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精选6篇
心得是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心得是体现个人真实想法的一种文体,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心得是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心得是体现个人真实想法的一种文体,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篇1
12月26日小区发起招募自愿者活动,同时单位也呼吁号召志愿者积极报名。由于我24日出现黄码,报备社区后被要求居家隔离。当时我虽然有满腔热情和决心,但也知道不能盲目冲动的行动,首先要遵守防疫政策,给单位和社区相关同志说明自身情况,并告知如果后续有志愿者活动一定要通知我。
20__年1月1日下午街道办通知小区按照疫情解封合规要求可以取掉我家的封条,次日就可以出门做核酸了。1月2日我看到业主群里说小区接到了政府发放的第一批免费物资,紧接着小区就再次号召志愿者报名,我赶紧联系物业说明情况,填报资料,经物业审核同意后就直接参与到志愿者行列。当天我的主要工作是和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志愿者们分楼栋、分单元逐步有序为小区每户居民发放免费蔬菜和相关物资,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物资供给。
我们和物业人员开始了卸菜、分类,装袋的繁琐流程,分拣的每袋蔬菜包括土豆、白菜、胡萝卜、洋葱、辣椒等,很快一袋袋分装的蔬菜包堆成了色彩缤纷的小山,物业人员指导我们按照小区单元楼宇、住户数量进行分配,封控区的住户由工作人员送菜上门,管控区的住户则交由我们可以分时段、分楼栋、分单元、每一家逐步有序分发,敲门告知业主等我们离开后在自家门口自提,充分做到非接触式配送,既减少了相互交叉感染的风险,又让业主感受到了无限的温馨体贴。我们也不知上上下下了多少趟,进进出出了多少次,大家相互加油,相互打气,不知疲倦的奔波着,中间短暂休息时看到业主群里面收到菜的居民对我们感谢的信息:“菜好新鲜啊,辛苦了!”、“大冷天的真不容易,谢谢志愿者们!”还有居民用心发出的各种“摆拍晒菜”,也有留言表示疫情当前,政府和我们志愿者的这一举动让人感到非常温暖。看着群里的信息,我们觉得很欣慰也很温暖。那一刻真的觉得“只要大家生活得到了保障,一切辛苦都值得。”
居家隔离,隔断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情感。一个个热心的电话、一袋袋新鲜的蔬菜、一件件的生活物资,一天天的交流与相处,我们“社区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为这个疫情面前本有的“服务关系”注入了满满的“人情味”。希望我们的责任和担当能在这严寒的冬天温暖每一位居民。每一份勇气都值得铭记,每一份感动都值得分享,每一份辛劳都值得称赞。疫情对大家的要求已经提到了等级,每个人都已经精疲力尽,但我们都撑下来了,我们是志愿者,我们身上有志愿者的责任,我以我的团队为荣。只要疫情不结束,我们就一直在!凛冬终将过去,冰雪终将消融,愿我们疫尘不染,静待疫散,不负阳光,不负爱。西安加油!西安平安!
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篇2
作为一名返校志愿者,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当我得知招募返校志愿者时,我特别开心,特别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一直想做的是为学校做点什么,留下不一样的记忆,和家长老师商量后,大家都特别赞成我,我也特别荣幸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早晨,为了接到南站第一批到站的同学,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南站,虽然刚开始有点乱,我们还是接到了第一批学生,在张希琼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有条不紊的开始了。由于第一次当返校志愿者,到了高峰期时,就比较慌乱。我负责同学们最后登记的,表现就是不知道哪个同学上的哪趟车,忘记记录车牌号。之后就需要点名确定哪个同学上了哪趟车。在经过第一次点名之后,我们计算了差不多够一趟车的人数之后停止了让学生登记。可是在高峰期还是许多学生等待,最后我们就计算学生登记的人数,如果接送的车来了,我们根据车能核载的人数等于登记的人数,如果车没有赶到,我们就计算登记的人数到45就标记一下继续登记,这样等到车来了,就可以上车了。
在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我特别的荣幸成为了全程接待的一员,从运城始发的d5366次列车在太原南站停车前,我们的志愿者早早就等待在站台接待他们,想让他们感到回家的感觉,然后一路带领他们到达我们的集中点,进行测量体温、行李消毒、核验身份、登记信息。最后坐上我们的校车进校门。我们也会在自己空闲时,为队友减轻负担,感受到了我们学校确确实实的是为了我们负责,把我们放在第一位。我们更应该用一颗志愿者的心去帮助同学,去感染他人,真诚地为同学们服务。在这之中,我也见到了其他学校的志愿者,自认为我们学校是最专业最贴心的,心中为我在太理而自豪。每次听到路人说“这个学校的负责”,我就实现了当志愿者的价值,为太理而骄傲。当听到同学们的一句谢谢,我就觉得自己所做的是值得的。另外,我更觉得生命有时太脆弱了,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我认为志愿者不仅仅是奉献者,我们还是受益者,大家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虽然大家条件有些艰苦,甚至顾不上吃饭,站的都特别累,有许多事情是我们之前没有做过的,有许多事情是在考验我们的责任心及纪律性的,但是我们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伪命题,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分钟,都在成长,也收获了许多,我们从互不认识变成了相互扶持的好朋友,我相信有这么一段志愿服务的经历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将一生难忘。我是一名志愿者,我骄傲,我自豪。这次活动在我们接到最后一名学生的时候结束了,我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加入进去。
