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进修心得体会5篇(护士进修:五篇心得分享)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篇文章将为大家精选五篇具有启发性的护士进修心得体会,以分享护理行业的最新趋势、技能提升和职业成长经验。这些真实的体验将为护士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发,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和成长。无论你是一名新手护士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将在这些经验分享中找到有益的启示。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1
在医院领导以及护理部的关心下,我很荣幸于20xx年x月被派到xxx医院ICU进行了为期xx天的进修学习。作为一个刚踏上管理岗位的我来说,有的是热情和冲劲,缺的是经验和管理理论知识,这样的学习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它将帮我不断成长。通过进修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也深切地领会了x医的先进护理理念、护理模式以及健全的管理系统。现将自己所学收货与大家交流分享。
当第一脚踏进x医ICU一区综合监护室时,其工作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是全封闭的,但没有丝毫的压抑感和窒息感。整个病区干净、整洁、宽敞和明亮。一张张病床排列有序,旁边皆放着监护仪、呼吸机和电脑等设施。x医医护老师们认真地护理着各自的病人,不时的和病人轻声细语地交流着。
进修报到的第一天,x护士长热情地带着我参观了x医ICU的整体布局,帮助我尽快熟悉环境。副护士长高老师是位知识丰富的前辈,在了解了我的进修目的后,带着我参加质控检查,并耐心的给我讲解要领、解答疑惑。每天的晨间护理交班是我吸取知识养分最丰富的时刻,每一次的业务学习都令我记忆深刻。无论大家身在何处,每位成员都准时登录企业微信进行在线交流,求知的渴望从未消退。对于护士长的提问积极地思考与讨论;对于科室的质控检查结果的详细汇报与提出要求……大家的认真记录是浓郁学习氛围的侧影。
充满爱心的人性化服务,是x医开给所有病患者的一张最温馨的“药方”,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x医ICU将“人文精神”的内涵引入护理工作中,使病人在得到规范的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更人性化的超值的护理服务。晨间的一句问候,病人便感到了舒心;操作时的一句解释,病人便感到了放心;出院前的一句关照,病人便充满了信心。她们在工作中,总是用心和患者沟通,把每一步护理工作化作潺潺溪流,浇灌每个患者的心田。
如果说一剂良方、一台精准的手术让你的身体康复,那么,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次次如亲人般的呵护,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慰藉。身心痊愈,前者考验医生精湛的医术,后者则凸显护士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路走来带给自己的感触很深、体会也很多,遗憾的是时间很短暂,但收获还是很大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了医院对我们的人文关怀以及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对医院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医院为我们搭建的强而有力的平台更加自信,对自己将来的成长更加明确了方向。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和学习,带着我们的护理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扎扎实实抓好科室护理管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为推动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2
为期6个月的进修生活转眼已经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了进修学业。
一、首先介绍一下进修所在医院的基本情况:
XX医院骨科现有二楼和三楼2个病区,开放床位170张,年门诊量31000余人次,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手术2500余台次。科室拥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5人,形成了较完备的学科梯队。有电视关节镜、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德国西门子C形臂X线机、移动X光机、美国史赛克骨科动力系统、骨科专用手术床、微波治疗仪、骨折治疗仪、CPM训练仪等先进的骨科诊疗设备,以及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室配套设备,为骨科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极大方便。
科室开展脊柱侧弯矫正术、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等大型手术。进行了学科规划、亚专业细分,现设有脊柱关节外科、上肢创伤手显微外科、下肢创伤外科、关节镜外科、骨病骨肿瘤矫形外科等五个亚专业组。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等人员组成治疗小组,并设有住院总值班,负责科内教学、值班安排、院内会诊,各种登记本的记录及检查。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带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多很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上级医生会诊及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做一名技术出色的医生很难,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医生更难。骨科医生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所以在三甲医院对手术技术和手术能力的提高都会很重视,医院也制定有鼓励医生多参与手术的一些激励机制(每台手术补助及节假日手术补助),但一名优秀医生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对患者真诚负责的心。虽然这些大道理都能明白,但有几个医生能真做到的呢?至少我接触过的xxx医骨科老师里有一部分人做到了。因此给我的感觉是环境很重要,xxx医精神、xxx医文化造就了他们。学科带头人很重要,一个优秀的带头人可以带出一片优秀的人。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在进修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
