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主要事迹6篇(杰出生涯:6个卓越个人事迹)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6篇》是一系列生动而鼓舞人心的故事集,聚焦于那些在各领域脱颖而出的杰出个体。通过深入挖掘他们的成就和奋斗历程,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激励人心的人生画卷。这些先进个人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卓越才华,更蕴含了坚持、拼搏和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倍加敬佩和学习。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1
如今武侠影片风行,据说古代大侠英雄如虎、剑气如虹、功夫了得。而现代人为什么武功皆失?有人说,这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思想作祟,更是师傅“留一手”造成的恶果。武侠暂搁一旁,说说咱们的窦铁成。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初见窦铁成都称他窦师傅。从出于礼貌到逐步了解,最终心悦诚服,称呼依旧,但是此“师傅”已变成彼“师父”了。
窦铁成从不将技术视为己有,总是乐于传授给大家。在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系统,上至副总经理,下至普通电力工,三分之二的人自称是他的徒弟。窦铁成的徒弟中,既有顽冥捣蛋的社会青年,也有专业培养的技校学生,更有天之骄子的大学本科生。窦铁成一视同仁,爱心付出、用心调教、全心培养。他所培养的人才已充实到所在公司的各个关键岗位,一茬又一茬的,但他还兢兢业业肩负着“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师父职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去年11月,窦铁成亲率弟子参加陕西省电力线路工职业技能竞赛,技压群雄,包揽了个人三甲和团体冠军。窦铁成所在的公司在他的带动下,实力稳步增强、不断赢得市场。公司大发展,个人有收益,实现了团队和个人的共赢。窦铁成站在团队的肩上,不断的挑战专业技术的发展前沿,实现者人生的一次次跨越。
窦铁成在师傅与师父两重角色的转换中前进着,从而完成了金牌工人的塑造。他与大家同患难、共进退,更多的时候他冲在施工一线,奋战在最艰苦的岗位,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师傅。然而,他倾其所有、授徒育人,无私地拿出学习笔记,把他多年积攒的经验与人分享,他又是工人值得尊敬的师父。同时,他超越了武侠影片中古代师父的门第观念、狭隘心理,只要愿意学习的,他都真心传授,学历不分、男女不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人称他为“工人教授”,一来他有教授样的才华和经验,是教授级的工人。二来,他广收学子、传授技艺,是咱们工人最贴心的教授!窦铁成没有止步于此,他以那种早上七八点钟太阳的激情学习,然而以一个长者的目光关怀着年轻人的成长成才!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在窦铁成身上,有一种精神在交流中成长,有一种力量在传递中强大!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2
窦铁成有个口头禅:“看标准规范怎么说?拿规范说话!”工程施工,有两台50吨重的变压器就位后离标准还差1厘米,他带领大家干了两小时,直到分毫不差。技术考核,有名职工考了58分,他扣了人家三个月奖金。变电所管理,他在地沟里发现了一条草绳,罚了值班人员数百元。
1厘米、58分、一条草绳,有人说不影响大局、何必认真?然而一支二极管装反就可能导致火车掉道,变电所停电就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窦铁成深知“小恶不除,必酿大患”,他说不按标准施工就是给自己挖陷阱,不执行标准就是犯罪啊!
