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活法心得模板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归纳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心得体会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的动力来源,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看活法心得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归纳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心得体会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的动力来源,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看活法心得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看活法心得篇1
我每次乘飞机习惯带本书以便无聊时打发时间,一天出差前向同事借书,他随手拿起一本稻盛和夫的《活法》,感觉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倒方便携带。阅读本书如身边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对我讲解人生的真谛。曾经我也为哲学老师讲人生观价值观如何重要而觉得可笑,可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一些人遇到一些事,愈发觉得自己年幼的无知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而本书每一标题的内容都值得我们深思,反省。
稻盛和夫的哲学就是要我们懂得,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练灵魂,要课以自己比他人更为艰苦的人生,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诚实、认真、正直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学会“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断积累善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并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辉煌,同时也是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
追求正确人生态度和人类应有的状态已经不是我们个人问题了,稻盛和夫的哲学为了把人类引向正确的方向,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有义务认识自己的责任,终其一生去努力磨练灵魂,使灵魂更高尚,一点点反复精进。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练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才是稻盛和夫哲学阐述的真实的“活法”
稻盛和夫提出“以原则思考,化繁就简是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作为个体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一把尺子,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度”,就要明确告诉自己不能做。
真理是一根线织成的布。所以,所有事情越单纯越接近它本来的状态,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于是用简单的方法去对待复杂的事情,这种思维方式很重要。其实用最朴素的原理却能解决大问题,很多问题是我们想复杂了。人生的原则如此,工作的原则亦相通,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认真分解,然后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从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往往遇到的难题也能解决。
该书以稻盛和夫本人的成长历程来给予劝告,当我们用他的哲学观来看待事情时,所有的困难都会突然出现简单有效的解决之道。他认为:工作现场有“神灵之声”。当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无论怎么想办法、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处处碰壁,无计可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时,此时事情才刚刚开始,此时,应该恢复冷静,然后面对现实对产品和现场,重新审视、体察、倾听,才能听到“产品对我们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实我工作亦经常遇到困难,面对困难百思不得其解,而此时我一贯的做法也是不“作为”,认真反省自己,把思路方法过滤一遍,如有可能尽量去现场,在现场中仔细观察、善于分析,以现场发生的现象及收集的数据来分析问题,难题往往也能解决。当我们遇到困难仅凭想象和经验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的“产品”有其独特性时,这种面对“产品”,亲临现场掌握该“产品”的特性变得尤为重要。20xx年,我负责太仓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在提供试验大纲时心理很害怕,因为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试验且对该类型超临界机组不了解,但项目立了总要做吧,多方查资料并向前辈学习还是心理没底。在做试验前一个礼拜我去电厂熟悉情况,每天对着ip系统看,与运行人员交流机组运行情况,慢慢的了解了该机组的特性,到做试验时也就有信心了,项目可以顺利进展。
通过本书的阅读,感觉与智者进行了一番长谈,对此受益颇多。
看活法心得篇2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也许我们会回答:“为了繁衍生息、为了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赚更多的钱生活的更富足等等,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去想,去回答这个问题,但当你看了《活法》以后将会有更高层次的答案————————人活着是为了“提升心性,磨练灵魂”。正如稻盛先生所讲,人生在世,为欲所迷,为欲所困,可以说是我们人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这种本性,我们就会无止境扡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就会沉湎于享乐。佛语有云“人痛苦的根源缘于人的欲望,欲望越强烈,越得不到满足便会越痛苦。”所以,自现在开始要放下欲望,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稻盛先生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修炼灵魂,可能我们对此话感觉有些消极,人身到头来本来就是一场空,而稻盛和夫给出的最好的活法就是,人活着就要不屈不挠,勤勤恳恳工作,专心致志,一心扑在日常最重要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工作,坚持劳动,扎根于内心,陶冶人格、砥砺精神,才能达到更高境界,人生自然而然得到磨炼。
稻盛先生说,在日常工作之前首先要思考好每个细节,这样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对比自己,确实在工作中未有成熟的事前思考,这样必会导致不完美的工作结果,这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去努力要改善的部分。
现实中我们将事物考虑的过于复杂,按稻盛哲学所讲,真理之布由一根纱线织成,把事情看得越单纯,就越接近真实,也就是越接近真理。抓住复杂现象背后单纯的本质,这样一种思考方式极为重要。结合实际工作,我们确实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所以导致内耗增加,从而导致相关成本的浪费,所以,在经营活动中,复杂的事情要做到简单化,简单的事1、2、3就可以了。
战胜自我向前进,人生大变样:人都是有惰性的,大多人都会讨厌工作,当在你讨厌工作,觉得难以忍受时,还是要多加忍耐,要下决心朝前走,要发奋努力,这将改变你的人生,所以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抑制利己的欲望,决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战胜自己贪图安逸之心,发奋工作,从正面迎击困难,相信遇到再难的事都会取得成功!
