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专项述职报告4篇(1. 基层专项报告集锦 2. 实践精华分享 3. 基层成果汇报 4. 探索新路径)
一、深入开展“访、知、解”
省委组织“访、知、解”活动,抓住了干部作风转变的切入点,抓住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我们坚持走访活动常态化,在组织全市干部进村入户的同时,我带头扩大走访范围,深入14个县(市、区)的32个乡镇、74个农村走访农户,了解民意,认真解决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市、县两级干部把“访、知、解”活动和去年以来实施的“千名干部进企业、万民干部下农村”结合起来、与干部下乡住村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包村增收结合起来,在“访、知、解”中强化宗旨意识,养成服务自觉。市县两级14978名干部住村4893个,走访农户14.5万余户,办实事9833件,落实帮扶资金5.4亿元,解决问题7321个。我体会到,了解民意办实事,是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
二、干部全员搞“四诺”
三、推行“一评两监督”
在推进农村发展的实践中,农村干群矛盾相对较多,是滞约农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访、知、解”和多次接访,我感到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村务决策“程序空转”,“四议两公开”执行走样,支委的提议没人把关,商议、审议、决议过程和执行没人监督,使制度流于形式,好制度没有产生好效果。鉴于此,我注意推动基层实践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乡镇推行了“一评两监督”办法,来规范“四议两公开”操作。“一评”就是乡镇党委对村党组织提议事项提前介入,审核评估把关;“两监督”就是乡镇包村干部对决策操作程序和决策实施过程全程监督。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实行“一档双存”,由乡、村分别保存,方便群众随时查核。有效避免了村务决策随心所欲,强化了源头把关;避免了民意失真,促进了民主管理;避免了乡镇责任悬空,强化了服务基层的责任意识;避免了干群矛盾,保障了村民利益,使干群关系深度融合,农村稳定持续好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有效增强。
四、实施“代理代办制”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与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一问题,是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推行了两项服务措施。一是民事“双向代理制”。把县直部门涉及民生的有关事项延伸到乡镇,通过依法委托或授权,由乡镇代办;把乡镇的有关事项延伸到本乡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城镇,在城镇建立乡镇代办点。这样做既方便了农村留守群众,不到县城就能办成事;又方便了外出务工农民,不回乡里也能办了事。二是在边远农村建立“党员干部是群众事务代办员”的制度。由乡村党员干部为群众全程代办有关事项。目前,全市县级政务大厅与乡镇服务中心全部完成了工作对接,偏远农村群众户口迁移、低保审批、工商证照办理、新农合报销等20余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事项已经由乡村党员干部代办。这是基层组织履行服务职能的最直接体现,效果很好。
五、着力营造好环境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关键在干部。培养选拔好干部,关键是机制,关键是营造好的政治生态,形成好的用人导向。我们坚持实绩导向,全面推行具有忻州特色的“三三制”干部提名办法,坚持干部年度考核、重点工作考核、民意测评各占三分之一权重,做到了民意与实绩、素质与能力并重,杜绝了“拉票”现象,干部选任风清气正,使干得好的用得好、有作为的有地位。今年,我们相继把原平工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7451”工程推进、创建国家卫生镇、农业结构调整中实绩突出的8名乡镇党委书记提拔重用,体现了良好的实绩导向、服务导向,社会反响很好。
一、履职工作特色和亮点
(二)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全程公开办事程序、内容和人员。大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全街共报到在职党员915名,开展活动105次,征集小心愿349个,认领实现300个,居民满意度达98%。倾力打造“领导班子大走访、沟通交流零距离;三个提升强效能、优质服务零距离;坚持开门搞活动,参与互动零距离”特色民情服务。着力抓好社区换届后续建设,定期对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和“两委”班子进行考核和民主测评。
(三)全面打造党员队伍过硬素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共发展党员4名,按期转正16名。严格把握中组部和市委组织部关于认定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对辖区党员进行全面排摸。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自学、讲学、考学、问学、论学“五学”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策、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影,开展民主测评。今年共慰问走访困难党员和老党员24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四是队伍建设有了一定起色。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有所扩大,各单位都积极实施“1+3”扩源计划,党员数量、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党员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都有所增加。
在这里我要阐释一下“一管三化三突出”提出的现实依据。之所以要强调“一管”,就是因为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度不够,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260多万名党员、402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在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大国执政的大党,如果自己都不管自己的基层组织建设,那就是失职,还有谁会帮助你管理,怎么能够承担起这么重大的执政使命。可以说,是因为有人不管或管得不好,我们才强调要管。之所以要强调“三化”,就是因为我们当前基层组织设置不够科学,覆盖面不广,特别是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成立党组织并发挥作用是个新课题;
“一管”是前提和保障,“三化”是措施和途径,“三突出”是方向和目标,三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其实质内涵,自觉主动地把这个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要着力解决队伍素质不够高的问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党员来体现。我们既要重视增加党员的数量,更要注重提高党员的质量。要把加强教育培训作为给党员的一份政治待遇,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分层次对各个层面的党员进行培训。要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用党的丰功伟绩特别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教育党员,增强党员对党的信心和自豪感。虽然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成绩是主要的,队伍主流是好的,要相信党可以自己解决问题。最近我们国家“神九”飞天、“蛟龙号”探海,实现了当年毛主席“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这些都是党领导下取得的了不起的成绩。所以首先要教育党员热爱党、相信党。要深入开展“道德大讲堂、党课大讲堂”活动,依托七台河职业学院以及其它省内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平台,或者组织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开展党性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和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关心关爱党员,特别是对困难党员,要给予更大的扶持和帮助,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组织的温暖。