1、每周1次科内学术讲座、每位医师轮流讲座(题目自拟,包括进修人员均要参与讲座);
2、定期的全院性学术讲座,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二、进修体会:
1、做为个人来说我也小有收获。
首先是再次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骨科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骨科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在C臂下开展近关节部位的四肢创伤手术,LCP钢板的正确应用,Liss微创手术,如胫骨平台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三踝骨折等手术操作;进一步了解熟习了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治,对于新鲜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C臂下进行椎体成形术,术后对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良好;同时也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医生与护士的有效配合、内科系统的术前会诊,协助作好手术麻醉风险的评估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2、他们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医疗设备及技术的适时更新,会给我们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使我们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3、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4、增强团队意识,加强科室、医师、护士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虽然医师的专业分化越来越细,但是仍然要以团体行医,强化院内会诊制度,我所在的进修科室,每遇非专业的疾病都是无条件的执行请会诊制度,哪怕一个感冒都要请会诊。
5、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专业、外科各亚专业、儿科、妇产科及放射科、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辅助科室的诊疗技术,CT及MRI如今在大医院已成为常规检查,适时引进CT等大型设备,对我院提高在辖区内的影响力将有大大好处。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才能有诊疗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6、根据疾病谱及我院目前情况,为了争取更多病员,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建议尽快添置C型臂X光机、电动气压止血带,制定更加符合要求的医用高值耗材进购及使用办法,并加快手术专业护士的培养,规范供应室设备及人员配备和培养,加强布类物品的配备、清洗、消毒、灭菌、运送、储存,使用等环节工作。我院目前常因布类清洗不净及处置不当而使布类使用寿命较上级医院明显缩短。
7、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出现,完全没有基础疾病及青中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会越来越少,而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会越来越多,提高对老年患者及存在基础疾病患者的麻醉能力及内科诊治能力很有必要,以往我院稍有异常的患者均转院治疗了,势必流失部分病员。
8、加快医院急救能力建设,将120网络医院及因伤商业保险定点医院纳入下一步发展规划,有效避免部分患者因我院不是医疗保险报销定点医院而转院。逐步配备急诊常用器械及设备,使我院能逐步开展部分急诊创伤手术。
9、逐步让住院医生专职住院病人的管理,取消住院医生看门诊的工作,如有必要可让高年资住院医师每周一至两次轮流专职看门诊,来处理曾因住院而结认的患者,有时候饥渴效应也是一种营销。明确管床医生的概念。其实对管床医生概念的明确就是对临床医生最好的诠释。管床医生就是一线住院医,做好自己所管床位病人的病历书写等文书工作,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术后会诊,处理病人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有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所以住院医留下来加班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们的事情繁琐、工作量大,他们不会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只有每天踏实地将自己的床管理好了,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了。做好住院医才能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10、制定便捷的临床常用低值易耗品的购置办法,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力保障,进购物品时除注重价格外更应重视物品质量。手术室及手术物品逐渐实行专人管理,有利于规范并能延长部分物品的使用寿命。目前暂需购入手术布类、肌腱吻合线、手术薄膜贴、医用无菌脱脂棉垫、已灭菌克氏针(单个包装)、已灭菌斯氏针(单个包装)、骨牵引弓、骨牵引架、带公斤数量的秤砣、手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包、手动取皮刀等。
11、绩效考核要对临床医师适当倾斜,制定鼓励他们多学技术,在可控的范围内积极开展手术的相应措施,避免让积极开展手术的人去承担更多的风险却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否则会降低他们去学习及开展手术的积极性。
12、医学知识更新快,每个专业至少每5年需要到上级医院学习一次,否则真会落后。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专研业务技术,以提升技术能力来更好的提高医院知名度。
以上是我此次进修后的一点点体会及建议,如有不妥,还望各位领导谅解,因为我是第二中医医院的人,院兴我荣,我爱我院。再次感谢医院领导能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把此次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3
