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精选5篇(无声对决:《较量无声》观后感五篇精选)
《较量无声》观后感:在这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中,我们目睹了生死较量的无声战斗。五位观众以深刻的视角分享了他们的感悟,唤起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一场对抗疾病的战争,更是对坚韧、勇气和人性的深刻探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世界,汲取力量的源泉。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1
前不久,老师在课堂上给推荐了一部纪录片——《较量无声》,今天我特意去看了。该片是由国防大学、总政治部保卫部、总参谋部三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联合推出,以官方的口吻在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北非之乱等重大事件进行详细解读的基础上,引出了美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的论断。令人十分震撼。
客观讲,美国是对中国怀有深深敌意的,并且在苏联解体后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但不可否认,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即便是霸权主义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可以说,单纯依靠重武器,原子弹,氢弹而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美国在不改变对华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另辟新径,试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改变民众的意识形态,逐步令其对本国的文化、制度产生怀疑,对个人崇尚的信仰发生动摇,最终从内部瓦解中国,达到不战自胜的目的。
实事求是的说,《较量无声》就是一部单纯的爱国教育片,片中出现的内容基本以过往媒体的公开影像为主,难以在外部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通片就像是一次新闻收集后的集中整合。中国与美国的较量由来已久,并将长期的进行下去,但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任何时期,任何地点,任何激烈的斗争都不是简单的针尖对麦芒,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被敌视和仇恨冲昏头脑,我们也不能对美帝国主义抱有任何幻想。一方面,我们要时时刻刻警惕美国的和平演变策略,这样才能保证在危难来临之前及时而准确的洞悉美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国内的形势,只有从意识形态出发,让民众对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才能从根本上弱化敌人的攻击,使我国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毛主席说过,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应对美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中国应该抱有高度的自信,敢于较量,善于较量。
一、中国不等同苏联。苏联是在经济体制僵化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导致失败,最终亡党亡国。而中国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的历程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成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能够适时的推陈出新,无往直前。
二、美国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的目的只有两个: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中国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可我们不能由此将美国与中国的较量简单的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直接对垒。我们深刻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吸收和借鉴了大量的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和资金,并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需要发展,发展不可避免的离不开资本主义的身影,盲目的,笼统的批判资本主义首先乱了自己的阵脚。中国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灿烂辉煌,且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智慧,对于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的认识与追求早已深入骨髓。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任何妄图分裂国家,破坏领土完整的人和事都显得不切实际。
三、中国要抵御来自美国方方面面的进攻,首先应该实现让国人充分认可自身的目标。 作为执政党,反省与改进迫在眉睫。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将资产转移,移居海外?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要费尽心血供孩子出国留学?为什么老百姓办事越来越难?我们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我们的党和政府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归根到底,政府与官员的腐败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已然遭受了重创。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的权利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整治,这就导致了部分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损害了党的名誉倒是其次,长远来看,它给整个社会造成了诸多不可逆转的灾难,并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今后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着八千多万党员的政党,中国的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他们。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第一要务。为官者不将精力放在政事上,而是追名逐利,各怀心事,做着为人不齿的勾当,百姓无奈多于痛心。反观,一个普通的民众看几部美国电
影就被定性为资本化,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出国深造以此谋求更好地发展便被视为不爱国。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是靠吹捧,而是几千年一路走来并经过历史证明的,不从根本上着手,而是靠着近乎危言耸听的思想理论来教化国人,无疑是一种道德上的野蛮绑架。可以说,一味的空喊社会主义口号,无知又滑稽。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2
纪录片开头向我们展现了美苏冷战后期,苏联日益没落的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状况,隐喻着苏联的苟延残喘与其解体覆亡的逼近,而与此同时世界的另一边,苏联二战后最大的对手——美国,此刻正在为由自己一手造就的对手的穷途末日而沾沾自喜。的确,经历了七十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以及越战泥潭,经受了七十年代西欧联合以及日本渐渐崛起的冲击,美国自八十年代起渐渐调整其战略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等历任美国总统所不同的措施,以拖垮苏联,那就是“星球大战计划”与美国联合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展的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渗透”。在美国的一手策划下,老大哥苏联将大量资金与资源投入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之中最终导致苏联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民族分离活动越演越烈······比这更可怕的是悄无声息地政治渗透与文化渗透,这种无孔不入地渗透更是大大破坏了苏共的领导权与苏联的凝聚力,慢慢的将其肢解。
在与美国经历了自七十年代中期起长达十年的蜜月期之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崛起,人均GDP成倍增长,逐渐在二十一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苏联于1991年的正式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冷战虽已结束,但美国的冷战思维却依然没有消失,依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着政治渗透,在国际舆论中将社会主义渲染为独裁与邪恶势力,中国也已经成为美国继续掌控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最大敌人。
在对中国这一崛起之社会主义大国,美国人仍未选择直接的制裁与打压,而是选择了与曾经拖垮苏联相同的悄无声息却如同慢性病毒一般侵入一国政治心脏的政治渗透。