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正当人们还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期盼疫情结束之际,新一轮疫情在河南省内爆发,随着疫情形势愈发严峻,防控工作也越来越难,全省进入备战状态。在这困难时刻,身为一名医学生,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志愿者工作之中,为本次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疯狂的疫情,摧不垮我们坚强的斗志,凛冽的寒风,吹不灭我们心中的激情。路口哨卡,有我们筑起牢固的屏障,小区楼幢穿梭着我们忙碌的身影,卫生室门口是我们维持秩序的坚定身影。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的那一刻,我领悟到了自己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使命,“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走在防疫前列,积极投身防控前线,配合社区做好定点执勤工作,此次志愿活动中我的工作主要是维持新冠疫苗接种现场的秩序,并帮助接种人员进行扫码和登记,在引导他们进行接种之后收获的一声声感谢,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志愿者的意义所在,不仅帮助了他人,自身也感到无比的幸福与自豪,而且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艰辛和不易。我相信在这场防疫战争中,在我们每一个社区人的努力下,疫情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
这一次的志愿者活动让我感触很多,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我也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在此次志愿活动中我找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价值,也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身为一名医学生,在疫情危急时刻,我更应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无私奉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绵薄之力。
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篇4
到2月24日,是今年44岁的李正喜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第20天,随着复产复工,他在小区里的劝导执勤工作应该暂时告一段落。回到家的时候,妻子把喷香的面条做好了放在了桌上,李正喜端起碗吸溜吸溜地就吃了起来,这是20天来妻子给他做的第一顿饭,她埋怨说过我什么时候不当志愿者了就给我做好吃的饭。
之前每天回来就睡在沙发上,李正喜不太敢接近妻子和10岁的女儿,其实他也害怕,万一自己感染了会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要近距离接触好几百人,包括给居家留观人员送吃的,李正喜每天确实很忙。
入夜,妻子忙着收拾家务,女儿靠在李正喜身边,爸爸,什么是志愿者?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问,李正喜想了下,就是心甘情愿不图回报去做一些事情。他觉得好像并没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补充了一句,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爸爸做的都是对的和好的事情。
女儿似懂非懂还是点了点头,屋里很静,只是厨房里洗碗筷的声音。
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李正喜就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那时候妻子身体不好,这个家离不开,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成为之后很长时间,李正喜心头挥之不去的愧疚和自责,让他久久难以释怀。所以这一次面对疫情,2月3日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李正喜想去武汉,他们说需要医生和护士,就安排我加入了当地志愿者队伍。
如果去了武汉,我就把妻子女儿送回老家。有大家才会有小家。李正喜说他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
2月3日决定做志愿者的时候,李正喜是写了请战书的,他是做过被感染了最坏的打算,当然他没敢给妻子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妻子不愿意丈夫去危险的地方,这是完全能理解的人之常情。只是妻子唯一反对的方式,就是赌气不给李正喜做饭吃,直到他不做志愿者的那一天。
做志愿者,李正喜是在网上报名后被安排在当地阎良志愿者队伍中的,或许是因为当时他年纪最大,队里临时就安排他作了组长。志愿者队伍分为消杀组和劝导组,李正喜就在劝导组,最多的时候,他们这个组一共有40多名志愿者。
如何做好志愿者?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开展劝导工作?