首先感谢院部,护理部领导为我提供这次参加省护理学会主办的“福建省重症监护理论与技能新进展”的学习机会。通过一周的学习,各位老师的精彩的课件、鲜活的实例、生动的讲课、使我受益匪浅。 讲座中从重症医学科病人的特殊性出发,阐述了护士应该具备的各种操作技能与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体会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林雁娟护士长给我们讲护士与ICU病人的沟通问题,首先ICU病人都是无家属陪伴的,一进ICU又没家属在旁边,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会产生恐惧感,觉得自己肯定病的很重,家属还不在旁边照顾,更会产生负面影响,有不舒服的地方也不敢和医务人员说,心里很沉重,觉得自己只能等死了。面对这种病人,我们护士要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家属就在外面,不要紧张,有什么事直接告诉我们,多和病人聊天,询问病人有无那里不舒服,每次和病人讲话的时候语气都要柔和一点,要面带微笑,还要把口罩拿下,让病人觉得你就像他的亲人一样,不再恐惧。还有一种病人就是神志清楚,但是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这种病人不能说话,有什么需求又无法表达,更容易产生恐惧和消极心理。面对这种病人,我们护士更要做好解释工作,给病人做任何一项护理或医疗操作,都应该解释清楚,让病人知道你要准备给他做什么。另外,护士可以做一些常规的卡片,上面有患者常规所需的信息,患者可以通过卡片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小便、大便、吃饭等等。还有护士要更关心这种病人,偶尔抚摸病人的面额部,也可以减少病人的恐惧感,让病人觉得你在关心他 ,给他信心。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士长王美容给我们讲了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ICU病人病情比较重,高龄患者多,侵入性医疗操作多,护理工作量大,发生内源性或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机会就增加。所以ICU的医院感染很重要,首先工作服要保持清洁,任何人进入ICU都要更鞋和更衣,还有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而且要有效洗手,两个床铺就要有一个洗手池。再是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放置,特殊感染要单间,每个护理单元要有一个单间。严格限制探视人员。还要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等。
3、福建省立医院护理部主任林惠珠给我们讲了胸部物理治疗在预防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强调了肺部体疗包括翻身、拍背、吸痰、呼吸训练、震颤、体位引流的重要性。还教会我们环状软骨按压法。学习了很多肺部物理治疗的技巧。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我们与病人接触密切,应该给与病人亲人般的关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尽量满足他们需求,用我们真诚的心去帮助每一个患者。同时,让病人得到平等相待的态度,受到尊重,减少因病而带来的失落感,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知识、经验需要不断的交流,知识需要不断的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建设性意见:
1、护士长可以做一些病人常规需要的一些卡片,例如大便、小便、吃饭等等,便于护士与插管病人的沟通。
2、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措施。
3、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限制ICU的探视。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4
转眼间学习已经半年了,回想这半年时间有收获,也有失落,刚来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不熟悉医院的环境,不熟悉周边的路线,吃不惯这里的饭菜,不习惯这里的天气。进修的每一天都觉得漫长,这次我们一起来进修的两个人都是当母亲的人,刚来的时候我们都想家、想孩子,可是这里的人主任、护士长、科里的每一个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人像这里夏天一样的热情,使我们很快熟悉了病房的环境和工作流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和他们也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所以后来日子也过的飞快,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因为这次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在这里我学到了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感受到了他们团队的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的热情,所以不枉此行。
一、科学的管理
首先是良好的团队协作、多元的护理人员阶梯,科室实行分层管理,有3个护士长,现有80多名护士,病区分为11个护理小组,每一个小组有五至六名不同年资的护士组成,有分管组长,如果不是分层科学管
理,怎么管的过来。虽然分工明确,但大家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互相协作,组长负责对病区患儿的情况了如指掌,根据病区病人不同的情况分派不同年资和工作能力的护士分管不同的病区,使患儿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如果出现了问题,组长可以及时处理。其次,院内感染控制做的也很好,病区分为不同的专区,感染和非感染病人严格实行分病区收治,确定为传染性疾病则予以隔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医护人员的洗手,每天医生来查房,首先第一件事是洗手,看完一个病人去接触另一个病人时,他一定会先去洗手,他们每个病区都有洗手池和洗手液,每个患儿床头都有免洗手的洗手液,洗手完毕都是用专用的抹手纸进行擦拭。护士就更不用说,做每一项操作前都会洗手,虽然工作很忙碌,他们不会省略洗手这个环节,洗手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因为大家已经深深的体会到:洗手虽然是最廉价的预防院感的措施,但却是最有效的。
