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精选7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7篇免费精选,助力优质教学)

本文为您精选了7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这些案例涵盖了小学各个年级的不同教学内容,包括课文解读、作文指导、阅读理解等。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精选7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7篇免费精选,助力优质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篇1

学习目标:

1、进行句子中的拼音拼读训练,主要是拼音句18个音节中的9个含ao、ou、iu的带调音节的拼读。

2、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

3、进行儿歌《有礼貌》的学习,会读儿歌,学习儿歌中的生字好,和拼音的拼读。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拼读含ao、ou、iu的带调音节。

教学难点:

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准备:

音节卡、图片、投影片

教学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抽读ao、ou、iu的四声卡片。

2、采用游戏的形式,复习声母与ao、ou、iu组成的音节。

三、新课教学

(一)导语:超市里有很多我们爱吃的`东西,谁来告诉大家你最爱吃什么?其实小动物们也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今天咱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小动物朋友。

1、逐一出示音节:gou、niu指名拼读音节,并出示相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说句子:谁来了。(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谁知道小猫、小狗、小牛、小马最爱吃什么?

3、打开书29页,那里就有关于小猫、小狗、小牛、小马最爱吃什么的一段话。

(1)学生自由拼音节读句子。

(2)同桌一起拼音节读句子。

(3)看着大屏幕,指名逐句拼读句子。

(4)指名不拼音节,直接读句子。

(5)把三句连起来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指名为三位小动物送去食物。

5、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这三句话。师范读、男生读、女生读。

6、从句子当中提出生字,抽读生字卡:小、爱、吃、鱼、和、牛、草、指名读、抽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儿歌《有礼貌》。

1、投影出示公鸡图,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29页有首儿歌答案就藏在里面。

2、指名领读红色的音节:

3、指名读儿歌。

4、站起来齐读,可以自己编动作。

(三)结束语:其实平常我们走在大街上,来到商店里,站在车站旁,看到的广告牌上,经常会出现我们熟悉的汉字朋友,同学们见到它们,千万别忘了跟它们打声招呼。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

教学难点:

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观察秋天,并画或者选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写前指导

1、指导学生读语文书习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⑴、写前要先向同学介绍图画的内容;

⑵、写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⑶、写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⑷、展示和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请一学生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

⑴、在学生叙述时,教师相机指导叙述的顺序。

⑵、请同学们评价他说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

⑶、有意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中间后四周,先整体后部分等等。

⑷、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跟在叙述图画时的顺序一样,将自己叙述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⑸、教师抓住一学生叙述时的色彩、声音、想象的句子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⑹、出示范文指导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⑺、再指导学生想想刚才一学生叙述时有哪些是图画上没有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写看图作文时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实际的想象。

⑻、教师再抓住刚才学生发言时的好词佳句,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

⑽、让他们说说哪些可以用进自己的习作。

⑾、教师说一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将几个词板书后让学生说一段话,在说话时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

⑿、这时教师再让刚才叙述的.同学将自己的图画再讲述一遍,并让所有的学生当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交流。

⑴、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画的内容跟同桌学生讲讲,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体交流,评价并修改。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写作。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1、看图知中心

2、观察有顺序

3、写作有条理

4、用上好词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篇3

教学内容:

第1课 计划明天(活动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现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和设计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对相应的绘画表现和设计策略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二、尝试训练 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

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尝试与发现。

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

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

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

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三、提出要求

学生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示

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 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五、教学拓展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重点难点:

抓住青蛙与小鸟的主次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导语:

青蛙和小鸟争吵了起来,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我们该怎样向青蛙和小鸟讲道理呢?这节课,继续读懂课文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文中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谈谈读懂的`内容。

生甲:井底的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

生乙:小鸟告诉青蛙天无边无际,青蛙说天不过井口大。

生丙: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

2、谈谈不懂的内容

(1)、“井沿”、“大话”、“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A、井沿:井的边沿。B、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C、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2)、讨论:到底谁错了?

