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素材5篇(中国脱贫楷模:致敬十位全国脱贫攻坚英雄)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素材5篇》 脱贫攻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无数奋斗者默默无闻地为之付出着。本篇文章将介绍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通过讲述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共同铭记那些为国家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默默付出的英雄们。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素材篇1
“小娟誓言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怀着深情把生命和热血奉献给扶贫事业,她是绽放在陇原大地上最美的格桑花。”小娟的先进事迹让省商务厅驻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干部朱燕深受感动,她说,小娟用实际行动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和小娟同龄的驻村干部,要像小娟那样勇于担当、崇尚实干,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兰州海关派驻康乐县莲麓镇扎那山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赵政说,小娟是甘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代表,她上学时品学兼优,毕业后回乡奉献家乡。她心系群众、为民务实,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摸情况、提建议、解难题、抓落实,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推动扶贫举措落地见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和担当。
她舍小家顾大家,无暇关心和照顾家人,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小娟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生动感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兰州海关驻村工作队将以小娟等脱贫攻坚一线先进人物为标杆,勇于拼搏、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为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娟是我们一线扶贫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礼县马河乡孟泉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队队长刘小平说,为了脱贫攻坚任务,小娟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无数个日日夜夜奔走在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和事迹,将成为每一位扶贫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素材篇2
7月7日,在xx县xx市xx村贫困户xx家中,一位40岁的妇女干部帮助扫地,洗碗。这是就该镇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小刘忙碌地身影。
“铿锵玫瑰,铿锵行,扶贫路上拔穷根。”在xx市镇有一位女扶贫干部,她带着感情,带着坚毅,如一朵“铿锵玫瑰”,以女性特有的顽强、细腻和执著,走进贫困村,投身扶贫工作,带领群众奔走在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阵阵芬芳。她就是小刘,xx县党代表,现任xx市镇农村片长、扶贫办副主任,她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6次分别获市县嘉奖,先后被评为市、县扶贫先进个人。作为全镇唯一的普通干部女片长,她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战场的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舍家为公,用柔肩挑起扶贫重担
20xx年初,小刘在全镇五个带片片长选举时,她作为一般干部被选为辖管全镇6个村的农村片长,同时,并被镇任命为镇扶贫办副主任,兼驻唯一村扶贫工作队员。为了更好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小刘把被子从镇宿舍搬到村里。驻村扶贫,过的第一关就是生活关,xx租居在老百姓家,没有政府宿舍的淋浴洗澡、没有正常就餐时间等等。这一切困难,她都能克服,毫无怨言;但是,每晚老鼠在楼上、床下东窜西跑,吓得她不敢睡觉。害怕睡着了,老鼠窜到她被子上来。生活的难关还算好过,最怕的就是对家人的亏欠和群众的不理解。
为了扶贫工作,小刘放弃双休日,有时几个月也难得回去一次,冷落了亲人,忽略了小孩的管教。县里规定镇派工作队员每月至少在村居8天时间,她却和市县下派工作队员一样,每月居住22天以上,这样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帮扶工作上。一次,她到县城开会,抽空回家拿换季的衣服,老母亲心疼地拉着她的手说:“琳琳,你扶贫工作重要,但身体和家庭也重要啊”。望着苍老的母亲,她的泪水情不自禁地从眼底流出,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进过家门了。她带着愧疚感跟儿子谈心时,正读初中的儿子又抱怨又生气地说“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没有资格管我,你爱的不是我,你爱的永远是你的工作、你的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才是你的小孩,贫困户才是你真正的亲人”。听到小孩的话,她泪流满面,心阵阵的作痛。
20xx年10月,她中风的父亲六十岁大寿生日,恰巧碰上省市来镇里进行出列村交叉检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她根本没有时间赶回去陪父亲过生日。20xx年年3月,她由于常时间在电脑前整理录入扶贫资料、写扶贫工作计划、总结等,右手腕关节患上腱鞘炎,不能拿重物、不能扭东西,受到严重障碍;但她没有请假,没有看医生、没有住院,仍然坚守扶贫一线。
