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典型事迹材料5篇(医者英雄:五则医生典型事迹)

在医疗领域,涌现出许多令人钦佩的医生典型事迹。他们不仅具备卓越的医学技能,更展现出无私奉献和人道主义精神。本文精选了五篇医生典型事迹,将为您展示这些医者令人感动的故事,为我们传递温暖和希望的力量。

医生典型事迹材料5篇(医者英雄:五则医生典型事迹)

医生典型事迹材料篇1

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08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 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生典型事迹材料篇2

李有忠,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有忠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任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选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李有忠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园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加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郝怀清主任医师学习1年。20xx年又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跟随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路志正、薛伯寿、冯兴华等老师学习,得到其亲自教诲。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学生,上体育课时发现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一直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李有忠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疼痛,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准备手术治疗,李有忠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认真研讨和外出学习,率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于20xx年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李有忠同志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大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痛苦异常,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李有忠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善于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的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李有忠同志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地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李有忠同志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民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李有忠,从此与李有忠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慢慢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李有忠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认真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容易感冒、摔伤,李有忠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激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现钱不够,离家又远,李有忠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李有忠属于一般的工薪阶层,并不富裕,但在20xx年崔召小学改建时,积极捐款一千元,后又到张舍镇看望养老院老人捐款400元,救助贫困学生捐款500元,带领中医儿科党支部全体党员为崔家集镇贫困学子荆某捐款……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李有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李有忠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常常用便宜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李有忠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李有忠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20xx年被评为平度市十佳服务明星,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李有忠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医生典型事迹材料篇3

刚过不惑之年的李xx,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并能做到想在前、干在前,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业绩、勤廉务实的作风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甘于奉献,忘我工作。作为一名医生,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像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春节、国庆等法定假日,更没有双休的概念。虽然离家只有500米的路程,忙起来一两天也不能抽身回家看看,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同学朋友聚会“放鸽子”是家常便饭。家人生病最多也只是下个医嘱,无暇关心照料。就连母亲临终时也不能陪伴左右,更多的是选择守候在病人的身旁。尽管如此,但他觉得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他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二十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医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滥竽充数的医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从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定期轮训以来,他主动向领导申请学习名额,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到南京中大医院脑外科学习最新的手术方法。学成后,在与病人充分沟通并取得理解的基础上,他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术前消毒方法的改进,脑出血手术器械的改良,DSA的开展等使医院脑外科在周边地区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为造福于当地百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严谨务实的态度,使他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习惯,认真、仔细、耐心诊断、治疗每一个病例,及时纠正了多例他院的漏诊和误诊病例。他认为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行的事业,所以做医生确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一边是繁重的工作,一边是不断有新的医学知识的产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

洁身自好,作风清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他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一次,一位患者拿着药品划价单疑惑的对他说:“李医生,怎么才开十几块钱的药啊,这病能看好吗?我在别的医院最少也是几百块钱啊,你给我开点贵的药,我不怕花钱。”听后他耐心的对病人说:“你的病用这些药就可以医治,你说的那些药都是很好的药,但是对你的病情没有什么好的疗效。”他就是这样为病人着想的。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有时为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时,则在术后或出院时退还。而且都是悄然退还,从不声张。多年来,已婉拒“红包”数千元。由于脑外科交通事故住院病人较多,事故双方经常会为了某些利益找他拉关系,找方便,他始终秉承公正处理的原则,从不怕得罪人,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既要保证治疗效果,也不过度医疗。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痴心不改。二十年的行医历程,改变的是春夏秋冬,不变的是行医信念;二十年的行医历程,缩小的是医患距离,增长的是专业技能,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信念却从未改变,患者可以千差万别,平易近人、全心全意的原则始终如一。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他从事着平凡的医疗工作,既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他自己也总是说:“选择了医疗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我不后悔!”。是啊,普通的他,就如这医院园林中的片片绿叶,平凡的他,就如这沧浪水中的朵朵浪花,但就是这样普通而平凡的他,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都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奉献着美好的青春!

医生典型事迹材料篇4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见到了各种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在五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实习的时候,多次受带教老师表扬。20xx年7月他来到了xx市中医院开启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职场生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14年的医生生涯,他勤奋工作,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信服别人,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病人。

工作以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把苦、累、脏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他曾经持续给一位没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压一个多小时,只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有时遇危重病人,他以院为家,一夜一夜的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曾经有一次千辛万苦把病人抢救成功准备出院,病人却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属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家属能感觉到他的坚持不放弃,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xx年,他在xx省人民医院进修呼吸内科,1年的进修时间中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深受黄茂主任的赞赏。回到医院后参加了数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会诊,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与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医院呼吸危重病人抢救的新纪元。与张晓东医生一起开展了气管镜的检查与治疗,提高了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内二科工作,虽然他的专业是呼吸内科,但他们科是综合内科,什么样的内科病人都有,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一直坚持不断学习,主动请教。14年的坚持,不为什么,只因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对。在本科室同级别的医生中,他始终病人最多,服务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学习,长年累月坚持早晚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对病区急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做到随叫随到,对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会诊也同样如此。一周工作时间70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化。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病人送红包的情况,他一概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给病人存在账户上。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懂得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

医生典型事迹材料篇5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居马泰被冰河拦住了回诊所的路,他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居马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牧民称之为“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过得话,我们看一下,抓紧时间,过不去!冰太软!绕过山从那边走吧!阿革兰。高烧不退的小阿革兰,一直哭闹不止,居马泰想尽办法,逗小家伙开心,8个月大的小阿革兰很快就跟他熟悉起来。阿革兰的笑容让48岁的居马泰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居马泰满心愧疚。他的大女儿高哈尔说:我爸一般都说: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吗能干什么呢?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居马泰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马泰就又要出发了。他必须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因为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顾,居马泰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他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马泰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他双手根本没办法抓住溜索。居马泰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他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阿革兰!居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小心点!邻近傍晚小阿革兰体温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严重了。居马泰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惫。居马泰却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他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须做事。居马泰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险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无数的悬崖和冰川。居马泰在这条路上往返20年,熟悉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居马泰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承担起最危险的用自己的身体为阿革兰和妈妈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终于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居马泰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他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居马泰带着孩子终于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他是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魔鬼路”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居马泰救治过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居马泰:北京冷吗?居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继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仔细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居马泰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他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心他,担心别人对路途不熟悉是吗?到底有多危险?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别危险。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他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希望当医生吗?她也希望当医生。

有请居马泰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很多活死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居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该向他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绽开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向居马泰致敬!

★其他类似内容

1十佳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推荐8篇

十佳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推荐8篇

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杰出的医生,他们默默无闻、坚守岗位,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今天,我们荣幸地向您推荐8篇关于...

查看剩余 72% 十佳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推荐8篇

2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

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

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展示了医疗界杰出医生的光辉事迹。这篇文章将带您走近这些医生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医...

查看剩余 86% 医生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

3十佳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优质6篇

十佳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优质6篇

《十佳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优质6篇》 医生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在医院的一线,默默奉献,救死扶伤。本文将介绍六位杰出的医生,他们...

查看剩余 88% 十佳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优质6篇

4医生个人事迹精选5篇

医生个人事迹精选5篇

医生,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卓越成就值得我们铭记。本文将为您呈现五篇医生个人事迹精选,让我们一同领略医者仁心、...

查看剩余 78% 医生个人事迹精选5篇

5医生个人事迹参考5篇

医生个人事迹参考5篇

这篇文章将为您呈现五位杰出的医生的个人事迹,这些医生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的故事将启发您,展示了医生如何通过奉...

查看剩余 84% 医生个人事迹参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