生:因为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了解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整天坐在井里,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3、朗读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验:

A、用纸卷成筒看天空,了解青蛙的感受。

B、把头探出窗外看天空,了解小鸟的感受。

三、师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四、拓展练习。

续编青蛙跳处井口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等7个生字词,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等13个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后不同的景观,感受“奇观”的奇特之处,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学习本文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并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不同景观,用心感受不同时刻的画面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并大致能说说“潮来时”的整个经过。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有顺序、找特点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激趣导入,感知自然美(4分钟)

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们同学介绍一些,并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好玩。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中“你去玩过的地方”,并进行相应的介绍,与同学之间有交流,并对此文学习产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构建文体美(9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2.读了这篇课文,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3.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读本文后的感受吗?

预设一:海宁市的盐官镇真是一个观潮的好地方哪!

预设二: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景象好壮观啊!

预设三:浪潮就像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真是浩荡啊!

教师进而引导:你可以用书本上的一句话来说说吗?

引出课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在初读感知后,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的.体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进行教学,进行引导第一段的学习。)

4.天下奇观的“观”和文章的题目观潮的“观”一样吗?

让学生进行思考,同一个字却是不同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并结合相应的组词,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研读课文,赏析语句美(22分钟)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钱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过渡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它“奇”在哪里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读语言,体会其含义,感情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

学习文章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

2、文章在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有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历史故事呢?请讲给同学们听听。

2.同学们听后,说说你们的体会吧?

3.提示课题:

我们今天要见识见识刘伯承、邓小平是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

4.板书课题:刘邓大军渡黄河。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3.自学交流汇报。

(1)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驻(zhù)捷(jié)侦(zhēn)署(shǔ)伪(wěi)毯(tǎn)碟(diě)筹(chóu)蹲(dūn)弦(xián)

(2)理解词语。

广阔无垠敏捷夜以继日序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住处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刘邓的渡船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刘邓渡河前的精心部署。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午认错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三、质疑、讨论

1.学生自读、思考:同学们在理清文章思路时,发现文章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自己的发现,畅淡感悟。

文章运用了插叙,更体现了刘邓部署的精心,让我们感悟刘邓的才能。

3.读课文,感悟。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说文章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

3.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在文章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呢?

二、学生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思考: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

(3)班内交流汇报。

1刘邓的轻松、胸有成竹。

a.“敌不怕我们渡河寂寞……渡河完毕了!”

b.“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

c.渡河之前……准备工作。

2渡河顺利。

a.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b.午夜时份……渡过了黄河天险。

c.本来……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2.激情朗读,感悟刘邓部署的精心。

3.想想历史,看看今朝,我们想说些什么呢?

小组交流。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学习这篇文章后,自己在知识、能力、思想观念上的收获吧,并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2刘邓大军渡黄河

6月30日夜刘邓急驶

渡河之前筹划

插叙“明修栈道”精心部署

午夜时分刘邓大军偷渡强渡渡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免费篇7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标版第十册第六课

教材和学情分析

《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具体,语言形象逼真。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教学准备

学生: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老舍先生的及作品。

2、借助字典,预习课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的快乐。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怎么的印象呢?

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老舍先生家的猫。

3.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

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

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

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

★其他类似内容

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5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5篇

标题:我叔叔的卓越教学设计——璀璨五篇 简介: 在教育的征程中,总有一些教师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方法脱颖而出。本文将为您介绍...

查看剩余 87%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5篇

2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美篇5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美篇5篇

本篇文章将介绍我亲爱的叔叔,他在教学设计领域的杰出成就。不仅如此,他还荣获一等奖教案的殊荣,并将他的成功经验与大家分享。...

查看剩余 76%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美篇5篇

3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5篇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5篇

本次我们精选了五篇关于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

查看剩余 90%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5篇

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推荐5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推荐5篇

本文将为您推荐五篇由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的一等奖教案。这些教案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无论...

查看剩余 81%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推荐5篇

5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5篇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5篇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5篇》精选了五份优秀教学设计,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助力课堂教学提升。这些设...

查看剩余 71%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