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5篇(1. 村支书的抗疫楷模:五则感人事迹 2. 疫情之下的村支书英勇事迹集萃 3. 勇敢的村支书:五位抗疫楷模 4. 五位村支书的光辉抗疫篇章 5. 抗击疫情的村支书:五例感人典范)

《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篇章集结了五位村支书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在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带领村民们共同奋战。无论是组织防控、宣传防疫知识,还是提供物资援助,这些先进典型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村里的坚强中流砥柱。他们的事迹,彰显了人民公仆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

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5篇(1. 村支书的抗疫楷模:五则感人事迹
2. 疫情之下的村支书英勇事迹集萃
3. 勇敢的村支书:五位抗疫楷模
4. 五位村支书的光辉抗疫篇章
5. 抗击疫情的村支书:五例感人典范)

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篇1

赵旭升,男,200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西和县蒿林乡蒿林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

“我是医生,我必须要在一线”。疫情发生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他自告奋勇,第一时间奔赴西礼大桥疫情检测点,为过往人群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帮助返乡人员落实居家留观措施,饿了吃泡面,渴了喝凉水,困了就躺在帐篷里眯一会儿,一有来往的人员和车辆,他就又开始了工作。

回到村上后,他又继续坚守在村上的检测点,每天主动做好公共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毒,认真统计各类上报数据,配合乡村干部做好返乡人员的医学观察,为留观人员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测量,积极向群众做好各项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工作,大家认为他十分辛苦,提出让他回家休息两天,却被他多次婉拒。他总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乡村医生,保障村民健康是我最大的职责,大家健健康康是我最大的心愿,只要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就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直到现在,赵旭升同志仍和其他同事一道,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战场,默默地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

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篇2

他叫梁连明,是永州双牌县理家坪乡车龙村村医,自2008年8月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10多年来,他在村医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为保障村民健康,无私奉献青春热血。他2012年度被评为县“优秀乡村医生”,2019年度被评为双牌县“好医德 好医术 好医生”三好医生,2020年被评为湖南最美乡村医生。

勤学苦钻,强健服务本领。他把治病救人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把强健服务本领作为工作出发点,把看得准病、治得好病作为学习的原动力,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博览医学群书。通过学习,他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诊疗技术不断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使村民的健康获得感持续增强。

迎寒冒署,守护一方安康。他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从医十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通过他精心治疗,细心护理,使许多患者重拾生的希望,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魔之痛。他是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一位好医生。

2017年腊月十八日,梁连明因车祸左脚跟骨骨折,腊月二十四吃晚饭的'时间,一位90多岁的老人突然出理发热头痛、怕冷、全身发抖,由于只有儿媳一人在家照顾老人,无法将老人送至村卫生室,他接到电话问清病情后,顾不上吃饭,立即整理药品,背上出诊箱,拄着拐杖,让爱人开着女式摩托车将他送至病人家,及时为老人诊治,直至老人病情得到缓解后,才疲惫地离开。

80多岁的余老患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多年,于2018年12月底一个深夜突然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病情非常严重,家属来电,把他从睡梦中唤醒,他立马起床,备齐药品,背起出诊箱,带着氧气袋,迎着寒风,骑着摩托车直奔他家。经过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后,使患者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

这只是梁连明医生从医十余年来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他共出诊1万余次,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他常常为其免费治疗,十余年来,共为贫困患者免收治疗费近4.0 万元。面对危重患者需要送上级医院治疗的,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他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治,从医以来,共护送危重患者100余人次。他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为的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他付出的是艰辛,得到的是全村老百姓的高度认可,他值了!

夙夜在公,严防疫情输入。他既是一名乡村医生,也是车龙村一党支部书记。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他一直与其他村干部一道,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日夜兼程。以护佑全村百姓的大爱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筑起了守护全村百姓健康的“防护墙”。

今年春节期间,从武汉回村共有13人,这13人成了他最深深的牵挂,尽管对他们实行了居家隔离,但刚开始还是在村里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为了消除村民的恐慌心理,保障大家的安康,他每天两次穿梭于村中,为返乡人员测体温,给村民宣讲自我防护知识。疫情防控期间,武汉返乡人员赵某某出现发热、咳嗽现象,他凭着医生的职业敏感,第一时间告诉赵某及其家属居家隔离,同时迅速将情况向乡党委及卫生院作了汇报,并配合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赵某及其家属进行了采样检测,得到检测阴性结果后,才放下悬着的心。事后,大家问他“你不害怕吗?”,“怕,怎么不怕,但我是医生、是党员,群众需要我,我必须上,这是我的责任”,他的响亮回答,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乡村医生的责任担当。

13名武汉返乡人员隔离14天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经请示上级部门,村里对这13名同志延长隔离7天。时间延长后,部分人开始出现焦虑和不稳定,他逐户做细思想工作,逐一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为其购买和运送生活用品和食品,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一系列人文关怀,及时消除了武汉返乡人员的思想顾虑。在返乡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全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保障了全村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稳定。

