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家》观后感8篇(《外婆的家》:情感回忆,温暖心灵)
本文主题为《外婆的家》观后感8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观看和思考,我们将分享8篇观后感,探讨电影中所展现的家庭情感、亲情、成长等主题。这部电影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真实的人物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其中的感悟和启示。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1
外婆拄着拐杖,弯着腰,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走在泥泞的山路上,来到了她那又破又旧的草房子。她手中拿着7岁的孙子临走时给她的明信片,要是出了什么事,就把相同的意思的明信片寄给他,他就会回来。
这部电影主要讲途了一个7岁的韩国孩子,因为妈妈没有工作,又负债,来到了山里的外婆家生活。起先,面对又脏又穷又不会说话的外婆,小孩子一直不理他,还做了许多坏事:把尿尿尿到鞋子里;外婆好心给他买鸡吃,不吃不说还把饭打翻。后来,外婆的爱感动了他,他慢慢懂事了,帮外婆做事。在临走前的一个晚上,他帮外婆穿好很多针线,还画了许多明信片给外婆。妈妈来接他时,他很舍不得外婆。车子开走了,他跑到车后,学着外婆的样子摸了碰胸口,表示对不起,然后恋恋不舍地向外婆告别。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记得有一次,我想喝酸牛奶,外婆家没有,就拿了纯牛奶我喝,我很生气,一下子把纯牛奶打翻在地。现在想起来,我还十分内疚。
通过我和外婆的点点滴滴,让我明白了,老人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缺少去体会爱的心。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2
十五岁离家出走的女儿,带着自己七岁的外孙到来。外孙一开始,也很嫌弃外婆又穷又脏。外婆只是将手贴在胸前画圈圈,安抚外孙。
外孙到了大巴站,眼看着外婆还没有来,害怕奶奶发生意外。一会儿,外孙看到外婆的身影指责:“你也太迟了吧!”外婆还是没有生气,又用手掌在胸前画圈圈,向他道歉。
有一次,外孙想吃肯德鸡,外婆就炖了一只鸡,外孙很生气,一脚把鸡踢开。外婆的表情也瞬间冻结,外婆也把鸡给放了起来。外孙醒了,发现外婆发烧了,外孙就把毛巾放在她的头上,又把昨天吃剩的鸡和一些水拿来。
最后外婆把钱给了外孙。外孙在大巴上的时候,发现外婆给他的钱还在口袋里,外孙又用手掌在胸上画圈表示思念。
果然外婆的爱是无限的。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3
上个星期看了一部韩国电影,一个小男孩被送到了在乡下的外婆的家。开始的时候,小男孩嫌弃外婆,最后外孙被感化,开始孝顺外婆。
电影里,一个三十五岁的妈妈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七十七岁外婆的家。外婆想让自己的女儿住一个晚上,但是女儿走了,把儿子留在了家中。男孩拿出了自己的游戏机玩。游戏机没电了,于是小男孩偷偷地拿走了外婆的发簪,把外婆的鞋子藏了起来,但是外婆一点也不生气。男孩想吃肯德基,外婆用草药换了一个水煮鸡。男孩很生气,一个晚上就吃了一点,剩下的都给了外婆。
男孩慢慢变乖了起来。他把巧克力派给了外婆,教外婆写字写信。如果生病的话,就寄一封空的信封。
她从来没有说过多爱他,多么喜欢他,但她对他总是百依百顺。
他也教会了她写字和写信。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4
今天窝在床上看了韩国的电影《外婆的家》,77岁的外婆与7岁的外孙的故事。
我挺经常看孩子,虽然我很喜欢他们,但是小孩子的精力旺盛,一般两个小时我就会觉得有点疲乏,感觉需要谁和我换班下,让我喘口气。而且我又是一个一定要午睡的人,不午睡觉得很痛苦,所以到了午睡时间,我就会把孩子交给他们的妈妈。这时我就会想以后我当了妈妈,午睡时怎么办呢?
经常能看到姐姐和嫂子对孩子超出我了解的爱与忍耐,但是也能经常听到她们忍耐到极致的发泄与责怪。小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想要什么,我想要玩什么,我想要做什么,他们是无法想到说有什么后果,或者说考虑到他人,暂时先放下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当你的意愿与他们的意愿总是背到而驰,而且听从他们的愿望又会伤害到他们,这个时候怎么办?有商量,有哄骗,有转移,有威胁,有恐吓。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他们的呢?是和风细雨,还是棍棒教育呢?
