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8篇(《幸福的门铃》)
本文将以《当幸福来敲门》为主题,撰写八篇个人观后感,每篇1000字。这部电影以真实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感人故事。通过观影者的不同视角和感受,我们将深入探讨影片中的主题和情感,带领读者一同感受这部影片带来的震撼和启示。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1
最近学校组织观看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励志电影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相信它也感动了其他许多人。下面发表一下简单的看法。
影片描述了一个名叫克里斯的美国人的成功史。影片开始时,他穷困潦倒,靠卖医学器械为生。很快,因为贫困,妻子离开了他,而因为没有房租,住的地方也没有了。他不得不带着儿子四处流一浪一。一连串的打击并未使他自暴自弃,而是以更坚定的信念迎接生活的挑战。他咬牙坚一挺了过去,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经济师。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成为了著名的金融投资家。因为他始终坚信:只要今天足够努力,明天幸福就会来临。
“什么是幸福?”这也许是看完这部影片后,许多人都想要问的问题。在我看来,幸福就是一个顽皮的天使,在外面盘旋,想去敲谁的门就去敲谁的门。可惜,在幸福悄悄来到我们的门前时,我们却通常不在那里。或许和门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这部影片想让我们明白: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能坐等其成。而要以百倍的努力,爬向那道通往幸福的门,才有可能听到幸福的敲门声,才有可能开门迎接幸福的怀抱。如果你一直在半路上,那么就是幸福真的来敲门了,我们也听不到呀。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在海边寻找点金石。点金石是发一热的,只要点一下其他石头,石头就会变成金子。这个人在海边找了好长时间,一次次将冰冷的石块,带着绝望扔进大海。最后他发誓:“这是我找的最后一块石头了,如果它还不是点金石的话,我就不找了。”这真的是一块点金石,散发着一温一热。可惜这个人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把它扔进了大海……
大家可能为这个人感到惋惜,不过我们在生活中也许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我们追逐幸福,在幸福的门前守候了许久,却在幸福来临的前一刻放弃了,忍受不了漫长无味的等待,转身抛掷了自己的`梦想。殊不知这也是幸福对我们的一种磨练?如果我们在幸福即将来临之刻选择放弃,岂不是和寻找点金石的人一样滑稽可笑?于是我们懂得了:我们不仅要努力地爬向幸福之门,还要有耐心、有决心守在门后,等待幸福的悄然降临。
幸福是什么?幸福像是放在最高山峰上的那一颗明珠,让人羡慕而望而止步;幸福像是藏在最深海底中的那一箱宝藏,让人渴望而望而生畏。只有最勇敢的,付出了最多努力的人,才能获得这份幸福。不要坐等幸福来敲你的门,而要努力,守在门后聆听那清脆的敲门声。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2
《当幸福来敲门》,2008年的一部美国剧情片。故事主人公是一个中年黑人。因为贫穷,爱人离去了他,留下一个儿子。主人公靠推销医疗设备赚取可怜的利润维持生计。在一次推销途中,他偶然得知一个高薪职位:股票经纪人。为了生活,为了梦想,他开始了几个月的无薪培训。她在这段无家可归的日子里,被轻视,被背叛,被玩弄;睡收留所,谁看守所,甚至睡厕所。最后凭优异成绩应聘,后成为百万富翁。
主人公,一个被抛弃的,差一点沦陷于穷苦的丑小鸭,摇身一变变为光鲜亮丽的白天鹅,是多少人心中童话般的.愿景啊!一个男人匆忙忙人海中被选中,不仅是因为他天资聪颖,更因为他持之以恒,经历了许多沧桑。
恒的力量有多大呢?恒,使朱元璋区区一个和尚加冕为一朝皇帝,是林肯从卑微的鞋匠登临一届总统,使贝多芬家境贫寒却造就一世精华。这就是以恒实现的梦想,让人结局反转甚有登峰造极。咋一看,如同金蝉脱壳令人羡慕不已。
梦想人人有,关键在于实现的方法——恒的代价。那恒的付出又有多少?爱迪生花了十年,尝试五万次发明蓄电池。马克思花四十年翻遍大英博物馆写出著作《资本论》。勾践忍辱负重当佣人只为复国振兴一雪前耻。成就固然高昂,但登顶的过程却让局外人寸步难行。这过程大都历经漫漫甚至无休无止。
回家看到主人公。主人公也有过体面的生活,购置了几十台设备。但当爱人离开,设备压库,甚至无钱交租时,留下的本应只是无尽的空虚罢。但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儿子,为了生活,为了梦想,选择了更困难的一条路,择取了持之以恒。一路上他为设备被车撞飞,为讨人喜而欠款忙逃,为讨欠债而绝友离别。6个月的无薪学习,使他饱经风霜的面庞读了一道时光岁月的肯定。但当他几十出一应聘时,一切都不重要了。他激动万分,在人潮涌动的华尔街捶手留下激动地泪水,他跑到幼儿园热拥儿子时,他一定会感谢6个月前的面试电话和6个月以来的不屈不挠的坚持。
