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4篇(档案局:半年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尊敬的读者,欢迎来到我们的公文网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呈现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四篇精彩内容。通过这些文章,您将深入了解我们机构在过去半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半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请随我们一同回顾与展望,共同分享成长与进步的喜悦。
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篇1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两级档案部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全市档案工作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2022年上半年全市档案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推进全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市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年初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基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进展,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有新成效
年初以来,全市两级档案部门紧紧抓住服务全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民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档案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围绕社会民生和经济建设,开展档案服务工作。全市两级档案部门配合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开展改制企业档案处置与流向的检查指导和接收工作。上半年,市局对七户破产企业档案进行了指导和检查,并完成了两户破产企业档案接收进馆工作。龙潭区开展了区属改制企业档案调研和指导工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档案服务工作活跃。市局与市大项目办等相关部门协调,主动介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档案跟踪服务工作。舒兰市围绕全市27个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跟踪建档,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意见和要求,积极开展民生档案工作。市局开展了民生档案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指导龙潭区榆树街道对民生档案数据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和整合,数据库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后期数据录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同时积极指导**市医保中心对医保档案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磐石市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和“低保”等民生档案建档指导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单位”试点工作。丰满区江南乡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已经通过了省档案局的认定,有效拉动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开展。磐石市围绕“百镇千村”和“一网三站”建设,积极开展村级建档指导和“一网三站”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市两级档案部门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窗口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据统计,上半年,全市两级档案部门接待群众查阅利用档案、现行文件总计达到4429卷次,为服务社会民生做出贡献。
档案服务全市文化建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围绕全市开展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市局编辑出版了《难忘的瞬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市画册,在全市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向委员们发放,引起了强烈反响。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市档案馆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朱乃华摄影艺术展”,市委、市政协等领导及文化艺术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我市各界新闻媒体对展览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此次展览收录了大量馆藏照片档案,展览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扩大了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蛟河市围绕建县10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了纪念《百年蛟河》“三个一”系列活动,积极为地区文化建设服务。舒兰市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面向社会和学生举办专题展览,受到广泛好评。
(二)档案基础工作有新进展
全市两级综合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年初,市局在全市紧缩财政经费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到10万元资金,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方式,购置了17列档案密集架,目前已经全部安装到位,有效解决了档案装具不足的紧张局面,为全市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4月份,丰满区正式迁入新建的1200平米新馆,并购置了现代化办公设备;昌邑区积极筹措资金,购置了计算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龙潭区政府常务会也做出新建档案馆的决议,全市两级档案馆各项基础建设有长足的发展。
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篇2
xx年,区档案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档案局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紧扣档案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制定措施,扎实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抓好区档案馆建设,积极推