进村入户,做实公卫服务。为全村2506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对本村207名老人、84名高血压患者、16名糖尿病患者、7名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做到了随时体检、定时面访、定期看护。每年配合卫生院医护人员为20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为老年人构筑了动态健康保护平台。

积极配合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普查工作,近三年来,共免费检查村育龄妇女400人次; 加强了对0-6岁儿童系统管理,共管理全村0-6岁儿童171人,切实做到了无漏登、无漏管现象。特别是对全村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做到了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儿童每到接种时间点时,他都坚持每次亲自上门通知接种对象到卫生院按时接种疫苗,并认真开展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

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动员村民主动参保,确保了全村每年农合参保率达到了100%。

作为一名党员,他一以贯之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人民至上理念坚定。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人民健康至上初心牢固,他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消除病痛,用他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不愧为村民的健康“守护神”。

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篇3

疫情防控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检验每一名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考场。面对疫情,她时刻严阵以待,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村内每条巷道,充分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和热;舍小家为大家,她用实际行动扛起了抗击疫情的重任,生动地诠释了基层村医的“硬核”担当。她就是今年党的生日那天刚刚转为正式党员的xx村村医xx。

每天早晨八点不到,穿上防护服的她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入户测温、上门诊断、送药就医等等,她用人文关怀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在疫情期间更加安心。这不,刚刚给村里的几位老人体温和血压的她又接到电话:“一名摘雪菊的村民因天气炎热在地头出现了中暑的症状,需要马上救治”。她二话不说,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和志愿者骑上电动三轮车向田间奔去。他熟练地取药、送水,志愿者在一旁轻轻地扇着凉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暑的村民慢慢地恢复了精神,她们才放心地悄悄离去。

从地里回来后,她又投身到了发药的工作中,一家一家仔细的核对,耐心的讲解:“这个药发给你们,记得每天三次,每次4粒,你们家5岁的孩子不要吃”,“前天给你发的药吃完了没有,这个药一盒是两天的量,今天发的从明天开始吃”等等,这些话她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她的眼睛患有严重的眼疾,左眼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一天工作下来,额头的汗水不知多少次流入她患病的眼眶中,布满血丝的双眼使她看上去略显憔悴,但炯炯的眼神中透出的仍然是坚毅和顽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同志们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篇4

孙子文,男,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开封市鼓楼区南苑牛墩村卫生室医生。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爆发以后,在区卫健委及仙人庄卫生院领导指导下,孙子文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付出了所有的干劲,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展现了应有的无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中,面对疫情,他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2020年1月23日,在接受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培训之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面对孩子的恋恋不舍,爱人的担心,孙子文坚定的告诉他们“我是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治病救人,抗击疫情是我分内之事,是我必须做的。”从2020年1月23日至今孙子文一直在卫生室二十四小时待命。

由于牛墩村是疫情防疫重点村,村里设立了疫情防控监测点,孙子文为监测点免费提供自己卫生室仅有的2个电子体温枪,并向支部申请在监测点值班,作为党员的他始终坚持初心,冲在疫情最前方。

2020年01月24日至2月17日,连续23个昼夜,孙子文每天要近距离为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家属测体温、询问健康情况,送体温表、口罩,定期去其家中消毒,帮助并解决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困难,甚至照看密接人员家中的家禽。在该村的疫情防控监测点值班岗位上,也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同时,孙子文还主动请战,承担全区确诊人员和疑似人员的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工作,该工作,不仅要与密切接触者近距离接触,承担很大的感染风险,并且异常辛苦,从到上级卫生院做个人防护、陪同密切接触人员办理转院手续,再到将他们安全送达转运隔离点、解除自身防护,每次转运工作都要持续6——8个小时。在孙子文义不容辞地坚持下,通过孙子文相继安全转送密切接触人员17人,当中,有高度怀疑的疑似病例,也有需要搀扶的老年人,面对被感染的风险,孙子文从来没有选择过退缩,每次接到转送指令,总是立刻赶来。

2月6日早上9点,接指令后的孙子文,到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换急救车接1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出院,当办理完出院手续,已经近正午12点,将其送至仙人庄卫生院隔离后,已经是下午1点,为了节省防护服,主动询问另1名反汴人员是否出院,在车里等到下午2点,驱车到开封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其出院,直至等到下午6点办理完出院手续,开车将其送回板桥小区,换车脱下防护服已晚上8点,这一天,防护服在他身上穿着近12个小时,一天没吃东西,一天没上厕所,汗水浸透全身,轻度脱水,那天看到他疲惫的身躯,在场人无不为之动容。

