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类游戏教案5篇

富有创意的教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乐趣,一个实用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类游戏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类游戏教案5篇

富有创意的教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乐趣,一个实用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九八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类游戏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类游戏教案篇1

设计思路:

每棵树都是活的,它和我们人一样,需要吃、休息、呼吸,也进行血液循环。树的心跳是一首美妙的生命之歌。早春是倾听大树心跳的最佳时间,此时树正把它大量的树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枝桠,为新的季节的欣欣向荣做准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听诊器在树干上寻找、倾听梧桐树“心跳”的方法,感知树木旺盛的生命力。

2、乐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关注自然的态度。

教案准备

1、到公园察看观察地点,选择直径约15厘米且皮较薄的梧桐树作为观察对象(其他的落叶树也行)。

2、听诊器人手一个,幼儿倾听过自己(同伴)的心跳。

教案过程

一、说一说心跳的感觉。体味:你听过谁的心跳声?声音是什么样的?

幼儿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声音很有节奏;声音是有规律的跳动,像老师弹钢琴一样很有力量;我听到的是咚、咚的声音……

二、找一找梧桐树的心跳。

1、你们猜猜,梧桐树有心跳吗?

幼儿顿时分成两派: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说“有”的理由是:梧桐树是活的,活着就有心跳;我见啄木鸟为它治过病,说明它和人一样,也应该有心跳……说“没有”的理由是:没听说过大树有心脏;大树和人不一样;见过砍倒的大树,没有发现心跳……

2、我们一起去找找梧桐树有没有心跳,好吗?

幼儿5-6人结成小组好奇地去找了,老师只是提醒幼儿要把听诊治器紧贴在树干上,不要动;要多试几个地方,找到最佳听点。

3、交流听到的树的心跳声。

幼儿a: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找到树的心跳声,声音是扑、扑、扑,很小。

幼儿b:有的心跳声很大,有的心跳声小小的`;

幼儿c:我听时都不敢喘气,后来终于听到了,我听到和我一样的心跳声:咚、咚、咚。

幼儿d:它的心跳声会变,有时听见,有时又听不见。

4、为什么梧桐树也有心跳?

幼儿又议论开了:它的叶子绿绿的,是活的,活着就会有心跳;树叶会光合作用的;梧桐树会不停地往上长,要是没有心跳,树就是死了,就不长了……

5、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梧桐树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要吃、睡觉、呼吸,也要运动——把大量树液不断地输送给树枝、树叶,才能长粗、长高——我们听到的心跳声,就是大树在生长的声音。

6、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树都有心跳呢?我们再去找找别的树的心跳,好吗?

三、幼儿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欣赏“树”的相关配乐散文或诗歌。

活动延伸

1、听听哺乳动物和鸟儿的心跳。

2、幼儿查找、收集与树生长相关的资料(如光合作用、年轮的话题等)。

科学类游戏教案篇2

一、主题:记忆力大比拼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状况

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

3、结合学生自己的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教学方式:心理测验、操作训练、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将心理测验与训练材料、记忆常识、方法等知识制成课件

五、重点难点:

1、重点:记忆规律、记忆方法

2、难点:记忆方法的运用

六、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一个人聪明与否,与记忆力有很大的关系,它是人一生的学习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智力的基本要素。那么什么是记忆力呢,请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归纳什么是记忆力:记忆力是大脑获取信息,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运用的一种能力。所谓记是记住(识记、保持),忆呢是提取(再现)。

2、记忆规律:(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家知道了什么是记忆力,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记忆的规律,而在讲记忆的规律之前请同学们先来做一个小测验。

(1)中文单词识记?(幻灯)请同学们记住以下词组,材料只呈现一分钟,然后我请同学们默写出来。(课件)太阳?母亲?夜晚?儿子?河流?星星?稻米?湖泊?祖父耳朵?眼睛?父亲?手臂?玫瑰?棉花?雪?头?树?嘴

