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家》观后感优质5篇(《外婆的家》观后感:五篇优质文辑)

《外婆的家》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故事。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塑造,让观众深刻体验到外婆家的温暖和亲切。下面将为大家推荐5篇优质观后感,带领读者一同回味这部经典之作。

《外婆的家》观后感优质5篇(《外婆的家》观后感:五篇优质文辑)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1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名叫《外婆的家》,主人公有七岁的相宇,七十七岁的外婆,三十二岁的妈妈。

这个故事是三十二岁的妈妈为了找工作,就把七岁的相宇送到乡下的外婆家去了。刚开始的时候,相宇十分嫌弃外婆,因为外婆很脏。之后,相宇的好朋友送相宇一个小兔子的洋娃娃,这让相宇懂得了如何去宽容别人,对待别人。还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爱。相宇慢慢变孝顺了。

这部电影填满了我和老一辈人空白的记忆,比如我的爷爷,还让我知道什么是爱。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2

在看韩国的电影时,我想起了做了错事的我。

我在家里吃早饭时,奶奶说了两句我不爱听的,我打了她几下。

可我看到小男孩的做法和我好像。我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行为让我很生气,他把外婆的头饰和鞋子藏了起来。为什么外婆没有生气呢?外婆还给他好吃的,心里想:“为什么不能给外孙吃上一顿肯德基呢?”

外婆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令人感动。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3

看了那么多的电影,其中,最让我感动,最令我久久难忘的一部电影,是在学校看的韩片——《外婆的家》。这部电影讲了七十多岁的外婆与七岁左右的外孙的故事。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外孙被妈妈带到外婆家住几天,妈妈去工作了。这几天,孙子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是住在农村的,家庭很贫穷;而小男孩是住在城市里的。因为他们是第一次见面,所以没什么话好说的。当小男孩看到外婆,就嫌弃外婆很脏,不敢碰她。他的外婆是哑巴,小男孩经常嘲笑外婆是个哑巴,可是外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责怪他。小男孩一有空就打游戏机,不久就没电了。小男孩趁着外婆在睡觉,偷偷把外婆扎头发银发簪拔下拿去换电池,他走了好久找到了商店,但是人家没有给他电池,他也迷路了,好在碰到一个老人把他带回去了。回去后,他也知道做错事了,怕外婆打他,但是外婆并没有打他。一天,想吃炸鸡的小男孩用各种手势向外婆提出,而外婆只理解到鸡肉,所以做出来的是“泡在水里的鸡”炖鸡。这样小男孩很生气。而这一切外婆唯一的表示就是不停的用手势表示对不起。可是,小男孩就是不理会。外婆在面对外孙的时候,虽然不能说话,但并没有从表情肢体上去厌恶或者责备外孙。她尽力去满足他的要求和愿望,无言的关心与陪伴,没去跟他计较与生气。

小男孩是羞涩的,就像我们又是压抑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带自己的想法。从小男孩教外婆认字时,我们可以看出小男孩是善良的,他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邪恶。他知道外婆眼睛不怎么好,所以在走之前帮外婆穿好了针,反复教外婆写“我生病了”和“我想你”两句话,这一刻,我深深的明白了小男孩的本性是真的善美的。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非常感动。特别是小男孩在车窗那儿对着外婆在胸口画圈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的感动了,看着小男孩那依依不舍的眼神里,我看出来了,他是爱外婆的,他的心已经与外婆的心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不管走到了多远,他们都是不会离开的,孙子爱外婆,外婆爱孙子,这是一个美好的结果,这种结果有谁会不感动呢?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都已经很老了,行动很不方便的。这么多年了,他们对生活仍然是充满希望,仍然是那么的乐观去面对生活,他们的心里经常挂念着我,可是因为我在外上学,所以不能时常的与他们见面,每次回家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吃,问我的学习情况和身体的情况,生怕我哪儿不舒服。