四要着力解决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够好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还是要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条件。省委吉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只有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依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重点在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开展“十项整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安全生产与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上,发挥好战斗保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企业党组织要围绕提升效益、技术创新,社区党组织要围绕服务居民、促进和谐,农村党组织要围绕发展“四型经济”、带头增收致富,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提高服务效能,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围绕争当职业道德标兵和专业技术能手,打造一批党员方便参与、有七台河特色的载体,把更多的党员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夯实“三个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
(二)夯实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决策。认真贯彻落实重要事项“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完善管权、管人、管事机制,党组织班子成员均能严于律己、尽职尽责。
加强党性锻炼,全面提升素能。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
完善学习制度,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制定了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每季度集中学习一次,实行专人负责,规定学习内容,严明学习纪律。
及时调整充实,确保组织健全。因工作调动,调整了局机关支部书记,改选了监督所党支部,切实保证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的完整性和战斗力
(三)夯实党员队伍建设。
全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执行**市党员发展“三制一化”工作法,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有领导、有计划发展,确保新党员质量。20新发展党员5名,7名预备党员转正,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
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领导班子成员不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围绕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做出解答,启发思想,武装理论,提高觉悟 。
组织好党员集中教育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卫生系统大力开展争当“五个模范”共产党员、“三好一满意”、“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活动,提高党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
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了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年,有3个基层党支部、3名基层党组织书记、3名党务工作者、8名优秀共产党员分别受到**市卫生局党委和**市委表彰。
二、坚持“三个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坚持狠抓制度建设不放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反腐倡廉工作。局党委与基层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政(行)风建设责任书》,层层抓落实。按照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要求, “三重一大” 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推进党风政风行风建设“阳光工程”,积极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做到严格程序、落实措施、规范运作。进一步健全了群众来信来访受理和信访举报反馈工作机制,局主要领导亲自批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坚持狠抓督促检查不放松。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督查,进一步规范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手续,促进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为的高效规范、公正透明。督促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抓好国家基本药物、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的公开。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和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暴风行动”,维护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秩序。加强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规范医疗机构招标采购行为。
(一)注重实效,公共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全面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市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降低了群众负担。
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治,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健等。全年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1万余人份,建档率50%以上;预防接种367305针次,免疫规划接种率95%以上;儿童管理12628人,孕产妇管理1666人,高血压患者管理37195人、二型糖尿病患者管理16434人,重性精神病人管理928人,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26452人。
实施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农村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项目。2011年共为8448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人补助400元,共计337.92万元,为12268名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免费发放叶酸39296瓶。
继续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投资160万元,完成景和镇9个村户改厕,顺利通过验收,超额完成了**市爱卫会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扎实工作,项目建设有序开展。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市人民医院的建设已接近尾声,投资281万元对米各庄和西村卫生院进行了扩建,米各庄卫生院新建面积900平方米,已交付使用。争取上级专项资金222.75万元,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各615台,已全部安装调试并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