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观后感5篇(西柏坡:历史的回响与思考)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五篇关于西柏坡观后感的文章。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也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通过参观西柏坡,作者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这些观后感将带领读者们一同领略西柏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西柏坡观后感5篇(西柏坡:历史的回响与思考)

西柏坡观后感篇1

夏日炎炎、易生烦闷,一部影片却让我精神为之一振,给我无限遐想,给我带来清爽。

这是一部反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发生在革命胜地——西柏坡的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西柏坡里长大的核桃、枣花、长生、柏坡小子等几位知事不多的少年儿童,以革命事业为重、以解放大局为重,不听“好心人”——大柱子哥哥的耐心劝说,不仅投身革命,还自觉组成了儿童团,并推选核桃为团长。在一次与敌人的相遇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凭着勇敢、智慧打败了凶狠、强大的敌人,为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看完了这个片子,我不仅为他们的出色表现喝彩,为他们的胜利战果呐喊,更为他们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所感动,他们能够做到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以少胜多,决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最主要的还是他们用革命精神和勇气形成了无穷的力量,使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使难以想象变成了客观事实。现在他们若还健在的话,也到了花甲之年,我想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了他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这些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

我们新时期的少年儿童,虽然不会再经历烽火硝烟的年代,但我们肩负的责任同样重要,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平时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勇攀高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先辈们满意,让先辈们放心,让先辈们因我们而骄傲,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西柏坡观后感篇2

7月2日,在高兴集团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我有幸一起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在那里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再教育。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这一片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红色热土,见证了人民解放战争最终走向胜利,她的名字永载史册。

到达西柏坡后,标志性建筑西柏坡纪念碑赫然印入眼帘。我们一行人跟着导游先后参观了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同志的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望着那一间间泥砖垒砌的平房、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一切都是那么的朴素而整洁,大家从细节处感知历史,这些活生生的物品比电视荧屏上看到的更鲜活!

正是在这片热土上,毛主席与他的战友们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扭转了双方的军事对比局面,奠定了新中国胜利的军事基础;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框架,其中“两个务必”的提出,更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中。大家边参观边认真聆听导游介绍,并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

当我们离开西柏坡,坐在去北京的大巴上,我陷入了沉思。西柏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学习领会“两个务必”,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也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汲取“两个务必”精神的精髓,昔为今用。领会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它不是让我们吃糠咽菜,当苦行僧,而是要有当代的特色:在困苦艰难中想办法、找思路;在行动上勇敢的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立足本职,不断进取,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中。

西柏坡观后感篇3

你知道西柏坡在哪儿吗?告诉你吧,那儿是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乡。

王二小是个放牛的孩子。有一年,日本鬼子来到他的村子,把村里的`人几乎全杀害了。他的奶奶因没有告诉鬼子八路军藏在哪儿,也被残忍地杀害了。王二小决定要向鬼子报仇,以报乡亲们和奶奶之仇。于是,他便故意领鬼子到村子那边,其实他把鬼子带到了八路军伏击的地方,而王二小却被一个日本军官刺中心脏,丧命山崖。

我们现在多么得幸福啊!可那些生活都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可是,往往有些人却不珍惜现在的生活。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餐,忽然,有一位同学大声地问我:“能倒饭菜了吗?”我便说:“应该能了吧。”我看了一眼她的饭盒。哇!菜、汤和饭几乎都没有动过、吃过,而她就要全部倒掉,这些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一粒米要七担水,可是许多人都把粮食倒掉,那些可都是抗日英雄给我们创造的优良的生活条件呀!

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和和平吧,那都是来之不易的啊!

西柏坡观后感篇4

我们第十七期中青班学员从石家庄党校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这里有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中央军委指挥所:一间土坯砌成的房子里,摆放着一张满是洞疤的长方形桌子,挂着几乎一面墙大的军用地图。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重新学习、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

当年的革命家和群众在西柏坡艰苦奋斗,以西柏坡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回到单位之后,要不怕困难和艰苦的进行学习和工作,取得成绩也不能骄傲,遇到困难也不能气馁。遇到困难,就想想当时革命家在西柏坡的艰苦卓绝,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尚能坚持不懈,我们在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遇到困难更不能轻易放弃。

尤其是即将开始的春运工作,作为我们交通战线每年的重点工作,我们总会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过去我们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总能顺利完成任务。现在通过这次西柏坡的参观学习,我越发的认识到我们更应以一种人民公仆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的同时,以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看待春运工作,尤其是主动伸出援手,帮助那些弱势群体,这才是西柏坡精神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得到升华的表现。

西柏坡观后感篇5

看完动画片《西柏坡》,让我开怀大笑、倍受鼓舞,也让我眼眶湿润、心情凝重。

——里面有机智勇敢、天真顽皮的儿童团。他们是儿童团团长核桃,小妹妹枣花和小伙伴大金瓜……他们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在路上,他们意外遇见了一撮坏人,这些坏人非常可恶,商量着合伙轰炸西柏坡。核桃就想,应该马上跑回村里报信,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坏人发现他们之后,一路追踪,他们和坏人斗智斗勇,想尽办法甩掉这三个敌人,核桃差一点就被敌人炸死。最终,他们完成了报信任务。那时候小孩子就去打仗,真是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里面有生动可爱、身怀绝技的小动物。它们是小母鸡、顺毛驴、狗獾……小母鸡善用“鸡爪功”,遇到坏人时,腾空而起,在坏人脸上留下几条鸡爪印;顺毛驴也不简单,会玩“狮吼功”,一口气能把坏人吹一个跟头。狗獾会打地洞、神出鬼没,更是立了大功。这些功夫高手让我笑声不断,原来小动物也能有这么大的本领和用处!

——里面有令人感动、振奋人心的主题曲。“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影片的主题曲一直在我耳边回荡,我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其他类似内容

1红色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推荐5篇

红色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推荐5篇

《建军大业》是一部经典的红色影片,通过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和弘扬正能量的主题,深受观众喜爱。本文将为您推荐5篇观后感文章...

查看剩余 82% 红色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推荐5篇

2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5篇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5篇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5篇:电影一经上映,引发广泛讨论。五位不同观众分享了他们的观后感,每篇都深刻剖析了电影中的情感、历...

查看剩余 74%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5篇

3亚运会比赛观后感5篇

亚运会比赛观后感5篇

亚运会作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运动会之一,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五篇精彩的亚运会比赛观后感,深...

查看剩余 78% 亚运会比赛观后感5篇

4秦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

秦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

《秦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将为您呈现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通过深度观察和感悟,我们选取了5篇精彩观后感,旨在为读者呈现秦...

查看剩余 70% 秦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篇

5红色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5篇

红色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5篇 《建军大业》作为一部红色影片,永远闪耀着光芒。本文将为您呈现最新的5篇观后感,深刻解读这部影片对...

查看剩余 75% 红色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