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认识车的教案最新8篇
教案的细致规划能够帮助我们在课堂上灵活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我们需要在教案中设计多样的活动,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认识车的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教案的细致规划能够帮助我们在课堂上灵活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我们需要在教案中设计多样的活动,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认识车的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说出五官的名称,初步了解五官的重要作用。
2.知道要爱护五官,了解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小镜子
2.四组实验材料,丝巾、酱油、香油、醋每组一份。
3.四张图片、有关五官卫生的若干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了解五官的名称、作用。
1.教师讲述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是脸上的五官,它们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有一天,它们又争了起来,眼睛说:“没有我,小主人什么也看不见,我最重要。”鼻子说:“没有我就闻不到气味,我才最重要”。耳朵和嘴巴一起说:“我们更重要,没有了我们,听不到,说不了。”小主人说:“别吵了,你们都很重要,离了谁都不行。”
2.结合故事内容提问:故事中的五官都是谁呢?他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说出五官的不同作用。
二、通过实验进一步感受五官的重要性。
1.照镜子找五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玩照镜子的游戏:你的`脸上有什么?他们在哪里?
2.游戏:听口令指五官。
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用手指点,比如说“眼睛,”幼儿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五官的作用。
第一组:尝试评住呼吸,试试有什么感觉?
第二组:利用丝巾遮住眼睛,玩指五官的游戏。
第三组:提供酱油、香油、醋、幼儿闻一闻并说出是什么。
第四组:用手捂住耳朵,听辨声音在哪里。
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五官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听、说、看、闻、我们离不开它们。
三、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别其行为的对错:用手掏鼻孔,炎热的太阳下带上墨镜、拿着硬物戳耳朵、脏手揉眼睛。
2.幼儿想想说说: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3.师幼共同小结: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在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2
目标
1、认识几对同类色:红色-粉红色,黄色-橘黄,蓝色-淡蓝,青色-绿色。
2、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愿意调换颜色画画。
准备
1、红色-粉红色,黄色-橘黄,蓝色-淡蓝,青色-绿色色卡。
2、贴绒颜色宝宝8个。
3、幼儿人手一个颜色宝宝头饰,油画棒、画纸。
过程
一、找朋友,匹配同类色
1、音乐响起,戴相同颜色头饰的小朋友手拉手。
2、依次出示8个贴绒颜色宝宝:
(1)教师:来了一个红宝宝,它说,我有一个朋友跟我长的很像。看看,这里谁和我长得很像,请你来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出粉红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动作。
(2)幼儿分别戴上颜色宝宝头饰,听音乐自由舞蹈。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找到同种色卡,看谁找的多。
(3)幼儿交换头饰,再次进行游戏。
二、幼儿尝试:颜色宝宝手拉手
1、颜色好朋友,来跳圆圈舞(选择不同的'颜色涂成大圆点)。
2、换个同种色在圆点边上往上涂涂、往下涂涂,往左涂涂、往右涂涂。
3、大家拉起手来——把圆点和圆点连起来。
三、分享交流
1、找找色的好朋友在哪里。
2、指一指哪两个好朋友手拉手。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 b食品店 c帽子店(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师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习三角形的特征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4
目标:
1、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与物体的数量关系。
2、能够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准备:
1、 数字4、5的数卡各一张
2、 实物图片若干、胸卡、点卡分别4、5的数量
过程:
一、出示数卡,引导幼儿说说卡片上是数字几?
(由于本班幼儿对数字4、5的字形有一定的了解,此环节的设计帮助幼儿复习认识4、5数字)
二、学习按数字匹配实物
(1)、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片,说说那些实物的数量为4,哪些数字数量为5。
(2)、出示4、5的数卡,引导幼儿根据数字进行匹配点条,画竖线等。
(3)、教师小结:有几个实物可以用数字进行表示,数字几表示有几个实物(图片)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式进行感知数量,从而真正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三、游戏:找朋友
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自己胸前的卡片,为自己找到好朋友,找到好朋友两人站在一起。
(此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地学习氛围,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知识。)
四、评价活动
引导幼儿相互检查朋友是不是找正确。
延伸活动
区域学习
(1)、小猫钓鱼? (2)、拼龙
反思:
由于中班幼儿对学习5以内的数字的认识掌握较好,活动开始部分出示数字直接的导入活动,帮助幼儿复习相应的数字,数字出示后幼儿很快说出4和5。在学习按数字匹配实物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近的方式首先让幼儿从图中找出实物数出的数量,再用找数字的方式进行对应。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数字与物体的数量进行匹配,达到了活动的第一点目标。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我出示数卡让幼儿进行匹配点条、画竖线这一环节进行的有些乱,如果放在延伸活动中可能避免上课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等待的现象。
整个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实施,幼儿兴趣浓烈,尤其体现在找朋友这一环节,幼儿通过观看自己胸前的数字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幼儿找到的好朋友分别为:数字和相应的数字、数字与实物相等的数量,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本节活动的内容。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认识正方形与三角形。
活动准备:
1、儿歌《快乐小鱼》;
2、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鱼图形;
3、待涂色图形;
4、蜡笔;手帕;音乐磁带。
5、场地上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区域。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拼小鱼图形,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变出了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形状拼出来的?