以利他心度人生,磨砺心智:为他人尽心尽力的行为,不只是对他人有利,最后福报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想一下如果每位员工在工作中都能秉承利他心态,遇到问题时能站在别的角度去思考,去处理问题,相信没有做不好的事,多一些利他之心,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积累回报,总有一天会回馈到自己的身上。对世间万物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利他人之心,有爱心、不懈努力、顺应宇宙潮流就能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与其相对,憎恨、仇视他人,只顾利己之人,其人生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因此人生须要磨砺自己。磨砺心智所需要的六个精华。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戒骄戒躁;
3、每天自我反省;
4、感谢生命;
5、行善积德;
6、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最后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很多时候我们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重要的是把这些道理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这样才有意义!《活法》不是要我们一味去寻求该怎样去活,而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今天才会比昨天更美好
看活法心得篇3
?活法》这本书并不陌生!在年前的时候朋友就向我推荐过,可惜一直都没有看!稻盛和夫在去年就听叔叔给我讲过,当时一听到他是日本人就没有过多的去了解,因为不喜欢日本人!不过今天看完《活法》后了解到他一路走过来的经历以及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观;彻底改观了对他的看法,他是这么的卓越这么有大爱的人物!其实这本书看完感触太多了,最深的就是他所说的思想观念×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人生公式!经典!!!
?活法》这本书,作者写的非常质朴、实在,不管是思想还是描述。他从个人的“活法”把视野扩展到企业、国家整个人类和人类的文明。整本书没有过多的废话,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读者看后大彻大悟!把对员工的管理用小时候父母教育我们的那些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常识等灌输到企业里,使员工明白自己的定位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受益匪浅!!看完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团队!我希望我们的团队真正的学到、得到;人人都要有业绩;现在感觉我们要努力的还有很多!
在这本书中,作者说到工作中做任何事情你要有强烈的欲望、要有计划性,你计划的越详细越好,最好闭上眼睛就能在你脑海中有比较清晰符合逻辑的整个过程,这样子成功率也会越高!读到这里想起易老师说过的一些话: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步骤;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别人的嘴里,做任何事情你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还是你影响了别人,真正全力以赴的去做结果自然也就不同!同时也应了公司九大理念的第一条:成功是因为态度!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做到了看似简单的.几点!好像没有!
现实生活中不排除有很多人做事缺少的就是一种坚持,遇到困难、问题就会驻足!而不是去找方法解决或者说我们在坚持一点点!努力一点点!书中举了一些和ibm合作的案例同时也鼓励我们遇到困难决不逃避,要去正视问题、敢于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地去解决问题!实至上我们的九大理念也讲到: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决心决定成功!道理是相通的,(感觉自己还差很多!)假如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一点,相信我们在一起定会铸就辉煌!
一个人一个思维,每个人都有他的梦想,不管以后要做什么?我们只要活在当下,把眼前的每件事尽全力的处理好,完整的过好今天,就能看到美好的明天。即便遇到挫折,我们也要像“牛仔大王李维斯”那样,大声的对自己说一句: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成就伟大事业的智慧只能从经验的积累中才能获得;只有亲身的体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就让我们做一个“自燃型”即自我燃烧型的人吧!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去燃烧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伙伴!(不罗嗦了,奋斗一个小时了,赶紧交稿吧!不要做最后一个达人!!!)
祝愿大家有梦就会实现!
在此也灰常感谢领导送我们大伙滴《活法》,灰常感谢!灰常感谢!
