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妇事迹范文6篇(杰出的好媳妇:六则感人事迹范文)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个简短的开头段落: --- 《好媳妇事迹范文6篇》集结了一系列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些妇女以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了家庭的坚强支柱。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六个令人钦佩的好媳妇事迹,通过这些感人至深的生活片段,让我们一同领略到她们背后的不平凡故事,感受她们默默无闻中所散发的坚韧与温暖。

好媳妇事迹范文6篇(杰出的好媳妇:六则感人事迹范文)

好媳妇事迹范文篇1

耿秀香,58岁,梁二庄镇卢兴平村人。

婚后第四年,丈夫因意外事故导致精神分裂,40年来毫无怨言的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公公又患脑血栓丧失劳动能力,耿秀香无怨无悔地照顾公公直至去世。2006年,婆婆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使这个家更加雪上加霜。但耿秀香没有放弃,她坚持与婆婆同屋同住,同时照顾着丈夫。生活的艰辛让她骨瘦如柴,但她不屈服。她对家人的呵护、对老人照顾成为村里人学习的楷模。

好媳妇事迹范文篇2

王桂平,34岁,新马头镇小郭斗村人。

她在家人心里是一个顶梁柱。多年来,她悉心照顾年老多病的公婆。婆婆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为了随时了解婆婆的血压情况,她每天坚持为婆婆测量。在婆婆住院期间,她朝夕陪伴照顾,给婆婆擦洗身体,端饭喂饭,坚持给婆婆按摩。平时,每次都把所需的药品买齐给婆婆送去,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她还经常教育女儿要懂规矩,走正道,讲孝心。在她的教育下,孩子尊师敬长,孝顺父母,经常帮助人。邻里之间,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她都二话不说,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他人。

好媳妇事迹范文篇3

查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二十九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走进这个家,用她年轻、聪慧、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我们邓登垭村人尽皆知的好媳妇!

查茹,安康人,2012年,与邓登垭村青年张昌明结婚。婚前,她就知道张昌明有一个身体孱弱的母亲,一个身患脑梗、腿部残疾的父亲,还有一个年迈的爷爷,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但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于是,她毫不犹豫的嫁给了这位老实本分的青年。

婚后,查茹和丈夫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忙着地里的农活。她与丈夫打算着,等有了孩子,就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做点小买卖,争取早日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在他们结婚第二年,婆婆突患脑溢血住院,得知消息,在外务工的夫妻二人连夜赶回来。医药告知要马上动手术,需要家属准备钱,对术后能否治疗好不确定。面对突来的灾难,夫妻二人束手无策,是治疗还是放弃?治疗需要很大一笔钱,钱又从哪里来?不治疗,难道眼睁睁看着婆婆死亡?查茹坐地失声痛哭,想到自己失去父母较早,当初嫁过来时,婆婆就像自己亲妈一样待她,在婆家才真正体会到了母爱。她和丈夫商量,就是借钱也要给婆婆治病。东拼西凑,总算给婆婆动了手术。在医院里伺候婆婆她无微不至,亲力亲行,给婆婆洗脸、洗手、喂水喂药、端便盆,从不嫌脏嫌累。一个多月下来,整个人都憔悴了,瘦了整整一圈。住在同一病房的人,都以为查茹是婆婆的亲闺女,得知是儿媳妇的时候,有人对婆婆说:“你有这样一个知疼知热的好媳妇,好有福气呀!”不久,婆婆还是没有挺过来,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婆婆走了,压在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公公腿上有残疾,还患有脑梗,爷爷70多岁了,以前,婆婆在的时候,给一家老小做饭,能帮着照顾家,查茹和丈夫还能安心在外面打工挣钱,可是现在………,查茹明白,才一岁多的女儿,需要她;家里地里的活,需要她;行动不便的公公和年迈的爷爷,需要她。她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思量过后,她让丈夫外出打工,她来照顾家。