所有的问题告诉李正喜,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在门口站岗,在社区巡逻,而是面对很多居民对疫情的恐慌,如何做好心理疏导,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到科学文明和贴心。那一夜,思考这些问题,李正喜没有睡安稳。
2月4日,红旗楼小区,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执勤,除了劝导和登记工作,他都站得很笔挺,标准的军姿,让人的第一反应,他应该是军人出身。
17岁就想当兵,名都报了,但是因为父亲身体也需要照顾我就没去。李正喜的老家是四川的,他说1993年,他参加了当地武装部的民兵预备役,在那里待了两年的时间,也是这两年影响和改变了他的一生。那时候我们穿的是陆军的衣服,指导员铿锵有力的告诉我们,就算哪一天脱了这身军装,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要对得起曾经穿过的这身衣服。
李正喜从来没忘记指导员说过的话,他就这样呆板得牢牢记在心里。因为工作,1997年,李正喜来到了阎良,从此没有离开。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妻子有疾也需要人照顾,这个客观存在的理由也困扰了李正喜随后的日子。
那年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四川受灾,李正喜坚信能去一线的人有很多可能比他存在的困难还要大,别人又是怎么克服的,况且他曾经还是军人有些问题不能深究,李正喜说不然自己就在自责中无法释怀。
不是每个人能理解志愿者
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在劝导组这是李正喜和其他志愿者们一天工作的时间。
第一天巡逻的时候,就看见好几个大爷在院子里晒太阳,李正喜耐心去劝导让其回家,其他时间还要疏导交通,详细登记各种信息。
不是每个居民都能理解志愿者的工作。
某天执勤的时候,一位70岁的大爷,拿着前一天的出门条执意要出社区大门,被李正喜拦了下来。当时疫情形势严峻,社区规定采购生活必需品可以两天出一次门,每次出去不超过2小时,大爷前一天已经出去过了。
凭啥不让我出去,我是在单位为国家做了几十年的贡献,你有什么没资格拦着我。大爷推着自行车,情绪激动,顺手摘下自己的口罩就喊了起来。
正是因为您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我们才在这里为你们做好保障,让您和更多人更加安全,才不能出去的。李正喜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大爷的怒气,大爷推着自行车不顾劝阻,直接压过李正喜的脚。
后来派出所来了民警,大爷看到穿制服的警察才安静下来的。李正喜清楚得记得警察来的时候告诉大爷的那句话,他们这些志愿者不图回报在这里为你们保驾护航,你们还不理解他们。
志愿者的工作,李正喜一直觉得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制造矛盾的,所以,面对任何质疑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语言,他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劝导,保持自己的冷静。
登记,查票是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每天必须做的工作,一位30多岁的女性嫌麻烦,骑车直接往里冲,李正喜一把抓住车后座,当然他还要保证对方的安全。
拿开你的脏手,不要触碰我的东西,我害怕你就是个病毒。对方的话让李正喜愣了片刻,这话确实特别刺耳,让他很难受。
我有手套,每天都会消毒,也许上面会有细菌,但是我做的事是干净的,不是病毒。李正喜努力为自己不是病毒做着解释。
一旁几个大爷实在忍不住了,姑娘你这话是不是很没素质,志愿者也是为了咱们大家,他们什么回报也不图,你太不尊重人了。
舆论的力量平息了对方莫名的火气,一直到这位女性也觉得自己是理亏,并开始配合李正喜所有的检查和登记工作。
特殊时期的温情和温暖
站一天,巡逻一天,一段时间后,晚上回到家的李正喜腰就开始腰痛,腿部肌肉僵硬,他把自己独自关在一个房间里,这也许是他保护家人唯一被动的方式。
窗外很静,躺着滑手机,李正喜很关注武汉的疫情。一位农民拉着一车物资去了武汉;阎良医生护士支援武汉;一个孩子说把老爷和妈妈借给武汉泪目里看着新闻,李正喜觉得他能做的就是第二天继续做好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军人就应该冲在前面。睡前李正喜想起来要给一位大爷明天送口罩,他赶紧起身拿出家里备用的两个。
给居家留观的隔离人员送生活必需品,也是志愿者的一项工作,如何克服恐慌,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李正喜每次都会叮嘱其他志愿者。
有的时候,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才会有更多温情的画面。李正喜觉得不理解他工作人只是极少数,相处中很多居民和志愿者都是感动着彼此。
那天给一位居家留观者送东西,离开的时候,对方站在窗户上给李正喜拍了张照片,说是要自己留个纪念,记住在这个特殊时期,带给他感动的志愿者。
帮着大叔拎东西送到家门口,下楼的时候,大叔突然拉着李正喜的手说,兄弟你别怕,我没病毒,我就是很想和你合个影,特别感谢你。这张照片后来就一直保存在大叔的手机里,他期待摘下口罩的那一天,能看看李正喜的样子。
还有人在我执勤的时候,给我买了一瓶饮料。他还说,如果不是非常时期,就一定拉我到家里吃饭去。
20天,李正喜带领了40余名志愿者,全程一直坚持的是19个人,年纪最大的是58岁,最小的是两名90后的在校大学生。每天其他志愿者也会给李正喜带来太多的感动和力量。
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李正喜用20天的志愿者活动,解释着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志愿者。
