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8篇()

本文主题为《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8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和智谋斗争。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以1000字的篇幅,分享八篇读后感,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8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1

暑假读了《三国演义》,罗贯中老先生把三国时期的故事描绘的淋漓尽致,里面不但谋略层出不穷,而且还蕴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罗老先生把这些道理讲的浅显易懂,让我这个十岁的小朋友也深受启发。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赤壁之战,我从中悟出:做人不能太自大。

曹操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于是发动百万大军南下,意图一统华夏。大军随后水路并进,直逼江南。当时的刘备和孙权力量都很弱小,双方加在一起的军队都不超过十万,单方面就更难抗衡曹操了。只有联合起来,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有的一拼。

于是,在诸葛亮和周瑜、鲁肃的推动下,孙刘结成联盟,并且把赤壁定为决战之地。接下来,孙刘和曹操双方斗智斗勇,好戏连连,草船借箭、连环船、借东风、离间计、苦肉计纷纷上演,大战一触即发,孙刘联盟用火计攻入曹军营寨,曹军大败,曹操也在部属的.护卫下狼狈撤退。

在败退途中,也有故事。曹操冲过吴国大将吕蒙和凌统的拦截后,到达一个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之地时,他见火光渐远,心神稍定。突然仰面大笑,并且说他不笑别人,单笑诸葛亮和周瑜不会用兵。如果是他的话,定要在此处设一伏兵。结果,话没说完,赵云就杀了出来,使曹操减了不少人马。

曹操继续逃跑,途中选了一个地方准备生火做饭。这时,曹操又仰天大笑,笑诸葛亮和周瑜无才。结果,张飞飞马冲出,使曹军损兵折将。

曹操只得再次跑路。但曹操并没有吸取教训,逃到华容道时,又嘲笑诸葛亮和周瑜,结果笑声引出了关羽。这时曹操笑不出来了,关羽的武力他是最清楚的,吕布挂了之后,关羽就是武圣了!于是,曹操打起来感情牌(曹操之前有恩于关羽,赤兔马就是曹操送的),好在关羽是义重如山之人,放过了曹操。

曹操作为三国时间的枭雄,在军事、政治和文学上都颇有建树,但却因为自大,导致了赤壁之败,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曹操本人余生也没有太大的作为。

反省下我自己,也存在自大的情况。比如上次数学考试,我觉得有道题很简单,就没有认真审题,结果却被扣分了。还有7月份的演讲比赛,爸妈都让我多练习,但我认为自己没问题,当初海选时,凭借演讲视频就通关了,决赛肯定不在话下。结果是,决赛现场高手如林,我止步于决赛。

看了曹操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还是要谦虚一点,做人不能太自大。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2

《三国演义》是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

在《三国演义》中,大多是从汉人刘玄德的角度来谈论曹操和孙权,尤其是曹操,说他奸诈至极。其实换个角度看,就不会这样了。

在《三国演义》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谋士——蜀中有孔明,魏中有司马懿,吴中有鲁肃和其他谋士。其中,我最佩服孔明,因为他深谙人心,而且在深谙人心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尝试。空城市计划就是一个例子。孔智明引退司马懿。虽然孔明知道司马懿会怀疑,不应该进来,他害怕一切,但孔明打开了城门。孔明通常足智多谋。今天看到这一幕,他更是不敢前进半步,最后退缩。由于孔明生前闻名世界,每个人都知道他,甚至在他死后参加了战争。当蜀国士兵推着木头雕刻的假孔明时,其他国家的士兵都吓得四散奔逃,并认为这是真的,直到这个事实被宣布。

《三国演义》也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比如,关云长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就像学习一样。我们不能大意,更不能自大,以为自己很棒,一定能赢,但是会怎么样呢?所以不要说这些话,把它们放在心里,变成一种动力,结果会更好。还有“鲁迅火烧营七百里”的故事。虽然鲁迅通常是平庸的,他只是一个温和的'学者,但他不想成为像孔明那样的人才,这使人刮目相看。俗话说,“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海水不可丈量。”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多交一些心地善良的好朋友,即使长得不好看,也不要以为漂亮的就是好的。

有时间请多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实用思考选(第五章)在炎热的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书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三国演义》。

这本书讲述了蜀、魏、吴之间的纷争。时间从汉灵帝平原黄巾起义到西晋大康元年三国统一。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诡计都瞒不过他。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草船借箭。由于诸葛亮非常聪明,周瑜非常嫉妒,想找个借口害他,就对诸葛亮说:“对付曹操最好的武器是什么?”诸葛亮说:“弓箭是最好的。”“是的,但是军队缺少箭。我听说你足智多谋。你能做点什么吗?”“没问题,我要下军令状。”最后,周瑜给诸葛亮三天时间供应十万支箭。没有什么能打败诸葛亮。第三天,他利用天气,草捆,船二十艘,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周瑜详细听了诸葛亮轻而易举地获得十余万支箭后,大吃一惊,感叹道:“诸葛亮计策高明。我真的不如他!”

