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制教育教案6篇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在教案中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评价和评估方式,个性化教育要求我们在教案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法制教育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在教案中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评价和评估方式,个性化教育要求我们在教案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法制教育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篇1
课题名称: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
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为组织开展好我校今年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营造全校共同关注交通安全的'浓厚氛围,根据省公安厅、文明办、教育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安监局《福建省“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时间:
11月30日至12月4日
三、活动主题:
守规则保安全
四、活动目的: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全校师生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师生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交通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具体是八个一活动):
1.在校园内外利用led、宣传栏、广播台、校讯通等进行一次广泛的宣传活动,围绕“守规则保安全”营造氛围。(负责人:保卫科)
2.进行一次“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知识讲座。(12月2日上午课间操,负责人:保卫科)
3.部分班级出一期手抄报。主题是:“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内容。(负责人:保卫科)
4.组织学生观看一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
5.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五、六年级为“守规则保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一至四年级为“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12月4日下午班队会,负责人:各班主任)
6.进行一次公益活动,部分学生上街发宣传单。(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保卫科)
7.与每一个学生签订一次交通安全承诺书。(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
8.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交通安全展板活动。(负责人:保卫科)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活动。
2.做好动员,营造氛围
要调动全员参与宣传教育活动,营造“遵纪守法、文明出行”良好氛围。
3.突出主题,注重实效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篇4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篇6
教学要求:
认知: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
5(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