凡是窦铁成主持的工程,无一例外的顺利交工。业主赞叹之余常说,“我们想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到的,你们做到的;我们没有想到的,你们还是做到了!”工程竣工,皆大欢喜,之前不以为然、粗枝大叶的职工这才明白窦铁成的良苦用心。在窦铁成“严字当头”的管理思想下,所在公司的整体施工能力持续增强,从电气化变配电专业的初学者成长为技术领航员。此时,那个过去得了58分的职工已是技艺扎实,能独当一面了。窦铁成把一种浩然正气传播给同事,运用在工作中,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不出现一丝偏差。
标准看似教条刻板、冰冷无情,其实也散发着人性,充满了魅力。标准的制定恰恰是最大程度上满足需要,充分考量操作者的因素,所禁止的就是对人的关怀和爱护,所要求的就是应有的目标和高度。
一部机器,钢铁齿轮之间的传动,一旦遵循了标准,动作就变得柔和、富有美感。一个工程,每道工序的标准完全执行,会使工程运行的过程变得和谐有序,细节的完美就是一步步缔造精品。
窦铁成把《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烂熟于心、随手拈来,一丝不苟,运用实践、就是努力践行着这种精神。他苛求标准、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实际上已经超越标准的要求,逐步变成自觉自发的一种行为,引导成一种唯实唯美的工作正气,创造出一种高于标准的价值和精神。
别把标准当作羁绊,试着用心发现、用手创造那标准的魅力吧!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3
xx,男,43岁,19xx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在这么多年来实践工作中,他紧紧围绕矿逐年总体工作目标,全面贯彻党政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本队工作实际,坚持“机电为生产服务”的原则,以推行6S管理为手段,加强设备检修力度,克服困难,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不折不扣的完成好了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就拿去年5月至今来说,先后共排查机电设备事故隐患132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项76条,制止严重不规范行为19次,事故发生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11%,为我队的安全高效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注重自身修养,提升专业水平
打铁先须自身硬。自韩建平参加工作以来,就埋下头来,一心一意学技术,立志要干一行、精一行。平时学习中,韩建平总是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十几年来他认真研读了《矿山电工学》、《弱电管理》、《电钳维修》等教材,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随时记在本子上,实际工作中虚心向身边师傅请教。由于学习方法得当,学习形式多样,他很快熟练掌握了各种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成为了一名不可多得的“尖子生”。
二、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他深知从事设备检修,方方面面的工作细节比较复杂,环节多,安全管理需要更加细致。日常工作中,他严格要求分管工长各司其位,各负其责,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做到相互协作。一但发现问题隐患,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关键时刻就亲自操作,总是把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此外,他还严格要求职工按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作业,严把安全质量关,确保全工段职工安全无事故,从而促进了班组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去年,我队先后几次遇到过地质构造段等特殊困难的情况下,他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带领检修班全体职工不畏艰难,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一上就是24小时,每月下来的出勤率总是在25个班以上,从而确保了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了安全生产的正规循环。
三、合理组织用工,提高队伍素质。
他合理组织用工,以便做到人尽其才。让工作积极主动、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职工多挣,让工作不积极、业务能力差、技术水平低的职工少挣甚至不挣,技术工人的工资有的时候都能超过工长,切实体现了多劳多得和按效分配的原则。通过这种机制,职工学技术、争先进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先后涌现出接管检修工杨军、电气检修工张新民等一批技术尖子。
他十分注重老工人的传、帮、带作用,在安排工作时,注意新老搭配,让老工人和新工人结对子,在工作中手把手地教,同时大胆地让新工人挑重担,将他们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锻练,充分调动了新工人学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每当一批新工人入队后,他就专门把学电气专业的挑选出来,直接安排在设备检修的工作岗位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使他们尽快地适应了岗位工作,缓解了近年来出现的电气检修工严重短缺的现状。
四、培育市场理念,搞好班组核算。