因地制宜,用勤奋攻克脱贫难关
20xx年,小刘驻唯一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知道只有把上级的扶贫政策学懂学透,才能为贫困群众帮难解困。她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挑灯学习扶贫政策,她村在全县率先创新实施贫困户资料“一户一档”管理法,获得县扶贫办高度评价,并在全县借鉴推广。她提出“34”的帮扶措施,打造油茶、苗木、养殖等六大产业基地,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并因户施策,良好的帮扶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xx年6月,省市县三级领导和工作组对她片里所管的唯一村、青草村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检查,从软件到硬件,从乡村面貌变化到干部作风表现,综合成绩名列全市前茅,都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省政协小微主席当场表扬了小刘,亲昵地称赞她说:“这个小丫头肯实干,真不错。”
近年来,小刘带领扶贫工作队广泛调研,因村制宜,提前科学规划、精心包装项目,详实地将信息录入扶贫项目数据库,尽量做到每一项扶贫工程和项目早实施,让群众早受益。她先后帮助唯一村争取示范点阵地资金10万元,新村部堡圹建设项目资金20万元;帮助油斯村争取道路建设资金90万元,专项党费扶持产业项目资金50万元;帮助唯一村新修道路8.6公里、油斯村新修道路10.3公里,让4000余村民受益。
三年来,小刘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时,充分根据各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着力破解脱贫难题,把发展产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利器。她帮助唯一村发展油茶产业1010亩、苗木基地50亩;帮助油斯村发展油茶产业500亩、草珊瑚药材50亩,助力村民致富脱贫。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她协助油斯村市政府办驻村帮扶队工作时,用了一年时间20余次化解一场7年之久434.5亩复垦林地矛盾,让434.5亩荒废土地全部种上了新的油茶苗,重新为群众发挥增收效能,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风化雨,用爱点亮村民致富路
“立定九宵志志在脱贫,横下一条心心系攻坚。”这是小刘最初带队驻村扶贫时,作为在部队锻炼多年的父亲送给她的一句话。她作为一名一线“扶贫人”,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始终把为民办实事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把为民解难题当成自己的一种快乐,把群众的赞许眼神当成一件无比欣慰的事情。
油斯村檀山组贫困户吴操父亲因患肝癌去世,母亲患肠癌需要住院治疗,繁重的.经济负担,使他辍学在家劳动,变得非常自卑。小刘经常到吴操家和他拉家常、谈生活、话人生,主动和他沟通,向他宣讲扶贫政策,及时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积极对接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帮他解决了家的住房问题,并鼓励他踊跃报名参加优秀农民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掌握农业技术。当吴操拉着她的手说“谢谢您!谢谢党的好政策,是您给予了我们全家重新生活的勇气。”听到这话,她流泪了,那不是因为心酸,而是为民解忧之后的那份轻松。
11年来,油斯村年近六十的孤寡老人小可独自护理瘫痪在床儿子、照顾年幼孙子的重任,生活非常艰难。小刘经常到小可老人家,帮助他清理卫生,主动和吴老拉家常,陪就读初中的小吴锦聊天,鼓励他勤奋上进,长大后支撑起这个不易的家庭,并利用回镇里的机会,到所在学校去看望吴锦,为他添置衣物和学习用品,给予他缺失的母爱;慢慢地,xx老人重新振作了精神,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素材篇3
20xx年4月,为助推晴隆县的教育脱贫攻坚,黔西南州教育局成立了晴隆县脱贫攻坚“减贫摘帽”同心助攻团,作为教师的他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使命,成为了同心助攻团的一名成员。自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的舞台不只是教室里的三尺讲台,不只是教书育人,还积极投身到晴隆莲城教育扶贫攻坚的工作中。
一、迅速进入角色,勇担脱贫攻坚重任。
新的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不仅任务重,责任大,而且担子重,压力大。但他敢于担当,紧紧围绕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分析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刻谋划了全办的教育脱贫攻坚的开展思路,建议中心校,在全办范围内再进行一轮走访摸排,为莲城办教育精准扶贫和控辍保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街道走访,掌握相关数据。
在走访摸排中,他掌握了以下详实的数据,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晴隆莲城街道办现有人口10327户37158人,其中建档立卡1381户5523人。共有6-16周岁适龄人口4941人,其中建档立卡892人,非建档立卡4049人。6-16周岁适龄人口建档立卡学生中在校就读848人,在县内就读725人,县外就读123人,其中学前教育8人,义务教育766人,高中、中职73人,大专本科1人。未在校适龄人口中送教上门2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0人,九年级毕业42人,台账疑似辍学19人,已劝返销号19人。20xx-2020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1022人,资助金额151.17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以上教育资助做到应助尽助。