电影一处十分感人。儿子打篮球,爸爸怒斥他别打了。儿子哭了,爸爸冷静下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当人们做不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说你同样不能。”
毕竟,幸福敲门的时候很美,但等幸福来敲门也许很漫长。你要坚持,要等,要恒!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3
08年8月份之后,一直不太敢重新看《幸福来敲门》这个电影。每次想起,偶尔碰到,情节竟然都历历在目,宛若一万条绳子系在一起,越拽越紧。
今年十一,发小婚礼。新郎跪地的瞬间,作为伴娘的我拍了张照片,署名为:“这一刻,他等了十年”。矫情了点,不见得从一开始大家就彼此认定要等下去。但这就也是早恋的好处,正当年纪结婚,就能有这么久的历史,二十多岁之后再恋爱,该有多难才能攒够一个十年。
十年前,早恋的当然不只有他们一对,那个时候的校园,风起云涌,情愫横生。越不想学习,越容易去追逐那些小情窦;越要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越会孤注一掷的考高分。那一年,是2001年。这帮人正上高一,快要到高二了。
2007年,威尔史密斯的这部励志电影能够在国内下载了。7月份,北京,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找到工作,当做对自己踩着高跟鞋跑两个月招聘会的心理安慰,很轻松的看完。现在想来这也是唯一一次。
那一年并不是一个故事的开始或者结束。在那个故事的漫长的跨度里,只能算是一个高潮的前奏。
男主角出场。那一年,他在西安得到一所著名工科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证,在城市郊区的一间4S店找了一份汽车销售的工作。他西装革履去装孙子的时候,宿舍里还有好几个没有着落。于是他坚定的列了一个五年规划,做一个成功卖汽车的销售。这时候,他有一份跨越整个大学的异地恋;有一个炽热的爱好:炒股。过去的四年里,第一年他握着学校周边网吧的贵宾卡沉迷网游,其余的时间则投入了所有的生活费泡在股票交易所。
那年底,他已经做到了4S店里的销售亚军。然后各种斡旋妥协之后,他做了一个决定:结束异地恋。“为了爱情”,“抛弃一切”,空降另一个城市。
接下来的故事很婉转也很简单。3月15日,他来了,在女友的租屋里开始打游戏、看盘、写简历、看盘。5个月之后,女友“突然”说:请在一个星期内搬出这个房子。这时,他的新工作只开始了不到一个月,正在做的是西装革履的在银行周边、各会展中心派发传单,“遭人白眼”。三个星期穿破了一双皮鞋。第一个月的薪水不到4位数,旋即投入股市。分手之后,他曾经控制不住跑到女友新租的房子里摔碎了一把椅子,一拳打碎了半扇衣柜。然后两人就不联系了。
那些日子里,为奥运会准备的条幅和花簇还没有完全消散。他租到一间没有空调的小房间。开始等自己的幸福敲门。
从朋友那听说,《幸福来敲门》是他电脑里九点至11点半,下午一点半至三点半以外的时间里,唯一播放的内容。
从朋友那听说,他很快拥有了一堆客户,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某天深夜,他打电话给前女友,就说了一句话:我,这个月月薪过万了。
从朋友那听说,曾经是篮球少年的他胖了好几倍,脸色很差,抽烟变得很凶很凶;
从朋友那听说,他找了一个女朋友,但是人家有男朋友。他完全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大男子主义,卑微的自残似的喜欢着人家,当然不久就结束了;
从朋友那听说,他从南三环的小房间搬到了北二环的静谧社区,换了一间更大的证券公司,有了更多的客户,手下已经有了一个不小的团队;
某天在一个他从来不去的“小资”咖啡馆,对着前女友涕泗横流——你把我带到这个大城市,然后你不见了,然后我该往哪走。对方说:不好意思,我男朋友在等我。
又过了两年,从朋友那听说,他终于又碰到了一个真正心仪的女孩儿,甜美恬静,他自己却是又要辞职,这次要自己成立一家证券公司。电影里的那个Chris用了7年。
镜头转回发小的婚礼,舞台上正在播放新人从相识开始的照片。高中校门、食堂、宿舍、操场、暑假旅行的合影……男主角淹没在台下的`黑暗中。那些合影,大学之前的,曾经还有另一个版本,另两个人。一时间台上的那个大屏幕像时下流行的3D效果,带着火车一样的呜咽势头冲向台下的人群。
说回这部电影。
不能联想Chris和孩儿他妈当年是怎么的年轻勃发,轰轰烈烈,孤注一掷;不能想象他成功后,前妻与他的关系或者见面的情景。但是有一点,电影着重的讲述了这个战胜磨难的男人如何的乐观、积极、不服输、百折不挠以及他讨喜的性格和对儿子的责任——却对前妻的离去轻描淡写。当然这并不是幸福来敲门的成功原因,也没必要拿来恶心大伙儿。于是后面的经历越惨烈,这部电影就变得愈发“不敢看”。
是的,你猜对了,我讲的是个俗烂的故事,也丝毫没有讲故事的才华——“我”,这篇文章的第一人称我,就是前面那个倒霉小伙儿的前女友,在差3个月7年的时候坚决的要放弃这段诡异神奇艰辛的爱情,初恋。任由人家感伤流泪自强不息,人有人家用血琳琳的拳头打碎自己的椅子柜子也坚决的不再回头。