在这期间,孙子文父亲患过一次重病,因家中无人,他把自己做简单的消毒后立刻赶至家中,亲自给父亲输液,又突然接到指令去魏都路伊园小区接4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到淮河医院复查,并送仙人庄卫生院进行集中隔离。因父亲还在输液,把弟弟从家中叫来照看,当天完成任务后已经下午5点,回到父亲家中已经快五点了,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他第一次掉下眼泪。

2月18日,全区密切接触人员的接送工作已基本完成,他又立刻写下请战书,欲去武汉与疫区一线同仁并肩作战。

正当国内疫情相对稳定,大家都认为可以舒一口气的时候,新的使命又来了。由于国外疫情的不断恶化,接送从国外返乡人员的使命又落在了他的身上。3月15日一大早,接到上级卫生院命令,需驱车前往新郑机场接2名从韩国返乡的人员,没吃早饭的他,做好防护上午9点就出发前往机场,在交接现场由于交接程序和手续问题,一直等到下午3点才顺利将2人接走,期间,由于没有备用防护服,他不敢喝一口水、不敢吃一点东西,将人安全的接回隔离点已是下午5点,来不及吃一点东西就又赶回自己诊所替换身体不好的父亲,一个烧饼、一包榨菜,就是他那一天吃的第一口饭。3月17日早上,又接卫生院指令,还需驱车前往新郑机场接1名从菲律宾返乡的人员,这一忙碌,又是一天。在此期间,由于辖区从国外返乡人员较多,孙子文始终担负着辖区境外输入人员和湖北返乡人员的机场、高铁站转运工作,前后共转运各类人员40余次,一个人架起了一道通往隔离点的生命线。

4月1日,该区设置在美途酒店的又一个隔离点正式开始运行,由于缺人手,已联系在岗2月有余的孙子文主动请缨,赶赴该隔离点开始工作,承担整个隔离点的卫生消毒工作。

截止今日,他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着。最难能可贵的,他干的这些工作,并不是他的分内工作,甚至本可以不去承担这些重担,他之所以非要这样做,是基于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良知,还有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

如果说,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非要去拿某种标尺去衡量的话:那么,不计功名利禄的付出、不顾个人安危的挺身,才真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所在。

村支书抗疫先进典型事迹篇5

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纸笔,周青艳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你们是从武汉回来的吗?”一个四五岁小女孩从妈妈身后探出头来,有些怯弱又好奇地看着她.......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严女士是武汉人,年前丈夫带着她回武汉探亲。1月23日,他们乘坐高铁从武汉回到奉贤区青村镇钱桥社区新张村。夫妻俩均从事消毒物品生产行业,年前匆匆赶回也是为了投入奉贤的抗“疫”工作。

当企业得知他们是从武汉返回时,便将情况反映给了新张村村委会。周青艳是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乡村医生,那天正好她当班,接到消息后,便随同中心医生、村干部一同前往。

上门后周青艳发现,严女士夫妻俩都是聋哑人,孩子才4岁,村里正在为如何沟通而烦恼。小周医生平常点子就多,立马想到了用写字的方式,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严女士一家是钱桥卫生中心辖区内遇到的第一户需要居家医学观察的对象,当老百姓看到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出现时,都颇为好奇,迅速围过来的人群让夫妻俩显得有些慌张。所幸有村干部协助安抚群众情绪,驱散人群后,工作才得以开展。

其实夫妻俩早已习惯于写字交流的方式,小周医生还没写完一句话,他们就已经把自己要回答的东西写了出来,沟通进行的很顺畅。

令人高兴的是直到隔离期满,一家三口一切安好,一天两次的上门,让小姑娘也不再害怕,听到医生的声音,就早早等在门口,走的时候还一一再见。

乡村医生是村民的健康守护者,他们默默坚守在战疫第一线,用智慧和勇气、责任和担当共同筑起抗击新冠阻击战、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堡垒。

★其他类似内容

1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5篇

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5篇

在事迹材料中,我们应该真实地反映自己在实际环境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认真写好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追求人生的成功...

查看剩余 75% 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5篇

2村支书年终述职报告5篇

村支书年终述职报告5篇

述职报告是我向领导展示在工作中的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通过撰写述职报告,我们能够全面回顾自己的工作表现,九八范文网小...

查看剩余 74% 村支书年终述职报告5篇

3村支书年度述职报告5篇

村支书年度述职报告5篇

述职报告是我向领导展示在工作中的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认真写述职报告,可以向领导展示我们在工作中的目标设定和达成能力...

查看剩余 86% 村支书年度述职报告5篇

4消防先进集体先进事迹材料推荐5篇

消防先进集体先进事迹材料推荐5篇

好的事迹材料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美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在特定领域内的领...

查看剩余 76% 消防先进集体先进事迹材料推荐5篇

5抗疫的年终总结7篇

抗疫的年终总结7篇

写好年终总结才能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好指导,只有对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写出的年终总结才有价值,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精心...

查看剩余 79% 抗疫的年终总结7篇