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参考7篇(深入乡村:三下乡感悟七篇)
三下乡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促进城乡发展。本文将分享7篇关于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居民的影响。通过这些经验分享,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三下乡政策的意义和挑战,为未来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篇1
终于终于完成了在我大一没能去成的三下乡。原来三下乡是这样的味道。
我在数学系的三下乡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被简称为哨子兵,因为自己没有准备义教的内容,并且身兼后勤组的身份,我个人感觉在三下乡活动中我扮演的就是四十五个人的老妈子。以前在家我妈给我做的事我这次全做了,时间到了,赶紧叫人家去洗澡,天气热了,要提醒上课的同学多喝水,开饭的时候,要喊大家伙出来吃饭,就连要睡觉的时候,也要关注大伙是否都安全在宿舍,有没有同学还没有回到宿舍在外面溜达的。起初,或许与其他同学相比我的三下乡生活是比较无聊的,可是到后面,即使没有站上讲台,没有去高堂外面的地方看看,可是,对这个地方,对这一个星期的生活,还是有那么浓烈的不舍,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地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从早上起床看到的是你们,到晚上倒下睡觉的时候还是你们。好珍惜那样一段时光,幸好我来了,跟你们这群人拥有了这样一段有你、有我的,美好的,让人难忘的时光。我不后悔。
当然。这段时光有美好,也有遗憾。我没能站上讲台,没能收获自己的一批学生,我有的,更多的是我们这群数学系孩子的记忆。这样慢慢的推算起来,有这样一段时光,要感谢至什么时候。都追溯不起来的。从我刚刚加入学生会。从我被韩师录取。从我高三没有好好学习。一切都是缘分,这就真的是缘分。有缘分才会让我们这群人生原本可以完全没有交点的`人这样的聚在一起,参与彼此的记忆,是吧。我想是这样的。
我们三下乡最爱说的那句口头禅,我想,会那样深深地印在心里,直至老去,这样的一群人,感谢我们共同有了这样的高堂记忆,我下乡,我快乐。
这样的下乡还是第一次,7号下午到那里之后的大扫除到14号中午的打包、将一切回归原状,这是一个短暂又难得的“旅程”。
第一次站上一个真正的讲台,底下坐了一班真正的学生,内心确实十分激动又紧张的。在要去高堂的前两天才把最终的教案敲定,结果上了第一节课后发现自己找的内容太难了,那天晚上立刻又重新做了修改,有时候真心觉得自己冲动,随随便便就改了自己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可是确实没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神奇的是,最后的一个课时的内容,我们三个教初二数学的居然全部“大换血”,那天晚上从吃完晚饭就一直在改,没办法,我是隔天的第一节课,我算是经过了惊心动魄的一个晚上,一直担心讲得不好。义教的时候发生了太多的意外了,那两个班的学生也是很可爱的,初中生的特质就是那样子,特别喜欢找到老师的小毛病并且沾沾自喜,在他们的身上也看到了一点点自己当初的影子吧。最后一天汇演的时候,他们一个班办了欢送会,一个班送了全部科任老师的礼物,里面满满的都是他们写的字条,他们满满的心意。
除了义教之外,还有发生在后勤组的很多事啦,还有我们五个女生间的夜谈会。真的是什么都经历过了,把路中间的水管弄成喷泉,半夜三更出去找师妹,被教室桌子底下的气球吓得乱跑乱叫,还偷偷摸摸去厕所解决水管问题,通宵把隔天汇演要用的大背景弄好,说起这个背景后勤组三大主力的我们完完全全就是在那里玩在那里让气氛保持清醒的,各种恶搞,到四点多弄完的时候就躺在那块背景上在一大群昆虫的尸体上就这么睡了,还有关于我的一点栽赃嫁祸的事……最后在我们强大唯美的背景下,汇演顺利的结束了,这样的汇演在现在很多农村的中学还是基本上没有的,将大学的文化、活动带给他们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这场汇演上很多学生都参加了表演。当然,最后还有我们一起改的那首歌《高堂大道的日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能跟着大部队一起在车上高歌这歌啦。还有我们三个人在校门口迎接他们,嘴里喊着“书恒书恒……”
三下乡结束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继续我们的“挼爆了”。
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篇2
1月13日,迎来了教育志愿者第三次送教下乡培训,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开始前对学员们优秀书法作品进行展示,一张张优美的书法字,让我眼前一亮。诵读环节,学员代表们上台朗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七组学员朗读时那么优美动听。之后培训学习识字和写字教学,收获颇丰。深入解读了关于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语文习作教学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这些涉及作文、语言表达、观察能力等诸多方面,不同年段需要找到各自的教学重心。作为教学一线的小学老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要注重书写训练,最后要研究写字教学的规律。写字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会正确执笔、运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写字课成为生动、活泼、趣味的活动。
陆老师教给我们如何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进行常规阅读教学。他提到“三个问题,一个追问”,学员与陆老师进行互动,互当老师与学生,这一环节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从中学会了如何追问,让学生更快更有效率的掌握每堂课。他还告诉我们课一定要有拓展这一环节,可以让你这堂课更加精彩。陆老师还培训了我们如何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怎样上好作文赏评课,这些都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非常有用。
