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班数学教案推荐5篇
通过反复练习的设计,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制定教案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地传达知识点,避免遗漏重要内容,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字中班数学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通过反复练习的设计,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制定教案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地传达知识点,避免遗漏重要内容,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字中班数学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字中班数学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数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幼儿虽然会说数字1、2、3、4、5……但他们却对数字表示的意义表现的模糊不清,为了让幼儿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真正理解数字的意义,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数字4、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与物体的数量关系。
2、能够积极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数字2、3、4、5的圆点衣服卡片各一张。4和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雪花片每人若干,不少于5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卡,引导幼儿说说卡片上是数字几?(由于本班幼儿对数字4、5的字形有一定的'了解,此环节的设计帮助幼儿复习认识4、5数字。
二、学习按数字匹配实物
(1)、复习认识数字宝宝1、2、3.
(2)、引导幼儿观察ppt上的图片,说说那些实物的数量为4,哪些数字数量为5。
(3)、出示4、5的数卡,引导幼儿根据数字进行匹配拿出雪花片积木等。
(4)、教师小结:有几个实物可以用数字进行表示,数字几表示有几个实物(图片)(此环节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式进行感知数量,从而真正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三、游戏:找朋友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操作材料,帮助这两个小朋友穿上花衣服,让她们更加漂亮。(此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地学习氛围,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知识。)
四、评价活动引导幼儿相互好朋友是不是把衣服穿正确了。
延伸活动区域学习(1)、小猫钓鱼(2)、拼龙
数字中班数学教案篇2
老师讲述故事十五只送礼物,然后提问,通过提问,理解们为了避开猫,选礼物送礼物的有关情节,在讨论、投票过程中帮助们选出最适合的礼物避开猫。
【活动目标】
1、在为小们选礼物避开猫的故事情境中,运用分类、计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2、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阅读们投票的有关画面,运用数数、比较、说出总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统计表、数字卡片、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十五只就住在仓库里,仓库里很温暖舒适,每个袋子里都装满了食物。有一天,们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留了一张纸条(胆小鬼,你们好啊,我是农场主的猫。今天就算我的自我介绍了,下次见面时,我会饱餐一顿。明白吗?)
谁来过了?们看到猫要吃了它们可害怕了?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助们吗?们也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它们商量的结果是在猫脖子上挂点什么?
二、感知统计
1、继续讲述故事:在脖子上挂什么好呢?有的说:“挂重的东西,让猫动弹不得。”有的说:“可是太沉,我们怎么搬呢?”“不行,挂重的。”
“不行,挂轻的”就这样,小们闹腾开了。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在猫脖子上挂重的东西还是轻的东西呢?
出示锁和羽毛的图片,你们觉得哪张图片代表轻的东西,哪张图片代表重的东西。
幼儿举手表决。
2、小朋友们认为挂轻的多,那我们来看看小们是怎么选的?我们一起数数,选挂重的东西的们有几只?选挂轻的东西的们有几只?哪一队多?
小结:选择挂重东西的一队有5只,选择挂轻东西的一队有10只,10比5多,所以,们决定挂轻的东西。
三、尝试统计。
1、幼儿投票:
重点提问:
(1)轻的东西选什么挂上呢?(幼儿讨论)
(2)(出示有味道的、会发光的、有声音的.物体)们选了哪几样物体?为什么选这些?
小结:袜子、香水能发出臭味,给猫带上就能闻到味道;电筒、灯笼有光亮,给猫带上远远地能闻到味;哨子、铃铛等有声音,如果哨子响就知道猫来了。好像都有道理,可是到底选择什么呢?
(3)小朋友们,如果是你们,你们会送什么给猫?
(出示表格)请幼儿将自己的贴纸贴在表格里,数一数我们选择了什么?
2、统计记录:
(1)重点提问:看看小选择了有味道的、会发光的,还是有声音的物体?
(2)尝试统计
这一次小是以什么来投票的?(栗子)数一数有几只选了有声音的?几只选了有味道的?几只选了会发光的?哪个最多?
(3)集体验证幼儿的统计表。
小结:选择挂有声音的东西的有9只最多,们决定给猫挂上有声音的东西,那就是铃铛。
四、经验迁移。
1、谁能把铃铛送给猫呢?什么时候送?(幼儿选择并讲述理由)
2、小们有的选择清晨去送、有的选择大半夜,还有的选择中午,分别有几只?
3、教师讲述故事:小决定在中午,们弄来个铃铛并精心包装起来。第二天中午,农场主人家的门铃响起来。叮咚叮咚!