看完这本书,我决心好好学习,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有知识的人,长大后报效祖国。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曾经所说的话,是啊,没有了书,就好像大树没有了绿叶,地球没有了生命,大脑缺乏了知识。

我就特别爱看书,特别是小说。比如《绿野仙踪》《海底两万里》《西游日记》等等,但在那么多的古今中外的名著中,三国演义里惊心动魄的故事最让我难忘。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供货方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各显神通。我曾为关羽单刀赴会的勇气而握笔叹服,也曾为赵云大战长坂坡的英姿飒爽而敬仰万分,更为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而拍案叫好,还有吕布、曹操、周瑜等这些诸多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为该书增添了几抹亮点。给我们这些读者饱了眼福,眼前一下子就浮现出这些人的画面,罗贯中先生真是太赞了!

三国演义中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小标题,像什么桃园三结义啊,还有赤壁之战什么的。让读者印象深刻,在朗读之时还能为故事情节而喝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一章节。文章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就够了。原来,诸葛亮早就料算到三天内的一天晚上,江上必会起大雾。这样,他只要准备好十二只装满草人的船就行了。到了第三天诸葛亮率领着军队驾驶着装满草人的.船到了曹军那里,命令手下士兵擂鼓呐喊。而曹军听到了挑战的鼓声却因为江上雾大而看不清对方的情况便很害怕中埋伏,只好命弓箭手向对方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全都射在了草人上。待雾快散去时,草人身上的箭足足有十万支了。于是,他们便把箭运回去了。从中我体会到,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而诸葛亮不但智谋多,而且善于观察天气。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

每当我无聊时,我都会拿起这本书,兴致勃勃地看起来,虽然我看了很多遍但我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它给我带来的东西就越多。

同学们,你们也去看看三国演义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4

等到姜维连夜差人修好栈道后,整顿好军粮兵器后,调遣好船只后。又一次向后主表奏,说他要率军攻打魏国。后主刘禅看表奏之后,表示他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让姜维去带兵攻打魏国。每次我看到他决策一件事情,不是被宦官左右,就是各种犹豫不决。从未有过自己的决定,也从未有一个当好君主的模样。真是丢他爹刘备的脸。

谯周给刘禅说,请一定要阻止姜维进军攻打魏国。我夜观天象发现,这次出行很有可能出现大篓子,所以还是不要让姜维打仗的好。后主听了后,就说让姜维试一试,如果打了败仗就再阻止他。谯周听了后,就回家装病不上朝了。我看了这些内容,发现一件事,你们古人都好装病,一旦遇到挫折。你们古人的心灵就那么脆弱,不堪一击吗。不过诸葛亮也装过病,但他装病,是为了让刘备当上皇帝。那个时候,大臣们都想让刘备当皇帝,但刘备就是万般推辞,最后呢,还不是当了。所以说,这种事,推辞的不了,不如直接接受呢。

姜维临出发前,问他的部下廖化说:我现在出师,一定要恢复中原,我应当先攻打哪里?廖化也是个老实人,直言不讳,直接说这仗没法打,我没法决策。姜维听了后生气啊,直接让廖化留守汉中。自己决定去洮阳。廖化啊廖化,你说你,刘禅都说让姜维带兵出去打仗了,你这个时候再说,这仗不好打,我没法决策。任谁都会生气,更别提姜维。

邓艾和司马望(又是你俩)那个时候正在谈兵,听说这件事情后,就派人去打探姜维要去哪里。司马望知道蜀兵都往洮阳去了,就问邓艾,姜维多计,难道是假装攻打洮阳实际上是攻打祁山呢?邓艾这个聪明人,一看就知道,姜维这是要真的`攻打洮阳。