我们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家人,多一点时间去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多一点幸福,多一点快乐!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4

一个妈妈为了找到工作,把七岁的儿子寄养在外婆家一段时间。

外婆的木头房破败不堪,外婆也没有钱。但她无条件地爱他带他,即便他三番五次戏弄外婆,把她的发簪偷走,把外婆唯一的'鞋子,但光脚走山路的她一点也不生气。孩子想吃肯德基,外婆不会做,只能给外孙做水煮鸡……

但孩子也在转变,从开始瞧不起,欺负外婆到后来把自己的巧克力放到外婆的包里,在外婆生病的时候照顾外婆,教外婆写字,让她以后多给自己写信告诉他。

我们要懂得爱,要向外婆回应爱。

《外婆的家》观后感篇5

当看完这部电影我很感动,一位77岁的外婆与7岁外孙的感人故事,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外孙的叛逆并没有生气和责备,最多的是包容。

妈妈为了找工作暂时把孩子让外婆来带,孩子习惯了城市的生活,非常不喜欢这里,没有喜欢吃的和玩的,孩子有些叛逆,随口的责骂,外婆并没有生气和责怪他,更多的选择的是默默的包容。

孩子一开始就嫌弃外婆脏,家里又有虫子,产生了不满和抱怨,外婆的默默包容感动了我,像我的孩子,做错事情我立马就很气愤,会把她叫过来告诉她该怎么样,看到这部影片让我学会了沟通,就是当有抱怨来临的时候选择包容,这样时间长了,自然就了解了,如果上来就责怪和生气,起不到作用,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就像员工一样,员工有抱怨的时候,一定先要倾听,不要立马反驳或是责怪,就算再生气也要忍耐和包容,这就是爱,爱是伟大的。

当外婆带外孙去集市上把菜卖完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给外孙买了一双鞋,接着带外孙去吃饭,感人的是外婆知道钱不多,只要了一碗面,看到外婆付钱的时候,外孙感觉有些惭愧,临回去上车还问想吃什么,外孙看到其他的孩子在吃巧克力,于是外婆又去给他买,满足于他。外婆去看一位膝盖受伤不能出门的朋友,聊天中感受到一种孤独,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年龄大了,想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多,虽然嘴上不说,能感觉到,自己的惭愧是3个月才能回家看看我自己的爸妈,回去就住那么仅有的2个晚上,自己愧对父母,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我应该经常回去看看,老人不图能赚多少钱,只想经常能看见自己的孩子,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所有的儿女经常回家看看吧!

通过与外婆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外孙开始变化了,后来慢慢地开始喜欢外婆了,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不能说话,可以用肢体来沟通,用心来沟通,用爱来沟通,换来的是不舍得离开,后来外孙叫外婆写信,临走还把给外婆留下了很多的卡片,外婆是多么的高兴,同样的不舍产生了这份爱和包容,这就是伟大的力量!太感动了!

★其他类似内容

1《最后一分钟》读后感3则优质5篇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3则优质5篇

《最后一分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小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内心世界。这部小说引发了读者们对生命的思考...

查看剩余 85%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3则优质5篇

2矛盾论读后感500字优质5篇

矛盾论读后感500字优质5篇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著作,它深刻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具有...

查看剩余 74% 矛盾论读后感500字优质5篇

3《中国通史》读后感优质5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优质5篇

《中国通史》是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历史的著作,读后感是读者对书中内容的个人体验和感悟。本文将为大家推荐5篇优质的《中国通...

查看剩余 90% 《中国通史》读后感优质5篇

4《爱的教育》读后感优秀作文优质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优秀作文优质5篇

《爱的教育》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以教育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爱与教育的关系。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的个人感受...

查看剩余 74% 《爱的教育》读后感优秀作文优质5篇

5围城读后感600字优质5篇

围城读后感600字优质5篇

《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以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社会...

查看剩余 88% 围城读后感600字优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