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元宵社会教案优质8篇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教案的详细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元宵社会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教案的详细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元宵社会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1
一、活动主题:
元宵花灯喜乐会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5日
三、活动目标:
1.幼儿充分感受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乐趣,激发幼儿自制花灯的兴趣。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形、色彩、图案等特点。
3.通过制作花灯,锻炼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同时让幼儿了解废物再利用的意义。
4.知道元宵节的由来。
5.与家长一起制作花灯,增进亲子亲情。
6.通过活动,建立鱼塘,收纳周边幼儿名单,扩大幼儿园招生宣传。
四、活动地点:
可选择公园、幼儿园操场、幼儿园各班活动室。
五、活动人员:
全体师生、家长、周边社区的幼儿及家长。
六、活动形式:
场地分为知识区、制作花灯区、制作元宵区、观赏区、灯谜区、舞龙区、许愿区、休息区、领奖处,家长自带幼儿进行游玩。
七、活动过程
1.给本园家长发放活动通知及邀请函,园外幼儿到现场领取邀请函参加活动。
2.幼儿登记表(用于现场领取邀请函时登记)。
3.如在公园里,须提前和有关人员联系好场地。
4.活动需要准备的背板。
5.制作条幅:××幼儿园元宵喜乐会。
6.准备许愿树(幼儿园可自制、也可用幼儿园的较大棵的盆栽树,数量可根据情况,准备1—2棵),许愿卡片。
7.制作花灯的材料(皱纹纸、彩色卡纸、宣纸、剪刀、胶棒、胶水、塑料瓶、多色毛线、彩笔等)。
8.做元宵的材料(做元宵的专用糯米粉、馅3—6种、盆3—5个、笊篱(zhaoli)3—5个、一次性餐盒、一次性手套)。
9.提前准备或幼儿园自制一条布龙,长短最好是可以让10名幼儿舞动,同时考虑到间距。
10.班级进行美术活动《花灯》:小班以花灯(教师做好轮廓)装饰为主;中大班以线条画为主,将作品布置成展板,在本次活动的欣赏区进行展示。
11.班级内提前向家长收集花灯图片、花灯、饮料瓶(矿泉水瓶、露露瓶等)、多色毛线/细绳,将其中收集的图片做成展板进行展示。
12.教师收集幼儿以前学过的灯谜,再搜集一些没学过较简单的灯谜,制作有灯谜的花灯。
13.制作以“元宵节的由来”为内容的展板。
14.提前制作各区标牌和区域规则提示板。
15.选定一位教师为采访员,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采访。
16.由幼儿园后勤人员(3—5名),组成安全小组。
17.准备活动中发放的小奖品,各区(休息区除外)准备小印章。
18.准备音响设备,准备欢快的音乐,幼儿园早操或课间操音乐、广场舞音乐、节日的歌曲等。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幼儿与父母共同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小勺等。
3、在网上收集花灯和元宵节的视频。
具体活动过程
1.各班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的视频,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欣赏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5.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6.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教学反思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3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同情别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关心和帮助。
2.了解给病人送温暖的方式。
准备:
故事、及图片。
活动与指导:
1.看图听教师讲故事《小鸟和牵牛花》。(故事见附录)
2.提问: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鸟生病时心里怎么想?它对风仙花、小草说了什么?小草和凤仙花又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小鸟哭了?如果你生病时,没人看你、陪你玩,你会不会难过?
(4)谁给小鸟送来了温暖?牵牛花是怎样关心生病的小鸟的?它的关心有什么用处?
3.请幼儿联想自己说一说生病时的心情和痛苦的经历,渴望得到哪些关怀,是谁给予了关怀,自己的心里怎样想。
4.启发: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关心爱护和帮助会感觉很幸福、温暖。如果,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病时,我们该怎样让他们也感到温暖呢?我们应该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
5.小结并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付诸行动。
附故事:
小鸟和牵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树上,搭着一个鸟窝,里面住着一只小鸟。
小鸟每天飞到大树下边来,跟小花、小草一块玩,在草地上捉虫吃。
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它孤单单地躲在窝里,心里很闷。小鸟想:“跟大树下面的花儿、草儿玩玩多好!”可是它飞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从窝里伸出头来,对大树下边的凤仙花说: “凤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来找你,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好吗?”凤仙花听了,红着脸儿说:“对不起,小鸟,我长得不够高,也不会爬树,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鸟又对大树下面的小草说:“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飞下来找你,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好吗?”
