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读后感4篇()
本文主要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的读后感,共包括四篇。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人民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通过阅读这四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篇1
我很早就认识毛泽东爷爷的照片,喜欢看毛爷爷有关的电影,认真读毛爷爷有关的书籍。毛爷爷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如果没有毛爷爷就没有幸福的今天。
今天,我仔细拜读了《毛泽东》这一本书,感觉到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这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读书学习也紧紧地伴随着他为革命奋斗一生。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毛泽东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没有书,他把附近能借到的书都借来,有时还跑出20多里路远的`表兄弟那里去借。白天,他在地里干活,休息时他就坐在地上看书;晚上,他在豆粒子大的桐油灯下如饥似渴地读书。在图书馆里,他总是第一个进去看书的,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下有敌兵堵截,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读了不少马列的书。毛泽东患病时,不得不躺在担架上,他还抱着一本书看。
毛爷爷经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新中国成立后,日理万机的他,仍然忘不了读书。有时候夜很深了,工作人员强行给他关灯,可是人一走,他又把灯打开继续阅读。就是在毛爷爷病重了,不能看书了,他还请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难怪毛爷爷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毛爷爷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学习,作为早上8~9点钟的太阳的我们,该怎样呢?
我们也应该像毛爷爷一样勤奋学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博览群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才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篇2
在我心中,毛泽东不但是一个受万人敬仰的领袖,更是一个胸怀宽广的诗人。
最早接触毛泽东诗词是在小学五年级的书本上,一首七言律诗《七律·长征》现在吟起来还是朗朗上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用简短的五十六个字,叙述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这无疑不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毛泽东的诗词大多以豪迈见长,这与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有所不同,苏轼、辛弃疾的诗词虽是豪放但又不免伤感,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豪放,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因笑我,早生华发人如梦,一尊还江月。”“多情”后几句虽表达的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而毛泽东的诗词确是豪放而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读过他的诗词之后,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似乎爬上了更高的树,看得更远了,这种“安得倚天抽宝剑”的气魄更是无可比拟的。
他的另一首《沁园春·雪》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词的上阙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啊!而下阙的气势更加磅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诗写出了新的时代革命英雄们敢于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敢于创作更加伟大的业绩,这是毛泽东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突出了毛泽东宽阔的胸怀,豪迈的情感,远大的抱负和对人生的自信。
毛泽东,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值得人们万分敬仰,作为一个诗人,更是令人无比怀念。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篇3
我喜欢苏东坡大江东去的气势恢宏、喜欢岳飞满江红的慷慨悲歌,但更喜欢的是毛泽东的诗词,其常见作品我都能倒背如流。这些豪迈奔放、回肠荡气的文字撞我心扉,荡我魂魄,令我思绪飞扬。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便以天下为已任,志存高远,赋诗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中对朋友的离别感慨万千,叮咛、鼓励有加——“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在《沁园春·长沙》中与“风华正茂”的同学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渡过了难忘的“峥嵘岁月”。《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短小精悍的三十六字,铿锵有力,语言朴实无华,由其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更见独特效果,彭德怀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彪炳千秋。在《七律·吊罗荣恒同志》中诗人思前想后,情真意切,怀念、哀悼之情溢于言表。“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诗人欲哭无泪的心情和对战友的高度信任。全诗语句凝练,活用典故,条清缕晰。
毛泽东同柳亚子先生诗词唱和一直被传为佳话。想当初柳亚子先生对新政权对其待遇有不满情绪,毛泽东以诗作答,幽默含蓄,感人至深,从忆旧入手,对其进行了关心、劝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深意浓,使柳亚子先生心悦诚服,同时也感动了众多爱国人士,纷纷走入政协队伍,为新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能熊罴。”正气凛然的面对美、苏反-华势力,“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嘲笑了苏联修正主义的狂妄自大。诗人铁骨铮铮,浩气回荡。令正义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逆境重重,风云变幻,但他却能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境况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同时还创作了这么多震古烁今,美妙绝伦的诗词,分析的结论是功夫在诗外,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遍览群书,博古通今,足迹踏遍万里山河,见多识广,而又性情豪迈、浪漫。所以才会有如此骄人华章。由于集多种才能于一身,善于团结各界人士,有着崇高的人格,因此他有着一种独特的诱人魅力,凝聚了一批中华优秀儿女、民族精英,与其一道赴汤蹈火,南征北战,缔造了伟大的共和国。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篇4
新学年教学已经开始一个星期了,高中一年级的第一单元便是现代诗歌,这是同学们九年级上下两册现代诗学习的延续。第一课仍是毛泽东的诗词。正如法国前总理富尔所说,诗,是了解毛泽东性格的关键之一。因此,课外阅读毛泽东诗词便是我们拓展学习的第一项任务,要求每人至少背诵10篇,并且给大家推荐一首自己最喜欢最欣赏的诗篇,写明自己的推荐理由。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推荐同学们写的欣赏文字。虽然文字有些稚嫩可爱,但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千里始于足下呀。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一些毛主席的诗词,比如:我非常喜欢他的诗词和书法,他的诗词不仅非常有气魄,而且很有文采。他的诗词不仅充分展露了他的诗情才智,而且显现了他丰富的、崇高的、伟大的精神世界。
1925年,毛主席写了《沁园春 长沙》。我觉得这首诗词显示了毛主席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诗中写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认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该由我来主宰这片大地吧!”表现出想成就大业者壮志未酬时的询问。
1936年,毛主席写了著名的《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我觉得《沁园春 雪》这首词显示出毛主席更有帝王气派,词中写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从中体会到毛主席要成为超过历代帝王,独领风骚的人物。他就像曹操一样,他们都具有成就帝王的思想。
1954年,毛主席写了《浪淘沙 北戴河》,这首诗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换了人间”指: 自古兴亡更替,英雄辈出,是历史的必然。再结合前半句“萧瑟秋风今又是”表明作者认为,是该改朝换代是时候了,正要开创一片全新的世界。
在毛主席的诗词中,我发现毛主席最喜欢用的形容词有:廖廓,苍茫,莽,滔,说明他老是以天下主宰者的心情,想着天地风云,山河湖海;描述数量老是用百、千、万,口气特大,让人觉得非常有气魄。
这就是我读了毛主席诗词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