①让同学默写,然后统计。全班同学同时默写,另请4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注意中间6个词与前后6个词错误率的比较。

②请默写较好的同学谈谈的方法。

(2)记忆规律的介绍

①引出记忆规律a:中间的材料较难记忆。克服的方法是先记中间的材料。

②引出记忆规律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克服的方法是学到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就是说记忆的新材料及时复习可以减少遗忘。(幻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

③引出记规律c:理解的材料容易记。可以赋予意义联想法,归类法等来记忆。

例如:人物:母亲?祖父?儿子?父亲

大自然:太阳夜晚星星雪湖泊

植物:稻米玫瑰棉花树

身体部位:耳朵眼睛手臂头手嘴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下面一些问题,比如每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一小时为宜。还要避免内容相似的材料一起记忆,有难度的材料的排列顺序应该合理安排。

例如:

不应该: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政治

应该:语文→数学→历史→物理→英语

3、记忆方法的介绍与训练

(1)重复记忆:重复识记是记忆之母。“应该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不要等遗忘以后再重新去记忆。”(俄乌申斯基)

(2)过度记忆:花的时间为应需要的150%。

(3)联想记忆:家人→爸爸、妈妈学校→老师、同学。下面讲的谐音记忆法也是联想记忆的一种。

(4)归类记忆法:将同一类型、同一特征的事件或东西归并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举例)例如:可以把同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归为一类,如重庆谈判、抗战胜利、东欧各国解放都是在1945年。(5)特征法:如25的.平方等于625可以分解成252=2x(2+1)25,352=3x(3+1)25,即x2=xx(x+1)25。

(6)谐音记忆法:

例如:575829(我吃鱼八两酒)?7791188(吃吃酒摇摇摆摆)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把资本家打得呜呜直哭)或(一巴掌一巴掌打得呜呜响)

练习:16881688 3。14159

当然,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慢慢发现它、运用它甚至创造它。好了大家知道了什么是记忆,又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做一个记忆力评估问卷。大家做的时候注意几个问题:

1、这只是了解你的记忆力以及你运用记忆力是否得法的问卷,没有对错之分,请如实作答;

2、如果大家在做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请举手示意;3、答卷时间为6分钟。

4、发放并进行测验。(教师巡堂)

5、小?结

(1)学习新内容,短时间的间隔复习有助于记忆。

(2)把握自己每天最佳的记忆时间。(如睡前,早晨,上午9:00,下午3:00,晚上7:00,具体因人而异)

(3)除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外,你的自信心、目的性、动机、兴趣和情绪等非认知因素对记忆也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方法的训练,是可以增强和提高我们的记忆力的。但是记忆的方法要灵活运用,而不能死搬硬套。在这里老师找来了关于记忆的十个要决,供同学们参考,请大家看屏幕:

记忆的十要??

背诵——记忆的根本

理解——记忆的基??

趣味——记忆的媒介

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

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窍门

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

整理——记忆的措施

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把刚才大家做的《记忆力评估问卷》的答案分析参考发给大家,在里面它对问卷上的问题作了解释和建议,相信它对提高和增强大家的记忆力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大家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去运用它,你的记忆力才能有所增强,你的知识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讲了这么多记忆的东西,有一点大家千万别忘了,那就是平时啊记得要——微笑!下课,谢谢大家!

六、课后作业:

1、思考如何利用记忆的规律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2、思考如何避免遗忘?

科学类游戏教案篇3

沙子的秘密

设计依据:

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幼儿清楚的看到沙子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丰富感性经验,感知干沙与湿沙的不同。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运用比较法加深对沙的认识。观察现象会让幼儿觉得好奇、神秘,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幼儿能积极、愉快地掌握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通过沙路与水泥路面的比较,幼儿能初步了解现象与事物的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师幼之间互相传授经验这两条途径,验证沙的特性,体验玩沙的乐趣。分组玩沙的环节,能让幼儿进行各种在沙中的操作活动,同时,在教师分组进行指导下,幼儿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经验。通过鼓励的形式,让幼儿想出多种除了教师提供的玩沙游戏。最后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玩后自己对沙的亲身感受。

活动目标:

1、感知沙子的不溶于水等的特性,说出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2、初步了解沙与建筑物的关系。

活动准备:

水、水桶,磨具、筛子、各种玩沙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来了解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

t:沙放在水里有什么变化呢?