检修工段是材料配件消耗大户,为此,他经常强调职工要“爱队如家、勤俭节约”。严格要求职工在作业过程中,能回收的必须回收,不能回收的必须说明情况,决不允许有浪费现象。对于在回收工作中表现好的职工,他都按规定给予一定奖励;对不按规定回收的,一经发现,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处罚,决不滥用职权。在他的带领下,各个班组内形成了一种人人讲节约、个个有责任的良好的经营风气。同时,为进一步搞好班组核算,他建议队里专门制作了回收物件存放箱,避免了诸如五小电器、坏拖滚、电缆勾等小型物件在运输过程中的丢失现象,保证了按量回收。此外,他还要求职工在检修设备时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及时把问题处理在最小程度,尽量避免大投入、大消耗,为降低全队成本指标的节约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钻研业务技术,创新技术水平。
在工作实践中,他认真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积极为队里的技术改造出谋划策,为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年多来,他先后参与开展了多项技术革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他先后成功进行了120掘进机超前支护工业性试验,掘锚一体机工业性试验。掘进面的临时支护一直困饶煤矿安全第一难题,他立足自身,改进了超前支护置换阀,油路冷却系统,实现了一割两排,三个循环6架棚的记录,为综掘临时支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还改进了掘锚机电液控制水路系统,掘进机升降油缸液压阀及管路,掘进机装煤系统,革新了掘锚操作工艺,首次使用了加长钻杆,加长了搅拌器,特殊钢带、快速螺母等工艺,有效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4
农村人干活有句俗话,“不怕慢、只怕站”,也就是说做事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而窦铁成用一种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精神,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看一组数据,窦铁成坚持学习三十多年,买书花了近万元,积攒了三大箱子“比老婆都亲”的专业书,记录了60多本学习笔记。
讲一个细节,西康铁路电力施工时,窦铁成领着两个徒弟夜以继日地研究图纸,一贯细心的他竟忘记了电热杯还在烧水。直到别人看到窗户里冒烟,紧忙敲门,他这才回过神来。
说一个亮点,45岁的窦铁从学拼音、练打字、写通知开始接触电脑,之后慢慢“啃”下表格制作、cad制图,甚至用cad完成了“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图”,让人刮目相看。
窦铁成为什么能坚持学习呢?什么样的力量使他“终身学习”不放弃呢?
现场施工环境恶劣,常常地处偏僻,甚至是戈壁滩的沙窝子,深山老林的青纱帐。人的生活更是枯燥乏味,缺少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面对这种环境,有的人到处乱跑、游游转转,有的人扎了堆的打牌喝酒,有的人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然而,窦铁成常年坚持学习,细心记录笔记,他没有七情六欲,脑子一根筋吗?
有的人钻业务、学技能,有一股子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但是,等他们换了岗位、升了工资、变了环境,人就松懈了。而窦铁成无论当青年工人,还是获得“火车头奖章”的高级技师,无论是攻克难关的时刻,还是日常生活的点滴,他都坚持学习,他难道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窦铁成终身学习的背后,是他忠诚企业、爱企如家的思想,更是他对建设铁路、振兴国家这一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终身学习”的背后,让人看到他高尚的思想,看到他对事业热烈的爱,如火一样燃烧着的激情。当别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时,他以时代人物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泊名利,埋头苦干,与娱乐绝缘、和学习导通,从而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轨迹。
爱企如家,绝不是挂在嘴边说的,而是像窦铁成那样,用心血和汗水,用智慧和创新努力奋斗的。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5
根据县里统一安排,自今年3月上旬入驻乡村以来,无论作为一名“三送”工作队员还是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始终找准定位,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同。
心系山里娃
乡村是一个田少、山少村级经济相对滞后的大村。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村完小操场一直未能硬化,孩子只能在泥地里玩耍;遇上阴雨天,湿滑地面无不令家长们提心吊胆。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携手村里争取县有关部门支持,经多方努力,农工部门划拨了20吨水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资金的紧张。今年9月初,平坦的水泥操场地面正式交付使用,给孩子课间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同时,他协同村里争取县教育部门理解和支持,在村里设立了公立幼儿园,配备了近20万元教学设备。
铺设幸福路
20xx年7月3日,乡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村坪头塖一水泥路基大面积塌方,约长2米、宽40厘米的水泥路面悬空一侧,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出行安全。20xx年3月13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朱雄武深入“三送”村实地察看塌方路段后,当即表示捐资修复塌方路段。一边向公安局领导汇报一边协调相关部门和村里,经过紧张有序的勘查设计、施工,4月17日,总投资26600多元的村坪头嵊组“7﹒3”洪灾塌方路段挡土墙工程顺利通过县交通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验收,这标志着该村坪头嵊组和王屋组近200名村民告别了多年来过往塌方路段提心吊胆的日子。