面对时是决绝,转身后是心疼。每次想起这部电影,看到黝黑的威尔史密斯就觉得当年那个同学得经历多少磨难,承受多少压力,掉了多少头发,长了多少肉,而我又多么狠心。
可是可是,事实上不全是这样的啊!
电影里不会讲大家年轻的时候对待世界对待感情对待人生都是何等的执拗和幼稚,可以为了所谓爱情不顾一切绝对不设身处地也绝对要表达得透彻到底,可以在一个暑假陪人逛街逛断因为骨折植入大腿的钢钉,也可以在某段异地恋的日子里亲吻另一个身边的女孩;
电影里不会讲男主角可能会有种种神奇的癖好,比如把所有的钱投入到股市里,像个赌徒,在2006年的深秋坐在马路牙子上绝望的痛哭着给女朋友打电话说自己输光了所有的生活费和借来的钱,于是对方隔天打来了自己的生活费,瞬间又被存进了股票的户头,如此成为习惯;比如生活一半自理,不知道去哪买衣服鞋子内衣,不知道怎么找房子租房子交水电费,更别说任何,任何家务事;
电影里不会讲抛弃男主角的女伴是因为压力崩溃啊,无人理解啊,不是神仙哪来那么强大的内心啊,外面在公司装孙子,回家还得保姆加小时工一样伺候一个爷,做所有家务,还得帮人写简历逛招聘会,逛男装男鞋,听不到任何甜言蜜语,也得不到任何帮助。
电影里不会讲做出分开的决定对留下的一方是痛苦,对出走的一方也是灾难。
发小的婚礼上,我戴着伴娘的礼花站在台上暴露在镁光灯里痛哭流涕。为吵了一百次架分了一百次手坚持到这里的发小,为呼啸而来揉碎一切的时光,为曾经灿烂激烈瞬间销声匿迹的青春。
发小当年的一次分手游戏中,我跟那男的说:别着急,她迟早会回来,你是她的幸福。
而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幸福,是命。丫来不来拍门,是早就注定了的。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4
“绝处逢生,形容的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用这句成语来总结这部电影是最贴切的。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取材真实故事,主角是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电影讲述了一位中年事业失败濒临破产的落魄推销员克里斯,妻子也因忍受不了长期的贫困生活而离开他,并把幼小的儿子也留给了他,从此克里斯不仅要面对失业的困境,还要独立抚养儿子。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中,这对苦命父子的住所从纸皮箱搬到公共卫生间。克里斯坚强面对困境,同时也努力培养孩子乐观面对困境的精神,最终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两父子相依为命、相互扶持下,克里斯成为了一名股票经纪人并成立了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最后成为了百万富翁的励志故事。
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当你认为最困难的.时候,其实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跌宕起伏才是生活的本质和常态,很多人渴望安稳的一生,却往往不尽人意。在命运面前,我们拥有重新站立的勇气和打破命运枷锁的力量,这才是幸福最终来临的必要条件。影片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是克里斯被投资公司正式录取的时候,他忍住泪水,颤抖着,走入茫茫人海,举起手,为自己鼓掌,此刻,他终于感到了幸福。这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好电影,不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不会被生活抛弃。克里斯在他最艰难的时刻对他的儿子说: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永远不要让别人说你不行。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异常迷茫困苦的时刻,学生时学业的压力、工作的失意、生活的窘迫,也许不是像克里斯这样山穷水尽,但一定也充满痛苦和波折。我希望每一个正在迷茫中的人,不要怨恨自己低谷时的处境,而是把它看作自我成长的一次最好的契机,在这样一个难得的人生阶段,我们要彻底地反思和梳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挺过来后,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握手言和。当生活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苦尽会甘来,别忘了给自己一点掌声,致敬正在努力奋斗的你!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5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励志电影。告诉我们真人真事,内容经典是按真实事迹改编的。