今天的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真心感谢两位老师的付出。
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篇3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对潜力培养这一问题的思考,都有或迷惑或清晰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潜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实践的考验。为了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社会,初步了解自己的潜力定位,本团支部特举行此次社会生存时光活动,旨在让同学真切体会到社会的气息,明确自己需要如何塑造以适应社会需求,从而从此刻坐起,时刻谨记提高自己。
此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得广泛支持,大家都积极地带着信心和好奇心参与进来。活动当天大家都很早就集合完毕,班委在作完简短的交代之后,我们一齐合影,之后就各自出发。由于没个人被要求只带单程的车费,因此有些同学在上车前还是有些顾虑,但是经过其他同学一鼓励,也坚定地踏上了去程的公车。
同学们事先预备去的目的地无外乎东街口,台江步行街,中亭街等繁华地段。所找的工作包括发传单,餐厅服务员,写字员,快买饮料员等。
有的同学终究没有找到工作,只能求助于其他同学,最后所有同学都按时安全地回校。有的同学在被几个甚至十几个商家拒绝后,最后找到了工作,他们说那一刻,是幸福的。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经过多次被拒绝,我们总结了必须的经验,个性是找短期工的经验,没找到工作我同学也在思考原因。大家都深切体会到,生存不容易。
在工作过程中,同学和商家之间有必须的交流,由此让我们了解到一下商家的具体状况。让我们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当我们身处来去匆匆的人流中,更多地就应去思考如何让大家关注你,如何让自己闪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找到工作的同学都留下了照片纪录,还有商家更是为我们一天的工作写下评语。毕竟这是很多人第一次涉足社会,无论什么样的`成果都是好处非凡的。
结束了一天的社会生存实践的体验,许多参与的同学对这一天的经历都有很多的心得体会。经过这次的活动,同学们个性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们,对社会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生存不容易。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一快能让自己生长的土壤,真的需要智慧,潜力和勇气。活动之后,同学们都反映此次活动效果不错,大家受益匪浅,真正让大家学到了一些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
社会是残酷的,但是不是对所有人。大学本科不必须都是人才,准确的自己定位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这次社会生存实践活动在必须程度上初步实现了这一点。同学们在抒发由此次活动而发的感慨后,必定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到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去,最终实现专业知识和个人潜力共同发展的目标,为在社会中浪遏飞舟而继续武装自己。
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篇4
在5月 日的早上我们三下乡的部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吉水杨万里故园,这是我第一次的下乡,这次下乡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学到很多东西,感触颇深。我又一次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还记得出行前的疑虑和不安,我们并不怯懦,但社会这部书我们还需要慢慢来读懂。对于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可是当我们怀揣着理性的知识去叩响社会实践的大门,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即便是我们做过准备。
实践开始的时候,我们有许多迷茫:“探索新农村环境模式构建”,听起来简单,实际调研却该如何下手?区区29个大一学生,要试图去解决一个全国存在的大问题,怎样找到突破口?调查过程中,要与镇政府,村委的官员频繁接触,能顺利得到想要的支持和帮助吗?本身与我们并无联系,走访他们会不会“吃闭门羹”?近30度的高温,我们要走到偏僻、分散的村落向农户了解实际情况,我们能不能坚持下来?村民的家电能不能修好?……
但是当我们以一个团体真正走到实践中去,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寻找一个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最后发现,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调研主题过于宽泛,我们可以选取为杨万里故园代表具体分析;对于新农村环境链的构建,我们只需要从大学生的角度抓住几个亮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得到镇政府,村委的支持,我们需要找准方法、表明我们的目的;与人们交流,可以借助当地村委的联系和团队的优势获取机会;深入村庄走访,做好充足准备,互相帮助坚持到底也可以完成……
走过再回想,其实一次三下乡实践,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和体魄,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精神,考验我们有没有精打细算的周密,有没有临危不惧的冷静,有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没有随机应变的果敢……