看活法心得篇4
明白活法,实现人生问题的源流管理
——读《活法》 经常听说“一个人要活得明明白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感觉许多事情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稻盛和夫先生这本书可是把这个问题讲的够透彻了。人有各种各样的活法,事情也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但是活的是否明白,事情处理的是否适宜,还要回到认识人生与事物的原点。“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但是在往往处理事情,认识人生的时候最后看越是简单的东西,我们把它处理的或理解的越是复杂,最后自己就糊涂了。
人生最淳朴的“真善美”我们人人基本都知道,小的时候就天天想着做一个好孩子,但是随着我们不断成长,觉得这些东西很多是非常理想的事情,因此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自我”的东西逐渐多了,“自私与懒惰”经常要在心目中不断地强占空间,许多时候认识就偏离了正轨,而且自己还要给自己找出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稻盛和夫先生认为越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越要回到原点,根据单纯的原则进行判断。面对很棘手的问题,用朴实的思想、根据简单明快的原理,对事情的是非、善恶进行判定即可。
看书的过程中,就不断地想起我们自己的工作,天天在工作现场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大家争争吵吵,许多时候也会闹到脸红脖子粗,但是问题最后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原因还是因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胸怀“自私懒惰”去解决问题,自己占点便宜,顺便教训一下别人,或者是不明白事理,又说不过别人,因此无原则地忍让,事情本来的面目没有人去思索,最后耽误了事情也破坏了风气。如果此时能够站在事情本来的原点去考虑衡量事情,大家客观地去分析探讨问题,许多事情会有更好的做法。在稻盛和夫先生看来,对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复杂的知识和理论(也是我们现在经常容易走入的误区),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但是能够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理原则。这些就是“哲学”,它们不是晦涩难懂的书桌上的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看上去“像小学教室里贴的伦理观或道德纪律方面的标语一样”。我们决不可轻视它,不仅要用头脑理解,还要用灵魂领悟,使其变成自己血肉的一部分。这些就是管理者的正道,我们每天应该有的`修身养性,不是脱离工作而是就在每天的日常事务中感悟、体会、抉择、验证。
稻盛和夫先生由此还总结出了人生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成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思维方式最为重要,有正有负,范围从正100分到负100分。关于方程式在工作上的应用中,他结合自己的企业的实际有这么一段描述:“我之所以并不器重才子,是因为才子往往倾向于对今日等闲视之。才子自持才高可以预测未来,不由得厌恶像乌龟那样缓慢地度过一天,希望像脱兔似的走捷径。众多优秀且聪明的人才进入了京瓷公司,也正是这些人才认为京瓷没有前途而辞职。所以,留下来的都是不太聪明、平凡的、无跳槽才能的、愚钝的人才。但是,这些愚钝的人才在10年、20年后都晋升为各部门的干部或领导。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像他们这样平凡的人成了非凡的人才呢?是孜孜不倦、默默努力的力量,亦即脚踏实地度过每一天的力量,是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这种从不懈怠、坚持到底的态度,将终会让你与他人拉开巨大的差距。这不是聪明与否、以及能力的问题,如果没有基于人性的善良、没有从事物的本原上考虑问题,能力再强,南辕北辙,最后连事实都无法把握,思维方式错误,没有“高远视野”,一败涂地是必然结果。
佛家有云:“相由心生”。五官是父母给的,但是面貌表情却是自己给的,这两者就象作者指出的“命运”与“因果报应”一样。不过“因果报应”我还没有太深的理解,但是至少我认为“因果报应”可以由自己把握,因为“因”取决于自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因为有了崇高的目标,因此我们充满了热情,因为追求目标不断地实现,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进步学习。但是“思维方式”是根本,“高尚的善心必将带来美好的人生。”高尚就是从最初的或简单的“真善美”做起。比如“创造、增值”而不是“损坏、浪费”,“认真、严谨”而不是“应付、糊涂”。成就一件事情,我们快乐溢于言表,喜逐颜开,而把好的物料或材料做成次品就无比沮丧,损公利己就无法掩饰内心的卑微与外观的猥琐,等等。稻盛和夫先生有这么一段总结:“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坚持了一条单纯且强有力的指针——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
看到这里许多问题已经非常明白,问题的源流也就在这里,就是把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来。简单而又朴实,但绝对可靠实用。结合自己的工作再谈谈,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产品质量不好是因为这个企业的人没有现
场亲近产品(在塌塌米上学游泳),没有在悉心地照料产品中听见“产品对我们的私语”。因此文章郑重地告诉我们:“工作的现场有神灵”。我们要听到现场的“神灵之声”,现场产品传来的喃喃细语告知我们解决问题的诀窍:“这样试试如何?”这就是倾听产品的声音。是在用也是在要求我们用良心、热心、责任心来倾听。这也是“有意注意”的人生,也就是在做人!
