯吱”地响。累!特别是练齐步走,我们每组都走不齐,教官只有叫我们不停的走,练到步伐一致。从上午练到下午。虽然我自己也有一丁点儿小抱怨,但军人们,他们都有顽强的意志,有打不垮的精神。第三天的军训只有上午训练,把这两天以来学过的再训练,因为下午就要进行军训会操了,在等候时,我们班同学个个精神奋发,但心中还是会带有一点点儿紧张的心情。别的班表现得都很好,但我们的自信当然是集中在我们自己班级啦。我们以整齐的步伐渐渐迈向主席台中央,教官喊口令,我们就做动作“向右转、向后转……这一声声响亮、刺耳口号,使我们完成得非常出色,赢得了优胜奖!
三天的军训,转瞬即逝。时间如流水匆匆流走,但这三天的军训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学生除雪心得体会篇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北风呼啸,天灰蒙蒙的,有些阴暗。树叶随风摇晃,低低地唱着歌。远处有一两架飞机飞过,更添几分萧瑟之意。
今天,是军训的第二天。
依旧是很早就起床了的。收拾内务,吃饭,到操场。从昨天的“兵荒马乱”到今天的有一些“井然有序”,这正是一次小的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拥抱幸福是必然。”记得一个数学公式是1.01^365=37.78…,这或许也正是在说明,每日成长一小步,日后,即便小小的幼苗也可以长成茁壮的大树。
军训,一如既往开始。齐步走,向右对齐,迈开步伐,向前。走正步,向前踢,一招一式,都充满力量。
风渐渐地大了,天气越来越冷。而我们仍像一棵棵白杨,屹立在寒风中,接受着狂风的洗礼。
夜晚到达操场时,一片暮色。白色的月光照在我们身上,映出了狭长地影子。我低头,看了看身上的军装。想起曾经有人问过我,“你知道这身军装意味着什么吗?”今天的我,已明白了一些。
从小到大,总是学过很多关于磨炼意志的文章,或许从今日,才有这切身体会。爱因斯坦曾说:“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毛毛虫会破茧成蝶,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我想,我们也应是会从磨炼中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的人儿吧。
学生除雪心得体会篇7
20xx年3月28日至31日,在县教研组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21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全国“新理念,新课标”第四届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本文由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对于刚教学3年的我而言现在的教学应该是朝如何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成长方向: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成长这个疑惑听了于永正老师的即兴讲座,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最幸福的,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通背教材是对学生慧根、德性的双重戕害,他的慷慨言辞告诉我们要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在良莠不齐的书城里,去选择那些适合儿童,为儿童所需要、所喜爱的书籍。
还有他对父爱的真挚情怀,对儿童的热爱、理解和尊重,对阅读的价值判断及运用,让我感受到了阅读推广者所必须的内在动力;他“将世界带进教室”的胸怀、激情和执着的韧性,让我体验到了一路走来的坚定与坚持;他对中国传统的情愫,对宗教的信仰,在阅读中长久沉醉濡染而成的阅读品位,让我感悟到了阅读推广并不是简单的诵读而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底蕴是无可估量。当然他对阅读的那份热爱更是深深的震憾了我,
2、识字教学:追溯字源
武琼教研员的课《数星星的孩子》让我在这位知性的女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驾驭课堂的那份运用自如。比如:(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把握识字教学中对字源的追溯”这一问题。整堂课武老师对于所展示的生字“坐”“很”的字源讲解更是惟妙惟肖,相信在某种适当的情况下去鼓励孩子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介绍字理更多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2)细节的把握方面,这节课主要让孩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在理解这些文本表面的含义之后,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揣摩文本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讨论“星星能否数的清?” 该环节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个性解读的空间。她的课告诉我们教一篇课文让孩子只是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我们的教学也未免太失精华,我们要教于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虽然她在课堂中是强势的,但不难看出孩子们都在跟她“抢”强势,其实又怎样,这不正是教学中的共鸣吗?
3、 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看到部分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叶圣陶先生对朗读这样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这是我们年轻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在武凤霞老师的古诗文课堂《伯牙断弦》,在赵志祥老师的综合性学习《我爱读对联》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
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和“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应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4、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李卫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李老师从课题入手引导:该环节设计起到了简单扎实得铺垫作用,再让学生带问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正如李老师他 “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相匹配。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着”,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