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读后感参考5篇(《动物庄园》:五篇读后感,启迪心灵)
《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寓言小说,以动物为主人公,揭示了社会不公和权力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动物们建立自己的庄园,展现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的个人感受和思考,下面将为大家推荐5篇《动物庄园》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动物庄园》读后感篇1
《动物庄园》是乔治·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发表于1944年。描写了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的进行了一场革命,将人类东家赶出庄园,由此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人类眼中最愚笨的猪们,竟然最终篡夺了革命的果实,不仅最后和人类平起平坐交易买卖,而且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极权统治着农场里的所有动物,对它们进行严厉的剥削和欺压。作者在书中对动物庄园的发展变化,对未来命运的预言也被1991年的.苏联,东欧剧变和后来的历史所印证。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除了《动物庄园》,还有《1984》,其中《1984》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读完《动物庄园》,对于书中的有些情节感到恐怖和害怕,作者用非常冷酷的语气描绘出对于政治的隐喻。本书的封底引用夏志清的一段评论:“西方文学自伊索寓言以来,历代都有以动物为主的童话和寓言,但对20世纪后期的读者来说,此类作品中没有一种比《动物庄园》更中肯的道出当今人类的处境了。”
这部经典小说并没有随着历史的风云而被忘却,反而随着历史的浮沉证明了这部作品的伟大,证明乔治·奥威尔的先知。
《动物庄园》读后感篇2
《动物庄园》的作者是乔治奥威尔,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以《动物庄园》和《1984》为主要代表作,《1984》在某种程度上是《动物庄园》的续集。光从他的代表作来看,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1984》和《动物庄园》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小说家之一,出生于英属殖民地印度,家境贫困,在迁居英国后且受寄宿学校的严酷管制下,他的脑海中已深深地刻下了极权主义的阴影,而之后数年由于非上流社会出生的原因而遭受困扰与不公,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憎恨与厌恶,对自由与公平的企盼与渴望。”之后,奥威尔在西班牙内战中,对斯大林及其变种中背离马克思的实践产物十分失望,因此随后作出了《动物庄园》和《1984》,深刻反映了极权主义社会的图景。这两部政治小说都反映极权主义的主题,而且还在冷战期间被西方批评家视为最具有启示性和预言性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以苏联的共产主义为背景,将重要的历史人物虚化为动物,上演了一处真实却荒诞的戏剧。曼娜庄园里的一头猪“老麦哲”,临死前号召庄园里的动物反抗人类的剥削,建立动物自己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老麦哲死后,庄园里的两头猪继承了他的思想,将其总结为“动物主义”,并以此为革命引导了一场起义,将人类赶出了庄园,实现了“动物当家作主”的愿望。庄园随后更名为“动物庄园”,同时制定了宪法性质的“七戒”。但是起义成功后不久,作为领导动物庄园的两只猪发生了内部斗争,革命领袖之一“雪球”被宣布为革命叛徒而遭到驱逐,而另一个革命领袖“拿破仑”,获得了庄园绝对的领导权。此后,猪领导的集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最终成为了比人类还可怕的剥削者。
在读完《动物庄园》后,让我感触颇深,使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由”,什么是自由?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意义在哪儿?自由并不仅仅局限于行动上的自由,还有思想上的自由,每一个个体既然是社会上独立的存在体,那就应该有自己的自由,绝不能在极权统治主义之下,所有的一切都受到控制,而是应该在合理的、合法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运用自己的自由,去分享自己的思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人生来具有追逐自由的本性,但这种自由并不是牢笼里的自由。
《动物庄园》读后感篇3
自由向来不是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每人、每时、每地的理性、独立和勇气。
书中动物的生活一直都没有真正地好起来。琼斯统治时期,他们是干活赚钱的机器、工具。凶狠的鞭打和丁点儿的口粮就不必多说了。雪球和拿破仑联合统治时期,动物们的生活总算是好一些,但猪与“下等动物”的等级差距已初见苗头——猪只是监督干活,却也常常独享苹果和牛奶。
但随之而来的拿破仑统治时期的动物庄园的悲剧,看似是拿破仑的暴虐造成,殊不知,身为“受害者”的动物们也有责任。
先从作为法律的七诫说起。“凡靠两条腿行走者皆为仇敌”“凡靠四肢行走或长翅膀者皆为朋友”。动物们只是有着被残暴的人统治后又起义的经历,就武断得出这样两个非黑即白的论断,这其实反映了动物们缺乏思考,头脑愚昧,以致后来拿破仑杀害动物,大多数动物却以“拿破仑总比琼斯好”这一说来宽慰自己。成天喊“四条腿好,两条腿坏”的绵羊们是缺乏独立思考和愚昧的典型,甚至后来来拿破仑猖狂修改七诫为“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绵羊仍是大声喊这个口号而满意。绵羊们的行为不仅助长了猪们独占政权,为猪的各种不公平的凶残行径套上了一副“比人类好”的外壳,让动物们无话可说,同时也造成声势,埋没了许多动物的思考。