村井塘是一个聚集下井塘、上周屋、下周屋3个村民200多人的自然村落。村落内长约500米的主干道是一条乱石林立、凹凸不平的泥巴路。协同乡里村里一边积极向县交通部门争取该路段的水泥硬化立项申请,一边向公安局领导汇报,争取了8000多元的资金。目前,该路段已采取老板先行垫资方式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修筑,工程总投资13万元,预计今年11月中旬完工。
改造土坯房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是《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三送”工作的重要任务。与其他工作队员一道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宣传《若干意见》,讲解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XX县里有关优惠政策,逐家逐户入户调查。他带领工作队对今年乡下达村13户低保户的重点帮扶对象按“一对一”要求结对帮扶的同时,积极动员其他农户进行危旧土坯房改造。目前,全村有19户农户已开挖基础或完成主体建设进行危旧土坯房改造,在村里第一期张板公布的9户农户名单中有4户因超面积等原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政府补助资格。对县里下达的1户重点帮扶对象由村里代建,签定了代建协议书,落实了地基和代建人,并开挖地基。
截止目前,驻村工作队走访群众1000多人次,接受群众各类咨询60多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起,代理群众事物20多件,解决各类实际困难和问题30多个。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篇6
何xx,男,现年49岁,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帅家沟村支部书记。
20xx年xx月从广东毅然回乡创业,正直村级换届选举,通过投票选举,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一个光荣而艰巨的担子压在他肩上,贫穷落后的山村,交通晴通雨不通,群众天晴几日无水喝的状况,不卫生整洁的村寨旯旯角落,矛盾重重,家乡贫穷的面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要谁来带头让百姓致富,要谁来改变家乡面貌,我是党员,我有责任,我有义务,我下决心把一腔热血洒在家乡。”
抓班子队伍建设,凝聚力量促发展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这是他任党支部书记前的现状,上任后他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采取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充分体现村民自治和村民参与,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年前,他调查本村已有资源,通过优化管理和资源重组,将原有美国黑李项目从农户个体管理转化为村集体统一管理,通过这一措施,美国黑李得到了良好的管理,长势诱人,20xx年美国黑李产值达到20万元,金收入15万元。把村级班子建设成为一支为民办实事,威信度搞,群众爱戴的村级队伍。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模式。
三年前,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帅家沟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富,先修路”何支书如是说。于是他带领村级班子成员、村民投入到入村公路的建设上。通过村民筹资外,他还拿出了在广东辛勤换来的积蓄2万余元修通了黄家山组的通组公路。20xx年通过多方努力,帅家沟村“一事一议”通村道路硬化项目启动,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积极投工投劳,使得项目提前顺利实施完工。今年,为了改善村民的饮水困难,他充分的利用县级驻帅家沟村这一资源,他多次到思南县发改局驻村干部对接水池建设项目,现村民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同时还争取到种植核桃xx0亩、冬桃250亩、柿子150亩的扶贫项目,在他的带领下,村级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8.6%以上,预计3年内将见经济效益。帅家沟村在他的带领下,不仅逐步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走在全乡的最前列,为其他村的产业调整探索出一条道路,树立了榜样。
抓示范效应,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
何支书在发展村级经济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户对全新的生产模式顾虑重重,总怕发展不成功带来严重损失,这种顾虑思想严重的阻碍了村域经济发展,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思想,他亲自试验。20xx年他利用本村优越的草地资源,自己投入了15万元修建了全村的第一个养牛场,今年存栏37头,出栏16头,收入15万元。今年,与同村村民合资投入xx0万元建立养牛场,预计存栏xx0余头,年出栏40余头,同时种植柚子xx0亩,成型后年收入预计突破300万元以上。打消了村民顾虑,村民看到了发展专业化产业的优越性,纷纷加入养殖产业化,种植产业化队伍,村域经济发展势头一片良好。
帅家沟村村民在何支书的带领下,团结力量,协同一心,建立起一个有威信,有作为,办实事的村级班子;通过有效利用本村资源和县乡驻村干部资源,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建立起具有规模的专业种植、养殖产业,带动全村人民一同奔向小康社会,20xx年帅家沟村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