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护士个人事迹6篇(光荣护士: 6则感人事迹)
《优秀护士个人事迹6篇》集结了六位杰出护理人员的感人故事,为医护行业树立了光辉榜样。这些护士们以坚韧和奉献为座右铭,不惧困难,默默无闻地为病患付出。他们的感人事迹不仅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也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与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六位医护英雄的感人故事,共同见证医疗事业中那份伟大的爱与奉献。
优秀护士个人事迹篇1
小莫,女,52岁,副主任护师,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坚持一线临床护理工作34年。
在工作中,始终对病人态度热情和蔼,关心爱护,想方设法为患者排忧解难,如自掏腰包为鼻饲的患者买来奶粉、为没钱的老人买来早餐、为拿完药后无钱搭车的病人掏车费、亲自动手为住院的.孤寡老人擦身换洗衣服等。具有较扎实、较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能准确地配合医师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经常深入病房参与并督促护理人员做好基础护理,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并进行持续改进,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交口称赞。
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所在科室被评为“玉林市优秀护理团队”。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积极开展新业务,不断总结经验,共撰写论文15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护理刊物上发表。专业技术人员德、勤、能、绩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先后被评为“玉林市先进护士”、“玉林市护理工作天使之星”、“玉林市三八红旗手”,先后多次被评为“玉州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医院先进者”。
优秀护士个人事迹篇2
小宋,中共党员,2017开始从事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及科室的培养下,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专科技术,通过积累学习和实践,专业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一名消供人,当一件件合格的灭菌包从手中发出,当患者都用上了放心的器械,我们的.自我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作为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小宋及科室其他共产党员主动请战“让其他同事在家待命,我们来值班”。就这样,在疫情最严重的阶段,都是他们每天往返于冷清的市区,彼时贵阳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在疫情之下,用青春谱写战“疫”华章。由于在工作中表现优异,2020年度被评为“优秀护士”。
为全面了解临床科室需求,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根据工作安排,2020年12月,小宋被派到口外病房进修学习。在进修期间,收到了住院患者写的一封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其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与认可。在2021年,荣获第一季度“模范之星”,是青年护士的榜样。
优秀护士个人事迹篇3
风险高、压力大、疾病谱广、病人病情多变、复杂,急、危重病人多且突发性强,医务人员每天都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是作为一名急诊人每天都要面临的状态。
“说话温柔,做事沉着稳重、有担当有责任、什么事都为我们着想,小小的身躯,大大的能量”这个是急诊科的护士们对她们护士长--小静,一致的评价。
“你有什么药过敏吗,你叫什么名字,请往这边走……”在采访过程中,她像往常一样在急诊室忙碌,耐心的询问病人的基本信息,为患者作打针准备。作为急诊科资历最深的护理人员,说起自己的'工作,小静平静的说:“从我进中医院到现在,一直都是在急诊科工作,每天都面对不同的病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很平凡。但这些工作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从工作至今,小静在急诊科坚守23年,从不嫌脏不嫌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并且热爱这份护理事业。有一次急诊科接诊一位喝农药的患者,情况万分紧急,小静在了解到基本情况后,立即给患者洗胃,在洗胃时因农药的作用,患者不停的呕吐,呕吐物溅入她的眼睛,并且衣服及鞋子到处都是,为了尽量把农药处理干净,她一直忍着刺鼻的气味为患者操作,并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洗胃结束后家属才告知患者是一位刚检查出HIV的病人,待交代好后期护理事项后,才到眼耳鼻喉科进行眼部的冲洗。当问到“那你当时怕吗?”。小静护士长平静的说“不怕,那时一心只想着如何抢救患者”。
小静作为急诊科的护士长兼任大内科护士长,除了要负责本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所辖病区的护理管理,工作繁忙而辛苦,身为一名党员,她无怨无悔的承担起这份责任。急诊科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没有节假日,逢年过节她都主动留下值班,把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让给其她护士。她说“无论在医护的任何岗位,都会很辛苦,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我们要热爱它、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细致、耐心把它做好,让患者得到早日救治,早日恢复健康是让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正是因为这份爱,才会有小静这23年风雨无阻的坚守,正是因为这份爱,才会日夜兼程,无怨无悔。