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年人更常见的应该是其文化渗透,从麦当劳到coach,mk等品牌,所受国人追捧程度众人皆知,更加可怕的是中国民众对美国文化的憧憬与赞美,以及对美国国家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羡艳与渴望,一波接一波的留美出国潮,不仅使我们国家丧失大批高精尖人才,更大大削弱了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得不承认,美国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已初见成效,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较量无声》深深提醒了当代青年人: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无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杀伤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比多少个核弹的杀伤力都具有破坏性,一个强国的标志并不是在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对这个国家存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让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们的国家是二战胜利的结果,但这并不说明战争的结束,冷战的开始将中国再次卷入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冷战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还是国家利益和地位的争夺,是涉及全球权力和尊严的高低问题。
冷战结束之后,中美之间风云诡谲突变,亦敌亦友,一场涉及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的无声较量正在进行。美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渗透是将这个国家为人民所鄙夷的价值观"添砖加瓦",从而使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唾弃感,从而不断向往外国的思想,这样就是所谓的"无形的战争"。虽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在思想观念上却一直徘徊在中西方的边缘上,所以要想获得对世界上的主动权亦或者更为简单地说不能为其他国家所削弱或控制,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美国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为我所用”,而不是盲目崇拜。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怀“兼济天下,为国为民”的情怀。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3
《较量无声》是国防大学、总政治部保卫部、总参谋部三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最近联合推出的两集纪录片。我有幸得以观看此片,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为有宋以降数代君王的执政教科书的《资治通鉴》里曾有这样的精彩记载: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徵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文字并不艰涩难懂,诘屈聱牙。总结其精髓仅有七个字:“创业容易守成难”。中国有句古话:“兴家好似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这一道理不会随着世事变迁而有更易。古代的朝代更替,兴盛衰亡。都隐喻着这一道理。当然,这一哲理放到当今社会也说得通。并且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也正面临着守成艰难的严峻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是中国有史以降最屈辱、最艰难的时期,相对的,也是最进取、最无畏的时期。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社会情况可以用“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来形容。面对着外有列强进犯,内无劲
旅抵御的艰难境地。中国共产党站出来了。近代中国在中华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水深火热中,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胜利的道路。无数革命先烈为这一伟大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公元1949年10月1日,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必须铭记这一天,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的时候。普天同庆,万姓欣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独立了,我们从此站起来了。但是,我们的独立带给人民幸福的同时,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不得不开始面对又一艰难境地——国内事业百废待兴,国外强敌虎视眈眈。《较量无声》这一纪录片就客观理智的剖析了新中国所面对的国际“较量”。
该片没有过多的讲述中国共产党“创业”的艰辛历程,而是一针见血的点出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美国政府的霸权体系对国际局势的恶劣影响。该片一开始便直接点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过程,必然始终伴随与美国霸权体系的磨合与斗争,这是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纪较量。”
片中对苏东剧变、颜色革命、北非动乱等自我国建国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巨大变革做出了详尽、理智、客观的阐述和分析,并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分析这些事件对我国的重要影响。
该片开始便讲述了苏联解体的来龙去脉和其真正原因,对叶利钦及戈尔巴乔夫导致的这场世纪大变局做出了准确的历史定位,在讲述这一事件的时候,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放弃了政治旗帜、放弃
了理想信念、放弃了思想武装和敌我意识,最终迷失了自己,又迷失了对手的政党;一个不是自我完善,而是自我否定,不是锐意进取,而是固步自封,不是相信人民的力量,而是相信西方的神话,进而失去了执政根基的政权,一步步走向衰落和覆亡则一定是必然的。”中国人自古便有以史为鉴的习惯,而面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样的世纪变局,我们绝不能只是叹息抑或哀婉,我们需要做的是以此为鉴,记住教训——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自己的思想武装,坚持自己的政治旗帜,这样才有可能屹立于民族之林。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4
观看了廉政教育片《较量无声》。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很好地洗礼,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了更进一步清醒的认识。
通过本次观看警示教育片,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严格要求,做一个守纪律懂规矩的人。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学会懂规矩,做到知晓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将规章制度入脑入心,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同时,更要学会守纪律,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强化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对纪律心存敬畏,做到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各项纪律规定。
二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之余,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党的政策理
论,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促使自己时刻不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要求,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
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篇5
今后要继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学习,不断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自觉用焦裕禄、朱彦夫、王伯祥等先模事迹,照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反思差距找不足,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自觉利用潍坊干部网络学院、临朐e支部、山东科协网等加强研习,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动。积极参加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单位组织的集体学习,用个人的模范行动去引导周围的同志,以此带动学习型机关建设;多方面宣传邪教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对人类生命的践踏,引导更多群众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党组织的一份子,我们要坚决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准备着,为加快实现中国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