讲述了美国著名的股票经纪人克里斯的故事。克里斯与他的妻子一起创业的艰辛,开办了一家公司,向各家医院和医生推销骨质密度检测仪,却发现他们永远无法支付完他们的房租,税单和各种生活账单。也因此克里斯欠下了很多笔钱。
在克里斯很煎熬的`时候,妻子又随他而去,只有父子俩维持生活。他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继续追赶他理想而渴望的生活,他在最艰难的时候,他对他的儿子说了一句话:如果你有梦想,就必须去捍卫,永远:不要让别人说你不行!儿子点了点头,似懂非懂。他带着儿子过着很无助的生活,他们有时露宿街头,有时住在救济站,有时却住在厕所。无论生活多么的煎熬,克里斯都没有一丝丝放弃想要的生活的念头。他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被股票经纪人公司录取,他在里面脱颖而出。我想说:幸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去敲你的门你会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到底?如果你没有躺赢的命,你就必须坚持到底。上天绝不会辜负一个有追求。有梦想。敢于和命运抗争到底的人,即使你开头多么的惨。
没有伞的孩子在努力奔跑。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6
看完这部片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看到了主人公的乐观、坚强、自信和永不言弃,同时也体会到了人世的冷漠、无奈和不易。事业的失败、妻子的抛弃、生活的窘迫并没有压倒克里斯,恰恰相反,苦难的经历让他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在困境中他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终于在幸福来临的时候牢牢地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就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上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人可以预知在这个旅程中会发生什么?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深信的,那就是: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时,她就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十三年前的情景。十三年前,刚刚毕业的`我怀着憧憬和希望离开家乡,来到省城济南,当时兜里只有临行母亲给我的一百元钱。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一份推销的工作,是给一家贸易公司推销日用品。每天背着大包小包大街小巷转,辛苦可想而知。第一次被顾客拒之门外的情景,第一次被顾客骂的情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泣的情景…
至今记忆犹新。那段经历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我们身处困境时,自暴自弃只会让我们的境况更糟,除了可以博得些许同情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恰恰相反,这时正是的我们奋发图强、积蓄能量的时刻,坚定信念、锁定目标,坚持下去永不放弃,就能在幸福来临的时候而牢牢地抓住她。无独与偶,最近一位同事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市里的一家金融机构,在大家眼里,他是个幸运儿。可是也许没有人看到他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在这个世界上,凡事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羡慕别人幸运的同时,也许不会看到在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中,别人付出了多少?当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当我们在娱乐的时候,当我们在聊天的时候……
也许别人正在钻研业务,也许正在自修专业知识,也许正在为了目标背水一战……
而我们往往只是看见别人成功的现象,却很少看到别人在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一百种对幸福不同的解释,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不要盲目羡慕别人的成功,如果你也想成功,如果你也想做主自己的的幸福,那就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离自己最近的目标做起,坚持!坚持!再坚持!