动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工作。二是加强业务督促指导,促进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档案室规范化建设。三是大力开展馆藏民生档案和现行公开文件全文数字化工作,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四是努力开展全区林改档案接收工作,进一步丰富馆藏。五是提前介入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档案齐全完整。六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工作。七是开展郑垧靖、刘义权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和创新争优活动,档案工作持续科学发展后劲得到增强。八是强化档案法制建设,扩大对外宣传,促进依法治档。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制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区档案馆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对照要求,积极准备,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根据省、市档案局要求,围绕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工作目标,区档案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对照《测评细则》4项测评指标16项内容,在年初工作计划中,有目的的下达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股室和个人,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馆内基础业务工作,并开始着手测评申报筹备,计划7月底提出测评验收申请。
2.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档案馆业务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根据馆藏情况,对馆藏丙麻、西邑、汶上等13个全宗档案进行案卷、卷内目录录入,完成案卷6411卷,卷内目录38871条;因案卷的变动,为使现在的案卷能在计算机上检索,对已录入的案卷进行核对,对已变动的档案进行修改,主要修改了汶上、瓦马、永昌等12个全宗档案1732卷;触摸屏和局网站进行日常维护及内容更新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二是积极开展历史档案抢救工作。完成各种珍贵档案裱糊4295页;三是认真开展查阅利用工作。共接待141人次,利用档案261卷6件,其中复印摘抄143卷6件共524页。四是积极开展林改档案接收工作。共接收完成丙麻、瓦渡等4个乡镇林改档案1669卷(册、盒),照片档案318卷,政务公开信息文件30份。四是积极开展档案征集活动。已经征集到区较少民族德昂族和阿昌族部分资料。
3.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区档案馆迁址新建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在去年编制上报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省档案局的要求,今年着手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通过积极协调,在市、区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了危房鉴定相关手续,初步完成了项目建设选址规划,上报了项目建设请示,报批了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相关手续。在争取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向区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和加强同财政部门的协调,投入资金,加强对现库房的维修,对屋顶进行防渗处理,保证了库房的正常使用和档案的安全。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强业务指导,基层档案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
1.抓住重点,强化服务,基层档案建设得到加强。一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根据年初计划,全年需要完成82个区一级立档单位的业务规范的指导(新增科协、新农办、接待办),推动10个单位全文扫描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以巩固扩大“六项工程”建设成果为重点,深入各单位进行年度归档指导工作,宣传全文扫描,现全区已上报年度归档统计报表41个单位,全文扫描启动5个单位(区委办、区人大办、区人事局、区档案局、区香料烟公司)。二是村级档案管理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按照有制度、有装具、有人管、有档案的“四有”基本要求,积极争取区委组织部、民政局的支持,制发了《关于加强村(社区)组织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求全区加强领导、启动全区所有乡镇的村委会建档工作。全股人员在村级建档工作中深入各乡镇、村委会进行实地指上半年启动了三个乡镇的整乡村委会建档工作,完成了金鸡全乡6个村委会、河图4个村委会、汉庄4个村委会及市局建档试点村1个的建档工作。三是家庭建档工作稳步开展。上半年,在汉庄乡启动“整乡推进”农户家庭建档工作,同时在丙麻乡、河图镇启动农户家庭建档试点。通过积极宣传、实地指导,已完成了汉庄镇4个村委会7200多户,7300多盒的农户家庭建档工作,同时完成河图1个村711户711盒,丙麻乡1个村540户509盒的农户家庭建档工作。
2.提前介入,严格要求,村委会换届选举档案齐全完整。全区村级党组织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是我区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工作开展初期,档案工作提前介入,制定了《关于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档案归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要从维护换届选举的公正性,满足社会特别是村民对换届选举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出发,认真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各门类的档案整理归案工作。明确了整理方法与归档范围。村级党组织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档案局抽调人员积极参与换届选举验收,重点对工作期间形成的材料进行归档指导,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档案齐全完整。
3.认真调研
积极培训,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工作开始启动。根据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要求,积极配合市档案局在我区进行新农合档案试点建设,深各乡镇、各卫生院、卫生室进行调研,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了符合我区的新农合档案规范要求,以文件下发各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并结合各种档案规范要求,开创性的设计了具有我区特色的新农合档案盒及档号章。积极配合区卫生局开展全区新农合建档培训,在培训会上详细讲解归档方法与卷皮使用。现全区已积极准备在金鸡乡、汉庄镇、河图镇启动全乡镇的新农合建档工作。
另外,根据局年度工作计划,完成了区水务局水库重点工程档案的接收指导工作。在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得到加强,上半年共安装档案管理软件3家。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档案工作后劲得到增强
1.认真组织学习郑垧靖、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以先进典型激发干部职工工作活力。今年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市区要求,区档案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向郑垧靖、刘义权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郑垧靖、刘义权同志为榜样,从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从他们的无私追求中寻找动力,从他们的价值取向中盐辗较颍忧康承孕扪掠诳亟。诒局肮ぷ鞲谖簧险匆涣饕导ú⑶以诮ㄉ杈梅比偕缁岷托承卤i街谐浞址⒒酉确婺蹲饔茫慈蛋甘乱悼蒲х⒄剐戮置妗=岷涎傲跻迦ɑ疃⊙羟谌段谕萍龀隽?名先进典型上报保山市档案局。
.切实加强媒体宣传工作,以鲜活事例引导社会档案意识的根本转变。由于区档案局在涉民生档案工作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保山市电视台“天天关注”栏目的关注,“天天关注”栏目记者两次到区分别采访区档案馆政务信息查询中心建设情况和农村档案建设情况。重点宣传了区档案工作现状、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国家法律法规和档案工作政策要求。在保山电视台播出后,区档案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基层领导和民众的档案意识、法制意识,为顺利开展基层档案工作,尤其是家庭建档工作突破了思想障碍。