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最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也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是不畏困难、挑战自己的勇气。大学生要积极走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加优秀。
金庸的武侠小说那些真正无敌的顶尖大侠,不是那些能够打败天下人的高手,而是最终战胜自己的人。
一路走过,虽然是“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焦子”却终有收获。
真想再回去走一回山路,喝一口山泉……
当重新漫步在亲切美丽的校园,当曲折的山路、紧张的交流和泉涌般的汗水都变成美好的回忆,当一切归于平静,回首向来萧瑟,我最大的体会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篇5
本人在第二季度的下乡支援工作中,对于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等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使农民就近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尽了最大努力去帮扶科室发展,提高了其业务水平。
一、医疗任务完成情况: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门诊、病房工作。协助完成会诊工作,以有限的药物和检查手段,尽量给予病人满意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宣教,树立病人保健、康复的意识。
二、发挥上级医院接触国内外专业知识较多的优势,在科室内定期举办讲座和示教,将一些国内外的学科新进展带到基层医院,发挥我院教学医院的特长,对于科室医生和护士言传身教并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
三、将病历书写、查房制度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切实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根据工作体会,提出了多条合理化建议及改进措施。
四、发挥科研优势,帮助基层医院科室找准科研方向,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助临床发展。
五、针对目前骨科病患多,神经系统病人少的特点,下一步将深入基层,更好的为偏瘫后遗症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患者前来就诊,完善业务范围。
但我发现农民对卫生知识掌握有限,对一些常见病认识不足,深切地感受到群众对医疗的渴求。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为他们服务,下一步我将与人民医院的同事们紧密合作、互助互长,服务一方群众、带好一个科室,为加强新时期基层卫生工作而努力。
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篇6
7月6日,一支活力青春的的大学志愿者,满怀着激动与热情,满怀着认真与负责,满怀着一颗期待与爱同心,踏上了三下乡活动的征程,走进了阳江市白沙镇并积极投身于三下乡活动,奉献青春,步入支教,服务农村。
支教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那么的回味。时光流逝,这次支教又是再一次敲醒了我的警钟,再一次让我明白了自己未来在从教生活中的教务方向,让我更好地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教育理念与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在这次三下乡中,我主要负责支教方面。其主要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以及刚步入初一的学生等支教对象。支教期间,我负责小学二三年级以及初一的学生。开始时,我利用了大约五分钟与学生们沟通交流,慢慢地引导学生们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时间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我懂得了身上背负起了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懂得了这次支教责任的目的`性与重要性。
在这短短的时光里,我真正感觉到了队友们以及村民们的情真意切:由于我们所在支教位置较挤,天气酷热,村委让我们到他们村里的公楼里进行支教,村民们热情地把家里的大风扇搬到公楼里让我们有个凉快。在伙食上,由于怕浪费,每次无论是汤还是菜,都只能做得很有限,大家都怕队友没菜吃,就争着把自己的菜往队友碗里夹,这一小小的举动,体现的是队友们的真情与关爱。在休息期间,队友小枫,她献出了一个温暖窝心的家,让所有队友都齐聚她家闭目养神,让队友们深感着这份爱。
面对这短暂的时光,队友们做到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耐心支教着学生。在支教讲课过程中,我们主要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复习,又为学生们增加了新的内容,以保证同学们能接受到新鲜的知识,帮同学们尽量克服一些小缺点。或许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改变不了他们多少,但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就心满意足。课堂上,我们更是为孩子们开设了不同的课题,有学习、舞蹈、唱歌等等。看着学生们脸上那灿烂的笑容,真的觉得好开心。
我在这次支教中,第一课堂是辅导三年级学生的语文与数学,帮助学生们如何扎实基础,读准字音识字,并教会他们如何对数学计算、运算、口算、笔算,识记周长与面积公式以及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法与技巧。第二课堂是教语文、数学与英语,其支教对象是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和辅导初一的学生,在这,我深触特别大的是: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带来的却全是三年级的课本知识。我询之后,便开始教他语文知识,学习读一读、写一写、听一听、说一说;教读、领读、自读、背诵古诗、课文等,同时教他唱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除此之外,他学习很上进,我也教了英语,教他读好26个字母,会读、会写、会默、会区分以及教会他几个较简单的单词,如:Apple,Goat等;而第三课堂是以一种有奖问答的趣味课堂形式教所有支教对象该如何防灾减害:在发生地震时,如何受到保护、力求安全;在发生火灾或溺水事故时,怎样自卫逃生等等安全防范知识。看到他们好学好问的一面,心里真的很乐。他们很乖很听话,一个个认认真真听讲的可爱的孩子,我真的很爱他们。就这样,在不舍中唱歌结束了我们这短暂的支教生活。