复产复工后,但是防控工作也很重要,李正喜说,等学校开学后,他要去做义务消杀工作,需要的时候随时叫我们,我们志愿者就来了。
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篇5
病毒爆发后,农村须臾不可大意,西郭村广大基层干部和村民第一时间投入抗疫阻击战,下大力气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不让农村地区轻易成为病毒的突破口,西郭村全体村干部一直砥砺前行在抗疫之路。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疫情牵动人心,安危事在人为。防疫工作由党员干部来充当主力军以筑造一张覆盖农村各个角落的防疫网络。农村疫情的防治,关键在防:即外防病毒输入,内防病毒扩散。在这张严丝无缝的防疫网上,广大基层一线干部就是其中的网格员,他们精气神足、战斗力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把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里,带头做好排查,科学有力部署,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把好疫情防控狙击战,在这场大考中给基层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组织好战役一线的“排头兵”。为了把“内防输出,外防输入”落到实处,村干部在西郭村村口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站,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号召村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抗疫队伍。严格排查外来车辆及行人,及时劝返未戴口罩村民,做好量体温,登记、消毒等工作。
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形成防控合力。利用在大喇叭中喊话、在微信群中转发关于疫情的科学知识和新闻报道、上门宣传等多种宣传方式使得基层对疫情防控认识到位,防护意识和医疗健康知识得到提升,农村疫情防控的警钟已敲响,抓好特殊时期是防控疫情的重点。西郭村始终坚持宣传,全面提升村民的防疫意识,畅通上报渠道,村民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活动、减少人员聚集,倡导“红事”缓办,“白事”从简,并提前报村委会报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引导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控。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医作用。村卫生室人员做好农村地区的筛查,实行日报告制度。发现发热患者和来自疫情地区的疑似感染者会及时上报,分级分类做好防护和信息登记并按时上报,督促村民打好疫苗,实行疫情常态化防控。针对居家健康监测和居家隔离人员村医定期上门测体温,并做好对居家监测和隔离人员的关怀。
西郭村疫情防控战还在继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西郭村全体干部和志愿者坚持把防控的责任放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里,用过硬作风高质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疫情防控最终胜利!
村疫情志愿者心得篇6
为响应省委号召,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2月22日,我报名参加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党员下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条件艰苦,紧张忙碌,但是使命光荣,感触颇深。
作为社区志愿服务9名党员的小组长,2月22日接到任务当天,第一时间与社区对接,明确了我们小组负责小区的卡点值守任务。同时成立了某某社区下沉党员微信联络群,了解小组成员基本情况,合理定岗排班,确定工作职责并提出工作纪律与相关要求。后续,在人员不足及个别党员因工返岗的情况下,及时与社区沟通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增补。同时,在微信工作群中,对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随时进行沟通和协调,保证了卡点值守工作的顺利开展。
某某小区情况复杂,有近千百户居民,超市的后门也开在小区内,进出行人和车辆频繁。在卡点值守时,我认真、耐心、细致地做好进出人员的证件查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快递消杀等工作。同时积极向出入小区的居民宣传国家疫情防控工作政策,帮助年龄较大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替不愿拿笔写字人员登记信息,拦阻不带身份证居民外出,处理居民无理由不听劝阻强行闯卡等突发情况。值守期间,遇到两场大雪,在保证值守任务不出纰漏的同时,还清理了卡点周围的积雪。
国家有难,党员义不容辞地要冲到防控疫情一线。卡点值守,接触人员多,风险比在办公室要高,为了大家的安全,担这个风险值得。我值守的卡点条件艰苦,执勤两个小时都要在室外站着,没有取暖的地方。每天执勤结束回家,都冻得腿脚痒。但是我知道,作为党员干部,疫情当前,我肩上的使命有多重要,作为社区人民安全的守护者,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当屹立风雪中,我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更因自己是一名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