不仅绵羊,其它动物也造就了拿破仑统治下暴政的悲剧。漂亮的母马莫丽喜欢饰带,却被苜蓿视作与人类勾结的标志——因为饰带被七诫所禁止。苜蓿显然愚昧,甘于顺从,她怎么会知道,一部否定美,否定追求自由的法律,根本不会创造出更多的美与自由。那头“聪明”但沉默的驴子本杰明,分明看透了拿破仑的统治,却缄口不言。我不敢说这是真正的聪明,只能说是“明哲保身”的狡猾。我认为本杰明是许多人的缩影,坚信“枪打出头鸟”,看破不说破,造成了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自己也没有从沉默中得到“自保”的好处。本杰明自己缺衣少食,目送着自己的好友拳击手被送去了屠宰场。
再说说拿破仑。他禁止唱英格兰的牲畜,实质上是钳制动物的思想,让他们失掉造反的念头。它挂自己英俊的巨幅肖像,为在战斗中仓皇逃命的自己颁发勋章,种种标榜自己的行为,是在营造个人崇拜之风,使动物们心向于他。他屡次谎报粮产量,为自己与人类的交易找借口,是统治者愚弄民众的谎言。而拿破仑养九条大狗为自己“张目”,驱使它们残忍地杀害动物,用武力消灭反对者的肉体,则是一个人权力不受制约衍生出来的暴虐可是,动物的愚昧、沉默造就了拿破仑个人极权的残暴;也是拿破仑的谎言和残暴,使动物们更加顺从,更缺乏思考。
我想,我们只有对人对事加以独立思考,不盲从不怯懦,勇于维护自由和美,才会避免《动物庄园》中的悲剧。
《动物庄园》读后感篇4
动物庄园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经典著作,将社会演变中的种种浓缩为一个动物庄园中的各个故事。
1、大道至简。想起看到的一个故事,老子一次周游列国,一个城门的守卫是老子的崇拜者,非要老子写点东西,留作纪念。这才有了道德经。道德经只有区区5000多字,但是大到宇宙,小到蝼蚁,人的为人处世,修生养性,保罗万千。海内外研究者众多,至今未有人能说完全弄懂。小王子也是一本经典的著作,号称是处圣经外,全球印刷量最大的书,全书也只是普通的叙述了一个王子游历各个星球的奇遇。但给人很多的启示。动物庄园也是一本简单的书,简单的故事,全书没有任何的总结和说教。只是说了一个赶走人类后,动物自治庄园的故事,但其中的折射出许多人类社会的种种。一百人心中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阅读经典,每个人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但必定获益匪浅。
2、所谓的平均主义。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高举平均主义的大旗,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共产党的土改,起初必定是从者甚众,对于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猪的误区。大家骨子里都认为猪是一种愚蠢的动物。如果大家读过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必须会有颠覆性的想法。猪其实是自然界一种很聪明的动物。猪的基因有82%的与人类相同。东北有一种说法一猪二熊三老虎。那里的猪只的是野猪,自然界的野猪就是老虎也惧怕三分。大家都形容猪,仍人宰割。我想那里指的都是圈养的家猪吧。天天被圈养,估计智商也高不到哪去。而且,家猪一般圈养7个月左右,长了膘后,就被宰了,这对于寿命有十多年的猪来说,这只能是4-5岁的小孩,对于这个年龄的猪估计智商还没发育完全呢,也聪明不到哪去。
《动物庄园》读后感篇5
这是一起意想不到的革命——一群动物为了自由和美好揭竿而起;这是一群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动物——领袖崇拜和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具现;这是一个必定的悲剧——这群动物重回监狱,身上枷锁紧缚。《动物庄园》在开始便隐喻了这样一个必然的悲剧。
最初的最初,它们为了自由和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将原本的庄主驱逐,它们用行动向全人类宣告,这并非只是一起闹剧。它们嘶吼着将原统治者的痕迹消除却又不敢真正地消除“人类文明”,终于动物庄园成立。它们将“七诫”作为“宪法”刷在墙上却又不识字,导致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招来了另一个地狱。
聪颖的雪球因无脑跟风的动物而被驱逐,贪婪无厌的拿破仑却被推上了王座。盲目从众无心思考的紫苜蓿,沉默的智者本杰明,极其崇拜领袖的绵羊,只顾闷头干活,听领袖的拳击手,投机取巧的声响器和好吃懒做无作为的小猪……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真实映照?不识字又记性不好的动物的悲剧下场何尝不是我们人类的悲剧?盲目从众,领袖崇拜,何尝不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以前的我们,就像一群不识字的动物。一位缺乏专业知识,我们懵懵懂懂,盲目听信他人,现在的我们,从众心理,懒得思考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中的大多数是拳击手,声响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只要我们一天不具备自己的思维能力,一天不区用心去鉴别事情的对错,一天不去改掉绝对的领袖崇拜,等着我们的就只会是炼狱,就只会是处处的惨象,麻木不仁的生活。
笔者认为《动物庄园》不仅仅的寓言,它不是能让我们一笑即过的闹剧,它是预言,是对不具备独立思考或具有从众心理的人作出悲惨的也是必定的超时代的预言。一个人若是丢掉了自己,那是多么可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太容易随波逐流。我们的时装有流行色,我们的音乐有流行乐。流行,是一个多么强大又可怕的词啊。我们生怕被流行丢下,我们拼命紧追流行的脚步,来填充自己内心的虚空。这不正是动物们的从众吗?这不正是动物庄园的悲剧吗?我们的时代步伐如此之快,哪怕我们想要停下脚步也会被如潮的人群推着向前。可是,我们真的应该这样追赶吗?不,我想我们应该要做自己的主人,我们的每一步都应该是自己自主踏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