看活法心得篇5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书不单是以一种特殊的经营哲学帮忙无数企业家成功,更是传递出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无论是京瓷跨越半个世纪的成功,还是曰航的600天扭亏为盈,都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刻本质是公司上下在稻盛和夫的引领之下,对“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命题的不断认知、思索和践行。简单说来,是敬天爱人、克己复礼、发奋奋斗、诚实良善。
人生和企业的方程式
在这本书中,稻盛和夫先生给出了一个关于人生和工作结果的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潜质”。人们一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取决于个人潜质的不一样,包括智商、体能等,这些与生俱来的潜质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成败。事实并非如此。潜质或许占了很大的比重,可所持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其实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热情和潜质的乘积,还要与“思维方式”相乘。所谓“思维方式”就是哲学,也能够叫人生观、决定基准,人心中抱有的思想、所持有的价值观。持有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会迥然不一样。也许有人会想,“有一丁点消极的想法没关联吧”。可事实是,哪怕只有一点负面的想法,结果就会全部变成负值。正因几个要素之间是相乘的关联,因此“思维方式”哪怕只是负的1分,结果都变成负值。并且越是热情足、潜质强,就越会造成大的负面结果。
以善恶,不以得失来做决定
书本教诲我们,“欲望”“愤怒”“愚痴”这三种本能,是人所有的烦恼中最难驾驭的,称之为“三毒”。如果对自己的思想放任不管,人心就会被这“三毒”占满。务必做出发奋,哪怕在心中根植一点善念、一点善心。
人是“思想”的主人,人格的创造者,自己环境和命运的设计者。在心里种下美丽的花草种子,精心照料,就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反之,如果疏忽了照料,就会招致杂草丛生。因此,必须要把心灵打扫干净,把自己的思想变得纯洁。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
人既有善良之心也有邪恶之心。所谓善良之心,就是把自己的事情搁在一旁,而祈愿周围人幸福的、充满着温情的利他之心。所谓邪恶之心,就是只要自己好就行的利己之心。因此尽量抑制只要自己好就行的这种利己的想法,而让善良的利他之心更多地占据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做修行、修养,就是塑造人格。而且,这样做还能够帮忙我们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决定。
在书中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发生了问题,需要对事情作出决定时,瞬间浮此刻脑海中的想法,几乎都出自于本能。因此,不能够用刚刚冒头的想法立即对事情作出决定。‘稍等一下!,先把这个决定暂时搁置,然后运用理性进行思考,或者用善恶来衡量。不是看对自己是否有利,也不从感情出发进行决定,而是动用理性,用善恶去决定。暂且放入一个‘缓冲器’,待思考好以后再下决断,这一点很重要。不知有多少次,我们意识到最初浮此刻脑中的决定是错误的,故而重新思考,从而避免了失败。
作为人,何为正确?