三、不怕吃苦,以身作则,做群众贴心人。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处事公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群众,对同志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脱贫攻坚的种种难关和困难面前,他没有逃避和退缩,特别是在家中老人、小孩生病等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了确保晴隆莲城教育扶贫工作能如期完成“减贫摘帽”,不拖全县后腿,他选择直面困难,积极同工作组干部一起开会分析,研究对策,引导贫困对象共同渡过难关,克服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四、为人师表诲而不倦,教育脱贫风雨无阻
小罗是他所教班级的一个学生,出生于农村家庭。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同学上课经常走神,经常找各种理由请假,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刘安雄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利用放学之余的时间进行家访。有一次在前往他家的路途中突然下雨,他冒着大雨跑到小罗同学家,与他的爸爸、姐姐沟通,在交流时肯定了他在学校的优秀表现。通过多次耐心地教育、谈心、辅导,小罗不再请假,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素材篇4
小潘,女,汉族,x县x小学教师。该同志于xx年x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和学校表彰,她坚守教育一线,无怨无悔,悉心培育着每一个她心爱的小宝贝。在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书,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在常人眼里,她是那么普通和平凡,但她所做的一切,却让人不由得感动。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小潘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的一致肯定。白同学是小潘的帮扶对象之一,孩子家庭贫困,父亲出外打零工,长期不回家,祖父母长期患病,服药不断,母亲一人在家照顾老小,很是劳累。俗话说“人穷志短”,这样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心理极为脆弱,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小潘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她们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中都深切关注她们全家的生活,与其谈心,鼓励她们坚定信念,好好生活,因此x母亲每次见到她都亲切地叫她“姐姐”,告诉她家里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家庭的改善情况,她深知小白对她家的竭力帮助和巨大作用。
在学校,每天中午饭后都能看到小潘给精准扶贫户子女小陈等个别辅导的身影。李性格内向,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很不理想,潘老师抓住她书写认真规范,遵守纪律等优点鼓励她重拾信心,努力做好其它的一切,每天取得小进步,逐步提升她自己。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进步很大,令人欣慰。辰同学从小没有母亲,父亲平时大多出门做泥瓦工活,孩子和八十多岁的祖母相依为命,其父亲和祖母均为文盲,在孩子学习上都力不从心,孩子家教不严,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甚至多次将老师批阅的`评语及时间用透明胶带提掉以应付充数,师生发现了她还死不承认,见于这种情况,潘老师决心用爱感化她,经常与之谈心,给她梳头洗脚,辅导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小顽固”终于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整天一见潘老师就大老远笑着打招呼,听话懂事得像变了个人似的。贫困生小张长得特别好看,使人一见就好喜欢,可学习差得没法说,虽然是从城里转学回来的,但学习各方面都在班里属中下游,写字极潦草,潘老师从书写抓起,每天在饭后及课外活动时间抽空教他练字,给他讲题,看到小张久违的笑容,师生都为之点赞。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小潘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人物事迹素材篇5
健康扶贫显真情排忧解难暖民心
“我们要主动承担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再立新功。”在今年四月份召开的桂平市脱贫攻坚千人誓师大会上,xx医院院长小黎立下了军令状。他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最近他被评为“20xx年xx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健康扶贫送温暖
小黎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内、外、妇、儿、急等科室医疗专家组成的健康扶贫医疗队,到乡镇开展与贫困患者进行一对一帮扶、免费义诊及送医送药等工作,提升贫困村医疗服务能力。
开展关爱困难患者大行动。给贫困患者发放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对极度贫困患者实行医药费优惠政策,减轻他们的负担。截至目前,共发放贫困对象优惠卡5万多张,患者凭卡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治疗、优先取药、免挂号费、体检费优惠20%的待遇,帮助困难患者减轻医疗负担。
近年来,小黎医院累计为155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医疗救助,让患者得以重见光明,累计减免、优惠费用达400多万元。
产业扶贫见成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黎在扶贫工作中,注意培养贫困户的脱贫技能,让他们掌握技术,有效遏制返贫。
xx年,该院与xx镇庞村结对,更与该村庞光明、梁枢全2户贫困户签订产业帮扶协议,提供养鸡资金2万元。两家贫困户通过饲养600羽土鸡,实现增收脱贫,并辐射带动庞村30户群众养殖土鸡共3000羽。引导贫困户发展种植业,截至目前共带动庞村种植百香果35亩、粉马蹄示范基地40亩,为增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