二、出示正方形手帕,引导幼儿将其变成三角形。
幼儿人手一块手帕,操作一下。
三、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三角形,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四、游戏《快乐小鱼》。
1、幼儿念儿歌,做动作。
2、老师念:“游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池塘里”,幼儿游向相应的区域,并做小鱼的动作。
3、一名幼儿当小老师,来发出指令,其他幼儿和老师一起游戏。
五、欣赏挂图,你觉得好看吗?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涂色的是什么形状。老师与一名幼儿来给它打扮一下。
幼儿分组操作,给小图中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配乐)。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给老师或其他幼儿看,并说说自己给哪些图形涂了什么颜色。
附:儿歌《快乐小鱼》
小鱼小鱼游呀游,游到小小池塘里。
捉小虫,吐泡泡,真呀真快乐。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重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一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二、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三、操作活动
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一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一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四、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礼物的颜色,对颜色感兴趣。
2、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礼物盒(红、黄、蓝、绿)若干、毽子(红、黄、蓝、绿)若干、新年帽若干、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生每人戴一顶新年帽进教室)(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礼物盒)师:宝宝,过新年!看,新年老爷爷给我们宝宝送来了许多许多礼物,真高兴呀!
二、观察交流:
1、(围坐)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新年老爷爷带来的哪个礼物?(引导幼儿说出礼物的颜色特征)(幼儿可集体自由说说:也可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认一认)
2、师:宝宝猜一猜,这些盒子里会有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猜想,老师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想法。
三、游戏分享:
1、每个宝宝选一个小盒子,拆开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礼物?——幼儿拆礼物。观察宝宝拆盒的过程,适时地进行引导
2、师:盒子拆开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这些毽子是什么颜色的呀?(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毽子的颜色,并讲出毽子的颜色)
3、幼儿玩毽子师:宝宝,我们一起和毽子做游戏吧!(可采用多种方法分别玩各种颜色的毽子,如:抛毽子、顶毽子、踢毽子等)如:我们先找一个红颜色的毽子,“红毽子,红毽子,抛起来。”)
4、宝宝们,新年老爷爷送的礼物真好玩,过新年真好!
小班认识车的教案篇8
讲前提示:
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人。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或工作性质、活动范围等结识好朋友。教师应让幼儿学会留心观察人与人日常交往的情况,学会主动结交朋友。
重点目标:
1、了解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的礼节。
2、知道家人的好朋友。
相关目标:
能够说出自己和家人的好朋友。
活动准备:
扮演不同角色的小道具。
活动过程:
过程1:导入
教师提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过程2: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的名字。和好朋友常在一起做些什么?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喜欢和他在一起?
请一位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有哪些人?他们有好朋友吗?他们的`好朋友是谁?他们常常在一起做什么?
过程有:“找朋友”
教师讲述游戏情景:今天是星期天,全家人都在家等朋友来。爷爷和他的好朋友张爷爷约好去钓鱼;奶奶要和邻居李婆婆到广场去跳舞;爸爸的同事王叔叔要来陪爸爸修电脑;妈妈要和李阿姨一起听音乐会;那么我干什么呢?对了,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明一起到院子里拍皮球。
教师根据以上情节,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1、扮演爷爷的站起来说:“我要去钓鱼,谁和我一起去啊?”扮演张爷爷的站起来说:“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去”。两位幼儿后拉手走到另一边。
2、扮演奶奶的站起来说:“我要去跳舞,谁和我一起去啊?”扮演李婆婆的站起来说:“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去。”两位幼儿手拉手走到另一边。以此类推,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自己的朋友。
过程2:连线活动
打开幼儿用书《我们都有好朋友》一课,让幼儿连线找出谁和谁是好朋友。
建议:
在进行谈话活动时,有的幼儿可能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教师要加以鼓励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