早上看这部电影时,经常笑到不行,心想这小破孩。有的时候也会感动,眼泪就留下来。这部电影是到一个位于深山只有八户人家的小山村里拍摄的,里面的场景很纯粹,奶奶也不是真正的演员扮演,而且是个哑巴,不能说话,可能这应该是导演刻意追求的简单。
小男孩在辱骂外婆迟钝、聋子、哑巴的时候;小男孩直接推掉自己不喜欢的食物或东西的时候;小男孩恶作剧地捉弄同村哥哥的时候;小男孩偷外婆的银发簪去买游戏机电池的时候,可能有的人又会得出小孩子真的是魔鬼,或者说这孩子小时候就这样,长大肯定会变坏。
外婆在面对外孙的时候,虽然不能说话,但并没有从表情肢体上去厌恶或者责备外孙。她尽力地去满足他的要求和愿望,无言的关心与陪伴,没去跟他计较与生气。可能她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不懂得很多人生的知识与大道理。但她却拥有无言的大爱。
我想里面原始的村落,淳朴的村民,导演要追求展现的是现代复杂的社会所缺乏的简单与本真。我不明白里面在心口画圈是什么意思,后面百度后才明白,是对不起,外婆不生气,反倒是亏欠。
小男孩是羞涩的,就像我们有时要压抑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知道要回去了后,默默地帮外婆穿好了所有针,反复教外婆写我生病了和我想你两句话,隔着车后窗对着外婆在胸口画圈。这一刻明白小孩子本性是真善美的。
每对父母都会担心自己没做好,没有足够的知识,也怕提供不了孩子最好的环境,但是外婆的环境是如此穷困,也不会说话,但她却教会她的外孙最重要的东西。我想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标签和无言坚定包容的爱就是最重要的了。当然,父母也是人,也会有情绪,可以理解,不要过分自责,他们已经是在尽力地付出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5
一位十五岁离家出走的女人带着七岁的外孙相宇,去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家住。那就是相宇的外婆,因为相宇不习惯乡下的生活,也不喜欢外婆,所以他总是叫她臭哑巴。
之后,相宇对外婆一点也不好,卖了外婆的发簪,在外婆的鞋里尿尿。可外婆一点都不生气,没有解释地原谅了他。慢慢的,相宇懂事了很多,他在外婆生病的时候会照顾她,把剩下的鸡肉留一点给她,还教她写字写信。
看了这个电影,我也想起了我小时候对大人们做的一些可恶的事,而他们没有理由地原谅了我。
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的,小男孩离开之后才会真正觉得不舍。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6
电影里的外婆是个哑巴,已经七十七岁了,但她要带着七岁的外孙。外孙相宇非常自私与任性。
外孙刚开始非常嫌弃年纪很大的外婆。他叫她“”臭哑巴”、“聋子”。还在外婆唯一的石皮鞋子里尿尿,在外婆睡觉的时候偷走外婆一直戴着的头上的银发簪去换游戏机的电池。
看到这个部分,让我想到了我以前不与我外婆讲话,还动不动就发脾气,偶尔过年的时候会向外婆要压岁钱,但外婆都不生气,还一直跟我说:“对不起”。她常常给我买牛肉、鸭舌等等好吃的。但有一天,我们去看她,外婆从嘴里吐血,我第一次感受到死亡是多么痛苦。
所以外婆的爱是无私的。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7
在看韩国的电影时,我想起了做了错事的我。
我在家里吃早饭时,奶奶说了两句我不爱听的,我打了她几下。
可我看到小男孩的做法和我好像。我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行为让我很生气,他把外婆的头饰和鞋子藏了起来。为什么外婆没有生气呢?外婆还给他好吃的,心里想:“为什么不能给外孙吃上一顿肯德基呢?”
外婆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令人感动。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8
一个七十七岁的外婆又老又脏,她不会说话,可还是默默地带着七岁的外孙。
那外孙很调皮,他只喜欢游戏机、机器人和巧克力饼。他很嫌弃外婆,常常叫她“臭哑巴”,也三番五次地戏弄外婆,拿走外婆的发簪,藏起外婆唯一的鞋子等等。看到这样的情景,谁都会生气。可是,外婆从来也没有骂过外孙。她还总觉得是自己做错了,给外孙买美味的巧克力饼,给外孙换了一只水煮鸡。
到了最后,外孙才明白外婆对自己的爱,学会了帮助外婆拖东西,会照顾外婆,而且还认认真真地教会了外婆怎么写字和写信呢!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外婆。她也尽全部心力去爱我们。过年时,她都会放好几百元钱在我的被子下,还给我买好多的零食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