二、温馨细致的护理服务
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于人性化服务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了实处,真正做到了对患儿的人性化关怀。如果使用CPAP时,会用一个保护膜垫
在鼻子和鼻塞之间防止压伤,撕脸上的胶布时,先用石蜡油润滑后再撕,动作非常轻柔。这里的患儿胃管会从口腔插入而不是鼻腔,理由是不想因为胃管而使他们少了一个鼻腔而加重他们的呼吸困难。而对于早产儿来说,他们有专门的早产儿区,环境相对安静,而且说话声音和操作时尽量轻,减少声音的刺激。而且暖箱上有一个罩布,各项治疗集中进行,减少光线和外界的刺激。每一个早产儿都用衣服做成鸟巢,使每一个患儿都感到舒适,而对有特殊情况的都会挂上标签,写上温馨的话语。如有一些需要隔离的患儿,如梅毒的患儿,在他们床头只画几朵梅花,叫他们“梅梅”,丝毫没有一点歧视,而是更加照顾。乙肝的患儿他们会画三个大太阳,叫他们“美羊羊”或“喜洋洋”。还有比如“我的皮肤很嫩,请小心呵护”,“我的发型很帅,请美女阿姨爱护我的发型”,无处不体现了他们的爱心和细心,对每一个毛毛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篇5
今年4月,我有幸被医院选送到郑大二附院进修,我知道这是院领导对我的关怀与信任,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一次挑战。通过在郑大二附院普外科的进修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拓宽了视野,认清了我们与上级医院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一个月进修所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先进的管理模式
我所在的郑大二附院普外科共设47张病床,最多加床40张。护理人员19人,进修1人,实习1人,试工5人。每天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互相协作,确保病房的护理质量。另外还配有专职卫生工,负责卫生服务。医院还配有营养师,可以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个人要求提供的营养菜谱,帮助患者制定健康饮食计划。通过人事的周密设置,各人按职责行事,使病人感到入院后即有一种安全感,一切尽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之中。
病区非常安静,完全没有高谈阔论的现象,没有无所顾忌的谈笑,每个人都注意控制自己的音调。病房很清洁,每个病区均有清洁工的详细工作流程安排。除了日常工作安排外,一周的每一天还安排了工作重点。因此加床多,有些物
品虽然很旧,但病房整体显得非常清洁。
二、优良的服务态度
我们感受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对病人及病人家属关怀备至,真正做到了优质服务。他们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都尽量满足,如果因故不能及时做到,则非常客气地对他们说“麻烦你等等,我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就马上与您联系”。如果病人家属想咨询病情,护士会马上联系医生。他们把“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常挂嘴边,就算是同事之间也是如此,体现了一种高尚的素养。在语言沟通方面,她们也很讲究措辞、态度、语气和方式。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说话时永远面带微笑。即使是患者在发怒时,也要保持职业形象。如果有患者对某护士的服务不满意,可以投诉,在误会解除之前,这位护士将尽量避免接触该患者,以免加深不愉快的印象。正因为医护人员优良的服务和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为医院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的产生。
三、崇高的敬业精神
郑大二附院的护士们除了视病人为亲人外,她们的敬业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首先,她们每天能够坚持提前半小时到达单位,而且是带着快乐的心情来上班。其实她们的护理工作是非常繁重而琐碎的,除了做好大量的基础护理以外,还要配合医生完成很多诊疗性的工作,即便这样,她们
依然会把自己主管的病人整理的清爽干净,她们认为让病人感觉舒适、愉悦才是护理的意义所在。其次,她们能够对待任何患者都一视同仁,护理临床工作细致入微。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的接待,由主管责任组长介绍病房环境及注意事项,交代的非常仔细(如:如何使用呼叫器、怎么调节空调、淋浴器如何使用、如何办理就餐卡、什么时间来床头定餐等),做检查前可以预约,检查单也由工作人员负责取回。另外要特别推荐的是,她们晨间护理做的非常扎实,责任组长(不参与具体治疗工作)进病房先向患者问“早上好!,”询问夜间睡眠情况和早晨饮食情况,然后扫床整理床单元。她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患者交流,手把手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给予健康宣教,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有什么需要?记录于随身携带的工作备忘本上及时处理和解决。每班次交接班时,都要对手术、卧床不能翻身的、病危病重者、需特殊交班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并且翻身检查有无压疮发生。老年患者如无家属陪同,口服药必须协助服下方可离开。合理优化工作流程,有更多的时间关心、帮助病人,例如:治疗车,规定好所放的物品,每班及时补充,减少护士在护士站和治疗室的工作时间,真正做到把护士交给病人。在这里时时处处都体现出细致温馨的护理服务,如做完手术第一次下床时必须有护士指导才能下地,出院时护士必须送至电梯口等等。
一个月的'进修时间很快过去了,在郑大二附院学习,使我对一些先进的学科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了一定提高,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拓宽、理念的转变是我最大的收获。总体实现了既定目标,圆满完成进修任务,赢得带教老师的好评。同时也使认清了我们与上级医院存在的差距,并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结合进修所得使自身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争取将外院好的、先进的理念和做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我院进行落实运用,为我院的跨越发展做出自已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