在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中,有“作为人,何为正确?正确的事物要正确地贯彻”这个条目。他时常将这样的问题抛给自己,为维持正确的决定基准而不懈发奋。因此说,他的哲学既作为企业经营的决定基准,同时也是自己生活的规范。
在多数时候,没有人会向自己提出“作为人,何为正确?”而书中思考的所谓“哲学”却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同时,这也是孩童时代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的原则,例如“要正直,不好骗人,不能撒谎”等,或许有人感到惊奇。但是正正因不遵守上述理所当然的做人的原则,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丑闻。换句话说,没有将依据哲学的规范、规则和务必遵守的事项当作自己日常生活的指针、当作经营决定的'基准。我认为,正正因缺乏这种朴实哲学的人成了大企业的领导者,才招致这天世界上许多大企业丑闻频发。
人生是磨炼心灵的道场
在书中,稻盛和夫先生经常说:“如果你想把自己公司经营得很出色,那么提高你的心性很重要。你的心性提髙了,你拥有了一颗完美的心灵,公司也会相应变得出色。如果作为经营者的你拥有完美的心性,那么公司员工也会效仿,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如此心地完美的人们团结共事,公司就会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
人在年少时都有完美的理想,可能的话,都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我年轻时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成为一个能打造中国第一个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家。
但是,人生的目的真的就是这些吗?稻盛和夫先生经过反复认真的思索,认为这些绝不是人生的目的。认真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依据自身的意志发展的,往往与我们的愿望无关,它只是沿着由命运和因果法则交织成的人生之路而行走至今。其间,有灾难降临,也有幸运眷顾。在灾难和幸运的考验中,我们要磨炼自己的灵魂、塑造完美的心灵。我想,这才是神明赋予我们的人生的目的。
所谓磨炼心灵或者磨炼灵魂,换言之,就是提升人格,丰富人性,塑造完美的人性。也就是塑造一颗诚恳的、优雅的、充满关爱的心。我们与生俱来的灵魂,经过现世波涛的洗刷和磨炼,变得更加完美。我想这就是人生之因此存在的好处。在迎接死亡时,我们就应拥有比出生时略微完美的灵魂,拥有充满关爱之心的灵魂。否则,活在现世毫无价值。所谓人生,就是磨炼灵魂、磨炼心灵的“道场”。
?活法》不但告诉企业怎样活,更告诉我怎样活!
看活法心得篇6
?活法》的思想主要源自儒家和佛教,结合稻盛和夫经营的经历与感悟而成书。本书开篇评论道“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它)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评论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在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物质有三种类型是:第一种是靠近火就燃烧的可燃性物质;第二种是即使靠近火都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第三种是本身就可以产生燃烧的自燃性物质。人的类型也一样,既有无需周围的人要求什么,就自我熊熊燃烧起来的人;也
有即使周围给它能量,不知是麻木,还是摆酷,冷若冰霜,一点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的人。要成就一番伟业,必须做能够自我燃烧激情的“自燃性”的人。
从上述一段话中,我体会到了三层意思:
用热情去迎接生活。一个人的地位有高有低,一个人的生命浮浮沉沉,在遭遇波折的时刻,我们应当怎样去处理它呢?工作中,请热爱本职工作吧,它为你挣得薪水,它为你提供精神愉悦;请全心全意投入你的工作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投入了热情,那么在你取得成绩时,你会由衷地感到喜悦。生活中,请与家人相亲相爱,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与家人同舟共济克服困难,从中获得相濡以沫的温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家人、朋友甚至是自己的上司,令他们也能用积极地心态面对困难。
心态决定命运。有一种现象,大家都知道,当你身边有一个人打哈欠的时候,你也会忍不住跟着打哈欠。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心态不好的人他遇到难事就怨天尤人、郁郁寡欢,不仅自己不开心,连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也受到波及。这样一种心态,不可能把人生活好。其实,好的心态完全决定于自己怎么样。在遭遇不顺时,用积极地心态武装自己,把挫折看做是生活赐予的磨炼,把跨越障碍看做是目标。只有先稳住了心情,然后才可以集中智慧去想解决之道。
发挥主观能动性。常言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做一个有准备的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让自己拥有发挥主观作用的'资格;第二、个人的工作任务一丝不苟地完成,不需要别人催促就能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第三、学会在工作中创新,在工作中,我们不能为工作而工作,要谨慎思考,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让思想、行动走在别人的前面,你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出色。
具体到自己所从事的法院工作。在自身建设上,不仅要用热情对待生活与工作,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更要积极地汲取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在组织内部,
不论是与同事相处,还是与领导的偶尔的交流,努力做一个阳光的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用热情,用积极的心态去感染身边的人。在外对待审判工作,法院是解决当事人诉争的地方。要用积极地态度去接待当事人,让他们感受到你对案子的重视,并应用专业知识为其解惑,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