(小朋友自己做实验,把水倒进桶里,用小棒搅拌并观察)

教师小结:沙不溶解于水。并联想不溶解于水的物体。

二、探索感知沙子的特性及干沙与湿沙的不同(重点)

1.教师和幼儿一起赤脚分别在干沙和湿沙上自由活动,做一做各种动作。

t:小朋友喜欢干沙还是湿沙?为什么?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觉?

2.让幼儿两人一组用筛子筛沙子,边筛边观察。

t:筛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头会漏下去吗?沙子是什么样的?

1、 教师小结

t:沙子是由许多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沙能流动。

4.请幼儿用力踩踏刚翻的新沙。

t: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5、小结

t:通过我们的小脚用力踩在沙子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沙粒与沙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6、沙与水泥的结构不同,走在上面的感觉也不相同

t:那么用力踩水泥路面会陷进去吗?为什么在沙路上骑车费力,在水泥路上骑车省力?

7.谈话

t:小朋友喜欢怎样玩沙?请你来玩一玩!

(请给本幼儿进行玩耍)

8、教师小结

t:沙子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可以挖、装、筛,可与水混合玩等。

三、幼儿自由玩沙中的各种游戏,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师分组指导(难点)

1.用各种深浅不同的模子做蛋糕,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帮助幼儿掌握这样几方面的技能:沙的湿度,用手压沙的力量。

t:做蛋糕的这组小朋友要注意利用好磨具,蛋糕不碎最重要的还是压,要压的紧!

2.挖井、造房子等,丰富经验:

t:想做建筑师的小朋友在挖土时要细心、耐心,及时整修,沙土要压紧。

3.筛沙子

t:筛沙子组的小朋友要将沙放在手指、手心上抖动,观察手指、手心上会留下什么?沙还可以放在哪些部位抖动?

科学类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练习10以内各数的数数、认数,理解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学习接数、默数。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地上用泡沫板拼成的简易飞行棋地图,大正方体做成的骰子一颗,数卡、小旗若干。

2、分组操作材料:信封、铅笔;“盖印章”作业单、印章;“连线”作业单;曲别针串成的链子、空白小卡片。

3、游戏材料:骰子若干,用硬纸板自制方形棋盘和小学具“棋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起兴趣:

今天我们用数学上的本领,玩几个大家喜欢的游戏,好不好?

二、游戏“替换”。

1、观察地上泡沫板的不同,寻找没图案的、连续六块排列着的泡沫板。

2、听教师的拍手声(视幼儿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班级人数的'平均值灵活决定),幼儿几人一组自由结伴,分别站成一横排。请每组幼儿从左往右由1至几报数,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数号。

3、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

4、幼儿游戏:老师出示一张数卡,上面是几,该数号的幼儿等会儿报数时就不能报出该数,要以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代替,其余数序不变,答对组优先入座。如:老师出示数卡“3”,该组幼儿就一个一个从1往下报,第3个幼儿就不能报“3”,而要用“面包”(或蛋糕、糖果、米饭等)代替,接下去幼儿则继续往下报出“4”、“5”。

3、游戏进行,幼儿依游戏情况分组入座呈弧形状。

三、游戏“快乐电报”。

1、告诉幼儿游戏名称,示范游戏玩法,提问:要将你们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该怎么分?怎样分最快最公正?

