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6篇(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范文集)
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为了加强党的理想信念,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代码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于 6 月 23 日 —6 月27 日 到新县大别山干部培训学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集中培训,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 新县大别山 学习之 行 。
新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落脚地。当时不足 10 万人的新县,为革命就献出了 5 万 5 千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境内现存革命遗址遗迹 360 多处。"山山埋忠骨、岭岭有雄魂,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是新县革命斗争史的真实写照。
壮烈的革命斗争史积淀了新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带来了无尚荣光,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
现场实地教学,我们一行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馆内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分为四个部分 : 即奋起斗争,鄂豫皖苏区初步形成 ; 大放异彩,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 ; 重组红军,坚持大别山斗争 ; 红旗不倒,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馆内专题陈列分为三部分 : 一是《将军的摇篮》,共两个展厅。将军一厅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高厚良等 43 位新县籍授衔将军事迹陈列 ; 将军二厅是吴焕先、高敬亭、张体学等 50 位省军级以上领导人的生平事迹陈列 ; 二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展厅,介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历史意义以及新县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三是《今日新县》,反映了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创业,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专题展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主要陈展曾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 347 位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馆内还陈列有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 " 列宁号 " 和全国唯一保存展厅正门下来的当年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等珍贵文物。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教学助理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听了烈士们的事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向先烈们敬献了花篮并致以崇高的敬礼,全体党员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为缅怀先烈,党员、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英雄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在和平的年代中,做好本职工作,勇于奉献。
在许世友将军故里,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将军墓吊唁并敬献了花篮。在许世友将军的故居距离新县县城 35 公里,傍山而筑,门前有口水塘,水塘是正方形,水塘的对面是山坡,水塘边是乡村公路,四间低矮的平房,进门是客厅,客厅左侧是许母李氏的房间,许母房间的左侧是厨房、粮仓、农具等,客厅的右侧是许世友与前妻结婚用的房间。房屋东西墙上悬挂着许世友将军不同时期的照片,这些照片记载了将军不同时期的经历,反映了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心系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本色。展厅中三个用纪念章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将军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展厅中主席的"谁能携枪见毛公,唯有许家大将军"的对联,也充分体现出主席对老将军的欣赏与厚爱。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大忠"信仰,是无法实现的。对于母亲的孝是大孝,因为许世友的父亲去世较早,兄妹八人由母亲带大,将军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对于母亲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抚育儿女的艰辛历历在目,为了革命不能尽孝,死后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将军陪在母亲旁天天尽孝,可谓是"大孝"。对于国家将军是大忠,对于母亲将军是大孝。许世友将军的大忠、大孝教育着每位参观者。
"穿红军服,走红军路",让学员感受革命艰辛,体验革命先辈坚定信念的高尚品格,培养团队精神。"走志仁小道",听英雄故事,承先烈遗志,强党性修养",让学员重走新县第一位共产党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王志仁,当年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时所走的崎岖山路,将红色拓展训练与绿色生态体验有机结合,让学员在感受革命先辈不畏艰难险阻、坚持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的同时,领略大别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体验生态文明。
此次理想信念专题教育培训,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 做到认认真真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2
近期,来自山西省晋城市组织、宣传、文旅、党史和市县党校的49名学员“千里跃进大别山”,前往大别山干部学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锤炼党性,为讲好晋城红色故事学习取经。
歌声唱起来“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我们来到大别山后的第一堂课——激情教学“大别山,我来了”中合唱的歌曲。大家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斜挎红军包,分别被编入不同的“红军部队”,共同学习敬军礼、整军装,跟着老师同唱红歌,重回那战火纷争、浴血奋斗的`难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革命前途勇往直前、英勇就义的大无畏精神。短短一个小时,两支队伍你来我往、你争我夺,氛围浓厚热烈,团结向上,大家立刻就被“大别山”吸引住了。
是的,大别山干部学院很擅长用情绪带气氛,从细节抓人心。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准备,包括授课主题、课程结构、起承转合、衔接过度,唯有台下十年真功,方能成就舞台上的完美。高平市委组织部车雪刚将大别山干部学院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仪式感教学”,即通过或庄重严肃、或热烈活泼、或身临其境、或激动人心的方式,同时调动老师和学员两方积极性,实现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提升教学效果。
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3
6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在我入党预备期将满之际,我有幸随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重走大别山”红色教育活动,去了素有“将军第一县”美誉的革命圣地——红安。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七里坪长胜街、李先念故居等地。这个诞生将军的小县城,在曾经的40多万人民中,有三分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了实现民族统一、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先后壮烈牺牲。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面对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和鲜艳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宣誓的那一瞬间,我脑海自然地浮现出无数革命军人在战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画面,他们不畏敌人炮火,在一阵阵冲锋号角声中奋勇杀敌。
通过近距离对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的学习与感受,心灵受到了一次震撼与洗礼,进一步坚定了我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内心的感触也颇为深刻。
一、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心一意干革命、无私奉献的红安精神。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短短一首民谣,却反映出红安人民“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革命烈士的纪念馆里展示的第一位烈士就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潘忠汝同志。他在领导革命队伍突围时七出城墙,腹部不幸中弹,但他仍然坚持战斗,手捂掉肠继续参加拼杀,最终为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像潘忠汝同志一样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正是这种坚定与执着,红安的先烈们在革命岗位上不图地位高低,不计个人得失,舍生忘死,一心一意为革命作贡献。正如红安人民所说,他们“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民警,就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百折不挠、敢于斗争、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难攻坚,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二、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勇于奉献、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优良传统。
通过对老一辈革命家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对敌战役的了解,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在纪念馆内还有这样一位烈士,他就是共产党员张南一,在一次回村养病时被叛徒出卖,遭到敌人的包围,敌人搜查无着,就将全村群众赶到稻场进行杀戮。张南一为让群众免受磨难,从躲藏处挺身而出,后被敌人逮捕,最终遭到活埋而牺牲。他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不惜牺牲自己,正体现出了共产党人始终把人们利益放在首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作为一名即将转正的预备党员,就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这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始终把人们利益放在首位的光荣传统。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不畏权势,敢于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踏实工作,文明执法,展现新时期公安干警良好新形象。