(四)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项任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时跟进
1.加强调研,全面动员,对口抗旱工作扎实有效。年初以来,面对日愈严峻的旱情,区档案局在抗旱挂钩工作中坚持以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支援工作。一是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先后3次深入挂钩村实地调研,具体了解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与该村有效联系沟通的渠道。为确保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档案局安排了资金3000元,由村委会协调运水工具为该组运水。二是标本兼治,积极协调申报项目。经与水务、土地、民政等部门协调,完成了就地打水,申请了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和抗旱救灾粮食补助等救灾支持。三是踊跃捐款,积极支持抗旱救灾工作。先后开展了3次捐款活动,共捐款5640元,尽最大努力支持灾区抗旱。
2.服从安排,统筹兼顾,挂钩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稳步推进。根据区委安排,区档案局挂钩支持瓦渡乡瓦渡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在单位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统筹兼顾,挤出资金2万元支持瓦渡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截止目前,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经完成封顶。
(五)坚持四化方针,严格干部管理,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起色
1.坚持四化方针,干部队伍得到调整优化。一是根据工作需要,经过集体研究、请示报批、公告公示、纪检审查发文任免等程序,调整了档案管理股股长;二是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区档案局党支部任期届满,6月底,经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委班子。两次人事调整后,3名讲原则、能力强、学历高、群众认可的年轻干部进入支委和二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实现了年轻化,整体水平得到优化。
2.严格干部管理,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加强。一是经常性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促进思想转变。今年,是区档案局馆整体实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第一年。在工作中,针对认识不足、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过去的实际,认真开展了《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从思想上促进了单位职工从事业人员到国家公务员的根本转变;二是积极参加学习考试,规范行政行为。根据区纪委、监察局和区纪委派出第四纪工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廉政准则》,并参加了纪工委组织的专门考试,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规范了行政行为。三是完善局馆规章制度,加强作风建设。根据区委作风建设年的有关要求,区档案局全面清理了组织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具体工作制度,结合现行国家、省、市、区的有关规定,修订完善了局馆工作制度,实现了制度管人,加强了作风建设。
三、存在的困难
根据全年工作计划,结合上半年档案工作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费不足,限制档案抢救工作开展。
区档案局自启动馆藏历史档案抢救以来,认真开展抢救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由于经费不足,目前只开展了破损档案的裱糊抢救,对字迹褪变档案缺乏资金支持,一直难以开展。
(二)工作队伍不稳,措施难落实。
一些单位档案人员变动多,不按规定归档整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档任重道远。
四、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领导,务求实效,扎实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和“三查三看”教育
根据省市区委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好创新争优活动和“三查三看”教育。通过开展活动,认真解决干部职工自身存在的“慢、难、浅、满、旧、漂、散、少”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档案干部单位,为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协调,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档案馆建设水平
一是全面完成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工作。组织局馆力量,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完成《测评细则》要求的各项工作,形成台帐,7月底申请测评验收;从8月份开始,进一步查缺补漏,做好验收筹备工作,迎接国家测评验收。二是加快区档案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落实步伐。加强协调,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努力开展档案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档案馆功能建设,增强档案事业发展活力。
(三)加强调度,落实责任,努力完成全区林改档案接收工作
严格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要求,认真组织力量,加强沟通协调,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年内完成全区林改档案建设工作。
(四)加强指导,强化服务,积极推动基层档案建设
加强基层档案业务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协调、动员基层工作力量,切实加强村级档案管理。完成汉庄、河图、经济三个乡镇村委会档案建设和河图家庭档案建设,促进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整合工作力量,争取年内通过试点带动,全面启动全区新农合档案建设。
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篇3
度登记和调控工作。每天对库房温湿度进行记录,根据天气状况和库房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使库房温湿度保持在安全数值范围内,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
(四)抓好档案统计工作。一是按时完成了2022年度档案统计年报工作。根据自治区《关于做好2022年度档案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精神,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度档案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汇总、上报了市、县(区)档案局(馆)、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市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档案室等28个单位的档案统计年报数据。其中市国土、房产两个部门档案馆属首次列入上报的单位。二是整理完善档案馆台账。核对《南宁市档案馆全宗档案数量汇总表》220个全宗数据,对41个全宗单位已完善、补充;对15个全宗《档案馆存放方位索引表》进行完善、修改、打印;对33个全宗《全宗单位案卷数量目录登记册》进行完善、修改。其中163号科技档案联合全宗的b1-b28号目录数据补录入《南宁市档案馆全宗档案数量汇总表》,对177号收养档案全宗进行了数据修改。