2、统一分组比赛的方法:将中间两名幼儿作为第一讯息员。教师作为发报员分别在他们的手心点几下(发电报),请他们默数并按此数量分别传给左边或右边的幼儿,如此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两个头上的幼儿向“发报员”反馈收到的电报讯息,比比红绿两队哪队传得又对又快。

四、游戏“走飞行棋”。

1、请幼儿观察地上的“飞行棋”图,提问:这象什么?可以怎么玩?我们这

么多人怎样玩最合适?最有趣?

2、统一玩法:分组比赛,按猜拳的结果决定两位幼儿掷骰子,另两位幼儿分别按同组伙伴掷出的骰子上的点子数往前走几步。如果刚好走到绿色数字几的路牌,则继续往前走几步;走到红色数字几的路牌,则往后退几步。

3、“红绿对抗赛”: 每队每次各推荐两名幼儿贴上统一的红色(或绿色)的棋子标记合作参加比赛。老师做裁判,其余幼儿做本队的拉拉队员,比比哪队先到达终点。

五、操作活动:

1、数锁链,做点卡(实物层次):按锁链的曲别针数,制作相应点卡并别在这条锁链的最后一个曲别针上。

2、连线(替代物层次):相同数量的图案连线。

3、盖印章(数字符号层次):看每排前面的数字,在原有印章数量的基础上再盖上一定数量的印章,使印章数与数字一致。

说明:幼儿自持一信封,在上面写上名字或做好标记后,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活动。可以单组玩,也可以三组都去玩。要求将操作后的材料放进自己的信封,最后教给老师。

六、延伸活动:占“棋盘”。

两人一组,每人拿一盘“棋子”(可用扣子、盖子、小塑料物品等替代)和一张画有若干正方形格子的大正方形棋盘。幼儿轮流掷骰子,并按每次的点子数量在相应的空格子上摆上相应数量的“棋子”。先把棋盘占满者为胜。

科学类游戏教案篇5

目标:

1.发现沾了水的“小船”会吸附在塑料板上的现象。

2.探索让“小船”转动的方法,发现塑料板倾斜时“小船”会出现转动等现象。

准备:

1.将乒乓球对半剪开成半球形,可将边缘修饰成花瓣的'形状。

2.塑料垫板,装有水的容器,抹布。

玩法说明:

幼儿将乒乓球剪成的“小船”底部沾一点水,放在塑料垫板上。只要倾斜垫板,“小船”就会旋转着向低处移动。

指导要点:

1.在材料投放初期介绍操作步骤,引导幼儿猜测可能出现的现象,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2.观察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如果幼儿不能让“小船”动起来,可引导其观察学习同伴的操作方法,借鉴经验。

3.引导幼儿观察“小船”的移动方式,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在所有幼儿都尝试过后,可用开放式问题如“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幼儿在集体中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延伸活动:

在塑料垫板上用即时贴贴出“迷宫”图案,引导幼儿控制“小船”方向,使之走出“迷宫”。

★其他类似内容

1中班游戏切西瓜教案7篇

中班游戏切西瓜教案7篇

打造富有启发性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周密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点的发展脉络,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

查看剩余 83% 中班游戏切西瓜教案7篇

2幼儿角色游戏教案6篇

幼儿角色游戏教案6篇

教案能够提供教学过程中的参考和指导,使教师更有依据,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教学任务,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九八范文...

查看剩余 87% 幼儿角色游戏教案6篇

3小班表演游戏拔萝卜教案8篇

小班表演游戏拔萝卜教案8篇

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具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

查看剩余 89% 小班表演游戏拔萝卜教案8篇

4打沙包游戏教案优质8篇

打沙包游戏教案优质8篇

周密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教案编写的重要依据,缺一不可,以下是九八范文...

查看剩余 74% 打沙包游戏教案优质8篇

5夏天科学课教案6篇

夏天科学课教案6篇

一个周密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详细准备的教案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步骤,使课堂更加有条理,以下是九...

查看剩余 80% 夏天科学课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