当有一天幸福来敲门时,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抓住她,那时,你也将成为别人眼中的幸运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当幸福来敲门时,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7
看到《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还真的犹豫了好一会,到底要不要看这么一个励志的剧情片。习惯了威尔史密斯刑警系列的耍帅搞笑,影片开始看到他黑人典型的小卷发,短胡须,心想原来他还可以黑人得这么地道。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极其努力却仍然穷困潦倒的推销员,因为经济窘迫而离开的妻子,天真却无条件相信自己父亲的上幼儿园的儿子。影片最后,主人公通过自己超乎寻常的坚持与努力,终于成功当上了待遇优厚的股票经纪人。
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主人公为了得到知名公司实习生的机会,提着为了维持生计整天推销的40磅重的骨质扫描仪在公司楼下晃荡了一个多月。
他为了在众多持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竞争者中给公司负责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出租车上帮上司涨红了脸拼好魔方却没钱付车费而仓皇逃进地铁的`身影。因为欠税而被拘留在警察局第二天衣冠不整跑去公司面试忐忑不安的样子。
因为没有付房租他和儿子被赶出旅馆,假装玩“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蜷在地铁厕所,听着外面咚咚的敲门声而默默流泪的脸。
因为追找失去的那台骨质扫描仪而横穿马路被车撞倒,丢失了一只鞋子还要回到公司上班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的狼狈不堪的样子。
下班赶去***排队与插队者大声争吵拉扯,吓得儿子手足无措的歇斯底里的样子。终于找回最后一台骨质扫描仪,似乎可以解决断粮的困境,却因为机器故障无法顺利卖掉最后选择血生活的艰难。
虽然很艰难,但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要不然,我整晚揪着的一颗心,岂不是要碎掉。感触也很多,主人公的勤奋努力,善于制造机会和把握机会,坚韧而乐观的性格。都让我深深的感动。
少了一份天降奇缘的幸运,缺了一丝偶像剧里的男主角里的洒脱不羁。威尔史密斯扮演的男主角,就是奔着自己的目标,通过一点一点的付出,最终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可能是改编于真实故事的缘故吧,在天马行空无巧不成书的文学创作风行年代,影片里故事透出的真实感,令人感同身受。
关于《当幸福来敲门》个人观后感1000字篇8
幸福是什么,好久未曾问过自己,大多时候,表达内心喜悦时都会说“开心”,总觉得幸福离自己很遥远,需要无数的内心触动融合,很难给幸福下一个定义。
《美国独立宣言》里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却并没有用确切的定义来诠释它。
想起《当幸福来敲门》里那个刚毅坚韧的男人和那个毫无新意的剧情,同所有的励志剧一样,主人公会生活在一个困窘的环境,会有多种磨难,在他身上会发生无尽的倒霉事情,最后小人物历经重重艰辛,获得了成功。
尽管如此,剧情展开来看,还是给了我很多触动,我无法不认可这是部好电影。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男人提着一只笨重的骨疗器械四处医院门诊奔走,面对纷至沓来的账单,罚单,房租,水电单,税单……他必须每月卖出两台仪器来得以维持生计,可事实上他的仪器已经很长时间无人问津了。
妻子每天在工厂里上十六小时的班,5岁的孩子在一所上课时间看《爱之海》的托儿所里上学,大致的社会定位在电影开端就已明了,很沉重的氛围,充斥着压抑逼仄的气息。
男人在一幢证券公司楼下看到了大楼内进出的职业男女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他也渴望那样的幸福,他给自己的职业定位为股票经纪人。
妻子因为无法忍受窘迫的生活决绝的留下孩子离开了,剩下无奈的父子俩相依为命,妻子微薄的收入抽离了,原本十分困顿的生活更是无以为继,很快,他们便居无定所,漂在了地铁站的厕所里,藏身于救济站临时宿舍里,以教堂供应的免费食物果腹。
即便如此,他依旧毅然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无偿培训,后来凭借着坚持,努力,信念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股票经纪人,成功来得如此不易,他落下了幸福的眼泪。
面包有了,牛奶有了,一切都有好起来了。剧中男人的幸福如此具体,具体到给孩子一个安定的栖息处,一顿丰盛的晚餐,一份相对有声望薪酬高的工作,幸福真的可以这样去分解。
幸福的定义真的如此简单,它可以是任何理想或者小小心愿的代名词,无论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最后如愿了,那就是幸福。
整部电影,感动的细节很多,我也不一一列举,总的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至少对国内的'情形来说,这个故事很不现实,或者有些过于迁强,要实现非常困难。
电影里的主人公如果换背景在中国,百分之七八十不会成功,因为中国是个非常现实主义的国家,你不顺应环境,最终只能等着睡马路、沿街乞讨……电影最后主人公孤注一掷的期盼被正式录取,如果万一没有录取呢?(在中国社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权利,物力阴暗面)就靠那剩下的钱怎么过生活?难道还要带儿子再去睡公厕?电影塑造的就是典型的美国梦,不管混的有多差,总是相信未来是有希望的,这一点深深的扎根于美国人的心中,而现实中能有这种情节的人在生计都成问题的时候是很难饿着肚子拥抱理想的。
电影里主人公的精神可以效仿,它告诉我们遇到任何困境,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固步自封,不要不思进取。
成功更多的源于爱好和近似于狂热的追求,但是思想绝对不能,因为他那个国家是美国,我们是中国,得直面略显冷酷的现实,在这里,你没有教堂那种地方可以免费提供住宿,没有救济站可以过夜……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最紧要做的是先找到面包,然后紧紧抱住它,在一个适度安全的环境里,你再去抓住理想。要知道生存远比生活残酷。
最后,电影情节可以浓缩成一句话,足以影响我们的人生:“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