(五)抓好档案编研和重点档案抢救工作。一是完成了2022年档案年鉴条目的撰写上报工作,共6300字;收集1至5月份档案工作资料,约1800字。二是开展名人档案资料汇编工作。做好《车荣福书记主要公务活动照片集(2022—2022)》和《黄方方市长主要公务活动照片集(2022—2022)》的编撰工作,已完成初稿共 9册,收录照片620余张。目前,此项工作进入版面及文字的调整修改阶段。三是做好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完成馆藏重点档案修裱51卷5110页;为市粮食局、蔬菜公司消毒档案1485件。
五、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一是开展《南宁市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将“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列入《南宁市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完成15套隔离卡的安装工作,保证局(馆)行政办公系统的正常使用,电子文件上传及时、安全。
(二)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一是规范县(区)档案数据报送工作,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多媒体档案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对数据备份及存储设备、数据报送质量标准、报送载体提出明确要求,数据采集范围由目录数据扩大到全文数据、多媒体数据;二是组织开展全市机关未进馆档案目录数据采集、报送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未进馆档案目录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具体报送范围、报送时间及方式,制定《机关档案数据采集和报送工作规范要求》,明确数据采集报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三是定期采集电视数据。每天定期采集《南宁新闻》电视数据,共采集数据达4500分钟;四是做好计算机、网络硬件及软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共进行各类软硬件维护190次,保证了局馆行政办公的正常开展。
(三)做好档案全文数字化扫描工作。一是完成2022—2022扫描工作任务。做好扫描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指导和验收工作,共完成2188盒、114278件实体档案、a4幅面档案扫描图像510143张的扫描工作任务,补录计算机档案目录6742条。工作成果按15%比率抽检,其中95%抽检内容正确,达到验收标准,通过验收。二是指导县(区)档案局(馆)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检查、指导兴宁区档案扫描工作,参加兴宁区档案扫描工作验收会,签署专家组成员意见。三是做好2022-2022年度档案全文扫描工作计划
档案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篇4
今年根据年初市档案局、史志办所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及省、市档案局的要求,在这半年里,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积极开展档案、史志各项工作,为我市各项事业和社会各界服务,取得了良好成绩,上半年档案局、史志办工作总结报告。现将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档案服务工作领域
1、开展民营企业规范性建档工作,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向虎山集团、红火集团等15家民营企业,发放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指南》,并提供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知识,针对民营企业档案人员普遍缺乏档案业务知识的问题,举办业务技能操作性较强的培训班,并组织档案指导人员深入有关民营企业指导服务,指导他们规范化建档。2、是开展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根据社区的特点,市档案局协助各社区举办了社区规范建档培训班,有10个社区的档案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讲解示范,使有关人员掌握了基本的档案业务知识,保证了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组织人员到城南社区帮助立卷归档,指导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3、是继续搞好档案业务指导和达标升级工作,为我市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我局组织人员先后到市妇联、机关工委、文化局、工商局、信用联社、民政局、实验中学、贺树地税所等单位指导档案工作。4、是依法接收各类档案。依据档案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大了档案的接收力度。5、是继续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档案工作》的文件。在清湖镇举办了村级档案培训班,讲解了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与做好档案工作韵意义,并且在彭里村进行村级建档规范试点。6、是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市档案人员业务素质。6月l3~15日举办了一期档案专业人员文书档案培训班,对各乡镇、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了以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为重点的专业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51人,反响较好。
三、加强档案馆藏资源开发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的工作基础,半年来,市档案局继续抓好档案馆资源建设,利用现行文件中心、档案网站积极对外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政服务,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1、是做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资源。2、是优化服务,做好档案、资料、现行文件中心的管理和正常查阅接待。截止6月24日共接待查阅档案资料人员253人次,调阅档案资料527卷册,复印案卷数千页。3、是做好档案数据建设工作。有重点地对档案资料进行输录,上半年已完成馆藏档案著录条目5万条。另外,进行了网站的维护工作,做好档案网页建设。在“江山档案”网页上,开通了网上查档功能,并已在发挥作用。
四、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市档案局编制的《清漾毛氏衍脉世系简图》已出版发行,共印发五千册。简图记录了清漾毛氏一世至六十二世的繁衍、迁徙情况。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撰写了1942年江山县政府后撤经过文章,向省委宣传部、省档案局提供了日军进行细菌战的有关资料。
五、做好史志工作
1、是《中共江山党史(第一卷)》一书,第二稿正在审核。2、是做好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当代史资料的征集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室[20 ××]123号文件精神,联系、指导各单位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编写,现已完成《江山红卫兵运动》、《反右运动》、《革委会建立》等3个专题的初稿。3、是完成省、市党史方志部门下达的撰稿任务。
半年来,我局各项工作开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付出不少的努力,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主要有经费紧张,开展工作经常有顾虑;工作人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缺乏档案、史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工作用车,档案工作面广,部门、乡镇、企业、行政村都是建档单位,没有工作用车,影响工作效率;档案工作没能列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