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美好生活,虽然今天的我们再也不用去闹革命,不用去面对硝烟战火,不用去经历枪林弹雨,但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所做的牺牲,不能忘记革命事业历经的艰难险阻,不能忘记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敌对势力的不断渗透、国内一些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违反社会治安事件时有发生,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显得非常艰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公安干警,我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牢树立警察意识,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能打硬仗的警察作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积极在自身岗位上创先争优,用行动守护头顶的警x,向社会展现我们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4
通过三天的大别山党性教育培训,总的来说感触很多,收获颇丰。学习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培训计划,我们大家一起积极参加了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特别是穿红军服、烈士陵园祭奠活动、参观列宁小学、红色故事会等等教学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豪不夸张地说是:处处都能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纯朴的民风;处处彰显红色文化持久传承的无限魅力。
通过学习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别山“坚守信念、牢记宗旨、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加强修养、提高能力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来说,这次学习培训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大别山几万烈士和几百位将军的英勇战斗的事迹,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作为人民教师和党员干部的双重身份,我们要弘扬传统、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个收获是服务群众意识进一步提升。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学习培训,我深深明白,要有认真工作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要处处计较报酬,红军前辈当年不要工资,有的不要生活费,还要进行革命工作,而且还冒着抛头颅、西热血的'危险,有的一家几十口被杀,倾家荡产还要进行革命工作,我们现在在和平的幸福年代工作,要珍惜工作机会。
第三个收获是人生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学习,特别是这次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对照战争年代的革命先辈、对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好干部、对照改革大潮中的人民公仆,我再次思考: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流血牺牲,我为社会做了什么?我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找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标更加明确。第四个收获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胸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由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作,相互支援。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共赢。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团结同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5
六月新县,云雾缭绕的大别山,她就端坐在那里,满眼都是战火纷飞时她的样子。
大别山,她那样挺拔与庄严,用不朽的诗篇镌刻在入云的山岩。一棵棵树苗在风雨中长大,一支支革命歌曲在传承中唱响。大别山将理想信念坚守,大别山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大别山,她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田。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儿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掀起一场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谱写出一篇篇气壮山河的动人史诗,铸就厚重而辉煌的大别山革命精神。
大别山,你无意与名山大川一较高低,但凭一腔热血在宁静中沸腾。这里的每一片土地,记载着大别山的光荣与梦想,诉说着大别山自强不息的魂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大别山的儿女前仆后继,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谓“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孕育了信念坚定的大别山精神。
这次参观见学,体会最深则是信念的威力,人有信念就有力量,没有信念就没有力量。大别山老区始终“红旗不倒”,靠得就是理想信念的坚定。
参观见学的时间虽短暂,但使得我们更加感悟了“信念”两个字的深刻内涵,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也感受到了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的天壤之别,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加倍珍惜。
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6
20xx年xx月xx日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我们市睢阳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党员一起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参观学习,参加红色教育的党员们穿上了红军服,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长征历程,追忆难忘战争岁月。
我们穿着红军服,走志仁小道,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一路唱着红歌,在山顶上胜利会师。参观革命旧址,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让历史事件进入我们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容让我们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和熟悉大别山荣耀的革命历史,感悟大别山革命传统,引导我们走进革命先烈的心世界,体验革命的苦难和辉煌。这些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和升华,生动直观的教学,使学员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这次红色教育时间虽短,却使我热血沸腾,备受感动和鼓舞,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信念”两个字的涵,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决。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
大别山走出的那300多位国开国将军仿佛再现眼前;维山将军的最后一封信令人感慨万千,顿生敬仰之情;许世友同志一生忠诚、三跪慈母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箭厂河乡红田那300多名忠魂让我肃然起敬;“志仁小道”那崎岖的山路让我在红色拓展训练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大别山革命历史,讴歌了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而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受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和淳朴民情。
一、我近距离感受了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其中新县是鄂豫皖区首府。不来新县,不知道这里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这里先后走出了董必武、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许世友等3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不来大别山,不能深刻感受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在困难的革命岁月里,无数的新县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年新县总人口只有10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就有5.5万人,占一半还多,可以说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岭岭埋忠骨。
正是在这艰辛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领先锋”为根本涵的大别山精神。时光飞逝,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在新时期大别山精神仍具有其鲜明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是艰辛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是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齐心协力,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丰富和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励着我们坚决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我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
当听着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四度辉煌的革命历程时我肃然起敬;看到鄂豫皖区将帅馆那一颗颗璀璨的将星、如山的雕像时我们心潮澎湃;在区首府烈士纪念馆在十三万烈士纪念墙前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心情沉重而坚决,听到晏春山烈士宁死不屈的故事我潸然泪下,这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制困难,走向成功。见证“中国力量”、激扬“民族信念”,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率先垂,身体力行。
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有坚决的信仰和信念!作为党的干部,就必须有一颗坚决的务实为民清廉之心!要珍惜自己的岗位,效劳师生,无愧于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