自从婆婆走后,公公的脾气变得有点暴躁,一发起火来就控制不住情绪,见谁骂谁,连儿媳妇也不例外。每次被公公骂时,她总是忍者泪水,但绝不还口顶撞。有邻居看不过去,替她鸣不平,她却说:“婆婆没了,公公一定是太孤单了,才会这样,顶撞他,只会让他的火气更大,弄不好还会气伤身体。那样,不只他难受,我们也操心,还不如让他把心里的火发出来,心里舒服些!”过后,公公也很愧疚,觉得对不起这位善良、孝顺的好儿媳。

查茹悉心照料着一家老小,一日三餐,都是热汤热水的伺候,生活虽然艰难,她还是尽最大努力,把生活调剂的好一些,能使老人和孩子吃的高兴。无论再忙再累,她总是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一家老小穿的衣服干干净净。都说,20多岁的姑娘正是打扮、赶时髦的时候,但是,也许是生活的逼迫,也许是勤俭的本性,查茹很会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场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涮买烧能俭则俭,朴素勤俭为本,一家人都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连桌椅、沙发等家具都是很普通的木质用品。去城里买东西,再晚也舍不得吃一顿饭,就是买几个烧饼回家也是塞给公公、爷爷和孩子手里。走进查茹的家,你会感觉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在生活中,查茹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影响全村,团结邻居,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左邻右舍,有什么事都愿意请她帮忙,她也热心周到,随叫随到。种在地里的菜吃不完就给邻居们这个分一点哪个分一点。在邓登垭村生活了6年,从来没和人吵过架,闹过别扭,在邻里之间口碑甚好。

2016年,她们家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能享受到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查茹并没有像其他贫困户一样等、靠、要,利用扶贫政策,她在自家地里种植中药材,在家里养鸡,养猪。经过三年的努力,夫妻俩还清了当年给婆婆看病欠下的钱。她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好政策,但是,我不能永远当贫困户。人穷不能志短,虽然现在生活是难点,但是我和丈夫还年轻,能吃苦,只要我们勤快点,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们就能很快脱下“贫困”这顶帽子。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查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文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质品质。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浮起,在村民的称赞中,她显得更加简单朴实,她得爱慢慢的沉淀得更深了。沉淀在已经去世的婆婆的灵魂深处,沉淀在和她相伴厮守6载的丈夫的心里,沉淀在深深爱戴她的女儿心里!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让所有人的心中也渐渐的沉淀了许多许多得爱。她对老人的孝道,对村民的热情,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吗?

好媳妇事迹范文篇4

李新华,42岁,古城营乡花台村人。

结婚后李新华和公公婆婆一直住在一起。多年的共同生活使本来互不认识的婆媳之间产生了浓浓的亲情。由刚结婚时的不适应,发展到相濡以沫,靠的是二人的相互宽容。在日常生活上她特别注意老人的心理需求,闲时陪他们说说话,回忆回忆以前的事情,还给她们讲解电视中的新闻,并买来些古装戏及现代戏光碟丰富他们的生活,老人对现实中事情的认识水平基本和年轻人一样。当她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人孩子外出走亲戚、逛庙会,邻居们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好媳妇事迹范文篇5

1987年,张名利从千公里之外的贵州省嫁到濮城镇葛楼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婚后生育两男一女,其中一子脑瘫残疾。孩子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同时也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为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1996年她无奈之下抛下孩子和丈夫婆母,只身一人去北京医院做护工。在外务工期间,张名利一边往返于几个医院之间,一人做几个人的工作,一边坚持自学文化知识,能认识、读写工作生活中的常见字,同时她学会用电脑、手机等智能工具。她的两个孩子在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影响之下,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学经商,实现了自身人生价值。