小草听了,摇了摇头,说:“对不起,小鸟,我长得不够高,也不会爬树,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鸟看着凤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来跟它玩,叹了口气慢慢地把头缩回去,躺在窝里哭起来了。
大树下面的牵牛花听见了,就绕着大树用力往上爬。牵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鸟窝旁。
这时,小鸟已经睡着了。
牵牛花想让小鸟知道朋友来看它,就轻轻的吹起它的小喇叭来:“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会儿,小鸟醒了,它睁开眼一看,咦?牵牛花站在旁边吹喇叭呢。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牵牛花看见小鸟的病好多了,就大声吹起喇叭来:“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鸟随着喇叭的声音在树枝上高兴地跳起舞来了。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源、风俗——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
2、初步学会自己创编灯谜
3、在猜灯谜的游戏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ppt、汤圆图片、星星贴纸
外表白白圆圆,心里花花绿绿。在白沙滩打滚,在温泉里游泳。
图片欣赏: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天兵天将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1、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
——鲸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名)
——大象
3、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
——公鸡
4、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名)
——兔子
5、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打一动物名)
——猫头鹰
6、远看像黄球,近看毛茸茸。叽叽叽叽叫,最爱吃小虫。(打一动物名)
——小鸡
7、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打一动物名)
——萤火虫
谢谢观赏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传统风俗习惯。
2.能够积极发言,在集体面前完整的交流元宵节的由来, 分享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备过元宵节的生活经验,如:吃汤圆、放礼花。
2.关于元宵节的音乐《团团圆圆元宵节》、元宵节的由来调查表、图片。花灯、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活动过程
一、直观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 引出主题
(1)播放歌曲《团团圆圆元宵节》,同时出示灯笼、锣鼓、彩绸……设计提问:
(2)你在哪见过这些图片?在什么时候见过?(请不同能力的幼儿分别回答问题)
(3)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每逢这一天,大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分外喜庆而热闹。广场上、大街上有庆祝元宵节的各种民俗文艺表演 : 扭秧歌、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抬花轿、跑旱船等一系列多彩多姿的表演,把新年的气氛推向高潮。另外每逢十五这一天,人们还有还有赏灯猜谜的习俗,所以人们又称这一天为 “灯节 ”。
2.观看录像 回忆讨论
(1)幼儿观看录像后自由讨论,说一说元宵节里还有哪些开心的事?(如: 和小朋友一起放烟花、鞭炮、猜灯谜……)。
(2)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同时提醒幼儿注意放鞭炮时的安全。
二、大胆表述,提升经验
1.问题引领 相互交流
(1)过元宵节时自己是和谁一起过的?在哪里过的?交流分享全家人吃元宵的情景。
(2)教师参与到幼儿的谈话中,讲解一些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2.启发鼓励 大胆表述
(1)引导幼儿说出元宵节时的祝福语?
(2)提醒幼儿正确使用节日祝福语,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环境准备:
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不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活动反思: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中班元宵社会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等活动,共同策划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方案。
2、对元宵节庆祝活动充满期待,共同营造节日氛围。
3、具有分工合作意识,知道通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任务。
二、活动准备
元宵节的照片展板。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照片展板,激发共同布置节日环境、准备节日活动的愿望。
指①这些照片是关于什么节日的?在庆祝元宵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②今年的元宵节,大家准备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2、设计“闹元宵准备工作表”,分配任务,各组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讨论。
(1)师幼共同商定“闹元宵准备工作表”(包括准备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等几项
准备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环境、节目、海报
(2)自由分组,分配任务。
(3)各组围绕自己的任务展开讨论。
①布置环境需要哪些材料?布置些什么
②准备些什么节目?请谁来参加我们的元宵庆祝会
③海报上要有哪些内容
3、集体交流小组意见,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方案。
延伸活动:
幼儿分头行动,合作完成闹元宵的准备任务。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