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模板6篇(精彩分享:职业教育国培六篇心得)
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模板6篇 本文将为您提供六篇精彩的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模板,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分享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培过程中的个人收获和成长。这些模板将有助于您更有条理地表达您的见解和感悟,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实践参考。
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篇1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首先奶奶用开水把芦叶烫了一下,再把大枣放在水里洗一洗。然后加上调味香料。先把芦叶放在手里,再弄一个三角形,把糯米放在里面加上一个红红的大枣、一块五花肉。把芦叶卷起来,再用线缠起来。奶奶包的粽子又大又好看,像一只只小香包。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芦叶放在手中,加了一勺米,把调料放在里面,把芦叶一卷,粽子要不就松了,要不米加多了,要不芦叶就散了。我失望极了,心里就像一块大石头被压住了。原来做事不像看得那么简单。
我又学着奶奶的样子又做了一遍,啊!原来系线是一圈圈地往上系,我原本以为可以随边的往上系呢。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都快从家里飞出去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包的粽子终于是那么回事了。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被移开了。
传统的佳节,散发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温暖和开心。
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篇2
端午节,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吃粽子。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动手,包美味的小粽子。
花生、豆子和米被妈妈掺在一起泡好了,叶子也放在开水中煮好捞出,泡凉水了。我按捺不住兴奋,顺着一个方向开心的搅拌起米来了。哦!对了,还有蜜枣。告诉大家,我妈妈其实也不会包粽子,她请了位阿姨当帮手。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以后就可以包粽子给爸爸妈妈吃了。
阿姨超级厉害。只见她拿起了三片叶子,就跟变戏法似的,一下就窝成漏斗状了,抓了一把米,又在中间放了一颗枣,接着又放了些米,直到填满为止,只见她用手指压紧实,又把口封好,打了个结。就这么几下,粽子就包好了。
我有模有样的学着,可怎么也不会弄。阿姨告诉我手不能松,一定要压紧,这样才不会松散而且口感会更好。在阿姨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好了个三角形的`粽子,样子怪怪的,可我还是特开心。
闻着家家户户飘出的粽香味,我感受到了传统端午节魅力。
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篇3
端午节到来了,包粽子的时候到了。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才有了端午节,屈原尽心尽力为国家献身!
包粽子可是非常非常讲究的,三角粽子比较难。有的高手甚至可以包出五个角的粽子,那是非常非常难的。
今天我要包一个粽子,想想是几个角,还是三个角吧!其实三个角算是中等难的。
首先把竹叶弄成一个筒,放十分之人的米,因为热胀冷缩,先将竹筒那个的'盖儿给包住!一步一步的折,一直折到没有竹叶为止。用绳不管三七二十一使劲绑。一个粽子包出来了,这咋是四个角呢?原来中间多折了一步。重新折一折,这是三个角了。
完成了,搁锅里蒸一蒸。拿出来有点烫手!
我不能吃这个粽子,因为屈原是跳河而死,人们害怕鱼虾吃屈原的尸体所以要把粽子扔到河里面喂鱼虾。虽然说是我跑不到去河边儿,但我喂给我家的乌龟还是可以的!
其实是我包的粽子太难看了,我自己都不想吃。所以……看来以后我还得多练习练习包粽子了!
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篇4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老师很开心,教了我们包粽子,材料有:芦苇叶、糯米、线。另外我喜欢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馅儿是白糖。
首先把芦苇叶和糯米洗干净,拿起芦苇叶放到切菜板上铺平,将它折起卷成一个圆锥形,之后舀起糯米倒进刚才卷好的芦苇叶里,再将多余出来的芦苇叶从左边按到右边,从右边压到左边,最后再从前边盖到后边,然后用线绕三圈裹起来系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是现在的粽子还不能吃,那怎么办呢?答案是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关上盖子,点火煮!但是煮粽子要20分钟,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呼”,漫长的20分钟终于过去了,现在我们揭开锅盖熄火,戴上手套伸进锅里拿起一个粽子放到盘子里,端起盘子摆在桌子上,拿起剪刀剪开线,拉掉线丢进垃圾桶,剖开芦苇叶用筷子夹住粽子,就可以吃了,小心烫哦!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了,我要拿去给爸爸妈妈分享了。
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篇5
今天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包粽子。
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材料,有浸泡好的糯米,胖嘟嘟的`猪肉,一些绿豆和小红豆,少许生抽、红糖、盐、几片粽叶和几段棉绳。
先将糯米、绿豆、红豆和粽叶洗干净并沥干水分,把腊肉切成小粒,将生抽、红豆、绿豆、腊肉和盐放在糯米里拌匀。再取出粽叶,卷成漏斗型,放入糯米,用筷子将其插实,把其余部分往上盖,最后用棉绳扎紧。我一边扎一边想:看来包粽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将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中,水烧沸后改微火煮了一个半小时以上,关火后让它们闷在里面。等高压锅冷却后再取出粽子,香喷喷的腊肉粽咸咸的',好吃极了。
你们知道粽子来源吗,是因为屈原沉汨罗江后,百姓为了河中鱼儿不食其尸身,将米包起来煮熟投入江中。之后这种食物就被命名为粽子。
我们也要有屈原那样的爱国精神。
职业教育国培心得体会篇6
20xx年9月15日至11月16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贵州省安顺市、毕节市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信息技术36班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在教育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本次国培体会简述如下:
首先,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当今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第二,认识到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对教师个体的特殊要求。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而使受教育者(主要是学生)受益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息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第三,作为一名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
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最后,为了适应新课程、推进新课改,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这也是中小学教师这一专业技术工作的特征。
比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新课程的特点与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教材,新课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目前,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图文并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确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又一重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在教育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
总之,通过两个月的培训,尽管短暂但使我的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育科研工作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民教师。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