司马望知道后,肯定是各种好奇。邓艾就说,每次姜维都出现在咱们有粮食的地方,现在洮阳那里没有粮食,姜维一定料想我们只守祁山,不守洮阳,所以他才攻打照样。如果他得到这座城池,他就可以囤积粮草,联结羌人,缓缓图之。司马望又问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司马望真的是好爱问问题啊。邓艾也是真的喜欢回答问题。邓艾说,咱们可以先撤走这里的军队,兵分两路去救洮阳。距离洮阳有二十五里远的地方,有一座侯河小城,这是洮阳的咽喉之地。你引一军在洮阳埋伏,偃旗息鼓,大开西门。我再引一军埋伏在侯河,这样一定能大获全胜。

他们计划好后,各自按照应定的计划行动。只留下一个不出名的将军留守祁山寨。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5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三顾茅庐》,它主要讲了刘备三次前往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请求他出山,帮助自己恢复汉室江山的故事。听老师说,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等,这些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呢?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放学之后,我便请求妈妈帮我买本《三国演义》,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坐车来到新华书店,走进大门,就看到许多的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摆满了书,这么多的书叫我怎么找呢?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每个书架上都做好了分类:散文,当代文学,近代小说……对了,《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它应该属于古典小说吧。我仔细按着顺序一个书架一个书架找,在最里面一排书架上面找到“古典文学小说”几个大字,“应该就在这儿了吧!”我自言自语道。顺着书架往下找:《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找到了,《三国演义》在这儿!可是它怎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版本啊,我要挑哪本好呢?连环画版的?里面插图很精美,人物画得也是栩栩如生,可是文字很少,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怎么能还看这么简单的书呢?青少版的?里面的故事改用了我们常用的现代语言,简单易懂,但是总觉得缺少了点“味道”,而且还删减了好多内容……就这样,我犹豫了好久,突然,我发现了一排硬面线装全文版的,我抽出其中一本:蓝色镶白边的'封面上印着“三国演义”四个大字,上面白描了一个将军模样的人物,打开书翻看了一下,实在是太棒了!它不仅仅书中的内容没有删减,有一些生僻的字还加了注音,不常用的词也注了解释,更让我惊喜的是,每一回的开头都加了导读,让我阅读起来更加有了方向,还可以帮助我理解书中的内容。

回到家,我就坐在书桌前,迫不及待地翻阅起刚买回来的《三国演义》,原来书中不仅仅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有善于用兵却又妒贤嫉能的周瑜,义薄云天的关羽,有勇有谋的赵云……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跃然纸上,仿佛把我带入到了那一个个场面宏大,波澜壮阔的历史战场上去,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精彩的内容简直让我爱不释手……

夜深了,我小心翼翼地合上书,回味着书中的一段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6

长江向东奔流,海浪冲走了英雄;一首雄伟壮丽的赞美诗拉开了我最喜欢的书《三国演义》的序幕。它记录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描绘了杰出的历史人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最辉煌的历史杰作之一。仔细阅读后,我印象深刻。

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灵武帝仲平元年至金武帝司马炎的历史时期。它讲述了从黄巾起义到刘关、张桃园三个定居点,再到精巧的诸葛亮,直到三国统一到晋国的故事。

三国演义创造了大量的英雄。诸葛亮是“贤相”的化身。他有着“勤劳至死”的崇高品格,有着拯救世界、帮助人民、重建和平繁荣世界的雄心壮志,有着对上帝和算计等事物的奇异预见能力。在他离开小屋之前,他知道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并准确预测了世界三分之三的活跃局势。下山后,他才华横溢,高瞻远瞩,巧借东风,草船箭,周瑜巧设空城。他的.事迹激励我努力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曹操是一代背信弃义的英雄。他提出“与其教世界人民忍受我,不如教我忍受世界人民”。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残忍奸诈。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但是,他并没有在刘备膝下杀了他,让我看到了他的宽宏大量。刘备十分重视情、义、仁。他是一位彬彬有礼的下士,任军知人善任。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他都忠于自己的职责,受到他人的爱戴。他让我明白了爱人民、忠于职守的深刻道理。关羽威武、刚毅、正直。他不向曹操投降。他日夜思念他的兄弟,在通过五道关卡后杀死了六名将军。他并不害怕,他发誓与刘备同生共死的精神让我明白了仁义是非常重要的。孙权谦虚、年轻、有抱负。他也是世界上的英雄,这让我意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战略战争的故事。官渡之战以更少的时间、长短的计划赢得了更多的胜利,并且赢得了所有战役的胜利。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刀和血的场景。赤壁之战更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还有别出心裁的连环计划,精巧的刀杀计划,还有感人的苦肉计划。这真是一幅壮丽壮丽的战争场面。