2001年春,在家的婆母身患重病,无人照顾,她毫不犹豫辞去工作,返家伺候婆母照料孩子。婆母因病不能吃饭,喂饭难以下咽,她利用在北京做护工时学到经验,用几种营养粉、蛋白粉、荷兰奶粉、松花江奶粉和豆奶粉合理搭配,调成糊状物喂婆婆,一日三餐皆如此,一直坚持了18年。

因婆母不能食用面食,靠营养粉维持生命而造成大便干结。为减轻因大便干结给婆母造成的痛苦,她戴上一次性医用手套亲手为婆母挖大便。经人介绍,用咖啡液灌肠可通便,她便改为每次用500毫升咖啡液为老人灌肠。她还长年累月坚持为老人擦洗身体,冬天每周1-2次,夏季每天1-2次。

她还有一位已经28岁的脑瘫儿子,完全丧失生存能力,大小便完全在被窝里或衣裤里。她每天至少一次为儿子和婆母洗衣服被褥,一到冬天,冻得满手都是口子。婆母住北屋两套间,儿子住东间,本可能臭气熏天的房间却无一点异味。她的孝道感动了不少左邻右舍,人们都乐意到她家串门,人们都交口称赞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媳妇和好母亲。

张名利的丈夫于2018年生病住院一个多月未治愈而去世。照顾残儿和伺候98岁婆母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身上。当邻居和村领导劝她时,她含着眼泪哽咽着说:“以前我把婆母放在第一位,丈夫放在第二,残儿放在第三,我排最后,以后我仍把婆母放到第一位,残儿第二位,我还是最后一位,每当吃饭我先喂婆母,再喂儿子,最后我吃剩菜,有时饭菜凉了,我就少吃一顿,因为有好多洗涮的活还等我。”

因为她的精心照料,残疾儿子能生存到28岁,已18年不食面食的婆母到98岁还面色红润,不能说不是一大奇迹。

她的事迹感动了群众,感动了领导,也感动了各界人士。驻村第一书记王贵月曾多次到她家看望老人,镇卫生院、县医院等医疗机构进村义诊时,总是把医疗器械搬到她家。医生亲自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自2014年连续被葛楼村两委评为“孝敬媳妇”和“最美家庭”,2018年,三八妇女节被镇妇联授予“好媳妇”荣誉称号。

好媳妇事迹范文篇6

刘敬芹,58岁,南辛店乡东倪宋村人。

在邱县书画界,说起烙画人王成林,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事迹被河北电台,新华社,港澳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他创作烙画作品达300多件,其中唐伯虎的《四美图》、朗世宁的《百骏图》以及《金陵十二钗》被省内外收藏家珍藏,《清明上河图》、《福娃》多次在省、市展出并获奖。王成林说,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多亏了他的妻子刘敬芹。她性格开朗、对人热情,为了支持丈夫的梦想,她把家务、农活、门诊的杂事统统揽在她自己身上。“他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当看到人们对他作品的认可,对于我来说,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会一直支持他走下去。”这就是刘敬芹,为支持丈夫事业,一位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农家妇女。

★其他类似内容

1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优质8篇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优质8篇

这篇文章将探讨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老师,通过分享8篇关于优质教育的心得体会。在教育领域,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启发学生的思...

查看剩余 71%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优质8篇

2四有好教师师德论文模板5篇

四有好教师师德论文模板5篇

本文精选了五篇关于‘四有好教师师德’的优秀论文,旨在探讨教育界的师德标杆,为培养优秀教育者提供指导。这些精彩论文从不同角...

查看剩余 70% 四有好教师师德论文模板5篇

3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通用5篇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通用5篇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一名卓越的教师则是塑造未来的关键。本文将分享五篇心得体会,揭示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这些见解...

查看剩余 88%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通用5篇

4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8篇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8篇

当涉及到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时,无论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都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心得体会。在本文中...

查看剩余 79%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心得体会】8篇

5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演讲稿最新5篇

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演讲稿最新5篇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一直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使命与追求。在这五篇最新演讲稿中,我们将深入探...

查看剩余 73% 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演讲稿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