优秀护士个人事迹篇4
小吴,2009年毕业于内蒙古河套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现已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她在属于自己的“阵地上”实现着救死扶伤和为患者减轻痛苦的护理目标,以饱满的热情,悉心的护理态度为每一位患者排忧解难,送去温暖的爱心。
她总是加班加点,将责任制的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她的话来讲,怕脏、怕累就不适合干护理这一行。她认真学习普外科护理知识,代表科室参加多次护理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受到护士长及同事的好评。
那是冬月的一个深夜,一位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于凌晨两点多在她的夜班入院,由轮椅推入病房,腹部疼痛8小时,加重伴恶心呕吐一小时,遵医嘱,她要为这位患者抽血急查血化验,并建立两路静脉通路,同时还要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按照常理,留置胃管对一名普外科护士来讲并不难,可是由于这位患者腹痛剧烈,很不配合,在留置过程先后两次将胃管自行拔出,并将呕吐物吐于她的身上。即便如此,她还是耐心的安慰患者,反复解释配合要点及留置胃管的必要性。休息片刻后,那位患者主动要求再次尝试留置胃管。终于,在第三次的配合下坚持到最后,成功开始行胃肠减压。事后,那位患者及其家属对弄脏了她的护士服而深表歉意,想要帮她清洗白衣,但她却微笑着说,没事,只要您的痛苦减轻了,我这件白衣脏了算不了啥。
现在,她已经在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将近十个年头,虽然只是众多护理人员中平凡的一员,却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在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奉献带给她的快乐。她用自己的爱心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内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救死扶伤的初心不能忘,播散爱心种子的决心不能搁浅!
优秀护士个人事迹篇5
我是名ICU护士。工作占了我生活的2/3,我常常觉得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曾经觉得特别委屈和内疚,直到有一天,我最亲的人因为疾病住进了医院,他那么脆弱,需要的不是家人和朋友,而是医生,护士,他那么需要专业的照顾,专业的救治,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一名护士,我该怎么做去还给哪些爱我的人给我的爱。
从2009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至今,见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在生命的单程列车上,护士高超的服务,将使人生命旅途的终点得到延伸,要问ICU的护士什么时候最高兴,那么让我来告诉你,病人一天天稳定,一天天恢复,我们的心里最舒坦。虽然今天所做的,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做,因为病人就是我们的亲人。记得有好几位老人,在我为她护理时叫唤我成他儿女的名字,我应声答应了,那一刻,我就是他的儿女,悉心的照顾她,这是我的责任。
去年我们收治了一位颅脑外伤17岁的小姑娘,由于家庭原因性格比较偏激,外伤也导致了患者毁容,家属探视的时候常常一位一句话就会哭起来,我们护理她的时候都会小心谨慎,而且要不漏声色,在ICU住了13天,不管她骂脏话、吐痰、说难听话,我们在走到她面前时,都会微笑着和蔼的说话,耐心的开导她;解大便时,会准备温水为她清洗,后来当她病情好转,转普通病房时,小姑娘哭了……握着我的手不住的喊“姐姐,姐姐………”。是什么让我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是自信我有帮助病人的能力,既然穿上了这身洁白,我就会勇敢地走下去。
优秀护士个人事迹篇6
小丽,汉中市精神病医院心身医学科护士,本科学历。
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11年之久,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如今,她已深深地爱上了精神科护理工作,并为这项热爱的事业不懈努力奋斗着。
在多年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实行“六心”服务,真正做到了一切为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在工作中她认认真真,对本职工作能够出色的完成,平时能尊重老同志,主动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点、长处。
有一次,她管的一位老年患者跌倒后行动不便,需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没有可以贴身照顾的人,平时的生活都需要护士们协助完成,吃、喝、拉,撒都需要有人护理,吃饭挑食,各种挑剔,对护士很不友好,不吃干饭,只吃汤泡饭或稀饭,怕患者营养不良,给患者准备了牛奶,小丽亲自给患者一勺一勺的往嘴里喂饭,小口小口的喂水,生怕呛着、噎着患者,大小便也是亲力亲为,长期卧床容易生压疮,只要她上班就会为其翻身,按摩,擦洗身体,更换衣裤,轮椅协助活动,修剪指甲,洗脸、洗手、洗脚,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这位患者病情有所好转,能自己下床活动了,她看见患者病情好转,心里很是欣慰。
护理工作繁重而繁琐,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道路任重而道远,她所做的这些远远还不够。如果把医生比作“鲜花”,那么为了病人的康复,她就甘做一片“绿叶”。不管今后的工作多么困难,必定要发扬“南丁格尔”精神,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