我最喜欢的书《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人要动脑筋,有周密的步骤和计划,沉着冷静,勤于思考,追求长期和短期的胜利,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像山一样重要,知道回报,忠于职守,善待人,在生活中要美丽快乐。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7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胜,无论是‘桃园三结义’‘过无关斩六将’,还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无不叫读者拍手称快,就连我也被书中人物的那些料事如神的英雄气概所吸引。

其中,诸葛亮的形象深深打动了我,他未出茅庐先知‘魏蜀吴三分天下’,‘博望坡’设计烧曹营,‘新野’留空在败曹营,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使东吴百官无言语以对。

在读到‘诸葛亮三气周公瑾’时我在一次佩服诸葛亮的计谋,而为周瑜才智出众,但终因心胸狭窄而气绝身亡感到惋惜。这一段,是在告诫我们做人不能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更不能瞧不起别人,如果想方设法去害人,自己终会尝到苦果。

诸葛亮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耗尽心血,鞠躬尽瘁,效犬马之劳,为蜀汉基业奉献出了多少力量。可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荣华富贵‘大汉丞相归天了’想到这里我的心隐隐作痛。哎!诸葛亮一生坎坷,不顾身体虚弱,为蜀汉日夜操劳,可真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古人在没有任何先进仪器的情况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瞧瞧我们呢?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浩瀚的图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学习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8

《三国演义》记叙了东汉末年至西汉之间,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三个军事集团,为了独霸天下以至沙场厮杀的战乱时期。其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独霸一方、窥伺天下的乱世枭雄;解民倒悬、广施仁政的一代义主;横刀立马、勇猛绝伦的威猛大将;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军师谋士……然而,在这个人才云集的时代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赤胆忠诚的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写照;“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从此,他义无反顾地追随刘备;应对东吴的盛邀,他断然拒绝;白帝托孤,他全心全意辅佐刘禅;他“六出祁山”,只是为了兴复汉室;上表《出师表》,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赤胆忠诚。诸葛亮的忠诚深深打动了我,令我敬佩不已。

从古至今,忠诚一向受到人们的敬仰。屈原的投江自尽,以身殉国,是忠诚;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还”,是忠诚;赵子龙乱军救主,一身胆也,是忠诚;魏征敢于直言,向李世民进谏两百多次,是忠诚;岳飞的“精忠报国”,是忠诚;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诚……忠诚是一种美德,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歌颂它,传扬它!

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因为忠诚,他先身士卒;因为忠诚,他不怕牺牲;因为忠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忠诚,他把自我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国家!虽然仅有平凡的工作,但他却家喻户晓,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就是因为忠诚。有了对国家的忠诚,他才用尽一生精力研究‘‘两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忠诚对人们成就一番事业,也是十分重要的。

此刻的社会,人们的物质享受多了,像金钱、权力、名誉等利益,深深诱惑着人们。有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从而不择手段到达目的,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只要有利可图,就将忠诚抛之脑后。这样的人,往往只能享受一时的利益,最终的下场都是身败名裂。

忠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逝的时光,社会改变,渐渐销蚀了忠诚的光芒。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民族腾飞的的重任,我们要时刻提醒自我,不能违背忠诚,要使忠诚永放光芒。

忠诚,是青春冲刺的诺言,是生命履行的职责,是安身立业的根本,更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质。让我们做一个忠诚的人,一个忠于学业、事业的人,一个忠于社会和国家的人!

★其他类似内容

1高一自我总结1000字7篇

高一自我总结1000字7篇

《高一自我总结1000字7篇》系列精选,为广大高一学子提供宝贵经验分享。在这七篇自我总结中,学子们以独特的视角回顾成长历程,分...

查看剩余 73% 高一自我总结1000字7篇

2会计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6篇

会计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6篇

欢迎阅读《会计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6篇》系列,我们将深入探讨会计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挑战。通过六篇详实报告,为读者呈现丰富的社会...

查看剩余 88% 会计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6篇

3高一自我总结1000字参考7篇

高一自我总结1000字参考7篇

在高一的学习征程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成长与挑战。通过此次自我总结,我们不仅能够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就,更能够深刻认识...

查看剩余 81% 高一自我总结1000字参考7篇

4最新党课心得体会1000字参考5篇

最新党课心得体会1000字参考5篇

本文将为您提供五篇最新的党课心得体会,每篇约1000字,旨在深入探讨党课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人在其中的收获与感悟。这些心得体...

查看剩余 87% 最新党课心得体会1000字参考5篇

5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000字6篇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000字6篇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教育宝库。在这六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六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他们的奋斗、创新和奉献...

查看剩余 71%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000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