三下乡支教活动,它给予了我最真挚的友谊,让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人际交往,明白了扮演角色的技巧,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它是提升个人能力,挖掘个人潜能很好的平台。无论是传统教学活动的参与,还是特色活动的开展都会对我们今后开展真正的教学活动有所启示,希望自己收获的不只是一些心得体会,更多的是一些值得我去思考领悟的东西。
三下乡后的心得体会篇7
下乡回来好几天了,看了不少队友们的日志感想,心中的思绪也荡起了几波涟漪。
3天的前期排练,1天的出发旅程,1天的招生报名,7天的正式活动,最后还有1天的顺道旅游,1天的凯旋归来。前后一共两个星期的集体生活,让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不少;付出了汗水,也涌现了泪光;得到了快乐,也收获了感动。
前期排练期间,我们23名队员分工合作,备课的备课,排练的排练,但主要是备课。各个备课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备课,力求把这次活动的支教部分搞得更好,我是物理组和体育组的。物理组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当时报物理组是因为我高中是读物理的,而体育组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想应该是因为这次下乡的男生只有3个的原因吧!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的三下乡旅程变得更加精彩!想知道为什么就继续看下去吧!先说说物理组吧,我们物理组有4个老师,由于这次上的物理是趣味物理,我们4个老师决定主要通过做一些趣味的`实验来调动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这些实验有:“透明手掌”、水面浮针、一指神功等等。我们4个老师分别试讲了一次吧,但是试讲毕竟是试讲,和实际的相差比较大,至少之于我是这样的。而体育组那边,我被分配到教军体拳,原本组长也想让我带带健美操的,但是第一次训练的时候,我跳的健美操真的不敢恭维呀!不过军体拳我倒是挺上手的,再怎么说我也参加过健身总动员汇报表演呀!除了备课,我还是小品队的主角呢!这次我们演的小品名字叫做,小品成员有:我、谢金梅、杨小勇、梁彩仙、焦尚春、朱华斌、陈珊珊、陈凤,小品主旨是为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而献给祖国的礼物。在备课之余,我们小品队还要排练好几次,不断地改进,尽量让我们的小品演得更精彩!总之呢,改革开放政策好,演好小品靠陈导!这次我们的陈大导演可是自导自演哪!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也是台柱子呀!最初我们只是熟悉台词,没什么动作,在熟悉台词之后,我们就开始慢慢丰富我们的表情和动作,毕竟是小品,动作表情最重要啦!在最后,我们还要集中在办公室,学唱我们的队歌————!这三天的排练最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们的前期排练为接下来的下乡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终于出发了!三天之后,我们按照预期的时间出发了,在此,我要向全体队员说声抱歉,那天我迟到了,不过我也得到了小小的惩罚,没有位置坐了,只能坐小板凳啦!经过4、5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上坪中学!在坤玲和他弟弟的指引下,我们得到了该校副校长的接待,他们的热情款待,让我们对此次下乡充满着激情!那晚我们还进行了一次开幕式预演。
在招生报名那天的昨天晚上,我们三个男生和我们的领队晓院师姐共同度过了个不眠之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四个人是没有带蚊帐的!那里的蚊子可是厉害的不得了!我们的队员简直就谈蚊色变!我们都闻蚊丧胆哪!害的我们不得不在第二天下午就去买蚊帐,买花露水,买蚊香,买万金油,买驱风油,所有能驱蚊的都用上了!关于招生报名那天的情况,我们在昨晚还担忧招不到多少学生,但是到了那天,来报名的学生那可真的是人山人海,我们的顾虑完全消失了,就连我们打算要叫几个同学一起去打扫教室,也完全不怕找不到,来的学生都蜂拥而上地一起大扫除起来。此次下乡支教,我们预计招150名学生,但是不到10点,名额就满了,后来还推掉了一些同学,不过后来还是很多学生来,我们为了不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经过商议决定让那些后来的同学可以来旁听。那天晚上各位亲爱的班主任们在分班,看到他们辛勤地工作,我这个游手好闲者,都有点不好意思啦!最后,分班情况出来了,分成5个班,每个班30几名学生。
好了,三下乡活动终于要正式开始了,经过昨晚的排练,开幕式非常成功,我确定我昨晚已经把队员代表演讲稿背熟了,但是可能临场的时候有点紧张吧,还是要看稿念,不过自己感觉发表地不错,宣誓的时候那可是铿锵有力,雄浑激昂啊!开幕式之后,是各班班会,我作为一个维持秩序的老师,自然就在5个班之间转悠,我看各班的班会各具特色,精彩片段层出不穷,原本那些学生比较沉默的,在经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调动下都纷纷活跃起来,那种场面好不热闹!我是分配到5班教物理的,我自然就先在5班作了自己介绍,那些学生挺乖的,相信会很好相处的吧!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我们之前的计划就是先各自自己介绍,然后选班委,定班级名称和班级口号,我们5班的班名叫“rainbow class”,还蛮有诗情画意的。各班的进度不同,不过幸好下午还有一节班会课。在这个上午,我个人感觉这些学生的口才不是很好,当然,我的也一般般,就是他们缺少幽默吧!不过相信他们以后一定能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