女主人一开门就看到脚边的礼物盒。“给聪明帅气的猫咪?哎哟,猫咪,给你的礼物耶!”女主人把铃铛挂在猫脖子上。从那天开始,们听到当啷当啷的响声就藏到院子里,田野里,就这样,十五只欣喜若狂,顿顿饱餐度过了。
教学反思:
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没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在语言组织中,不够精炼。这是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数字中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能看懂礼物单的图标并按图标拿取相应数量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每组4个篓子,实物标记(与提供的礼物一致)。
学具:人手1个小篮子;礼物提货单人手1张;4种礼物,如铅笔、橡、贴画、小玩具;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进行分类。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组中摆放的材料并提问。
教师:要过节了,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都有些什么呢?这些礼物都混在一起了,你们能不能把同样的礼物放在一起?
幼儿按礼物的名称分别归类并摆放在同一个盒子里。
师幼集体验证分类的结果是否正确。
引导幼儿认识礼物清单。
教师:这里有许多礼物,我们每个人会拿到什么礼物?每样礼物可以拿几个呢?
教师出示礼物清单,并帮助幼儿理解清单上图标和数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这里有一张礼物单,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数字又表示什么?这张礼物单告诉我们什么呢?(可以拿几个什么样的礼物) 请幼儿按礼物单拿取相应数量的物品。
教师:请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单子,先仔细看看礼物单上有什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按照上面的要求拿礼物。拿完后,要对照礼物单检查一遍,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能否按照标记与数字拿取相应的礼物。
集体检查与验证。
幼儿操作后,教师清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按照礼物清单的要求拿相应的礼物。
请个别幼儿先介绍自己拿的礼物,然后再根据礼物单集体进行检查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所拿的礼物及其数量是否与记录单上的要求一致,如有错误,师幼一起想出解决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字中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数字1——5。
2、能按大小标记学习5以内的排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认识数字1——5。
物质准备:教具:数字1——5.
学具:人手一套数字卡;木珠;
活动过程:
今天数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了,看看数字宝宝怎么了?
一、复习5以内的数
1、 复习认识数字1——5
数字娃娃摔了跟头,请谁帮娃娃立正站好,帮助的时候要说:数字几,我帮你站好。集体验证,并认读数字。
2、数量对应游戏——根据各种感官穿糖葫芦。(人手一盒木珠)
调皮的数字宝宝要跳出来和我们做穿糖葫芦的游戏了,数字几跳出来,小朋友就穿几颗糖葫芦。
3、找找数字的大小。
1)出示大小标记。
2)说说这些数中谁最大,谁最小。请一幼儿把标记送到数字旁。
3)根据教师指令举出数字卡。(人手一套数字卡)如:找出比3小的数字,找出比4大的数字、找出比3大的数字。
二、数字排序
1、 吹一声哨子,哎呀,数字宝宝准备要排队了,瞧!箭头朋友出来了,要求数字宝宝横着排队,小标记跑道了前头的前面,大标记跑道了前头的后面,这是什么意思呀?请幼儿根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 数卡游戏:抽掉几张数卡,请小朋友猜猜谁躲起来了?
3、 尝试用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数卡宝宝要休息了。猜猜是数字几到了我们的手心里。如拍手5下、比2小1的数、象耳朵的数,比3大1、象鸭子的数。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字中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了解0所代表的概念。
2、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数字"0",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3、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用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谣。
2、五只小猴荡秋千图片。鳄鱼一只(手偶),0,5数字卡片及对应数量的小猴图片。
电视遥控器(频道),温度计(温度),计算器和手机(数字),尺子,微波炉和洗衣机(时间)旋钮上数字"0"图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教师出示小猴荡秋千图片,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和幼儿一同玩《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游戏:
五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四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三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两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一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没有小猴荡秋千,随着游戏结束,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发现小猴子越来越少了?
(强调最后一句:没有小猴荡秋千)--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
(被鳄鱼吃掉了)
(2)重复手指谣,根据手指谣内容依次出示小猴图片及相应数卡5只→4只→3只→2只→1只→没有
(3)提问:"没有"怎么表示呢?
(引出"0"的概念,"0"就是没有)
2、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1)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引导孩子上台画一画。
3、认识数字"0"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没有一只小猴子了,我们可以用"0"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
教师根据图片进行小结:
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的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器按键上的"0"表示频道;尺子刻度上的"0"表示起点;计算器和手机,电话以及电话号码里的"0"表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